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延长比例亚组分析
1
作者 梁家畅 管华 +4 位作者 冯恩辉 陈谱 黄伟明 何剑波 谢杰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3期7217-7222,共6页
背景: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十分有效,但仍有并发症,目前对于第四跖骨延长最佳比例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的临床疗效及最佳延长比例。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 背景: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十分有效,但仍有并发症,目前对于第四跖骨延长最佳比例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的临床疗效及最佳延长比例。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使用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第四跖骨手术前后长度、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对延长长度比例进行亚组分析,评估术式的最佳适用条件。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6例患者,患者治疗前第四跖骨长度为(43.51±3.75)mm,短缩长度为(12.53±2.82)mm,治疗期间延长时间为(36.95±4.12)d,带外固定支架时间为(102.30±32.74)d,治疗后延长长度为(13.90±3.47)mm,延长比例为(32.30±9.10)%;②末次随访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t=0.763,P<0.01);③主要术后并发症有骨不连、跖趾关节脱位、跖趾关节僵硬、第四跖骨延长过度,所有患者无感染、趾端感觉异常;④基于延长长度比例亚组分析显示,延长长度比例≤35.36%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明显低于延长长度>35.36%组(100%)(t=14.008,P<0.01);同时延长长度比例≤35.36%组患者术后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90.25±3.01)分高于延长长度比例>35.36%组(82.00±9.97)分(t=2.254,P=0.037);⑤提示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手术创伤小,可显著改善患者足部畸形,尤其适用于治疗延长长度比例不超过35.36%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第四跖骨短小症 跖骨延长 延长比例 并发症 骨科植入物
下载PDF
延长盐单胞菌生产依克多因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
2
作者 张悦 刘昊 +6 位作者 刘玮 余君雄 肖扬 郇晶伟 颜诚旭 庄英萍 王泽建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建立了延长盐单胞菌(Halomonas elongata DSM 2581T)高效合成依克多因的高密度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与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系统考察了合成培养基营养组分对H.elongata DSM 2581T发酵代谢的影响。优化结... 建立了延长盐单胞菌(Halomonas elongata DSM 2581T)高效合成依克多因的高密度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与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系统考察了合成培养基营养组分对H.elongata DSM 2581T发酵代谢的影响。优化结果表明:3 g/L柠檬酸钠,3 g/L氯化铵,80 g/L氯化钠的培养基组分能够显著促进H.elongata DSM 2581T菌体的生长和产物合成。根据H.elongata DSM 2581T在5 L发酵罐中优化后的培养基条件下的生长代谢情况,建立了葡萄糖连续流加和pH反馈控制(氨水)的补料方式进行H.elongata DSM 2581T高密度发酵工艺,实施了将对数生长期发酵液中氯化钠质量浓度从80 g/L提高到130 g/L的快速盐梯度冲击策略,发酵13 h后OD600最高达到169.3,依克多因产量和合成速率分别达到20 g/L和1.54 g/(L·h)。这项研究为实现依克多因的低成本、高效率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盐单胞菌 合成培养基 高细胞密度培养 依克多因 盐冲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陆相页岩油层系岩石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3
作者 谭开俊 邓继新 +2 位作者 刘忠华 黄军平 夏辉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2-667,共16页
陆相页岩油气储层是中国油气工业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领域之一,但由于对陆相页岩油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页岩油层系地质与工程“甜点”地震评价方法的有效运用.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陆相页岩油储层为例,通... 陆相页岩油气储层是中国油气工业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领域之一,但由于对陆相页岩油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页岩油层系地质与工程“甜点”地震评价方法的有效运用.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陆相页岩油储层为例,通过对泥页岩样品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特征与岩石物理特征的系统测试,分析了页岩油样品的岩石物理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确定不同特征泥页岩样品表现出地震弹性特征差异的关键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7段页岩主要为灰白色凝灰质黏土质页岩、黑色黏土质页岩和灰色粉砂质泥页岩三种主要岩相类型,分别对应“富有机质纹层+富凝灰质纹层”、“富有机质纹层+长英质纹层”和“贫有机质黏土纹层”三种纹层组合类型,构成孔隙类型以黏土粒间孔为代表的无机孔隙为主.不同岩相类型样品纹层组成差异会造成宏观地震岩石物理性质表现出整体分区分布的特征,弹性波垂直层理传播时岩石样品的力学响应特征倾向于等应力状态,其弹性模量受控于样品中“软”组分“等效有机质层”所占比例,造成对应速度和弹性模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大呈幂指数降低的整体趋势;弹性波平行层理传播时,岩石样品的力学响应特征倾向于等应变状态,其等效弹性模量为组成部分对应弹性模量的算术平均,造成对应速度和弹性模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大呈线性降低的整体趋势.黏土颗粒优选定向排列的程度和条带状有机质占比差异是造成页岩样品出现速度各向异性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不但形成各向异性系数随黏土含量增大而逐渐增大的整体趋势,也造成相同黏土含量下凝灰质黏土质页岩样品、黏土质页岩样和粉砂质页岩样品各向异性系数依次降低.研究结果可为陆相页岩油储层“双”甜点的测井与地震评价提供理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性质 陆相页岩油 三叠系延长 鄂尔多斯盆地 各向异性
