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动升力的汽车底部流场改进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易 徐永康 +1 位作者 沈夏威 谷正气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063-4068,共6页
对复杂车身底部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和改进,以达到降低车身阻力和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的目的,以某轿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汽车底部外形进行增加密封盖板、凸唇状扰流板以及布置凹坑型非光滑表面等组合改型设计,研究改进设计对汽车空气动力特... 对复杂车身底部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和改进,以达到降低车身阻力和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的目的,以某轿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汽车底部外形进行增加密封盖板、凸唇状扰流板以及布置凹坑型非光滑表面等组合改型设计,研究改进设计对汽车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对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通过组合改进设计,增大底部气流速度,改善底部气流分布形式,在凹坑底部形成类似球形的小涡,将气固表面滑动摩擦阻力转化为滚动摩擦阻力。气动升力系数减小73.8%,气动阻力系数减小7.4%,达到了既大幅降低升力系数又减小阻力系数的目的,可为汽车底部外形设计和改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气动升力 气动阻力 底部流场 改进设计
下载PDF
子弹束后向抛入底部流场的风洞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居贤铭 吴甲生 苗瑞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81-86,共6页
介绍了子弹束后向抛入底部流场的风洞试验:后抛观察试验、测力试验和测压试验.后抛观察试验时子弹束和天平之间用尼龙绳连接,观察子弹束后抛运动过程.测力试验时改用刚性连杆连接,测量子弹束所受的轴向力,通过测压管测量底部流场... 介绍了子弹束后向抛入底部流场的风洞试验:后抛观察试验、测力试验和测压试验.后抛观察试验时子弹束和天平之间用尼龙绳连接,观察子弹束后抛运动过程.测力试验时改用刚性连杆连接,测量子弹束所受的轴向力,通过测压管测量底部流场沿轴线的正、反向压力,试验马赫数为3.5和4.0;攻角为0°.试验表明,作用在后抛子弹束上的气动轴向力指向后方,子弹束在底部流场中加速向后运动.适宜的解捆区域是底面后(1.0~2.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后抛 子弹束 底部流场
下载PDF
汽车底部流场对气动阻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学龙 闫晓晓 黄森仁 《新型工业化》 2015年第3期35-41,共7页
汽车底部流场对整车气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车体底部产生的气动阻力可占到整车阻力的30%左右。本文针对某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在车速120km/h的工况下,分析了汽车底部添加气动附件(前阻流板、... 汽车底部流场对整车气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车体底部产生的气动阻力可占到整车阻力的30%左右。本文针对某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在车速120km/h的工况下,分析了汽车底部添加气动附件(前阻流板、车轮前后阻风板、车体底部导流板)对整车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车体底部和轮胎附近添加合适的气动附件,使得整车气动阻力下降了大约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型多用途汽车 计算流体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 底部流场 STAR-CCM+
下载PDF
汽车底部复杂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8
4
作者 罗建曦 张扬军 詹樟松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0-333,共4页
针对汽车底部流场研究的困难 ,提炼物理数学模型 ,发展相应数值计算方法 ;对长安微型汽车外部复杂三维流场进行求解 ,计算风阻值与道路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此数值计算结果基础上 。
关键词 汽车底部流场 数值模拟 空气动力学 数值计算 计算流体力学 结构分析
下载PDF
非恒定流下桩群绕流特性试验
5
作者 王多银 蒋明杰 +4 位作者 穆军帅 段伦良 胡勇 陈杰 洪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18-2127,共10页
非恒定流下圆柱绕流产生的尾涡会对结构疲劳损伤、水流挟沙能力等产生较大影响。基于非恒定流桩群绕流水槽试验,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ADV)测量了桩群周围的底层水流速度,分析了单峰洪水型非恒定流下,桩... 非恒定流下圆柱绕流产生的尾涡会对结构疲劳损伤、水流挟沙能力等产生较大影响。基于非恒定流桩群绕流水槽试验,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ADV)测量了桩群周围的底层水流速度,分析了单峰洪水型非恒定流下,桩群绕流对底层流场、横纵向时均流速分布、横纵向紊动强度等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横、纵时均流速大小均与流量变化相关,纵向时均流速均为正值,横向时均流速在左右岸对称测点上大小一致。纵向流速相对紊动强度和横向流速紊动强度仅与流量大小有关,与流量所处的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无关,桩群绕流对附近流场的影响范围有限,且不同区域受到桩群绕流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恒定流 桩群绕流 底部流场 紊动强度
下载PDF
复杂两相流动对底部排气弹底部减阻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邦翔 郭锡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借助于稀颗粒假定下的双流体简化模型 ,采用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数值方法 ,研究了轴对称底部排气弹弹底混合绕射的复杂两相流动 ,得到了非平衡两相流中颗粒相浓度大小对底排弹减阻性能影响的规律。与实验比较 。
关键词 两相流动 数值分析 底部排气弹 减阻性能 弹底绕射 底部流场
下载PDF
底排尾迹流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丁则胜 陈少松 +1 位作者 刘亚飞 曹顶贵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48,共6页
