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型社会语境下善治研究的底层立场转变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慧芳 贾凌昌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6-69,104,共5页
转型时期的底层立场依然没有获得想象的青睐和厚重的学理支持,然而,底层立场的社会视角新维、精英治理遭至的诟病和底层自主性的觉醒为善治研究关注底层提供了可能。善治研究聚焦底层,需要研究者具备真实意义上的底层身份,并能够真实地... 转型时期的底层立场依然没有获得想象的青睐和厚重的学理支持,然而,底层立场的社会视角新维、精英治理遭至的诟病和底层自主性的觉醒为善治研究关注底层提供了可能。善治研究聚焦底层,需要研究者具备真实意义上的底层身份,并能够真实地进入到底层社会。但是,进入底层也要超脱底层,如果能从底层社会之外审视底层,善治研究会在批判性的康庄大道上行走得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社会 善治研究 底层立场 转变
下载PDF
在左翼传统之外书写“穷苦人”——兼论阎连科的底层立场和“人民性”概念 被引量:1
2
作者 陶东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共5页
阎连科是一个在左翼传统之外坚持底层立场、书写穷苦人的作家,打破了主流文学史所建构的底层立场与左翼话语之间的固定联系。新左翼批评家对阎连科的误读在于作家对底层的关注和书写所继承的恰恰是上自"五四"、下迄1980年代... 阎连科是一个在左翼传统之外坚持底层立场、书写穷苦人的作家,打破了主流文学史所建构的底层立场与左翼话语之间的固定联系。新左翼批评家对阎连科的误读在于作家对底层的关注和书写所继承的恰恰是上自"五四"、下迄1980年代的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传统。阎连科的"人民""人民性"概念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这是对阶级框架的突破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连科 左翼传统 底层立场 人民性
下载PDF
鲁迅晚期杂文底层立场及向度
3
作者 鲁春梅 迟伟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3-136,共4页
鲁迅晚期杂文聚焦于文化记忆对国民精神的形塑过程,聚焦于权势者对文化生产的垄断与管控,形成其内在的精神轴心与底层立场。鲁迅杂文指出,文化记忆承载着一种压抑性的力量,关联着一套排斥异端的规则;同时,他还探究知识生产与文化生产背... 鲁迅晚期杂文聚焦于文化记忆对国民精神的形塑过程,聚焦于权势者对文化生产的垄断与管控,形成其内在的精神轴心与底层立场。鲁迅杂文指出,文化记忆承载着一种压抑性的力量,关联着一套排斥异端的规则;同时,他还探究知识生产与文化生产背后的权力机制。作为一位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鲁迅既珍视异见声音、努力打造多元文化空间,同时也始终以一个异端者的方式为人与为文,实践着自身的文化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晚期杂文 底层立场 文化记忆
下载PDF
《不留痕迹》:底层立场与边缘话语言说
4
作者 李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6-148,共3页
黛布拉·格兰尼克在《冬天的骨头》之后,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美国社会的边缘人物,即患有PTSD的退役老兵及其女儿。对两人的生存上的困窘与痛苦,电影不过分夸大,也不刻意煽情,对于两人各自殊途的前进方向,电影也不提供褒贬,而是借助... 黛布拉·格兰尼克在《冬天的骨头》之后,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美国社会的边缘人物,即患有PTSD的退役老兵及其女儿。对两人的生存上的困窘与痛苦,电影不过分夸大,也不刻意煽情,对于两人各自殊途的前进方向,电影也不提供褒贬,而是借助海马、树木等物品让观众感受到两个边缘人的经验世界。电影承认社会的人道主义力量,也对它给予了冷静的审视。格兰尼克凭借坚定而真诚的底层立场,对边缘话语真切而丰富的言说,又一次征服了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留痕迹》 黛布拉·格兰尼克 底层立场 边缘话语
下载PDF
论马克思底层立场的整体性政治哲学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宇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5-91,共7页
马克思政治哲学扬弃了立足市民社会的解释世界的哲学范式,构建起立足人类社会的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呈现出贯穿无产阶级之底层立场与革命诉求的整体性特征。任何祛除价值立场、技术化、碎片化的寻章摘句,都会遮蔽其本真的理论旨趣。具... 马克思政治哲学扬弃了立足市民社会的解释世界的哲学范式,构建起立足人类社会的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呈现出贯穿无产阶级之底层立场与革命诉求的整体性特征。任何祛除价值立场、技术化、碎片化的寻章摘句,都会遮蔽其本真的理论旨趣。具体说来,他赋予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概念,以自由本质及其现实化的内涵,实现了底层立场的形上化,使之成为内具批判力的哲学根基;进而在历史唯物主义普遍本质与经验历史的辩证张力中,确立了劳动者的历史主体性地位,实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对自由与正义的勘定;最终在超越性正义与历史性正义、至善性正义与分配性正义的批判性结构中,完成了正义的权利原则、贡献原则、需要原则之内在否定的扬弃和升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 底层立场 革命诉求 人类解放 人类社会