下载PDF
陆相淡水湖盆细粒沉积成因机制及页岩油储集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为例
4
作者 刘显阳 刘江艳 +6 位作者 王秀娟 郭芪恒 吕奇奇 杨智 张岩 张忠义 张文选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8,共15页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页岩油勘探实践进展,综合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岩心、地球化学等资料,以及水槽实验模拟等技术手段,开展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古环境、岩相组合和分布、沉积成因及页岩油储集特征的系统研究。...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页岩油勘探实践进展,综合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岩心、地球化学等资料,以及水槽实验模拟等技术手段,开展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古环境、岩相组合和分布、沉积成因及页岩油储集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长73亚段沉积期研究区古环境整体表现为温暖湿润、梅雨事件频发、水体深度较大的淡水湖盆特征,古地貌呈现西南陡、东北缓的不对称型,可进一步细分为湖底深洼、古沟道、湖底古脊等微古地貌单元。②长73亚段发育一套极细砂岩、粉砂岩、泥页岩、凝灰岩等细粒沉积,垂向多呈薄互层—纹层组合分布,砂岩粒径大多小于62.5μm,单层厚度为0.05~0.64 m,含完整植物碎片,发育波状层理、逆粒序-正粒序组合、爬升沙纹层理等沉积构造,揭示异重流沉积成因。③环形水槽模拟实验再现了异重流搬运过程及沉积特征,主要表现为初期的密度流速差造成头部较厚且粒径较大,上部较薄且粒径偏小的特征;中期滑水作用促使流体头部抬升并向前快速搬运,由此产生的多个“新前端”促使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细粒砂岩向湖盆中部长距离搬运。④明确了盆地西南部细粒砂质岩以异重流成因为主,指出频繁发育的洪水事件、西南部陡坡地形是异重流发育的主控因素。⑤长73亚段砂岩、泥页岩发育微纳米孔喉系统,不同岩性均含油,但可动油含量差异大,砂岩中可动油含量最大。⑥明确了长73亚段多期异重流砂岩与泥页岩形成的细粒沉积复合体具有“整体含油、差异储集”特征,低TOC泥岩与粉砂岩组合为目前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 异重流 水槽模拟实验 储集特征 长7_(3)亚段 三叠系延长 页岩油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波动信息优选及切换输入机制的短期延长期风电集群功率预测
5
作者 杨茂 鞠超毅 +1 位作者 张薇 苏欣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8,共13页
在风电功率预测领域,现有短期时间尺度研究和应用的预见期最长为7d,缺乏对8~15d短期延长期时间尺度下的预测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天气过程挖掘和切换机制的8~15d短期延长期预测框架,着重对未来出力水平进行预测,将历史选择分为... 在风电功率预测领域,现有短期时间尺度研究和应用的预见期最长为7d,缺乏对8~15d短期延长期时间尺度下的预测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天气过程挖掘和切换机制的8~15d短期延长期预测框架,着重对未来出力水平进行预测,将历史选择分为波动性优先历史选择和稳定性优先历史选择,在波动性优先历史选择效果较差时,利用稳定性优先历史选择进行误差平衡。所提框架在甘肃省某风电集群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框架均方根误差在8~15d所有时间尺度下平均降低0.84%~1.45%,在未来数值天气预报(NWP)可用性匮乏的情况下实现了8~15d预测,有效提高短期延长期预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预测 切换机制 优选 短期 短期延长
原文传递
融合三维地理信息的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延长石油的实践与展望
6
作者 王香增 党海龙 +3 位作者 张亮 张建锋 王世玉 张景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延长石油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历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存储分散且安全风险较高,陕北油气区极其分散的作业环境,使得其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数据孤岛,导致数据难以共享造成大量重复性工作。为应对这些问题,延长石油致力于研究数... 延长石油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历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存储分散且安全风险较高,陕北油气区极其分散的作业环境,使得其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数据孤岛,导致数据难以共享造成大量重复性工作。为应对这些问题,延长石油致力于研究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与三维地理信息的融合技术,旨在提高油气藏的经营效率,探索数字化驱动转型的新路径。文章从延长石油地理信息与勘探开发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实践出发,深入分析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与三维地理信息融合的方法与成效。通过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导航,围绕勘探开发研究构建主线,依托高效的数据组织和传递机制,依托油气藏综合分析及专业软件集成,建立覆盖勘探开发全流程的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由此建立了数据标准体系,实现了智能化数据检索,构建了勘探开发全周期业务流程,促进了多专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创建了一体化协同研究工作流程,进而实现精准管控与高效决策。文章通过分析融合应用场景模型的建设展望,为延长石油智能化油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油气勘探开发 延长石油 协同工作平台 融合应用 场景模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10段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7
