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TA矫治器配合MEAW技术矫治因舌习惯开牙合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
1
作者 李湘琳 司新芹 +4 位作者 张智勇 李彤 鲍庆红 刘路 李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比较用MEAW技术矫治联合佩戴NTA矫治器与单一MEAW技术矫治因舌习惯导致开牙合的AngleⅡ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正畸科门诊就诊的30例因舌习惯导致开牙合用MEAW技术矫治的患者,随机分... 目的:比较用MEAW技术矫治联合佩戴NTA矫治器与单一MEAW技术矫治因舌习惯导致开牙合的AngleⅡ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正畸科门诊就诊的30例因舌习惯导致开牙合用MEAW技术矫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实验组:MEAW技术矫治患者,佩戴NTA矫治器12个月;对照组:单一MEAW技术矫治12个月。将治疗前后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用Steiner和Downs分析法测量,再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实验组:矫治前后L1-NB(°)、L1-NB(mm)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NB、GoGn-SN、PP-MP、ODI、U1-NA(mm)、L1-MP(mm)、U1-PP(mm)矫治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矫治前后UI-N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NB、U1-PP(mm)、L6-MP矫治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L1-NB(°)、UI-PP、L6-MP有显著性差异(P<0.05),GoGn-SN、PP-MP、ODI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开牙合畸形纠正疗效显著,对照组开牙合矫治效果反复,矫治时间较长。结论:用MEAW技术矫治因舌习惯导致开牙合患者,配合NTA矫治器,患者前牙覆牙合加深,下颌位置改变,牙性和轻度开牙合矫正,面型改变明显,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Ⅱ类 吐舌习惯 () MEAW技术 NTA矫治器
下载PDF
前牙开(牙合)早期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英成 周雪曼 +1 位作者 段泽西 王军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66-470,共5页
前牙开(牙合)作为常见错牙合畸形影响患者口颌功能和颜面美观。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复发风险高。早期开牙合治疗利用患者生长潜力,改善颌面部垂直向生长异常,减轻后期治疗负担,备受推崇。各类矫治器通过阻断口腔不良习惯、调节异常... 前牙开(牙合)作为常见错牙合畸形影响患者口颌功能和颜面美观。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复发风险高。早期开牙合治疗利用患者生长潜力,改善颌面部垂直向生长异常,减轻后期治疗负担,备受推崇。各类矫治器通过阻断口腔不良习惯、调节异常肌功能、抑制颌骨垂直向发育等作用解除开牙合。本文旨在探究前牙开牙合早期治疗时机以及各类矫治器的临床应用、疗效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早期矫治 治疗时机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前牙开(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间隙及髁突形态的锥形束CT评价
3
作者 赖展文 胡子洋 +2 位作者 潘笑 郝燕清 林梓桐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7期468-473,共6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前牙开(牙合)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间隙及髁突形态进行测量分析,探讨前牙开(牙合)患者与正常覆(牙合)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前牙开(牙合)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间隙及髁突形态进行测量分析,探讨前牙开(牙合)患者与正常覆(牙合)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前牙开(牙合)患者54例(前牙(牙合)开组)和正常覆(牙合)患者54例(正常覆(牙合)组),对其拍摄的颌面部CBCT图像使用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颞下颌关节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使用Ka-melchuk法测量颞下颌关节上、后、前间隙,根据髁突骨质情况将髁突形态分为正常型与异常型2类,对前牙开(牙合)组和正常覆(牙合)组进行关节间隙及髁突形态的统计学分析。将前牙开(牙合)组根据开(牙合)的程度分为3个亚组:(1)Ⅰ°开(牙合)组(开(牙合)距离<3 mm);(2)Ⅱ°开(牙合)组(3 mm≤开(牙合)距离≤5 mm);(3)Ⅲ°开(牙合)组(开(牙合)距离>5 mm),比较3个亚组间关节间隙的差异。结果前牙(牙合)开组与正常覆(牙合)组相比,颞下颌关节前、上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下颌关节后间隙显著增宽(P<0.01);前牙开(牙合)组髁突骨质异常占52.8%,正常覆(牙合)组骨质异常占21.3%,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Ⅰ°和Ⅱ°前牙开(牙合)患者相比,Ⅲ°前牙开(牙合)患者髁突在关节窝内更靠前(P<0.05)。结论前牙开(牙合)患者的髁突在关节窝内位置更加靠前、髁突骨质异常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颞下颌关节 前间隙 后间隙 上间隙 髁突形态 () 正常覆() 正畸治疗
下载PDF
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上颌骨陈旧性骨折后开牙合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云军 王云娥 +2 位作者 赵世俊 陈萍 纪坤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上颌骨陈旧性骨折后开牙合的效果。方法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25例上颌骨陈旧性骨折因错位愈合导致的开牙合患者进行正畸矫治,观察患者咬合关系的恢复情况。结果 25例患者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SN-MP减... 目的探讨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上颌骨陈旧性骨折后开牙合的效果。方法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25例上颌骨陈旧性骨折因错位愈合导致的开牙合患者进行正畸矫治,观察患者咬合关系的恢复情况。结果 25例患者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SN-MP减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P<0.01);上下颌牙合平面获得重建,下颌骨发生了逆时针旋转,开牙合得以解除。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是治疗上颌骨陈旧性骨折后开牙合的一种快速、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治疗 正畸矫正器设计 骨折 连接错位
