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知识建构观的比较 被引量:50
1
作者 马秀芳 李克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
皮亚杰的认知建构论与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都深刻影响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在分析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对两者的知识建构观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并进一步阐释了它们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皮亚杰 维果斯基 知识建构观 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理论
下载PDF
自我的社会建构观与叙事辅导 被引量:10
2
作者 施铁如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9-191,共3页
叙事辅导以自我在话语中形成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类依据故事而生活;强势故事和强势话语塑造着人们的生活;生活是不断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非等同圆运动的过程。叙事辅导通过引导当事人解构旧的生活故事,重写新的 生活... 叙事辅导以自我在话语中形成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类依据故事而生活;强势故事和强势话语塑造着人们的生活;生活是不断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非等同圆运动的过程。叙事辅导通过引导当事人解构旧的生活故事,重写新的 生活故事而达到对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观 叙事心理学 叙事辅导 心理辅导
下载PDF
学习理论的社会文化观与建构观的本体论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邓玉梅 何先友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7-39,52,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文化观和建构观中隐含的本体论假设,追溯现代社会文化观的哲学先驱们的论述,并试图把两种观点加以调和;同时分析了马丁(Martin)等的非二元本体论的思想,指出学习不仅仅涉及到要成为社会的一员,建构不同水平的知识,而... 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文化观和建构观中隐含的本体论假设,追溯现代社会文化观的哲学先驱们的论述,并试图把两种观点加以调和;同时分析了马丁(Martin)等的非二元本体论的思想,指出学习不仅仅涉及到要成为社会的一员,建构不同水平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对他所生活其中的社会文化形成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 建构观 认识论 本体论
下载PDF
媒介建构观:区别于媒介工具观的传播认识论 被引量:7
4
作者 江根源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5,共4页
媒介建构观作为一种区别于媒介工具观的传播认识论,重点关注意义的生产与交流,已经具有了全球性的普遍价值。这种传播思想是在传统的意识哲学走到死胡同之后,在"语言论转向"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与媒介工具观相比,它形成了一... 媒介建构观作为一种区别于媒介工具观的传播认识论,重点关注意义的生产与交流,已经具有了全球性的普遍价值。这种传播思想是在传统的意识哲学走到死胡同之后,在"语言论转向"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与媒介工具观相比,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话语表征体系与理论内涵:现实是由传播活动的行动者主动建构的;传播的内容是意义,而它又是由行动者的互动解释生产出来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不是舆论和媒介效果,而是常识以及常识的运作;采用的话语体系是建构式的;研究方法倾向于多种方法的综合,但以阐释为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建构观 媒介工具 传播认识论
原文传递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建构观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增俊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29,共6页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 科尔伯格 道德认知力 道德发展 道德判断 认知结构 社会角色 儿童 建构观 道德问题
下载PDF
直播转型中的中国 建构观念自由市场——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帆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2-133,共2页
引言:转型社会的电视直播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这是东方卫视主持人骆新对于电视新闻工作的描述。事实上,在转型中的中国,又何尝不是“每天都在直播”?骆新主持的《东方直播室》,正是将幕幕相接的“社会现实戏”搬进... 引言:转型社会的电视直播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这是东方卫视主持人骆新对于电视新闻工作的描述。事实上,在转型中的中国,又何尝不是“每天都在直播”?骆新主持的《东方直播室》,正是将幕幕相接的“社会现实戏”搬进了演播室,并基于“三屏合一”(电视、网络、手机)的传播通路,由当事人、主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卫视 转型社会 直播室 研讨会综述 自由市场 中国 建构观 电视新闻工作
下载PDF
建筑的姿态——从“蓝天组”的建构观看德累斯顿UFA电影院的建筑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7-169,共3页
本文通过对奥地利"蓝天组"所设计的德累斯顿UFA综合电影院建筑设计的分析,全面论述具有解构主义形式特征的建筑形态所体现出的建构观,并进而深入探讨"蓝天组"的建筑创作思想以及建筑风格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建筑姿态 蓝天组 UFA电影院 解构主义建筑 建构观
下载PDF
论建构观下的数学个性化教学
8
作者 胡卓南 刘锡光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4-115,共2页
自实施数学新课程以来,数学教育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在理论上普遍认同建构主义,在行动上共同实施个性化教学。但现实中的这种变化,却表现出认识上的肤浅性和实践中的模仿性。因此,应正确理解数学学习的实质,把握数学建构学习过程中的个人... 自实施数学新课程以来,数学教育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在理论上普遍认同建构主义,在行动上共同实施个性化教学。但现实中的这种变化,却表现出认识上的肤浅性和实践中的模仿性。因此,应正确理解数学学习的实质,把握数学建构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智力参与、自主活动特征,遵循建构性、数学化、个性化、平衡性及发展性的教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观 数学 个性化教学 教学原则
下载PDF
建构观下的“自主探究学习”数学教学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聂淑媛 谈发 《福建中学数学》 2006年第1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自主探究 数学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观
下载PDF
同一节课,两种不同的效果——建构观下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启梅 《数学教学研究》 2011年第5期46-48,共3页
建构主义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对教学提出的许多新思路(新观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本文旨在通过案例阐述如何在建构观的指导下,通过调整教学策略,进... 建构主义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对教学提出的许多新思路(新观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本文旨在通过案例阐述如何在建构观的指导下,通过调整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以落实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新课程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案例 课程改革 建构观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方法 基础教育 教育工作者 建构主义
