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9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体定位床边穿刺联合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评价
1
作者 魏海彬 肖红波 +2 位作者 陈长兵 花丽洁 张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7-0050,共4页
评估方体定位床边穿刺联合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方法 本次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例数75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调查资料,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接受开颅手术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 评估方体定位床边穿刺联合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方法 本次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例数75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调查资料,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接受开颅手术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一组接受方体定位床边穿刺联合开颅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的血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评价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NIHSS评分,记录术后3个月的远期预后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血肿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高于观察组,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与术后1个月比,两组术后3个月NIHSS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NIHS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状态和死亡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的恢复良好率(25.71%)低于观察组(50.00%),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方体定位床边穿刺联合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神经恢复,提高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体定位床边穿刺 开颅手术 脑出血 远期预后
下载PDF
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治疗价值
2
作者 王璐璐 张海利 郭培培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入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总计62例,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和患者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开颅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入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总计62例,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和患者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日常活动能力(BI评分)及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抽吸术用于脑出血患者治疗中能获取满意成效,整体患者住院时间随即缩短,神经功能状况随之改变,且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术式应用中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抽吸术 开颅手术 脑出血
下载PDF
开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3
作者 张婷 颜伟 +2 位作者 吴娟 万志慧 赵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的数据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DVT进行分组,未发生DVT的为对照组(n=160),发生DVT的为...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的数据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DVT进行分组,未发生DVT的为对照组(n=160),发生DVT的为观察组(n=42)。描述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分析开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开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果分析。结果202例患者中42例患者发生DVT,DVT发生率为20.79%。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的失血量、术后绝对卧床时间长度、凝血因子功能亢进比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凝血因子功能亢进、失血量较大、术后绝对卧床时间长度较长是开颅手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多因素模型以及各独立影响因素对开颅手术后发生DVT进行预测,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26.42 ml、9.78 d、0.50、27.1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859、0.730、0.948,约登指数分别为62.41%、57.95%、46.04%、82.47%。结论开颅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DVT的风险较高,通过危险因素的分析仪预测模型的建立,可以更好对该种情况进行防控,有助于降低患者的风险,提升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深静脉血栓 肢体运动 风险预测 失血量
下载PDF
CT混合征与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作者 罗莉 王丽琨 +2 位作者 杨金花 何莲 林世奇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探究入院时头颅CT混合征对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治疗后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435例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的CT特点将... 目的探究入院时头颅CT混合征对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治疗后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435例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的CT特点将患者分为混合征组(n=105)和对照组(n=33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资料、并发症及预后情况。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定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T混合征与不良预后之间的独立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期预后不良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不良预后与年龄、吸烟史、糖尿病病史及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独立相关,但与混合征无关。结论入院时头颅CT混合征与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的不良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开颅手术 混合征 预后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及对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胡方进 周小菊 +3 位作者 周建军 张明亮 郭东斌 邱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及对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及对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给予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神经功能、脑氧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 d,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水平升高,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Sv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 d,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IL-2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更好,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脑氧代谢情况,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 重型对冲性脑外伤 神经功能 脑氧代谢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干预在开颅手术患者及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周雪芬 吴惠敏 袁思婷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干预在开颅手术患者及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80例开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干预在开颅手术患者及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80例开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60、5.646、12.646,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4、7.591、8.258、9.807、8.53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干预能够优化开颅手术患者的手术指标,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开颅手术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与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差异
7
作者 高磊 郑玉梅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41-143,147,共4页
目的 比较血管内介入治疗与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夹闭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8)采用显微... 目的 比较血管内介入治疗与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夹闭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8)采用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夹闭治疗,观察组(n=49)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6,P=0.012)。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开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血管内介入治疗比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夹闭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夹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8
