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7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和康复疗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疗效系统评价:一项网状Meta分析
1
作者 宋爽 李欣橦 +3 位作者 赵国桢 李博 徐霄龙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针灸和康复疗法及中医疗法联用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WanFa... 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针灸和康复疗法及中医疗法联用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WanFang)文献。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3年4月10日,运用Stata 14.2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与标准治疗相比,针灸联合康复标准治疗[OR=0.81,95%CI(0.75,0.88)]在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更显著。与标准治疗相比,针灸治疗[OR=2.03,95%CI(-0.83,4.89)]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方面更显著。与标准治疗相比,针灸联合康复标准治疗[OR=1.94,95%CI(-8.67,12.55)]在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改善方面更显著。临床疗效不一致检验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针灸在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的NIHSS评分方面优于康复疗法和康复加针灸疗法,为临床决策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中医疗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针灸 康复疗法 META分析
下载PDF
运动康复疗法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卓倩 刘伟 +2 位作者 肖晔 卢祥婷 戴海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02-107,共6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典型的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心肺血管疾病,生存率较低,目前的基础治疗及靶向药物治疗可以改善PAH患者的生存质量,但远期疗效及预后不佳,研究表明,在现有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疗...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典型的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心肺血管疾病,生存率较低,目前的基础治疗及靶向药物治疗可以改善PAH患者的生存质量,但远期疗效及预后不佳,研究表明,在现有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疗法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储备、增强骨骼肌力量、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及心室重塑、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态。本文将对PAH患者中运动康复疗法的作用及安全性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疗法 肺动脉高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在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杨斓 《医疗装备》 202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对躁狂症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躁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对躁狂症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躁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认知功能、社会认知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文版躁狂症认知功能评测量表(SCoR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活动和交往情况评分、社会性活动技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治疗躁狂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痉挛治疗仪 认知康复疗法 躁狂症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火龙罐综合疗法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4
作者 郭欢欢 马红云 +2 位作者 胡珍珍 李艳君 陈颖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347-350,共4页
目的:观察火龙罐综合疗法结合康复方法治疗SHS的效果。方法: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火龙罐综合疗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手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火龙罐综合疗法结合康复方法治疗SHS的效果。方法: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火龙罐综合疗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手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肩背酸痛、肌肉萎缩、手部胀痛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ET-1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罐综合疗法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SHS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火龙罐综合疗法 康复疗法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中医康复疗法临床观察
5
作者 赖华平 张忠国 邹燕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效果的影响并观察复发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兴国县中医院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效果的影响并观察复发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兴国县中医院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治疗,并开展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椎关节活动度、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84.21%(32/38),且观察组的复发率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可以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康复疗法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邓颖颖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讨在膝骨关节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康复医院收治的5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综合康... 目的研讨在膝骨关节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康复医院收治的5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综合康复疗法,以此为基础,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预后恢复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估表评分更低,运动功能评估下肢活动功能量表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并能有效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综合康复疗法
下载PDF
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李梦娇 李冰轮 成浩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期0149-0151,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21年12月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行现代康复疗法)与观察组(行针灸联合现代康复疗法),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96.67%)比对... 目的:分析应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21年12月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行现代康复疗法)与观察组(行针灸联合现代康复疗法),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96.67%)比对照组(70.00%)临床应用效果好(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状况更佳(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BBS、FM分值高,而NHISS分值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状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行针灸联合现代康复疗法,可有效改善病人机体内血液流变学,使其肢体功能恢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预后,使其生存质量提升,突显其应用价值,具备一定可行性和有效性,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针灸 现代康复疗法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8
作者 王富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30-0133,共4页
探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选取120例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和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措施(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各... 探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选取120例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和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措施(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将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措施应用其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建议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康复疗法 脑卒中偏瘫 临床效果 分析
原文传递
毫火针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阴虚风动型)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孔北峰 张伟 赵吉花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2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毫火针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改善阴虚风动型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阴虚风动型中风后偏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综... 目的探讨毫火针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改善阴虚风动型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阴虚风动型中风后偏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毫火针治疗,观察两组症状、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QOLISP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阴虚风动型中风后偏瘫患者,予以综合康复疗法联合毫火针治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偏瘫 阴虚风动型 毫火针 综合康复疗法
下载PDF
综合康复疗法在肩袖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晓婷 徐媚虹 +1 位作者 李妙颜 李古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52-0155,共4页
探究综合康复疗法在肩袖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经课题确定后,在2022.05~2023.05开展,研究对象为烟台山医院康复科60例肩袖损伤患者,编号后依据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实施基础康复疗法,后组加用... 探究综合康复疗法在肩袖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经课题确定后,在2022.05~2023.05开展,研究对象为烟台山医院康复科60例肩袖损伤患者,编号后依据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实施基础康复疗法,后组加用综合康复疗法,比对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干预前及干预后一周CMS、VAS、ROM在统计学中无差异(P>0.05);干预后2周及4周,对照组与研究组的CMS评分与ROM逐渐提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逐渐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TNF-α、IL-6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治疗满意率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在肩袖损伤康复中应用效果较为优良,可以改善该类患者肩关节功能,降低康复过程中的机体疼痛程度,改善炎症因子水平,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综合康复疗法 康复效果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疗效观察
