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非替尼联合异基因CD8^(+)自然杀伤T细胞治疗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
1
作者 董晓荣 《循证医学》 2025年第1期25-26,共2页
清华大学医学院一项前瞻性研究(ChiCTR-IIR-17013471)探索了吉非替尼与异基因CD8^(+)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联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 清华大学医学院一项前瞻性研究(ChiCTR-IIR-17013471)探索了吉非替尼与异基因CD8^(+)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联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1]。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治疗策略显著延长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并且总体安全性良好,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cd8^(+)nkt细胞
下载PDF
A20和Caspase 3在异基因CD8^+T细胞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中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韩红 黎纬明 +3 位作者 邹萍 董继华 刘峥嵘 李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供体CD8+T细胞致受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中A20蛋白及Caspase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人周围血单个核细胞,CD8+T细胞亚群阴性分选柱试剂盒分选出CD8+T细胞。HUVEC细胞株经过5ng/m...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供体CD8+T细胞致受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中A20蛋白及Caspase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人周围血单个核细胞,CD8+T细胞亚群阴性分选柱试剂盒分选出CD8+T细胞。HUVEC细胞株经过5ng/mlTNF-α处理后与CD8+T细胞进行混合培养。以AnnexinⅤ和PI双标后,流式细胞仪对HUVEC进行凋亡分析,用全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HUVEC中A20蛋白的表达。结果异基因CD8+T细胞在与HUVEC混合后可引起HUVEC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24h时的早期凋亡率最高,达(83.6±0.42)%。而晚期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活性在48h时达高峰,荧光强度为(13.585±0.269),此后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A20蛋白的表达与HU-VEC的凋亡率呈负相关(r=-0.839,P<0.05)。结论体外供体CD8+T细胞致受体HUVEC凋亡过程中,信号蛋白Caspase3的激活介导了凋亡的发生,而A20可能对其起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cd8^+T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3 A20
下载PDF
CD3^+ CD4^+ T细胞计数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病毒感染的预示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莫文健 孙倩倩 +6 位作者 潘世毅 毛平 陈小卫 张玉平 周铭 许艳丽 王顺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1-1767,共7页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对预测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SAA行allo-HSCT患者7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第1、2、...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对预测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SAA行allo-HSCT患者7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第1、2、3、6、12个月外周血CD3^+ CD4^+ T细胞计数,并根据结果分为<50/μl(n=120)、50-100/μl(n=48)和>100/μl 3个组(n=123)。在时间点的前后2周,监测巨细胞病毒、EB病毒DNA的感染情况,计算各类感染发生率。移植后3个月,按移植患者的CD3^+ CD4^+ T细胞计数分为2组,>100/μl组(n=30)及≤100/μl组(n=48),计算2组的CMV和EBV感染率、持续时间及发病情况,并进行随访,行生存情况比较。结果:CD3^+ CD4^+ T细胞计数>100/μl组较50-100/μl和<50/μl组的CMV、EBV感染率下降。移植后第3个月,CD3^+ CD4^+ T细胞计数>100/μl组CMV及EBV感染率较≤100/μl组低,CMV感染持续时间缩短;移植后3月,CD3^+ CD4^+ T细胞绝对数>100/μl组生存情况优于≤100/μl组。结论:SAA患者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数恢复至100/μl以上时,CMV及EBV感染率明显下降。移植后第3个月,CD3^+ CD4^+ T细胞绝对数>100/μl时CMV及EBV感染率明显下降,CMV感染持续时间缩短,生存率较高。CD3^+ CD4^+ T细胞绝对数是SAA患者alloHSCT后良好的CMV及EBV感染的一个预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cd4^+ T细胞计数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病毒 EB病毒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CD4^+T淋巴细胞ATP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莉 刘毅 +8 位作者 刘佳欣 赵德峰 郑培浩 尹文杰 马媛媛 钱李仁 王恒湘 高春记 沈建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81-1786,共6页
目的:探讨CD4^+ T淋巴细胞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检测(Immuknow ATP)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早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前的... 目的:探讨CD4^+ T淋巴细胞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检测(Immuknow ATP)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早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前的CD4^+ T淋巴细胞ATP含量,获得恶性血液病移植前基数值;检测allo-HSCT后3个月时CD4^+ T淋巴细胞的ATP含量,据此进行免疫功能分组,进而分析不同组的临床特征。结果: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前CD4^+ T淋巴细胞ATP含量平均值为203.98±112.72(56.21-435.71)ng/ml。4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CD4^+ T淋巴细胞的ATP含量为1.69-333.09 ng/ml,中位值41.96 ng/ml。以91.26 ng/ml和316.70 ng/ml为界值,将46例患者分成免疫功能低下组36例(78.3%),中间组8例(17.4%)和增强组2例(4.3%)。免疫功能减低组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中间组(86.1%vs 50.0%)(P=0.022),也显著高于增强组(86.1%vs 0%)(P=0.002),重症感染发生率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增强组的Ⅱ度以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esease,a GVHD)发生率明显高于减低组(100%vs 13.9%)(P=0.002),免疫性器官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减低组和中间组(100%vs 0%vs 0%)(P=0.000;P=0.002)。白血病复发率在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高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谷浓度的患者比例在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720)。结论:Allo-HSCT后早期检测CD4^+ T淋巴细胞ATP含量对预测感染、a GVHD严重程度和免疫性器官损伤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cd4^+ T淋巴细胞 三磷酸腺苷 免疫功能