作者 王建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58-0061,共4页
比较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汇集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院内接收的脑出血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法选择组内34例患者予以开颅手术并作为泛例组,剩余34例患者予以微创穿刺抽吸术并作为应用组。对不同手术方... 比较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汇集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院内接收的脑出血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法选择组内34例患者予以开颅手术并作为泛例组,剩余34例患者予以微创穿刺抽吸术并作为应用组。对不同手术方法观察指标、总疗效率、炎症反应、神经功能损伤(NIHSS)展开评价。结果 以泛例组结果为参照,应用组观察指标结果优势更显着(P<0.05)。根据两组显示总有效率可知,应用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以手术前为参照,手术后应用组炎症指标具有显着优势(P<0.05)。根据治疗后患者NIHSS指标显示可见,应用组术后NIHSS水平更低(P<0.05)。结论 较开颅手术,微创穿刺抽吸术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优势更为显著,手术观察指标良好,降低炎症反应,减小神经损伤,值得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抽吸术 开颅手术 脑出血 炎症反应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微创联合开颅手术治疗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王勇 宋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41-0044,共4页
通过临床试验了解微创联合开颅术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今后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治疗方案的规划提供思路。方法 以患者手术方案为组别命名原则将院内系统2022年1月-12月覆盖范围内登记的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患者病案依次纳入试验序列a(n=... 通过临床试验了解微创联合开颅术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今后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治疗方案的规划提供思路。方法 以患者手术方案为组别命名原则将院内系统2022年1月-12月覆盖范围内登记的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患者病案依次纳入试验序列a(n=40,实施开颅手术)与试验序列b(n=40,实施微创联合开颅手术)。对患者神经与生理功能恢复情况、炎性介质水平、血管活性因子水平、颅内压以及血肿体积等测度项目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 基准参考为试验序列a,受试序列b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意识恢复程度与日常基本活动能力恢复程度更高(P<0.05),同时该组患者炎性介质水平更低(P<0.05),且患者血管活性因子水平与颅内压以及血肿体积更低(P<0.05)。结论 在为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患者经开颅创造术野的基础上施以微创术式可在协助患者获得更理想治疗预期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医源性损伤,为患者临床安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开颅手术 创伤性损伤 内多发血肿
下载PDF
开颅手术与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10
作者 张景帅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开颅手术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在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4月在曹县磐石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为39例。对照组进行开颅手术,观察组实... 目的:分析开颅手术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在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4月在曹县磐石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为39例。对照组进行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以及术中出血量、血肿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肿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血肿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手术安全,术后并发症较少,临床上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开颅手术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 安全性
下载PDF
微创手术和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11
作者 罗会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8-0021,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同时也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5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29例。对照组接... 本研究旨在评估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同时也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5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而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研究主要观察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及治疗效果的综合有效率。结果 显现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上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减少(P<0.05),住院时间相对较短(P<0.05)。在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相比于传统开颅手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提供更优的治疗成果,故推荐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开颅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下载PDF
ERAS理念下女性开颅手术患者切口周边微范围备皮法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林琳 王圣进 +2 位作者 严滢 傅骏 颜小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4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女性开颅手术患者切口周边微范围备皮法的应用实践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进行开颅手术的100例女性肿瘤患...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女性开颅手术患者切口周边微范围备皮法的应用实践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进行开颅手术的100例女性肿瘤患者,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全头备皮法,观察组采取基于ERAS理念下切口周边微范围备皮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备皮时间、重复备皮、切口愈合情况、颅内感染发生率、备皮满意度以及焦虑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备皮时间、重复备皮、综合备皮满意度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下切口周边微范围备皮法不仅没有影响开颅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以及颅内感染发生率,反而还提高了患者备皮满意度,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负担,加快回归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准备 加速康复外科 开颅手术 切口愈合 内感染 满意度
下载PDF
层流手术间急诊开颅手术无菌灯柄的细菌污染情况与危险因素
13
作者 徐文静 李振宇 陆艳艳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6期83-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层流手术间急诊开颅手术使用的无影灯无菌灯柄在不同时段的细菌检出情况与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层流手术间行急诊开颅手术(手术时间>4 h)使用的296个无影灯无菌灯柄作为研究对象,对不... 目的 探讨层流手术间急诊开颅手术使用的无影灯无菌灯柄在不同时段的细菌检出情况与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层流手术间行急诊开颅手术(手术时间>4 h)使用的296个无影灯无菌灯柄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间点无菌灯柄的细菌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层流手术间急诊开颅手术使用的296个无菌灯柄中,手术结束时总计有78个无影灯无菌灯柄检出细菌,细菌检出率为26.35%;无菌灯柄使用2 h时开始有细菌检出且检出细菌数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5 h、灯柄伴明显血液或体液污染与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急诊开颅手术无菌灯柄被细菌污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术前使用肥皂水清洗头皮及术前层流系统自净是避免急诊开颅手术患者无菌灯柄被细菌污染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 层流手术间急诊开颅手术使用的无菌灯柄细菌检出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建议时间超2 h的手术应尽早更换无菌灯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手术 急诊开颅手术 无菌灯柄 细菌污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优越性分析以及对患者颅内感染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承 《智慧健康》 2023年第6期196-200,共5页