作者 吴悠 陈一博 +2 位作者 胥中义 席明利 罗顺社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4,60,I0003,I0004,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深层延长组10段(长10段)油气勘探取得突破,但油气成藏过程复杂。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显微荧光观察、显微荧光光谱分析、显微测温分析及油包裹体最小捕获压力恢复结果等,结合单井...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深层延长组10段(长10段)油气勘探取得突破,但油气成藏过程复杂。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显微荧光观察、显微荧光光谱分析、显微测温分析及油包裹体最小捕获压力恢复结果等,结合单井埋藏史—热演化史、生排烃过程和油气运移特征,明确志靖—安塞地区长10段油气充注期次及成藏时间,恢复不同期次油气充注时的古温压条件,分析研究区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志靖—安塞地区长10段发育三期油气充注,分别为151.8~139.0、129.5~123.8和120.0~100.1 Ma,成藏时间主要处于白垩世中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志靖—安塞地区长9段烃源岩开始生排烃,地层发育弱超压,油气自上而下运移至长10段,形成第一期油充注;早白垩世中期,长7、长9段烃源岩进入生排烃高峰,地层发育超压—强超压,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油气通过叠置砂体和裂缝持续自上而下向长10段充注;在研究区东、西部异常压力差和构造高差的控制下,油气自西向东于构造高部位及有利砂体区聚集成藏。该结果对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拓展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 成藏过程 长10段 延长 志靖—安塞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与长庆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储层特征对比研究
8
作者 薛雯 陈志华 《国外测井技术》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本溪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储层砂岩沉积体系、岩性特征、物性特征的分析,认识到研究区气藏储层主要为障壁岛、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岩性主要为中粒-粗粒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以次...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本溪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储层砂岩沉积体系、岩性特征、物性特征的分析,认识到研究区气藏储层主要为障壁岛、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岩性主要为中粒-粗粒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和晶间孔为主;物性较差,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长庆地区上古生界盒8段显示出较好的含气性特征,通过铸体薄片观察与鉴定、渗透率、压汞分析和非均值分析,结果表明上古生界盒8段储集层砂岩中石英砂岩以粒内溶蚀孔隙、溶蚀粒间孔隙和残余粒间孔隙为主,岩屑石英砂岩以溶蚀孔隙为其特征,只有极少部分储集层为晶间孔隙-粒间孔隙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气田 上古生界 储层特征 岩性特征 储集空间
下载PDF
导致微创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术前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陶磊 何苗 朱明珠 《系统医学》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导致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延长的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23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单侧微创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3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天数(≥7 d即为延长)分... 目的分析导致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延长的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23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单侧微创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3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天数(≥7 d即为延长)分为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组(n=43)及术后住院时间未延长组(n=301)。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组的α受体拮抗剂准备时间长于术后住院时间未延长组,血NE水平和肿瘤长径以及合并冠心病占比均高于术后住院时间未延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合并冠心病、肿瘤长径≥6 cm以及血去甲肾上腺素水平≥0.27 ng/mL为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5.265、1.307、1.197,P均<0.05)。结论导致微创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术前危险因素包含术前合并冠心病、肿瘤大小及术前血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医务人员应尽可能降低上述危险因素对患者造成影响,以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微创手术 危险因素分析 住院时间延长
下载PDF
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
10