11
作者 刘顺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63-0166,共4页
探析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62例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样本,抽签分组为观察组(31例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31例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各项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 探析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62例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样本,抽签分组为观察组(31例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31例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各项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采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适合在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 中风 肌张力增高
下载PDF
前庭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许红霞 陶烈君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数据导入...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数据导入Excel工作表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联合前庭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眩晕残障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及肌张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分级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眩晕残障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降低肌张力,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疗法 脑卒中 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 平衡功能
下载PDF
浮针配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粘连型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建鹏 公维治 +2 位作者 徐西林 刘鹏 张燕丽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运动康复手法对粘连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20年1月—2021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粘连型肩周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运动康复手法对粘连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20年1月—2021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粘连型肩周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2例因恐惧针刺,未坚持治疗,对照组中1例脱落失访,因此,最终纳入观察的病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浮针配合运动康复疗法,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Fugl-Meyer评分、Constant-Murley和肩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并采用电子肢体角度尺测量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后伸的角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对照组治愈为74.36%(29/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Fugl-Meyer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得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屈、外展和后伸角度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前屈、外展和后伸角度改善得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浮针配合运动康复手法能够明显改善粘连型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运动康复疗法 肩周炎 粘连型
下载PDF
基于扶正固本理论的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女性肺腺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金明 陈延超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扶正固本理论的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女性肺腺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女性肺腺癌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12月(对照组)46例术后接受常规康复治疗,2... 目的:探讨基于扶正固本理论的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女性肺腺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女性肺腺癌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12月(对照组)46例术后接受常规康复治疗,2020年1—12月(试验组)49例接受基于扶正固本理论的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肺功能(FEV_(1)、FEV、PEF)以及6MWT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术后3个月HAMA、HA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女性肺腺癌在胸腔镜根治围术期采取基于扶正固本理论的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可有效促进术后心肺功能的康复,对改善负性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亦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固本理论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 女性肺腺癌 围术期康复治疗 肺功能
下载PDF
运动康复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崔荣 张姝 +2 位作者 吴丽英 付琳 张思宁 《系统医学》 2023年第4期96-99,共4页
目的探究运动康复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康复组(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疗... 目的探究运动康复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康复组(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疗法),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能力、心率及血压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康复组患者心率(131.22±6.66)次/min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率(143.55±7.44)次/min,以及运动能力(411.97±41.83)m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388.16±25.67)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63、2.657,P<0.05)。结论采用运动康复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及心率,同时,可实现通过有效抑制房室交感神经系统,实现改善心室壁舒张缩功能的目的,确保运动康复疗法可起到长期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疗法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运动能力 心率 血压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戊酸钠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
16
作者 郑丽丽 康文芹 牛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与不同剂量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18例原发性癫痫患儿,按照丙戊酸钠的使用剂量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接受...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与不同剂量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18例原发性癫痫患儿,按照丙戊酸钠的使用剂量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接受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研究组接受15 mg·kg^(-1)丙戊酸钠治疗,每间隔1周增加5 mg·kg^(-1),直至有效或者患儿不能耐受;对照组接受25 mg·kg^(-1)丙戊酸钠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和脑电图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53%)与对照组(89.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丙戊酸钠使用剂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治疗6个月两组MoCA、WISC评分与本组治疗3个月比较均升高(P<0.05),但治疗3、6个月两组MoCA、W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两组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6%)低于对照组(35.59%)(P<0.05)。结论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分别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应用于癫痫患儿的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但先给予15 mg·kg^(-1)丙戊酸钠,再每周逐渐加量,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综合康复疗法 癫痫患儿 认知功能 脑电图变化
下载PDF
带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遗症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赵雪 侯立皓 东欣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该文对近年来关于带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遗症的应用文献进行概括,分别从眼针带针康复疗法、头针带针康复疗法、巨刺带针康复疗法3个方面进行总结,探讨带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带针康复疗法 脑卒中后遗症 眼针 头针 巨刺
下载PDF
温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远期疗效评价
18
作者 刘祥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0040-0042,共3页
探讨使用康复治疗联合温针灸应对虚寒型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80例属于虚寒型膝关节炎疾病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分治法获得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相同康复疗法的同时,增加使用温针... 探讨使用康复治疗联合温针灸应对虚寒型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80例属于虚寒型膝关节炎疾病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分治法获得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相同康复疗法的同时,增加使用温针灸,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虚寒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温针灸疗法在提高远期疗效方面存在优势,调节炎症因子水平,恢复膝关节功能,重返正常工作与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虚寒型 温针灸 康复疗法
原文传递
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中医特色康复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玉函 葛星辰 +2 位作者 王慧 魏佳影 张振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3期46-49,共4页
肩关节半脱位是常见的中风并发症,会导致上肢康复进程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信心。中医特色康复疗法具有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可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周围神经功能、重建中枢对外周神经的支配等... 肩关节半脱位是常见的中风并发症,会导致上肢康复进程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信心。中医特色康复疗法具有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可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周围神经功能、重建中枢对外周神经的支配等方面对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起作用,以缓解疼痛、改善肌力、平衡肌张力,最终促使肩关节复位。本文从特色针刺、特色推拿、中药特色外治法三方面进行综述,为本病的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肩关节半脱位 中医特色康复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