下载PDF
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重建及其与aGVHD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孙道萍 吴德沛 +6 位作者 李彩霞 刘跃均 杨明珍 常伟荣 朱明清 岑建农 邱桥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7-701,共5页
目的:研究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重建情况及其与aGVHD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中及移植后不同时期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T细胞占CD... 目的:研究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重建情况及其与aGVHD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中及移植后不同时期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CD4+CD25+/CD4+、CD4+CD25high/CD4+)、CD4+CD25highT细胞与CD4+CD25+T细胞之比(CD4+CD25high/CD4+CD25+)以及FOXP3基因的表达。结果:①aGVHD组移植物中CD4+CD25high/CD4+及CD4+CD25high/CD4+CD25+比例均显著低于无aGVHD组(P<0.05)。②移植后早期,两组外周血中的CD4+CD25+/CD4+比例均较移植物中者显著升高,在aGVHD组CD4+CD25high/CD4+及CD4+CD25high/CD4+CD25+比例亦较移植物中者显著升高,而在无aGVHD组两者无显著升高,且低于aGVHD组。③移植后两组的FOXP3的表达均逐渐升高,但至移植后6个月仍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aGVHD组移植后外周血FOXP3的表达低于无aGVHD组(P<0.05)。结论:①移植后早期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发生活化和增殖,有利于维持免疫稳态和控制aGVHD;②移植物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及其与活化的CD4+效应性T细胞之比可能影响aGVHD的发生;③aGVHD可影响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或FOXP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FOXP3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诱导鸡CD8^+T细胞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洪波 姜永萍 +4 位作者 王全英 赵有淑 张平静 左青山 陈化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1期54-57,共4页
用表达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抗原的重组质粒pCAGGoptiHA5 100μg免疫SPF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鸡体内CD8+T细胞的动态变化。一次免疫后,免疫组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数目逐渐上升,并于第3周达到峰值,在二次免疫后,SPF鸡体内CD8+T细胞数量上... 用表达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抗原的重组质粒pCAGGoptiHA5 100μg免疫SPF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鸡体内CD8+T细胞的动态变化。一次免疫后,免疫组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数目逐渐上升,并于第3周达到峰值,在二次免疫后,SPF鸡体内CD8+T细胞数量上升速率明显高于初免时上升速率,并于第二次免疫后2周达到一个峰值,攻毒后,二次免疫的SPF鸡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数量略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2周时检测发现其下降幅度明显低于一次免疫组。而阴性对照组SPF鸡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的数目则无明显变化,但在攻毒后其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但未达到免疫组的水平,并且在1周内全部死亡。结果表明,pCAGGopti-HA5 DNA疫苗质粒可诱导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素基因 DNA疫苗 ^cd8^+T细胞
下载PDF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和细胞因子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牛燕燕 马梁明 +1 位作者 周英 任瑞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35-739,共5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IL-2、TGF-β水平与受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例allo-HSCT患者术后外周血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 本研究旨在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IL-2、TGF-β水平与受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例allo-HSCT患者术后外周血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比;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2和TGF-β水平。结果表明:13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non-aGVHD4例,Ⅰ-Ⅱ度aGVHD5例,Ⅲ-Ⅳ度aGVHD4例。non-aGVHD组Treg在CD4+T细胞中所占的百分比高于aGVH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on-aGVHD组血清IL-2水平低于aGVH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on-aGVHD组血清TGF-β水平高于aGVH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周血Treg、IL-2、TGF-β水平与allo-HSCT后a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作为早期判断和监测aGVHD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细胞介素-2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LAG3对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CD8^(+)T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阿比旦·艾尼瓦尔 孜比姑·肉素 +4 位作者 阿迪莱·多力坤 邓冰清 李静 王慧 张传山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60-667,674,共9页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对多房棘球蚴慢性感染小鼠CD8^(+)T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取C57BL/6野生型(Wild-type,WT)和LAG3缺陷型(Knock-out,KO)小鼠各10只,每只小鼠经肝门静脉接种3000个多...