目的 分析探讨重型颅脑外伤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优越性以及对患者颅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8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其均于2017年8月-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依照随机动态原则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实验组44例,并分别给予常... 目的 分析探讨重型颅脑外伤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优越性以及对患者颅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8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其均于2017年8月-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依照随机动态原则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实验组44例,并分别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颅内感染的影响。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镇静5min、镇静30min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幅度明显更小,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组(68.18%),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达到了86.36%,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颅内压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均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组(13.64%),实验组颅内感染率明显更低,只有2.2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大骨瓣开颅手术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不仅能够快速降低患者颅内压,还能够减少颅内感染风险,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外伤 大骨瓣开颅手术 内感染
下载PDF
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应用对比分析
15
作者 郑超 杨勇 +2 位作者 袁玉麟 郑真发 许晓明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6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对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影响,为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后利... 目的探究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对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影响,为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后利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开颅手术,观察组采取微创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切口长度、生活质量、住院时间、颅内压等。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颅手术比较,微创引流术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治疗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改善临床手术指标,减轻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同时还能降低颅内压,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引流术 开颅手术 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6
作者 印辰宇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大骨窗开颅手术,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两组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意识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7 d收缩压(SBP)、心率(HR)、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水平,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BDNF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BP、HR、DBP、MAP及血清NSE、NGF、NPY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 应用效果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择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与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17
作者 荆晓雷 王克芳 +3 位作者 庄红霞 王雪琪 徐昊 赵晓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0,共5页
目的 评价和总结择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预防与管理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PPCs预防与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决策系统、专业协会网站、指南网站及相关数据库网... 目的 评价和总结择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预防与管理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PPCs预防与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决策系统、专业协会网站、指南网站及相关数据库网站中关于择期开颅手术患者PPCs预防与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和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补充检索时间2022年7月。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专家共识5篇、指南3篇、临床决策2篇、系统评价5篇。提炼包括PPCs的评估与诊断、术前健康宣教、术前口腔护理、术前肺康复等13个方面的23条证据。结论 择期开颅手术患者PPCs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对临床护理人员规范术后患者PPCs的预防与管理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 开颅手术 肺部并发症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单、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张宇航 丁小明 +1 位作者 王艳东 黄立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34-0036,共3页
研究案例为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在治疗时应用双侧开颅手术与单侧开颅手术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两组临床各项数据和结果进行对比。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治疗时使用的方法为侧... 研究案例为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在治疗时应用双侧开颅手术与单侧开颅手术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两组临床各项数据和结果进行对比。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治疗时使用的方法为侧开颅手术,对照组使用的方法为双侧开颅手术,对比临床各项指标和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评分优良率相关数据,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对比临床指标有关数据,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更占优势,P<0.05;对比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观察组两项指标数据明显更好,P<0.05;对两组不良反映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更低,P<0.05。结论: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推荐应用单侧开颅手术的治疗方法,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不但把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缩短,患者还能快速康复,减少了相关不良情况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开颅手术 双侧开颅手术 额叶脑挫裂伤 内血肿
下载PDF
观察小骨窗开颅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潘子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0067-0070,共4页
讨论小骨窗开颅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6例2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较高(98.11%>79.25%)(P<0.0... 讨论小骨窗开颅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6例2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较高(98.11%>79.25%)(P<0.05),骨窗平均直径较少(2.76±1.09<5.22±1.35)(P<0.05),住院时间较短(22.68±1.35<31.57±1.29)(P<0.05),术中出血量较少(97.59±3.59<173.55±1.08)(P<0.05),手术持续时间较短(115.28±1.95<169.51±1.72)(P<0.05),并发脑梗死(0.00%<3.77%),再出血(1.89%<9.43%),肺部感染(1.89%<5.66%)以及颅内感染(0.00%<3.77%)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少(3.77%<22.64%)(P<0.05),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较小(10.16±1.22<16.89±1.73)(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高(95.81±1.67>80.52±1.37)(P<0.05),患者满意率较高(98.11%>77.36%)(P<0.05)。结论 将小骨窗开颅手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手术 传统开颅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拯 吴文 +1 位作者 刘彦廷 田春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440-443,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手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5月手术治疗的166例幕上HICH的临床资料。87例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清除血肿(内镜组),79例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小... 目的 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手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5月手术治疗的166例幕上HICH的临床资料。87例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清除血肿(内镜组),79例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小骨窗组)。结果 与小骨窗组相比,内镜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减少[(65.2±12.2)min vs.(108.3±29.5)min;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62.8±18.2)ml vs.(196.5±51.5)ml;P<0.001],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2.7±4.7)d vs.(22.7±4.7)d;P<0.001],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23.0%(22/87)vs. 39.2%(31/79);P<0.05],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90.0±2.7)%vs.(82.8±4.0)%;P<0.001],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率明显增高[57.5%(50/87)vs. 39.2%(31/79);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幕上HICH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手术 神经内镜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