原文传递
论农民工小说草根创作的底层平民立场
6
作者 周水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南方农民工小说的草根创作是农民工小说创作的半壁江山。底层平民立场是草根创作区别于农民工小说精英创作的重要特征。对分隔城乡户籍制度的否定、对现行城市治安管理的嘲讽与否定、对保护富人政策的质疑、对生存权平等与人格平等的吁... 南方农民工小说的草根创作是农民工小说创作的半壁江山。底层平民立场是草根创作区别于农民工小说精英创作的重要特征。对分隔城乡户籍制度的否定、对现行城市治安管理的嘲讽与否定、对保护富人政策的质疑、对生存权平等与人格平等的吁求,是草根创作底层平民立场的具体表现。草根创作的底层平民立场既是一种"形而下"的创作姿态,又是一种贫民性的文化立场或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根创作 底层平民立场 去主流意识倾向 平等意识
下载PDF
底层书写中的乡村、女性与信仰——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小说创作论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白亮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一直生活和工作在"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她的作品植根于民族本土,始终充满着对乡村的温情注视和讲述,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挖掘生老病死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深微的经验,通过灵秀隽永的语言叙写人在琐细的... 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一直生活和工作在"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她的作品植根于民族本土,始终充满着对乡村的温情注视和讲述,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挖掘生老病死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深微的经验,通过灵秀隽永的语言叙写人在琐细的日常生活中温润的人性。某种意义上,这些文字可谓是其生命体悟和心路历程的自传式映现。将马金莲的小说放入地域文化传统中进行对读,观察一个作家的乡村经验、精神信仰、底层立场和文学观念之养成,正是本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 女性文学 马金莲 底层立场
下载PDF
从斯科特的视角看底层政治的逻辑 被引量:5
8
作者 白文静 蔡燕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9-42,53,共5页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Scott)以人类学和底层视角研究以往属于政治学、历史学或社会学范畴的农民政治,并将对"农民革命"的关注转移到对"农民日常反抗"的分析。以斯科特的视角为出发点,结合斯科特对农民日常...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Scott)以人类学和底层视角研究以往属于政治学、历史学或社会学范畴的农民政治,并将对"农民革命"的关注转移到对"农民日常反抗"的分析。以斯科特的视角为出发点,结合斯科特对农民日常反抗理论的论证,考查底层政治的运行逻辑。首先,大多数底层反抗不体现在公开的权力舞台上,而是在权力背后;其次,底层农民对试图将其生存状态合理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持怀疑态度,底层具有"去神秘化"的能力;再次,日常政治是支配与反抗关系的微妙平衡,底层政治在这一关系中展开,底层通过日常反抗形塑自身的政治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斯科特 人类学视角 底层立场 日常反抗 底层政治
下载PDF
阶级革命与知识分子人格--重论鲁迅的“第三种人”观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探讨鲁迅对"第三种人"的基本态度,对其中蕴含的鲁迅的深层意识及其意义有必要进行重新解读。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论争过程中,鲁迅《论"第三种人"》等措词比较温和的文章,既与左联领导人冯雪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探讨鲁迅对"第三种人"的基本态度,对其中蕴含的鲁迅的深层意识及其意义有必要进行重新解读。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论争过程中,鲁迅《论"第三种人"》等措词比较温和的文章,既与左联领导人冯雪峰等采取"同一步调",又对"第三种人"的"中立"深表怀疑——后者作为"弦外之音"蕴含着鲁迅对"阶级革命"问题的建立在双向否定的体验中的独特理解:他既坚决反对以共同人性来掩盖阶级对立和政治屠杀的严酷现实,又无法容忍"革命文学家"在虚拟的阶级斗争中采取恐怖主义;既坚决反对"非革命即反革命"的二值逻辑,又无法容忍将一切是非相对化的中庸主义。对"第三种人"的批判,意味着他在这"双向否定"的"失语"的苦苦挣扎中,对一个人在严酷现实面前应该采取什么态度的道德思考和行为选择,这一思考和选择来自于他所一贯坚持的底层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阶级 左翼 第三种人 中立 底层立场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阈下的民族体育文化观——以西部游牧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焦玉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7,共4页