下载PDF
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在恒牙开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波 周嵩 颜惠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评价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开牙合的临床效果,分析其矫治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开牙合畸形。结果3 6例开牙合畸形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达到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及后牙稳定的尖窝咬合关系。... 目的评价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开牙合的临床效果,分析其矫治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开牙合畸形。结果3 6例开牙合畸形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达到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及后牙稳定的尖窝咬合关系。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能对临床上较难的开牙合病例进行矫治,并缩短了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 ()
下载PDF
两种减数拔牙法矫治高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忠 林常绿 +2 位作者 刘俏燕 徐红红 李兰超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11期598-602,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减数拔牙法矫治高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减数拔牙模式分为两组,拔除双尖牙组6例,拔除磨牙组5例,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拔除双尖牙组和拔除磨... 目的比较两种减数拔牙法矫治高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减数拔牙模式分为两组,拔除双尖牙组6例,拔除磨牙组5例,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拔除双尖牙组和拔除磨牙组患者下颌切牙明显内收,L1-MP分别减小了9.51°和7.21°;牙合平面变平,OP-MP分别增大3.24°(P<0.05)和2.89°(P<0.05);SN-MP分别增大了0.11°和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MP增大了0.26 mm和0.37 mm,提示此类患者垂直向代偿能力有限。结论两组患者矫治机制相似,减数拔牙位置的选择主要取决于Ⅲ类错牙合的严重程度;此类患者垂直向代偿能力有限,伴较大开牙合者需选择正颌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 () 减数拔 高角 短Ⅲ类牵引
下载PDF
不同减数方法矫治开畸形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胡敏 张丽雯 刘淑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0-42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减数方法矫治开时,牙齿移动的不同机制,寻找更有效地矫治开畸形的方法。方法:选取20例前牙开患者,分析比较8例只拔除第三磨牙和12例拔除前磨牙患者矫治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结果:只拔除第三磨牙组矫治后上下颌磨... 目的:研究不同减数方法矫治开时,牙齿移动的不同机制,寻找更有效地矫治开畸形的方法。方法:选取20例前牙开患者,分析比较8例只拔除第三磨牙和12例拔除前磨牙患者矫治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结果:只拔除第三磨牙组矫治后上下颌磨牙远中直立,支点降低,前牙伸长,离散的上下颌平面汇聚;拔除前磨牙组矫治后磨牙近中移动并直立,相对于平面压低,前牙舌向移动并伸长,平面改建。结论:对于边缘病例,建议采用拔除前磨牙方法矫治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减数 X线投影测量
下载PDF
面开孔直径对种植修复系统及周围皮质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哲 秦博文 +4 位作者 常晓峰 孟兆理 潘峰 王淼 杜良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索牙冠面开孔直径对种植修复系统及周围皮质骨应力状况的影响。方法:建立第一磨牙缺失的下颌骨有限元模型,模拟植入Bego种植体1枚。建立不同开孔直径的牙冠模型(Φ=0、1、2、3、4 mm),于面施加200 N垂直力及100 N、45°... 目的:探索牙冠面开孔直径对种植修复系统及周围皮质骨应力状况的影响。方法:建立第一磨牙缺失的下颌骨有限元模型,模拟植入Bego种植体1枚。建立不同开孔直径的牙冠模型(Φ=0、1、2、3、4 mm),于面施加200 N垂直力及100 N、45°侧向力,分析各部件的最大等效应力。结果:开孔直径≤3 mm时,牙冠咬合面所受应力保持平稳并集中在咬合力加载区。开孔直径在4 mm时应力增长达到峰值,垂直载荷下应力集中区转变至开孔边缘处。开孔直径≤1 mm时,中央螺丝在垂直载荷下可以维持在较低的应力水平。其余部位未见明显应力改变。结论:在后牙区行单牙种植修复时,若不考虑体外粘接,建议将面开孔直径设置为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 粘接固位 种植修复系统 三维有限元分析 最大等效应力
下载PDF
开(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人群后牙倾斜度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晔 才伟 +1 位作者 张澄 贾秀 《口腔正畸学》 2008年第4期162-165,共4页
目的比较开(牙合)和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度。方法选择34例开(牙合)患者和40例个别正常(牙合),拍摄曲面断层片;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开(牙合)患者及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第一磨牙,第一、二前磨牙牙长轴的倾斜度并进... 目的比较开(牙合)和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度。方法选择34例开(牙合)患者和40例个别正常(牙合),拍摄曲面断层片;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开(牙合)患者及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第一磨牙,第一、二前磨牙牙长轴的倾斜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开(牙合)患者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度明显大于个别正常(牙合)人群,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无论开(牙合)还是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后牙的近中倾斜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恒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结论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是开(牙合)形成的机制之一,开(牙合)矫治的重点应放在竖直近中倾斜的上颌后牙及下颌第一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断层 () 个别正常() 近中倾斜