下载PDF
品德建构观与学校德育
11
作者 王深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人的道德品质是主体在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为此 ,在学校德育中 ,我们必须促使教师转变职能 ,放弃道德灌输 ,加强价值引导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模式 ;创设真实情境 ,让学生在与客体的互动中建构道德品质。
关键词 品德建构观 建构主义 学校德育 道德品质 德育模式 价值引导
下载PDF
建构观下数学探究方式功用初探
12
作者 张乃贵 丁益民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11年第6期5-6,共2页
数学探究是数学课堂教学展开的一种高效方式.从一般出发与从特殊出发是数学探究的两种基本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适合学生认知的探究方式,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数学探究 探究方式 建构观 数学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效率 实际教学 教学内容
下载PDF
建构观下课堂会话身份研究——从Zimmerman会话身份理论到对外汉语示范课堂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笑 黄金声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66-76,共11页
在Zimmerman会话身份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课堂会话机构性质和会话的即时性,探究了话语身份,情景身份和可迁移身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示范课堂语料,具体阐述了相关概念,重点对对外汉语示范课堂可迁移身份的建构形式进行... 在Zimmerman会话身份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课堂会话机构性质和会话的即时性,探究了话语身份,情景身份和可迁移身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示范课堂语料,具体阐述了相关概念,重点对对外汉语示范课堂可迁移身份的建构形式进行了探究,指出了老师引导学生建构可迁移身份,老师主动建构可迁移身份,学生主动建构可迁移身份三种建构形式,以期帮助师生明了课堂会话可迁移身份的建构过程,提高动态课堂教学与交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观 课堂会话 身份 对外汉语示范课
下载PDF
运用建构观,科学实施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14
作者 尤佳 《小学科学》 2013年第10期92-92,94,共2页
建构观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体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来科学指导小学... 建构观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体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来科学指导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小学数学 建构观 科学实施 建构主义理论 认识活动 实在 科学指导
下载PDF
媒介建构观下《奇葩说2》的意义与阐释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彦君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81-82,共2页
文化视野下,传播是意义建构的活动,也是社会文化构成的基石。那么,媒介建构观之下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2》的文化形态与意义又是如何?本文侧重从符号交流下文本互动意义的过程分析,探讨其分享于社会的文化价值、社会认知,并从批... 文化视野下,传播是意义建构的活动,也是社会文化构成的基石。那么,媒介建构观之下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2》的文化形态与意义又是如何?本文侧重从符号交流下文本互动意义的过程分析,探讨其分享于社会的文化价值、社会认知,并从批判的角度挖掘意识形态的斗争与媒介社会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建构 建构观 媒介 社会认知 阐释 文化视野 文化构成 文化形态
下载PDF
建构观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研究
16
作者 邵君舟 李青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1-83,共3页
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的现状 ,探讨了如何用建构观来指导初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 .
关键词 建构观 初中数学教师 继续教育教学
下载PDF
语文教育助推民族文化回归——评《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观》
17
作者 赵燕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F0003-F0003,共1页
根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013年10月21日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我们可获悉,自2016年起,语文科目总分在高考总分中上调30分,增加至180分:中考语文科目分值由120分增加至150分。北京市中高考语文调高30分,可以凸显该学科的核心地位,... 根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013年10月21日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我们可获悉,自2016年起,语文科目总分在高考总分中上调30分,增加至180分:中考语文科目分值由120分增加至150分。北京市中高考语文调高30分,可以凸显该学科的核心地位,增强与其他课程间的联系,并体现了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族文化 语文教育 文化回归 建构观 阐释 本体 高考改革 教育考试院
下载PDF
建构观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道高 《数学教学研究》 2008年第2期13-16,共4页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观点是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授予与接受”的观点的直接否定.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评价者、激励者和管...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观点是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授予与接受”的观点的直接否定.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评价者、激励者和管理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接受每个学生做数学的不同想法;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建构观 高中 数学教育思想 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 吸收过程 教学过程
下载PDF
建构观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道高 《中学数学研究》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观点是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授予与接受”的观点的直接否定.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评价者、激励...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观点是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授予与接受”的观点的直接否定.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评价者、激励者和管理者,教师的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接受每个学生做数学的不同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建构观 学生学习 建构主义者 数学教育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 直接否定 教学过程
下载PDF
语文知识的主体语言建构观
20
作者 冯熹双 《教学研究》 2003年第1期66-68,共3页
'语文是一门关于人脑生产主体语言以能动地反映世界的科学'这一新的语文观的建立,要求站在新的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再认语文知识、重构语文知识体系.
关键词 语文 主体语言建构观 知识体系 认知图式 中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