由风洞实验给出不同条件下底排冷空气和燃烧尾迹流场皮托、静压 ,M数及温度分布 。
关键词 底部排气 底部燃烧 减阻 流场
下载PDF
超音速弹体底部流动特征的数值分析
8
作者 杨邦翔 《弹箭技术》 1997年第4期8-11,,59,,共5页
对超音速弹体底部流动特征分三种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一种是底部不排气状态,一种是底部亚音速排气状态,另一种是底部超音速排气状态。经解这三种状态和外部超音速绕流混合流动的流场控制方程组,得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精度合理,... 对超音速弹体底部流动特征分三种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一种是底部不排气状态,一种是底部亚音速排气状态,另一种是底部超音速排气状态。经解这三种状态和外部超音速绕流混合流动的流场控制方程组,得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精度合理,能有效地分析底部诸状态下流场流动特征,为提高射程和精度提供判断依据,为此类底部流动特征提供了一种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底部 底部流场 数值分析 超音速弹
全文增补中
水射流强化疏浚用气力泵提升性能的试验研究
9
作者 林鹏 苏子泽 +1 位作者 胡东 郭鹏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3-158,165,共7页
为有效消除底泥对水库的淤积影响,避免底泥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创新一种螺旋气力泵新型结构,提出脉冲水射流与气力泵一体化清淤新思路,以提高清淤气力泵提升性能。研究不同喷嘴数量、分布方式对气力泵疏浚特性的影响,并将研制的样机用于... 为有效消除底泥对水库的淤积影响,避免底泥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创新一种螺旋气力泵新型结构,提出脉冲水射流与气力泵一体化清淤新思路,以提高清淤气力泵提升性能。研究不同喷嘴数量、分布方式对气力泵疏浚特性的影响,并将研制的样机用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水射流喷嘴的引入对气力泵系统扬水量J_(L)影响较小,却可极大的提高扬固量JS;喷嘴可起到解除底部压持效应之功效,使得底部流场脉动,固体表观流速得到大幅提升,使得颗粒易于启动;喷嘴需采用非均匀分布方式,但不能过分“偏心”,不然易引起动压持效应,致使气力提升性能降低;浸入率γ对气力泵疏浚性能影响较大,随着浸入率γ的增大,扬水量J_(L)和扬固量JS均有较大提升,尤其是扬固量峰值相比无喷嘴工况提高了10倍之多。实验室和工程现场试验均验证了气力泵浸入率越大,疏浚效率越高,特别适用于深水疏浚的结论,与理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力泵 水射流喷嘴 疏浚性能 扬固量 底部流场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某SUV底盘气动性能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润明 廖抒华 +1 位作者 覃紫莹 赵国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34-139,共6页
为优化汽车底部流场同时减小整车气动阻力,在整车原始模型上增加前、后阻风板对流经底盘的气体进行组织导流,并进行风洞试验,验证初始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仿真的精确度。在初始优化方案的基础上,再使用试验设计、网格自适应与近似模型相... 为优化汽车底部流场同时减小整车气动阻力,在整车原始模型上增加前、后阻风板对流经底盘的气体进行组织导流,并进行风洞试验,验证初始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仿真的精确度。在初始优化方案的基础上,再使用试验设计、网格自适应与近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阻风板结构进行连续变形同时集成计算,对阻风板结构进一步寻优,得到最终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汽车底盘增加前、后阻风板能够平顺底盘的紊乱气流;运用试验设计、网格自适应与Kriging近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快速地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减阻效果,最终风阻系数降低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底部流场 Kriging近似模型 自适应网格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底凹结构减阻效应数值分析
11
作者 李彪 王良明 杨志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2-690,共9页
为研究弹丸底凹结构的减阻机理,使用三维定常CFD方法对M910弹丸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零升阻力系数随马赫数的变化规律,所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在此基础上,为M910弹丸引入底凹结构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了不同弹底结构... 为研究弹丸底凹结构的减阻机理,使用三维定常CFD方法对M910弹丸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零升阻力系数随马赫数的变化规律,所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在此基础上,为M910弹丸引入底凹结构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了不同弹底结构的底部流场特性,对底凹结构减阻效应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声速下,底凹结构在底凹腔体内引入了高压“死水区”,并以“屈从”的流体边界代替了原固体底面,从而改变了尾部涡街的形成位置、形状和强度,最终增大底部压力,减小弹丸阻力;跨声速下,由于尾部涡街远离弹丸底面,固体底面与流体边界面的作用相同,使得底凹不再具有减阻效果;超声速下,底凹结构的减阻机理与底排弹丸减阻机理类似,即底凹结构中的流体为弹丸底部回流区添加质量从而达到减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效应 底部流场 数值模拟 底凹弹丸 零升阻力系数
原文传递
Numerical research on evolvement of submarine sand wave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3
12
作者 Qikun ZHOU Guanghai HU +4 位作者 Yongfu SUN Xiaohui LIU Yupeng SONG Lifeng DONG Changming DONG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5-45,共11页
关键词 海底沙波 数值研究 南中国海 Rubin 台风影响 迁移距离 演化 底部流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