原文传递
口腔肌功能与开牙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晓敏 吴莉萍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44-247,共4页
协调的口腔肌功能对于口腔正常形态和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为正畸矫治的顺利进行和矫治后长期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分析口腔肌功能异常导致开牙合的机制,并对开牙合的早期肌功能训练进行系统总结。
关键词 口腔肌功能异常 肌功能训练 ()
原文传递
正畸治疗对前牙开(牙合)患者牙(牙合)颅面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千鼎 黄一平 李巍然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 评价正畸治疗对开(牙合)患者牙、(牙合)、牙槽、颅面形态结构的影响,以及这些结构变化对前牙覆(牙合)关系建立的影响程度.方法 共纳入50例前牙开(牙合)患者,其中37例拔除双尖牙,13例拔除或先天缺失第三磨牙.对治疗前后的... 目的 评价正畸治疗对开(牙合)患者牙、(牙合)、牙槽、颅面形态结构的影响,以及这些结构变化对前牙覆(牙合)关系建立的影响程度.方法 共纳入50例前牙开(牙合)患者,其中37例拔除双尖牙,13例拔除或先天缺失第三磨牙.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28个测量项目).治疗前后测量项目变化应用配对t检验,不同组间项目对比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治疗后覆(牙合)变化为因变量,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筛选影响覆(牙合)建立的敏感因素.结果 50例开(牙合)患者治疗后上、下前牙明显内收与直立[U1-NA:(-2.43±3.86)mm,P<0.001;U1/NA..-8.82°±9.53°,P<0.001;L1/NB:-6.12°±6.82°,P<0.001;U1/L1..14.40°±12.17°,P<0.001],伴随下颌牙槽骨高度的伸长[(1.89±2.43) mm,P<0.01],拔除及不拔除双尖牙组间测量项目变化无明显差异.线性回归方程显示,正畸治疗后上切牙角度及下牙槽骨高度变化是影响覆(牙合)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 开(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后前牙直立伴随下前牙牙槽骨高度伸长,是前牙覆(牙合)关系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槽骨代偿 头影测量 治疗变化
原文传递
上颌种植体支抗Ⅲ类牵引矫治骨性Ⅲ类反伴开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荣荣 刘璐 +2 位作者 刘梦珺 张琰 刘东旭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52-254,共3页
伴开(牙合)的反(牙合)常是临床较难矫治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其形成多与上下颌骨三维方向上的不调有关.临床上常根据该类畸形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严重的骨性不调,需要通过手术纠正,对拒绝手术的中重度患者,临床上只能通... 伴开(牙合)的反(牙合)常是临床较难矫治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其形成多与上下颌骨三维方向上的不调有关.临床上常根据该类畸形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严重的骨性不调,需要通过手术纠正,对拒绝手术的中重度患者,临床上只能通过矫治错(牙合)牙齿来掩饰颌骨畸形.我们利用上颌种植体支抗Ⅲ类牵引矫治骨性Ⅲ类反(牙合)伴开(牙合)病例1例,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 () 种植体支抗 Ⅲ类牵引
原文传递
骨性开与颈椎骨骼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云鹤 陈艳娜 +1 位作者 郑博文 刘奕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460-462,共3页
目的:通过头颅侧位片检测骨性开与颈椎骨骼异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选取72例骨性开患者作为开组,250例无开且接受正畸治疗的安氏Ⅰ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每个患者初诊头颅侧位片上对其颈椎进行评估,记录前4个颈椎融合和后弓... 目的:通过头颅侧位片检测骨性开与颈椎骨骼异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选取72例骨性开患者作为开组,250例无开且接受正畸治疗的安氏Ⅰ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每个患者初诊头颅侧位片上对其颈椎进行评估,记录前4个颈椎融合和后弓缺陷的数据,分析骨性开与颈椎骨骼异常之间关系。结果:开组颈椎融合及寰椎后弓缺陷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骨性开患者颈椎骨骼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 颈椎融 后弓缺陷
原文传递
MEAW技术矫治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丽萍 金作林 +2 位作者 余爱风 舒传继 刘玉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739-741,共3页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各类骨性错,观察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前牙开病例2例,骨性Ⅲ类错12例,骨性Ⅱ类错7例,均采用MEAW技术进行前牙覆、覆盖的矫治以及磨牙关系的调整。结果:2例前牙开病例前牙覆平均增加6mm;...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各类骨性错,观察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前牙开病例2例,骨性Ⅲ类错12例,骨性Ⅱ类错7例,均采用MEAW技术进行前牙覆、覆盖的矫治以及磨牙关系的调整。结果:2例前牙开病例前牙覆平均增加6mm;7例骨性Ⅱ类错病例覆覆盖平均减小3.62mm和4.5mm;12例骨性Ⅲ类错病例覆盖平均改变4.14mm。结论:MEAW技术在骨性错病例的非手术方法矫治上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W技术 () 骨性Ⅲ类错() 骨性Ⅱ类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