作者 邵群 方玉燕 +5 位作者 葛剑 李文君 林云飞 刘凌霄 丰雷 胡晓武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5年第1期134-138,共5页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感染的患者中,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与常规间歇给药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取开放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感染的患者...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感染的患者中,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与常规间歇给药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取开放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感染的患者,完成观察8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方法,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传统的间歇给药方法,对比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试验组根据是否合并粒细胞缺乏分为试验-粒细胞缺乏组和试验-非粒细胞缺乏组,分别为19例及21例;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粒细胞缺乏分为对照-粒细胞缺乏组和对照-非粒细胞缺乏组,分别为16例和24例。分别比较试验-粒细胞缺乏组和对照-粒细胞缺乏组、试验-非粒细胞缺乏组和对照-非粒细胞缺乏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比较:(1)疗效:试验组的临床治愈+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P<0.05);细菌清除率试验组(69.57%)高于对照组(5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5,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试验组(12.20±4.97)d和(17003.08±8513.30)元,均低于对照组(16.98±6.60)d和(24343.18±12471.6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6、-3.074,P<0.05)。(2)试验组治疗72 h后体温及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37.09±0.83)℃、(0.49±1.19)ng·mL^(-1)、(27.65±22.83)mg·L^(-1)、(40.20±33.08)mg·L^(-1),均低于对照组(37.55±0.61)℃、(2.47±4.03)ng·mL^(-1)、(53.53±48.90)mg·L^(-1)、(74.91±67.17)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4、-2.975、-2.997、-2.864,P<0.05)。(3)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00%及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05)。亚组比较:粒细胞缺乏患者中,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组疗效(78.95%)高于常规给药组(43.75%),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14.74±5.14)d和(17562.72±9869.52)元,少于常规给药组(21.19±6.67)d和(28624.06±16100.95)元;在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中,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组有效率(90.48%)高于常规给药组(62.50%),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9.90±3.576)d和(16496.71±7286.65)元,少于常规给药组(14.17±4.92)d和(21489.25±8569.0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化疗后合并感染的患者中,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相较于常规的间歇滴注的给药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减少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延长输注时间给药 恶性血液病 感染 化疗
下载PDF
秦川牛宰后成熟过程中线粒体Tu翻译延长因子对牛肉持水性的影响
11
作者 司健芳 张静 +4 位作者 高爽 马佳荣 曹松敏 李亚蕾 罗瑞明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探究秦川牛宰后成熟过程中线粒体Tu翻译延长因子(mitochondrial Tu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TUFM)表达对肉的持水性影响。以秦川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4℃不同成熟时间下的pH值、贮藏损失、离心损失、蒸煮损失、水分分布、... 探究秦川牛宰后成熟过程中线粒体Tu翻译延长因子(mitochondrial Tu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TUFM)表达对肉的持水性影响。以秦川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4℃不同成熟时间下的pH值、贮藏损失、离心损失、蒸煮损失、水分分布、肌原纤维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测定不同成熟时间(0、96、192 h)下TUFM表达量及其含量、Beclin1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在秦川牛宰后成熟期间,肌原纤维蛋白发生降解,TUFM的表达量与Beclin1蛋白表达量和牛肉的持水性存在密切关系,其中蛋白质组学测定的TUFM表达量变化与TUFM含量变化趋势一致,Beclin1蛋白表达量、贮藏损失、离心损失、蒸煮损失整体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H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牛背最长肌中TUFM表达量与低场核磁共振峰面积比P_(2b)、Beclin1蛋白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贮藏损失、离心损失、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_(21)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_(2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H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蛋白质组学鉴定出23种与TUFM相关的差异蛋白,通过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蛋白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能量代谢,进而介导细胞自噬;对差异蛋白和持水性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有5种差异蛋白(ATP5F1D、EEF1A2、GSPT1、NDUFB5、SUCLG1)与持水性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1)。分析可知,包括TUFM在内,共6种蛋白主要通过能量代谢和氧转运等途径正向或负向影响细胞自噬,从而影响肉的持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Tu翻译延长因子 持水性 蛋白质组学 细胞自噬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庆城地区延长组前积斜坡生长及其控砂规律
