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7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度空间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绩效测度研究
1
作者 李丽红 武江宣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4年第2期55-63,共9页
近几年,建设主管部门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旨在通过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路径来解决建筑业的转型升级问题。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要素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三度空间和协同学为视角,确定二者协同发... 近几年,建设主管部门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旨在通过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路径来解决建筑业的转型升级问题。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要素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三度空间和协同学为视角,确定二者协同发展系统框架,界定二者协同发展绩效内涵,结合平衡计分卡构建二者协同发展绩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障碍度模型对沈阳市二者协同发展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1年沈阳市二者协同发展绩效水平由较低提升至较高,主要障碍因素集中于物理和社会空间,与实际发展情况相符。最后结合各空间的绩效水平和障碍因子,提出对策建议以提升二者协同发展绩效,为推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建筑工业化 协同发展 绩效测度
下载PDF
建筑工业化产业结构建设研究
2
作者 王秀龙 《经济师》 2024年第1期290-291,293,共3页
为了响应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为保证山西建筑工业化领域能够尽快满足相应建设标准,应加强对工业化管理体系的认知,明确山西建投现代产业化规划布局。文章基于国家及山西省建筑工业化的现状,分析了山西建投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为了响应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为保证山西建筑工业化领域能够尽快满足相应建设标准,应加强对工业化管理体系的认知,明确山西建投现代产业化规划布局。文章基于国家及山西省建筑工业化的现状,分析了山西建投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区域规划布局,明确了山西建投重点聚焦的产品体系及技术体系,同时分析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期望实现建筑工业化管理的有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产品 技术 风险
下载PDF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赵辉 王玉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正被大力推行。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建筑业的主力,其自身素质无法满足建筑工业化对于产业工人的需求,而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专家...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正被大力推行。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建筑业的主力,其自身素质无法满足建筑工业化对于产业工人的需求,而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构建了四维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接着运用ISM模型建立影响因素七级层级递阶结构,确定了表层、中间层及深层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新生代农民工 产业工人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建筑工业化理念保温隔声地砖的技术研究
4
作者 李蓉樱 陈文杰 +1 位作者 张国永 李杰 《浙江建筑》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详细介绍了课题组研发的保温隔声地砖的设计、预制生产工艺与快速安装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设计的保温隔声地砖进行热工性能模拟研究,得出其热工性能满足现行标准要求;通过实践应用与现场撞击声隔声性能测试研究,得出其隔声性能满... 详细介绍了课题组研发的保温隔声地砖的设计、预制生产工艺与快速安装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设计的保温隔声地砖进行热工性能模拟研究,得出其热工性能满足现行标准要求;通过实践应用与现场撞击声隔声性能测试研究,得出其隔声性能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隔声地砖 性能模拟 性能测试 建筑工业化
下载PDF
新型建筑工业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以铝模爬架一体化技术为例
5
作者 董志 谢红梅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21-123,共3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升级,新型建筑工业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铝模爬架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基于此,本文分析铝模爬架一体化技术在装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升级,新型建筑工业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铝模爬架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基于此,本文分析铝模爬架一体化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建筑工业化 应用措施 铝模爬架一体化技术
下载PDF
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的构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大林 李圣飞 +1 位作者 李奇会 张学文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3,共9页
通过总结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分析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理念的形成,用产业链理论对其进行解释,最后构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全产业链框架。经分析,本研究认为全产业链是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核心任务,也是传统建筑工业化与新型... 通过总结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分析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理念的形成,用产业链理论对其进行解释,最后构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全产业链框架。经分析,本研究认为全产业链是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核心任务,也是传统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区别,新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应包括建筑业主链、工程咨询服务性辅链与制造业生产性侧链。今后的研究可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社会分析框架,建立适合全产业链发展的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建筑工业化 发展历程 全产业链 框架体系
下载PDF
基于超网络的建筑工业化产业链评估模型研究
7
作者 王德东 王鹏 肖雯雯 《工程管理学报》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推进建筑工业化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中国和山东省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切割建筑产业投入产出基本数据,引入双层网络模型,从产业部门和区域两个层次量化分析山东省建筑工业化产业结构的复杂性特征。构建了建筑工业化产业... 推进建筑工业化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中国和山东省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切割建筑产业投入产出基本数据,引入双层网络模型,从产业部门和区域两个层次量化分析山东省建筑工业化产业结构的复杂性特征。构建了建筑工业化产业的产业-区域双层网络模型,为定量研究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布提供理论基础;设计了能科学表征产业特征、经济含义清晰且可计算的产业双层网络度量指标体系,为模型分析、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并以山东省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分析结果对于山东省建筑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超网络 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
