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功能等级化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朱红英 陈芳 +1 位作者 施建 黄金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心功能等级化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1日~2022年11月30日心血管科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心功能等级化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1日~2022年11月30日心血管科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实施心功能等级化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肢体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心绞痛发作频次、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水平均优于入院1 d(P<0.05),且干预组优于参照组(P<0.01);干预4周后,两组FMA中下肢评分、上肢评分、总得分均高于入院1 d(P<0.05),且干预组高于参照组(P<0.01);干预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心脏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均少于参照组(P<0.05),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采取心功能等级化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心脏、肢体功能水平,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缩短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介入术 等级化康复护理 心功能指标 肢体功能
下载PDF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诊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亓亚楠 冯艳芳 +1 位作者 刘会玲 高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干预组(6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急诊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输出量、每搏心输出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急诊PCI术后患者,出院1个月后生活质量4个维度(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生理机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急诊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护理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江海玲 陈瑞玲 周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1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分...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1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6.22±1.56)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6.77±1.5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9.64±2.91)分、(10.46±2.78)分(t=7.820、8.779,P<0.05)。研究组术后3 d的口干、耳鸣、流泪及眼胀痛、头痛、鼻塞、鼻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WHO quality of life-100,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缓解负面情绪,还可以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此文的研究结果为老年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基于早期干预的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性瘫痪高危儿中的应用
4
作者 成莉 徐世琴 +1 位作者 李莉 孙晓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究基于早期干预的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性瘫痪高危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脑性瘫痪高危儿112例。根据家长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 探究基于早期干预的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性瘫痪高危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脑性瘫痪高危儿112例。根据家长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早期干预的康复护理模式。在矫正1月龄和矫正3月龄时,使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方法对两组患儿的中枢神经发育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矫正1月龄和矫正3月龄的正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早期干预的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性瘫痪高危儿的神经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在临床早期护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康复护理 脑性瘫痪 全身运动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预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夏玲玲 代丽娜 邓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术前预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于九江市妇幼保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术前预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于九江市妇幼保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ERAS理念的术前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术后康复进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通气时间、术后下床平均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肿瘤患者中采取基于ERAS理念的术前预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术后腹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术前预康复护理 心理状态 术后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
6
作者 李星 王俊霞 +2 位作者 邵李姣 刘亚楠 贺桂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究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基础护理。观察组(53例):循序渐... 目的探究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基础护理。观察组(53例):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护理。比较6 MWD、生活质量、不良心脏事件、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6 MWD相比差异不显著(t=0.267,P=0.790),干预3个月后,两组6 MWD均显著提升(t=11.710,P=0.000,t=8.469,P=0.000),且观察组(403.18±62.11)m高于对照组(375.51±68.43)分,差异显著(t=2.180,P=0.032)。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t=1.690,P=0.094),干预3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升(t=14.053,P=0.000,t=8.409,P=0.000),且观察组(47.11±3.16)分高于对照组(42.34±3.28)分,差异显著(t=7.625,P=0.000)。与对照组16.98%的心衰加重、心源性再入院、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3.77%)显著降低,差异显著(χ^(2)=4.970,P=0.026)。观察组满意度(90.57%)优于对照组(75.47%),差异显著(χ^(2)=4.283,P=0.039)。结论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护理在提升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力方面有积极意义。该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序渐进 运动康复护理 慢性心衰 运动耐力 生活质量 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罗伊适应理论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DVT预防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陈萍 陶显红 +2 位作者 张小英 揭业秀 黄少平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理论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脑室钻孔引流术的患者65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32例,联合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采取罗伊适应理...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理论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脑室钻孔引流术的患者65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32例,联合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采取罗伊适应理论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干预期间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生活质量[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差异,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期间联合组DVT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两组ND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评分、SIS评分较干预前均上升,且联合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伊适应理论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术后患者DVT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预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适应理论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术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应用
下载PDF
基于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成人机械通气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廖亚显 梁慧屏 +2 位作者 陈丽莉 韩伟婵 冯丽宁 《甘肃医药》 2024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成人机械通气患者ICU入住时间、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4例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之前(3~6月)的3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循证团体...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成人机械通气患者ICU入住时间、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4例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之前(3~6月)的3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之后(7~9月)的3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观察组(基于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6.88%)优于对照组(78.13%);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转出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MRC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分均改善(P<0.05);PaO_(2)、PaCo2、Lac等血气水平改善(P<0.05);观察组(3.13%)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机械通气ICU患者接受基于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康复时间,提升自理能力,改善血气水平,不良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成人机械通气患者 ICU入住时间 自理能力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术后急性期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
9
