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提取及异位诱导成骨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启新 朱通伯 +1 位作者 杜靖远 洪光祥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9-102,共4页
本研究从1kg牛长骨中提取出部分纯化的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160mg.电泳显示其主要区带分子量在33.7~13.4ku(34.0~13.5kd)之间,包括bBMP的生物活性成份18.1ku(18.2kd)蛋白质。将bBMP植入NIH小鼠肌肉内,5天诱导出软骨细胞,10天形成骨... 本研究从1kg牛长骨中提取出部分纯化的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160mg.电泳显示其主要区带分子量在33.7~13.4ku(34.0~13.5kd)之间,包括bBMP的生物活性成份18.1ku(18.2kd)蛋白质。将bBMP植入NIH小鼠肌肉内,5天诱导出软骨细胞,10天形成骨组织,14天出现骨髓。软骨或骨的诱发率87.5%。作者观察到bBMP诱导成骨的方式是软骨内成骨,其过程可分为间质细胞增生期、软骨细胞演变期和骨形成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骨 形态发生蛋白 异位诱导成骨
下载PDF
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牛骨形成蛋白异位诱导成骨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戴毅敏 陈新梅 +3 位作者 毛天球 韩亮 马秦 陈富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 )和牛骨形成蛋白 (bBMP)分别与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 ,同时比较两种骨形成蛋白的成骨效率。方法 :把rhBMP 2和bBMP分别与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 ,进行小鼠肌...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 )和牛骨形成蛋白 (bBMP)分别与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 ,同时比较两种骨形成蛋白的成骨效率。方法 :把rhBMP 2和bBMP分别与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 ,进行小鼠肌内种植 1、3、6周后 ,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形态测量 ,比较其异位诱导成骨活性。结果 :rhBMP 2和bBMP存在骨诱导差异 ,rhBMP 2诱导成骨量相对较少但血管、骨髓含量丰富 ,bBMP则相反。结论 :两种BMP都具有良好的诱骨活性 ,但在成骨量和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 人骨形成蛋白-2 牛骨形成蛋白 异位诱导 成骨活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聚乳酸复合异位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程祥荣 杜兵 徐东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feneticprotein - 2 ,rhBMP - 2 )和聚乳酸(Polylacticacid ,PLA)复合形成的活性涂层种植体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方法 :将rhBMP - 2与聚乳酸复合 ,构建活性涂层种植体 ...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feneticprotein - 2 ,rhBMP - 2 )和聚乳酸(Polylacticacid ,PLA)复合形成的活性涂层种植体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方法 :将rhBMP - 2与聚乳酸复合 ,构建活性涂层种植体 ,植入兔肌内 ,于 1,4 ,8周后进行X线、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 ,检测异位成骨活性。结果 :rhBMP - 2 PLA活性复合涂层种植体具有骨诱导能力 ,PLA为rhBMP - 2的良好控释载体。结论 :rhBMP - 2 PLA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聚乳酸 复合异位诱导成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脱矿同种异体骨纤维小鼠异位诱导成骨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付海洋 李敏 +2 位作者 姜爱莉 杨柳 王召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9期928-931,共4页
目的通过同种异体修复材料在裸鼠与ICR小鼠体内的异位诱导成骨试验,探讨何种小鼠更适合做异位诱导成骨试验。方法将实验样品(脱矿同种异体骨纤维)植入裸鼠与ICR小鼠的左侧后肢肌肉袋,对照样品(高温高压处理后的脱矿同种异体骨纤维)植入... 目的通过同种异体修复材料在裸鼠与ICR小鼠体内的异位诱导成骨试验,探讨何种小鼠更适合做异位诱导成骨试验。方法将实验样品(脱矿同种异体骨纤维)植入裸鼠与ICR小鼠的左侧后肢肌肉袋,对照样品(高温高压处理后的脱矿同种异体骨纤维)植入右侧后肢肌肉袋,在植入样品后的第4周与第6周切取包括植入实验样品与周围足够多未受影响的肌肉组织(实验组),以及植入对照样品与周围足够多未受影响的肌肉组织(对照组),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与成骨效果研究。结果裸鼠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免疫排斥反应轻微,实验组在植入样品6周后形成新骨,对照组只分化出成骨细胞;ICR小鼠实验组与对照组排斥反应强烈,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植入样品6周后实验组仅个别形成软骨,对照组分化少量成骨细胞。结论从组织病理学与成骨效果方面综合分析,裸鼠更适合进行异位诱导成骨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体脱矿骨 异位诱导成骨室验 裸鼠 ICR小鼠
原文传递
孕三烯酮致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游坤 梁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孕三烯酮/副作用 妊娠 /化学诱导
下载PDF
重组人BMP-2骨诱导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夏胜利 戴尅戎 +3 位作者 汤亭亭 毛远青 李慧武 林在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异位诱导成骨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探讨NGF在BMP骨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4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行右侧股后部肌袋异位成骨模型,实验组植入含0.125mgrhBMP-2胶原海...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异位诱导成骨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探讨NGF在BMP骨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4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行右侧股后部肌袋异位成骨模型,实验组植入含0.125mgrhBMP-2胶原海绵复合物,对照组仅植入相同体积胶原海绵,分别于术后3、7、14、21d取材,进行放射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放射学和组织学检测均证实,rhBMP-2胶原海绵复合物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术后第7d,在软骨大量形成期,NGF阳性染色达到高峰,在成纤维细胞、软骨前体细胞、软骨细胞、肥大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术后14、21d,阳性细胞数量和染色强度有所回落。对照组未见成骨现象。结论首次证实在外源性BMP诱导成骨过程中有明显的NGF表达,提示NGF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并协同BMP的诱导成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BMP-2 中神经生长因子 诱导 神经生长因子(NG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rhBMP-2 成骨过程 胶原海绵 免疫组化检测 诱导成骨能力 肥大软骨细胞 ICR小鼠 组织学检测 成纤维细胞 对照组 异位诱导 成骨 阳性染色