下载PDF
技术发展视角下新型建筑工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8
作者 纪凡荣 罗照远 +1 位作者 范培岩 时吉利 《建设科技》 2023年第4期69-71,75,共4页
为解决新型建筑工业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技术标准化与企业技术私有化等矛盾,通过问卷调查了政策、设计及施工等方面的宏观性技术问题,通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构件单位的企业访谈,调查了在实施过程中微观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新型建筑工业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技术标准化与企业技术私有化等矛盾,通过问卷调查了政策、设计及施工等方面的宏观性技术问题,通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构件单位的企业访谈,调查了在实施过程中微观性的技术问题。文章提出了增强政府引导机制、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强化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健全共有标准体系及形成产业技术生态链、促进企业技术融合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建筑工业化 技术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培训模式研究
9
作者 程斌 《教育方法研究》 2023年第2期75-77,共3页
建筑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条件。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农民工逐步被新型的产业技术工人替代。完善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是解决农民工问题、促进社会稳定的关键所... 建筑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条件。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农民工逐步被新型的产业技术工人替代。完善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是解决农民工问题、促进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产业工人能力培养需求及基于“四主模式”的建立产业化大背景下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的转变与培养方法等方面为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行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农民工 产业工人 转型 培训模式
下载PDF
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 建设高质量好房子
10
作者 文林峰 《建筑》 2023年第7期66-67,共2页
当前,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为目标,为社会和老百姓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把城市... 当前,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为目标,为社会和老百姓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升级 住房和城乡建设 城市规划 新型建筑工业化 发展新阶段 房子 高质量
下载PDF
基于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海燕 陈浩杰 戴勤友 《四川建材》 2023年第5期56-57,60,共3页
在分析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三一筑工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发的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简称:SPCS)经验,对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如何利用智能制造的思维和BIM技术、大数据、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 在分析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三一筑工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发的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简称:SPCS)经验,对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如何利用智能制造的思维和BIM技术、大数据、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传统装配式建筑向智能建造方向的转变方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智能建造 新型建筑工业化
下载PDF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综合策划——以广州某大型安置区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光苗 纪波 +1 位作者 钟启恩 张恩东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48-1155,共8页
研究简要论述了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必要性,选取广州某大型安置区项目为实施主体,简介工程背景及概况,概述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目标及定位。在此基础上,从组织管理模式、建造技术选型、标准化设计、智能建造等方面进行智能建... 研究简要论述了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必要性,选取广州某大型安置区项目为实施主体,简介工程背景及概况,概述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目标及定位。在此基础上,从组织管理模式、建造技术选型、标准化设计、智能建造等方面进行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综合策划的解读,其中分别从结构、外围护、机电、内装等四个系统进行建造技术选型,并从平面、立面、部品及构件等四个方面进行标准化设计,以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工地以及数字化交付等实现智能建造。以此为实现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的协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建筑工业化 标准化 数字化设计
下载PDF
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琳 赵梦伊 +1 位作者 潘辉 赵艳飞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97-202,共6页
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民生福祉、社会发展.本文基于2010—2020年统计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模型以及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对两者进行研究,发现两者的综合水平总体上均呈增长趋势,后期建筑工业化的综合水平发展稍... 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民生福祉、社会发展.本文基于2010—2020年统计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模型以及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对两者进行研究,发现两者的综合水平总体上均呈增长趋势,后期建筑工业化的综合水平发展稍微滞后于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基本持平,但领先于人口城镇化;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由失调逐年发展为优质协调,其中建筑工业化与经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在前期较低,到后期有了很大提升.据此,就推动建筑工业化的转型升级并进一步推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综合水平 耦合协调
下载PDF
BIM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过程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滨赫 周庆旭 +2 位作者 吴金钛 周丽娜 程栋 《四川建筑》 2023年第6期30-32,共3页