作者 陈丽娜 林淑敏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术后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AM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术后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AM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心功能指标、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焦虑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后,Tei指数均比干预前有所降低,左室射血分数与6 min步行试验(6MWT)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Tei指数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后,对患者心脏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其睡眠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脏康复护理 心功能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电刺激联合康复护理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陈美华 王婧 《新疆医学》 2024年第2期221-223,233,共4页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治疗仪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康复效果,以提供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更好的办法。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01月-2021年12月间,门诊确诊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100例,并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电刺激进行治疗的...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治疗仪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康复效果,以提供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更好的办法。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01月-2021年12月间,门诊确诊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100例,并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电刺激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康复护理),每组纳入5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盆底康复治疗仪电刺激治疗及护理前,两组盆底肌力评分较低,尿失禁评分较高。盆底康复治疗仪电刺激治疗及护理后,两组盆底肌力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尿失禁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电刺激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应用在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中,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盆底肌力恢复,改善尿失禁,取得积极配合,获得满意评价,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力 康复护理 疗效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水平的影响效果观察
11
作者 许云辉 朱达斌 林秀瑶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医护一体化康...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8周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8周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值均小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显著,既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又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综合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 老年糖尿病 生活质量 血糖水平 干预效果
下载PDF
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围术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12
作者 董娟娟 张天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围术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01—2023-06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62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围术...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围术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01—2023-06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62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围术期整体康复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康复护理组(对照组),每组31例。比较2组引流效果,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负性情绪。统计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每日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置管持续引流时间、呼吸困难及胸痛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围术期开展整体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康复时间,缓解其负性情绪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获得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整体康复护理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实施卧位中医康复操的临床效果探究
13
作者 蒋娟 凌艳燕 +3 位作者 陈兰 韦健玲 张树芳 朱莲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 针对将卧位中医康复操应用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康复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4例,用四肢常... 目的 针对将卧位中医康复操应用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康复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4例,用四肢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46例,用卧位中医康复操锻炼),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实施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统计结果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统计结果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卧位中医康复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总满意度更高,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位中医康复 康复护理 脊柱内固定术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有氧运动与康复护理联合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影响
14
作者 申文荣 景剑 王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09-0012,共4页
观察有氧运动+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8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实验组(n=40,有氧运动+康复护理)。结果 经分析,两组在各指标改善上,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有氧运动+康复护理... 观察有氧运动+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8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实验组(n=40,有氧运动+康复护理)。结果 经分析,两组在各指标改善上,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有氧运动+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能够强化患者自我效能,降低水肿的发生率,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康复护理 乳腺癌术 淋巴水肿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护理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张燕 朱艳 +1 位作者 李文婧 刁小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01-0004,共4页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肺癌手术患者8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肺部功能指标及...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肺癌手术患者8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肺部功能指标及患者依从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肺癌术后采取加速康复护理方式干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护理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肺康复护理对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杜金玲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968-970,共3页
目的:探究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采用肺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选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肺康... 目的:探究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采用肺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选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肺康复护理),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VC(2.68±0.21)L、FEV1(1.81±0.11)L、FEV1/FVC(67.54±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FVC(2.33±0.25)L、FEV1(1.41±0.12)L、FEV1/FVC(60.52±5.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力、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期间为患者提供肺康复护理策略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康复护理 满意度 肺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李小风 吴静 董亚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9-0032,共4页
探讨康复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为患者的预后提供优质的护理,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100名康复病人,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名和实验组50名,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给予实验组舒适护理模式。对两... 探讨康复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为患者的预后提供优质的护理,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100名康复病人,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名和实验组50名,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给予实验组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数据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护理满意程度的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 在康复过程中实行舒适化的护理方式,切实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确保康复进程顺利实施,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舒适护理模式 效果分析
下载PDF
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8
作者 张阿勤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37-40,共4页
目的 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 目的 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施以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肩关节功能(欧美肩关节评分系统C-M)、生活质量(SF-36)、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5个月时,观察组的C-M评分、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4.00%vs. 16.00%,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98.00%vs. 82.00%,P <0.05)。结论 将针对性康复护理用于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能使其肩关节功能得到更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手术 针对性康复护理 肩关节功能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互联网”+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缓解效果
19
作者 黄小莉 申文荣 陈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01-0004,共4页
分析“互联网+”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行“互联网+”康复护理。对比护... 分析“互联网+”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行“互联网+”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评比指标更优。结论 “互联网+”康复护理能够提供全面化、持续性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增强治疗自信心,缓解不适,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康复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淋巴水肿 缓解效果
原文传递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COPD患者的护理效果
20
作者 潘玲玲 吴艺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遴选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74例COPD患者为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各37例。一组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另一组观察组,予以综合性康复护... 目的观察与分析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遴选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74例COPD患者为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各37例。一组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另一组观察组,予以综合性康复护理,两组均护理干预2个月,对其患者肺通气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后患者最大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各肺通气功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计划应用于COPD患者所达到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不良情绪的困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康复护理计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