下载PDF
双相生物钙磷陶瓷生物相容性及异位骨诱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小双 蒋海越 +1 位作者 宋国栋 靳小雷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94-102,共9页
目的检测运用羟基磷灰石及β-磷酸三钙制备的双相钙磷陶瓷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异位骨诱导效率。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及过氧化氢发泡法,将羟基磷灰石及β-磷酸三钙以6∶4的比例在1 100 ℃条件下烧结3 h获得双相钙磷陶瓷,利用X线衍射评估材... 目的检测运用羟基磷灰石及β-磷酸三钙制备的双相钙磷陶瓷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异位骨诱导效率。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及过氧化氢发泡法,将羟基磷灰石及β-磷酸三钙以6∶4的比例在1 100 ℃条件下烧结3 h获得双相钙磷陶瓷,利用X线衍射评估材料组成成分。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双相钙磷陶瓷,通过扫描电镜、鬼笔环肽及DAPI染色观察细胞的黏附,CCK8法评估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测定法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表达活性。将不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双相钙磷陶瓷置入比格犬竖脊肌内,于4、8、12周对样本行大体检测、组织染色,测算新骨生成率,从而评估双相钙磷陶瓷的异位骨诱导效率。结果成功制备双相钙磷陶瓷,X线衍射分析可见羟基磷灰石及β-磷酸三钙特异性的衍射峰。扫描电镜可见双相钙磷陶瓷表面广泛分布大孔及连通孔,孔壁粗糙不平,孔内可见均匀分布的微孔。鬼笔环肽及DAPI染色显示,骨髓充质干细胞在材料表面伸展黏附,共培养后逐渐从不规则形转变为均一的长梭形。CCK8法提示共培养后第1天,细胞活力降低,而第3、4、5、7天,细胞增殖活力逐渐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后第1、7天,双相钙磷陶瓷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泌更多的碱性磷酸酶。双相钙磷陶瓷顺利置入比格犬竖脊肌内,术后8周材料孔隙内可见骨样组织沉积,术后12周大孔成骨比例为0.77±0.11,孔内成骨面积比例为0.71±0.14。结论双相钙磷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异位骨诱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骨髓 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双相钙磷陶瓷 诱导
原文传递
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雪 宋长征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01-403,共3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是近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生物因子 ,属于TGF β超家族的一员。最初发现的作用是异位诱导成骨 ,并根据这一特点应用于临床一些难治性骨缺损疾病的治疗。其成员BMP 7作为一种细胞因子 ,在与体内其他因子作用的基础上 。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诱骨 缺血 结构特点 TGF—β 异位诱导成骨 骨缺损疾病 BMP—7
下载PDF
75%酒精超声清洗工艺对同种脱钙骨基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衷鸿宾 白玉龙 +3 位作者 赵彦涛 韩丽伟 胡先同 朱加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2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研究75%酒精超声清洗对同种脱钙骨基质(DBM)结构及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2组DBM,A组(75%酒精超声清洗处理),B组(常规处理),通过HE染色观察脱钙骨基质结构变化。建立裸鼠异位诱导成骨试验模型,通过拍摄X线片观察成骨情况,进而行... 目的研究75%酒精超声清洗对同种脱钙骨基质(DBM)结构及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2组DBM,A组(75%酒精超声清洗处理),B组(常规处理),通过HE染色观察脱钙骨基质结构变化。建立裸鼠异位诱导成骨试验模型,通过拍摄X线片观察成骨情况,进而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进行成骨反应的组织学评分。结果结构观察:A组和B组均可见骨胶原结构保持完整,无明显破坏,2组无差异。X线观察:术后当天,裸鼠后腿部为正常肌肉显影,术后28 d双侧均可见较亮的显影。大体观察:术后观察裸鼠活动自如,切口愈合良好,脱钙骨基质被肌肉包裹,无肌肉坏死。A、B组无差异。组织形态学观察:术后28 d,HE染色可见A组:植入部位炎症反应较小,肌肉无坏死,脱钙骨基质有少量降解,周围或中间空隙可见一些透明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活跃,并开始分泌形成软骨基质。脱钙骨基质周围甚至有新生骨基质形成,可见成熟的骨细胞。B组与A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大体一致。经组织学评分显示,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5%酒精超声清洗30 min不会对同种脱钙骨基质结构及性能造成损失,可作为脱钙骨基质制备的一道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钙骨基质 75%酒精超声波清洗 异位诱导成骨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and assessment of heterotopic osteoinduction of β-TCP/rhBMP-2 composite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丹 胡蕴玉 +4 位作者 赵广跃 吕荣 杨光 郑昌琼 谢克难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1999年第1期13-16,共4页
BInstituteofOrthopaedicsandTraumatologyofPLA,XijingHospital,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Chi... BInstituteofOrthopaedicsandTraumatologyofPLA,XijingHospital,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China(WangD,HuYY,Z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诱导 Β-TCP RHBMP-2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