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窍利咽四步针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张丹 蒋阳 +1 位作者 汤文达 李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8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究开窍利咽四步针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开窍利咽四步针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比较两组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生活质量问卷(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SWAL-QOL评分、功能性口服摄入量表(FOIS)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窍利咽四步针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窍利咽四步针法 脑卒中 功能障碍 功能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张卫华应用“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2
作者 马利波 王健 +1 位作者 曹雪 张卫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总结张卫华教授应用“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经验。开窍利咽四步针法即将头针治疗与局部取穴相结合,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特点,融现代解剖理论与经络理论为一体,以病灶侧头针区、咽颈部以及舌下络脉为治疗部... 总结张卫华教授应用“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经验。开窍利咽四步针法即将头针治疗与局部取穴相结合,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特点,融现代解剖理论与经络理论为一体,以病灶侧头针区、咽颈部以及舌下络脉为治疗部位,应用头针连刺法、雀啄点刺法、苍龙寻珠法和刺络放血法等特殊手法,共奏醒脑开窍、通关利咽之效,临床屡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障碍 开窍利咽四步针法 张卫华
下载PDF
开窍利咽四步针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曹雪 张红娟 +6 位作者 徐刚 马星星 蒲秀玲 马文娟 张迪 田兆迪 张卫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1-614,678,共5页
目的:观察开窍利咽四步针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开窍利咽四步针法,... 目的:观察开窍利咽四步针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开窍利咽四步针法,第一步针刺病灶侧头针三区,第二步点刺咽后壁,第三步金津、玉液放血,第四步深刺咽三穴,头针三区、咽三穴留针30 min。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休息1 d,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PAS)评级,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SSA评分、RosenbekPAS评级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低于对照组的36.7%(11/30,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P<0.05)。结论:开窍利咽四步针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障碍 开窍利咽四步针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 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