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和边界出发,从西部游牧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入手,在寻找民众意识和底层立场的过程中,归结到了社会学"框架"理论阐述出的对社会成员心灵结构解析的认知。借助国内外学者民族志研究的经典成果... 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和边界出发,从西部游牧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入手,在寻找民众意识和底层立场的过程中,归结到了社会学"框架"理论阐述出的对社会成员心灵结构解析的认知。借助国内外学者民族志研究的经典成果,铺垫了民族志方法的研究背景,描述了西部游牧民族地区典型的体育竞技运动项目景观,以及蕴含在其中、联系在一起的强大文化精神。由此,西部游牧民族地区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观念逐渐清晰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环境 生产生活方式 民众意识和底层立场 框架 民族体育文化观
下载PDF
道德政治谱系中的毛泽东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永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4,共8页
一以贯之的底层立场是作为终身革命者的毛泽东一生革命实践的内在动力。在他看来,革命在于消除不平等,革命即是反抗压迫,为弱势群体谋权益。毛泽东内在的底层立场与其外在的革命实践是合二而一的。从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广阔视域来看,此立... 一以贯之的底层立场是作为终身革命者的毛泽东一生革命实践的内在动力。在他看来,革命在于消除不平等,革命即是反抗压迫,为弱势群体谋权益。毛泽东内在的底层立场与其外在的革命实践是合二而一的。从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广阔视域来看,此立场或可说是由卢梭所开启的个人权利(财产权)批判这一思想谱系的延续,是对现代政治去道德化内在困境的激进反应,是现代政治诞生以来所造成的极端功利化、忽视弱者权利的强烈反弹。隐含在这一政治现象背后的问题意识是,失却了德性向度的现代政治如何弥合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罅隙、如何保护弱者权利,以及如何重新寻求一种普遍性载体以解决“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底层立场 道德政治
下载PDF
社会记忆研究:西方脉络、中国图景与方法实践 被引量:104
12
作者 钱力成 张翮翾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5-237,246,共23页
通过对中西方文献的梳理,本文勾勒出西方记忆研究的发展阶段和主要内容,分析了记忆的机制与分支记忆研究,同时归纳了中国记忆研究的"国家权力视角"、"社会群体视角"和"历史变迁视角",并提炼出"国家... 通过对中西方文献的梳理,本文勾勒出西方记忆研究的发展阶段和主要内容,分析了记忆的机制与分支记忆研究,同时归纳了中国记忆研究的"国家权力视角"、"社会群体视角"和"历史变迁视角",并提炼出"国家在场"、"底层立场"和"制度变迁"的中国记忆研究特点。在分析方法层面,本文总结了"符号和文本"、"口述史和民族志"、"比较历史"和"定量"四种路径。最后,在中西方对话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记忆研究的社会意义和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文化记忆 记忆之场 国家在场 底层立场
原文传递
鲁迅开启的政治新视阈探析
13
作者 颜景高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0-153,共4页
鲁迅形象的"政治化"诠释或者"去政治化"解读,源自于学者们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根本误读。鲁迅没有秉持"文学脱离政治"的浪漫幻想,也没有希冀"文学驱动政治"的黄金时代,而是深入批判... 鲁迅形象的"政治化"诠释或者"去政治化"解读,源自于学者们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根本误读。鲁迅没有秉持"文学脱离政治"的浪漫幻想,也没有希冀"文学驱动政治"的黄金时代,而是深入批判了"文学依附政治"的传统陋习,进而揭示了文学本质与政治话语的内在歧途。依据鲁迅所开启的政治新视阈,消除统治阶级争夺"一把旧椅子"的革命幻象,亟待澄清三个层面上的"是非"问题,一是国人权利保障而非等级特权,二是国民人格健全而非奴性心态,三是民众成为政治主体而非统治对象,才能真正瓦解中国专制王朝的"超稳定"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形象塑造 文学与政治 底层立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