12
作者 夏勇 惠潇 +4 位作者 赵俊峰 侯云超 李慧琼 白金莉 刘永涛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87,共15页
【目的】前积斜坡在湖泊或海洋环境中均可出现,其生长方式能够反映物源、湖平面及沉积物输送和分散样式的变化。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最新三维地震资料显示,延长组中上部存在较典型的前积斜坡生长现象。这一发现改变了以往延长组“千层饼... 【目的】前积斜坡在湖泊或海洋环境中均可出现,其生长方式能够反映物源、湖平面及沉积物输送和分散样式的变化。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最新三维地震资料显示,延长组中上部存在较典型的前积斜坡生长现象。这一发现改变了以往延长组“千层饼式”沉积分层的传统认识,也为分析三角洲—深湖区砂体分布规律及储层预测提供了新思路。【方法】以斜坡生长理论为指导,基于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延长组长7—长1油层组依次划分为F1~F6共6期前积斜坡体。【结果与结论】定量表征了发育较完整的F1~F4斜坡体特征,识别出平坦型(0°~0.5°)和低角度上升型(0.5°~1.0°)两种坡折迁移轨迹。F1沉积期,物源供应弱,湖盆规模最大,形成加积型斜坡,砂体主要发育于顶积层。F2~F3沉积期,物源供应增强,湖盆收缩,形成进积型斜坡,具有平坦型迁移轨迹,砂体主要分布在深湖区。F4沉积期,形成加积—进积混合型斜坡,具有低角度上升型迁移轨迹,顶积层及深湖区均富砂。物源供给与湖平面变化是研究区斜坡生长及砂体分布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积斜坡体 滨线迁移轨迹 砂体分布样式 延长 庆城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联合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可疑原发房角关闭合并老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3
作者 彭健文 陈威 +4 位作者 黄岚 陈志祺 向思飞 张先林 王军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541,共6页
目的评估可疑原发房角关闭(PACS)合并老视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否在开放周边房角结构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PACS合并老视且晶状体透明的患者80例,根据植入的晶体类型分为对照组46... 目的评估可疑原发房角关闭(PACS)合并老视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否在开放周边房角结构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PACS合并老视且晶状体透明的患者80例,根据植入的晶体类型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力、眼压、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所测量的房角结构、离焦曲线及Catquest 9SF-CN量表评分,同时填写不良事件表进行安全性研究。结果对于房角结构,治疗3个月后,AS-OCT结果显示两组中央前房深度、750μm前房角开放距离、750μm前房角隐窝面积、750μm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750μm小梁网与虹膜间夹角均较术前增加(均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离焦曲线,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在-1.0 D至-4.0 D时视力优于术前(均P<0.05),对照组在+0.5、-0.5、-1.0、-2.0、-3.0、-3.5、-4.0 D时视力优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在+1.0 D至-4.0 D时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于Catquest 9SF-CN量表,治疗3个月后,两组术后3个月评分均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过程中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4例)出现了一过性眼压升高,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ACS合并老视患者在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术后,房角结构得到显著改善;与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EDOF人工晶状体的植入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 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 可疑原发房角关闭 老视 视觉质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延长组断裂特征、形成期次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洪德地区为例
14
作者 刘孝锐 肖正录 +4 位作者 路俊刚 张忠义 张晓磊 侯云超 薛楠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3-578,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中—上三叠统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地处盆地西缘,构造活动复杂,断裂分布规律及控藏机制不明。基于岩芯、成像测井、裂缝面方解石C—O同位素及U-Pb同位素定年实验,对洪德地区长6~长8油层组断裂的...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中—上三叠统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地处盆地西缘,构造活动复杂,断裂分布规律及控藏机制不明。基于岩芯、成像测井、裂缝面方解石C—O同位素及U-Pb同位素定年实验,对洪德地区长6~长8油层组断裂的发育特征、形成期次进行研究,并探讨了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①洪德地区裂缝多集中在延长组下组合,以垂直和高角度的剪切缝为主,裂缝部分充填方解石与石英,可见明显过油痕迹;②裂缝走向以北东东—南西西向占绝对优势,近东西向次之,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末期以及晚白垩世早期3期,对应的O同位素换算温度分别为115.39℃、139.83℃和153.55℃;③缝面方解石U-Pb同位素年龄表现为170.6±6.1 Ma、143±12 Ma、104±32 Ma 3期,北东东向主断裂的活动时期为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对应于燕山运动期二幕至三幕,与长8油藏的成藏期相吻合。综上分析认为,天环拗陷延长组断裂改善了低渗透储层的物性,起到沟通油源和运移通道的作用,促进了油气在远源砂体中运聚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同位素定年 断裂形成期次 控藏作用 延长 洪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延长油田二氧化碳驱注采工艺应用及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祎婷 史鹏涛 +2 位作者 明丽婷 王士豪 高卓林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3期26-30,共5页
