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与治疗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昆 郝建磊 管冰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588,共3页
开胸术后疼痛是指开胸手术后手术切口已愈合而切口部位疼痛症状持续存在2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此种疼痛是外科手术后最为严重的疼痛问题,其特殊性在于能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还可能发展成为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thoracotomy pai... 开胸术后疼痛是指开胸手术后手术切口已愈合而切口部位疼痛症状持续存在2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此种疼痛是外科手术后最为严重的疼痛问题,其特殊性在于能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还可能发展成为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thoracotomy pain syndrome,PTPS),该征又称开胸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thoracotomy pain,C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发生机制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晓明 黄乔东 +3 位作者 宫庆娟 薄存菊 卢振和 高崇荣 《现代医院》 2018年第5期734-735,73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了解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7例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应用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第15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患者... 目的通过观察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了解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7例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应用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第15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患者的VAS、奥施康定用量、药物副作用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前、术后第1天、第15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患者的VAS分别为:6.3±2.4、4.1±1.8、3.2±1.3、2.5±1.5、2.1±0.9、2.0±0.8、2.2±1.1;奥施康定用量分别为:(28.5±10.2)、(12.3±5.7)、(8.3±3.8)、(7.6±3.1)、(7.0±3.4)、(6.6±2.7)、(7.2±3.2)m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见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是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一种安全且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背根节 脉冲射频
下载PDF
区域阻滞在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罗欢 高进 《现代临床医学》 2021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PTPS)是胸外科常见的并发症,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区域阻滞在防治PTPS中提供了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降低了PTPS发生率,改善了PTPS患者的预后。本文就区域阻滞在PTPS... 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PTPS)是胸外科常见的并发症,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区域阻滞在防治PTPS中提供了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降低了PTPS发生率,改善了PTPS患者的预后。本文就区域阻滞在PTPS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PTPS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区域阻滞 防治
下载PDF
CT引导下胸神经根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20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斌 杨长刚 徐小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胸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CT引导下胸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胸廓切口痛患者20例,其中右侧胸廓切口痛8例,左侧胸廓切口痛12例。所有胸廓切口痛患者...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胸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CT引导下胸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胸廓切口痛患者20例,其中右侧胸廓切口痛8例,左侧胸廓切口痛12例。所有胸廓切口痛患者均接受胸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每周1次,共行2次。并在治疗后1、2、3和6个月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胸廓切口疼痛程度。同时记录每个月阿片类药物消耗量且通过利兹评估神经病症状和体征问卷调查(LANSS评分)评估神经病理体征。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开始跟踪随访,治疗后1个月患者VAS评分显著改善,并且随着时间持续改善,并可持续至6个月。所有患者的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也在显著下降,而且LANSS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显著下降。结论 CT引导下胸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胸廓切口痛有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的程度,有效改善生存质量。胸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之类的神经调节方法是对于延缓胸廓手术导致胸神经病变进展的有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背根节 脉冲射频 CT 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下载PDF
全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慢性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鹏 吕浩 +3 位作者 李亮 田冶 陈宇 李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785-789,共5页
目的比较全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aesthesia,TIVA)与静吸复合麻醉对慢性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chronic post-thoracotomy pain syndrome,CPTS)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进行胸廓切... 目的比较全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aesthesia,TIVA)与静吸复合麻醉对慢性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chronic post-thoracotomy pain syndrome,CPTS)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进行胸廓切开术的患者,年龄18~75岁,ASA分级Ⅰ、Ⅱ级,肺癌和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阶段。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将患者分为两组:全静脉麻醉组(Ⅰ组,173例)接受丙泊酚+瑞芬太尼TIVA,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170例)接受0.8 MAC七氟醚吸入麻醉。术中维持BIS在40~50。使用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两组患者术后1、3、5 d的急性疼痛进行评估,统计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CPTS发病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疼痛特征和止痛药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人员组成和围手术期参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镇静和咳嗽状态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CPTS及触痛发病率、术后6个月新发疼痛发病率低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NRS评分、主要疼痛特征(针刺痛和酸痛)、止痛药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TIVA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可降低CPTS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全静脉麻醉
原文传递
DSA引导下胸椎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术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振孟 严明芳 +1 位作者 黄华清 郑辉哲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6期777-782,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下胸椎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术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PTP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福建省肿瘤医院疼痛科于DSA引导下行胸椎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术...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下胸椎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术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PTP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福建省肿瘤医院疼痛科于DSA引导下行胸椎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术治疗的PTPS患者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40~66岁。术前及术后第1日、1周和3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SF36)评估患者疼痛、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全部患者术前VAS评分(5.9±1.0)分,术后第1日、1周及3个月时分别为[(2.2±0.9)、(2.3±0.8)、(2.4±0.8)]分,与术前比较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第1日、1周及3个月时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术后第1日、1周及第3个月时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1例患者术后出现气胸,经保守治疗后好转。 结论:DSA引导下胸椎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术治疗PTPS的近期疗效较好,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并改善生活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背根神经节 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椎旁给药辅助镇痛对开胸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彭捷 吴友平 +3 位作者 马家慧 陆建华 周扬 屠伟峰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25期3288-329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椎旁给药辅助镇痛对开胸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分为胸段硬膜外镇痛组(E组)、连续椎旁阻滞镇痛组(T组)、右美托咪定椎旁辅助镇痛组(TD组),每组20例。各组诱导前硬膜外或...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椎旁给药辅助镇痛对开胸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分为胸段硬膜外镇痛组(E组)、连续椎旁阻滞镇痛组(T组)、右美托咪定椎旁辅助镇痛组(TD组),每组20例。各组诱导前硬膜外或椎旁分次给予0.35%罗哌卡因0.3mL/kg(总量小于或等于20mL),术后采用连续硬膜外或椎旁阻滞镇痛;TD组诱导前罗哌卡因中含右美托咪定1μg/kg,术后镇痛配方含右美托咪定4μg/kg。必要时静脉给予地佐辛,维持术后48h内疼痛数字评分(NRS)≤3分。记录各组术后48h内PCA按压次数、地佐辛用量,以及围术期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各组术后1、3、6个月的NRS及切口慢性疼痛(NRS>3)发生率。结果 TD组患者术后48h内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明显少于E组及T组(P<0.05);E组患者围术期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T组与TD组(P<0.05);TD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E组及T组(P<0.05)。TD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NRS及切口慢性疼痛(NRS>3)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及T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椎旁给药辅助镇痛可有效缓解开胸术后急性疼痛,降低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发生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镇痛 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