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其三维可视化、虚拟化和数据化方面的优势而被用来推进未来建筑行业的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将BIM技术应用现状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结合进行分析,系统梳理当前BIM技术与建筑工业化间的密切联系,并进一步阐释... 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其三维可视化、虚拟化和数据化方面的优势而被用来推进未来建筑行业的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将BIM技术应用现状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结合进行分析,系统梳理当前BIM技术与建筑工业化间的密切联系,并进一步阐释了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全过程应用,最后提出BIM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装配式建筑 新型建筑工业化 全过程应用
下载PDF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土木工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15
作者 袁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0194-0197,共4页
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之下,土工工程行业的转型不断加快,整个行业呈现出工业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因此,高校在土木工程教学上也发生重要变化。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之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要紧跟当前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结合市场就业信... 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之下,土工工程行业的转型不断加快,整个行业呈现出工业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因此,高校在土木工程教学上也发生重要变化。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之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要紧跟当前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结合市场就业信息,促进教学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增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着力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文章对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具体措施,为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构建特色的教学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土木工程 教学体系
下载PDF
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在小城镇建设中推广的障碍和对策
16
作者 孙群伦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8期119-122,共4页
总结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所具备的特点,分析得出其在小城镇建设推广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新技术普及率低,居民接受度不高;一次性资金投入大,短期内见效低;行业整体布局不均衡,上下游产业链缺乏协同;建造技术不断革新,相关技术人才缺... 总结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所具备的特点,分析得出其在小城镇建设推广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新技术普及率低,居民接受度不高;一次性资金投入大,短期内见效低;行业整体布局不均衡,上下游产业链缺乏协同;建造技术不断革新,相关技术人才缺乏。提出通过结合“和美中国建设”的宣传,提高居民对新技术的认知度;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降低住宅建造成本;完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强校企合作专业培训力度,提升员工工作胜任能力的解决途径和对策。希望未来小城镇建设能够充分结合本地区建设特色,充分将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与本地区建设的特点结合,将小城镇建设得更加宜居宜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建筑工业化 小城镇建设 障碍和对策
下载PDF
上海市积极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17
《建筑技术》 2023年第22期2707-2707,共1页
为提高上海市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加工环节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本市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管理的实施意见》(沪建建材〔2022〕430号)明确:在沪备案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在2023年12月31日前需具备钢筋自动加工、混凝土自动... 为提高上海市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加工环节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本市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管理的实施意见》(沪建建材〔2022〕430号)明确:在沪备案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在2023年12月31日前需具备钢筋自动加工、混凝土自动浇筑能力,2025年智能化生产线产能占比应达到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预制构件 预制混凝土构件 建筑工业化 装配式建筑 智能建造 协同发展 自动加工 生产加工环节
下载PDF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开幕见面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18
《建设科技》 2023年第12期6-7,共2页
2023年6月19日上午,“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简称“中国住博会”)开幕见面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隆重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各地方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 2023年6月19日上午,“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简称“中国住博会”)开幕见面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隆重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各地方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参展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350余人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住宅产业 博览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博会 新闻媒体 参展企业 开幕
下载PDF
探讨建筑工业化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及对策
19
作者 陈乐辉 《中国经贸》 2023年第11期55-57,共3页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建设进程。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节能减排方面的需要,预制装配式建筑生产模式替代传统的现浇柱生产模式,成了建筑业必然的发展趋势。行业内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市场竞...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建设进程。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节能减排方面的需要,预制装配式建筑生产模式替代传统的现浇柱生产模式,成了建筑业必然的发展趋势。行业内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工业化企业想要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保证自身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开展高效的会计核算工作。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建筑工业化企业的特点以及加强会计核算的优势意义,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以望提升企业会计核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企业 会计核算 存在问题 针对性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