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顺利实现和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深度探索,延长油田先后建立2个先导试验区、一个工程示范点,确定启动500万t/a注入量的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规划,但现有的CO_(2)驱注采工艺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系统阐述... 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顺利实现和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深度探索,延长油田先后建立2个先导试验区、一个工程示范点,确定启动500万t/a注入量的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规划,但现有的CO_(2)驱注采工艺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系统阐述目前油田CO_(2)驱注采工艺技术现状及特点,深入探讨现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从注采井口、管柱、配套工具和防腐措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进和完善措施,形成满足延长低渗透油藏36万t/a注入量需求的注采工艺技术。提出CO_(2)驱注采工艺技术下一步攻关方向,以期为延长后续百万吨级CCUS注采工艺和配套工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油田 CO_(2)驱 注采工艺 封隔器 注气管柱
下载PDF
总维生素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
16
作者 王美娥 苏婷 +4 位作者 郭熙哲 黄荣富 郑瑜瑜 陈根旺 范春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维生素D(tV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在多发性骨髓瘤(MM)分期以及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初诊MM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MM组),本院健康... 目的:分析总维生素D(tV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在多发性骨髓瘤(MM)分期以及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初诊MM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MM组),本院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tVD、tPINP、β-CTx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ISS分期的MM患者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的差异;比较不同血红蛋白(Hb)、血钙(Ca)、肌酐(Crea)、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MM患者的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并分别将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与各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与MM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MM组tVD表达水平为21.73±14.45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8±9.94 ng/ml(P=0.022);MM组的β-CTx的表达水平为1.43±0.99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3±0.29 ng/ml(P=0.013)。ISS分期在Ⅰ-Ⅱ期的MM患者tVD水平为29.50±14.59 ng/ml,明显高于Ⅲ期MM患者的12.62±7.73ng/ml(P=0.028),表明分期越高,tVD水平越低。高Ca水平(>2.65 mmol/L)的MM患者的tPINP、β-CTx均明显高于低Ca水平(≤2.65 mmol/L)患者(P=0.016,P=0.021)。MM患者的tVD水平与ALB水平呈正相关(r=0.570),tPINP水平与Ca、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791,r=0.673),β-CTx水平与tPINP水平呈正相关(r=0.616)。tVD低表达组的PFS明显低于tVD高表达组(P=0.041)。结论:tVD在MM中表达水平降低,其可作为评估疾病分期、预后的指标;β-CTx在MM中表达水平增高;tPINP、β-CTx可能与MM患者的溶骨性表现、肾功能改变等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维生素D 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 β-胶原特殊序列 多发性骨髓瘤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中上段有利砂体控制因素及预测
17
作者 徐庚 严雪 +3 位作者 吴楠 胡琮 雷宇 张文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0,I0004,I0005,共18页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主要的含油层系。根据测井、地震、岩心、薄片、物性及含油气性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延长组中上段前积层段储层特征及有利砂体控制因素,对有利砂体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中上...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主要的含油层系。根据测井、地震、岩心、薄片、物性及含油气性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延长组中上段前积层段储层特征及有利砂体控制因素,对有利砂体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中上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孔隙度主要分布于8.0%~12.0%,渗透率主要分布于(0.10~0.30)×10^(-3)μm^(2),属于致密储层。有利砂体发育受古地貌、沉积相及岩相因素控制,缓坡带和坳陷带为有利砂体最发育的地貌单元,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深水重力流的砂质碎屑流沉积微相是有利砂体形成的主要沉积相带,块状层理细砂岩相是有利砂体最发育的岩相类型。研究区有利砂体可分为Ⅰ—Ⅲ类,Ⅰ类砂体主要分布于缓坡带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Ⅱ类砂体主要分布于缓坡带及坳陷带的砂质碎屑流沉积微相,Ⅲ类砂体主要分布于斜坡带和坳陷带远端的河道侧缘及浊流沉积微相。该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的下一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因素 有利砂体 储层特征 三叠系 延长组中上段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中期物源分析及其对秦岭造山带隆升作用的指示
18
作者 弓汶琪 弓虎军 +2 位作者 王苏里 罗芬红 王苗苗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34,共17页
为了厘清盆地东南部延长组中期沉积物源,从而限定秦岭造山带隆升启动时限,利用碎屑锆石U-Pb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金锁关、下寺湾、黄陵和黄龙地区延长组中期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锁关地区碎屑锆石年龄组合主要分布为2200~... 为了厘清盆地东南部延长组中期沉积物源,从而限定秦岭造山带隆升启动时限,利用碎屑锆石U-Pb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金锁关、下寺湾、黄陵和黄龙地区延长组中期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锁关地区碎屑锆石年龄组合主要分布为2200~2700 Ma、1700~2100 Ma、900~1200 Ma、400~500 Ma、205~382 Ma;黄龙、下寺湾、黄陵地区碎屑锆石年龄组合主要分布为2200~2700 Ma、1700~2100 Ma、205~382 Ma。综合研究认为:①存在一个湖盆沉积中心,将延长组中期盆地东南部研究区内部分割两个不同的区域,湖盆沉积中心以南的金锁关地区物源与盆地南部华北克拉通南缘和北秦岭构造带相关。湖盆沉积中心以北的黄龙、黄陵和下寺湾地区物源主要与盆地北部阴山地块、孔兹岩带以及华北克拉通北缘华力西期—印支期热事件岩浆岩岩体相关。②长7期金锁关沉积物与秦岭造山带有良好的沉积响应,其中最年轻锆石颗粒反映造山带在(234.7±4)Ma左右开始隆升造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U-Pb定年 沉积物源 秦岭造山带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
下载PDF
差异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集性能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顺宁地区延长组长8_(1)亚段为例
19
作者 岳怀海 冯明友 +4 位作者 刘小洪 肖文联 石坚 李月娥 曹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5年第2期26-38,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上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该盆地致密油的勘探目的层之一,相继发现了姬塬、西峰、马岭地区等特大油田,展示出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为了深入研究沉积、成岩作用等控制下的该盆地致密砂岩有效储层分布规律,基于岩心观察、...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上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该盆地致密油的勘探目的层之一,相继发现了姬塬、西峰、马岭地区等特大油田,展示出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为了深入研究沉积、成岩作用等控制下的该盆地致密砂岩有效储层分布规律,基于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物性分析等实验测试结果,以吴起—顺宁地区延长组长8_(1)亚段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物性特征等综合研究,明确了成岩相带分布,进而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长8_(1)亚段储集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细—中粒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为特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率储层;②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为压实及胶结作用,吴起地区溶蚀作用强度略高于顺宁地区,而压实—胶结作用强度则明显低于顺宁地区;③综合成岩矿物、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作用强度等因素,在研究区共划分出5类成岩相——碳酸盐+伊利石胶结致密相、压实压溶致密相、自生黏土+碳酸盐胶结相、绿泥石薄膜胶结+溶蚀相、石英加大胶结+溶蚀相,其中后两者为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成岩相。结论认为,研究区吴起中部及顺宁中部为最有利的成岩相及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上统延长 致密砂岩 储集层 成岩作用 溶蚀作用
下载PDF
闭合瓣牙冠延长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20
作者 张瑞清 徐颖婕 吴迎涛 《口腔医学》 202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牙冠延长术是为实现功能、美观、牙周健康等多种目的而实施的常见牙周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不断发展,闭合瓣牙冠延长术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更多关注。闭合瓣牙冠延长术借助激光、超声骨刀等工具由龈沟入路去骨,无需翻瓣和缝合,避... 牙冠延长术是为实现功能、美观、牙周健康等多种目的而实施的常见牙周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不断发展,闭合瓣牙冠延长术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更多关注。闭合瓣牙冠延长术借助激光、超声骨刀等工具由龈沟入路去骨,无需翻瓣和缝合,避免了牙槽骨的直接暴露,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愈合快、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度高等优势。本文就近年来闭合瓣牙冠延长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选择和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开展闭合瓣牙冠延长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闭合瓣 牙冠延长 激光 超声骨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