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对多房棘球蚴慢性感染小鼠CD8^(+)T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取C57BL/6野生型(Wild-type,WT)和LAG3缺陷型(Knock-out,KO)小鼠各10只,每只小鼠经肝门静脉接种3000个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建立多房棘球蚴感染模型。感染12周后,分别取两组小鼠肝脏和脾脏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肝脏病灶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病理表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脏病灶周围“炎症微环境”与脾脏中CD8^(+)T的比例。收集两组小鼠肝脏与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不同CD8^(+)T细胞亚群,检测CD8^(+)T细胞、效应记忆CD8^(+)T细胞(Effector memory CD8^(+)T cell,CD8^(+)Tem)、中心记忆CD8^(+)T细胞(Central memory CD8^(+)T cell,CD8^(+)Tcm)、初始CD8^(+)T细胞(Naive CD8^(+)T cell,CD8^(+)Tn)比例与绝对数,以及分泌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比例。通过多房棘球蚴虫体蛋白体外刺激两组小鼠肝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10和IL-17A的比例。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形成的炎性病灶数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病灶周围CD8^(+)T细胞募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G3缺陷型小鼠脾脏CD8^(+)T细胞募集有降低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效应记忆型CD8^(+)T细胞比例有升高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CD8^(+)T细胞比例降低,脾脏CD8^(+)Tem表型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和脾脏CD8^(+)T细胞分泌TNF-α和IL-10能力均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房棘球蚴的虫体蛋白体外刺激肝脏淋巴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CD8^(+)T细胞分泌IFN-γ、IL-10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G3缺陷型小鼠CD8^(+)T细胞分泌IL-17A的能力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在小鼠多房棘球蚴慢性感染中,LAG3可抑制肝脏和脾脏CD8^(+)T细胞免疫应答能力,调节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多房棘球蚴病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cd8^(+)T细胞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GVHD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翟海龙 赖永榕 +3 位作者 蔡正文 莫武宁 马颉 罗琳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6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与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GVHD)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50例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Allo-PBSCT过程中,在移植前、植入时、植入后+30d... 目的:研究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与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GVHD)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50例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Allo-PBSCT过程中,在移植前、植入时、植入后+30d、+60d、+120d、+360d外周血CD4+CD25+Tregs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含量。结果:Allo-PBSCT过程中,CD4+CD25+Tregs的百分含量在植入时降到最低,然后逐渐回升,+180d最高,+360d回落到移植前水平。发生aGVHD患者外周血的CD4+CD25+Tregs百分含量与无aGVHD患者无显著性差异,发生cGVHD患者CD4+CD25+Tregs百分含量较无cGVHD患者显著性增加。结论:Allo-PBSCT术后发生aGVHD时,受者调控CD4+CD25+Tregs数量的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发生cGVHD时,CD4+CD25+Tregs的数量可以反馈性地增加,但由于多种原因,CD4+CD25+Tregs难以抑制cGV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体CD4^+CD25^+T细胞与aGVHD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跃均 吴德沛 +1 位作者 李彩霞 曹俊杰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 探讨供体CD4 + CD2 5 + 免疫调控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受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相关性。方法 1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供体CD4 + CD2 5 + 免疫调控T细胞的表达水平 ,并随访患者移植后aGVHD的发生... 目的 探讨供体CD4 + CD2 5 + 免疫调控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受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相关性。方法 1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供体CD4 + CD2 5 + 免疫调控T细胞的表达水平 ,并随访患者移植后aGVHD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  13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 ,Ⅰ aGVHD 5例 ,Ⅱ aGVHD 2例 ,Ⅳ aGVHD 1例。发生aGVHD组供体CD4 + CD2 5 + 免疫调控T细胞水平为 (1.5 2± 1.2 5 ) % ,未发生aGVHD组为 (2 .70± 2 .0 8) % ,两组免疫调控T细胞水平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供体CD4 + CD2 5 + 免疫调控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受者aGVHD的发生有相关性 ,提高供体免疫调控T细胞水平有望减低移植后aGVH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VHD T细胞 免疫调控 供体 cd25 ^cd4^+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受者 水平 结论
下载PDF
CD11b^+ NKT细胞抑制Poly I:C诱导小鼠肝损伤中CD8^+T细胞增殖反应
11
作者 刘音 陈朱波 韩岩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3-498,共6页
目的:研究Poly I:C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中肝脏内上调的CD11b+NKT细胞对CD8+T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方法:经腹腔注射Poly I:C(20μg/g)制备Poly I:C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NKT细胞的比例、T细胞增殖反应和CD8+T细胞的杀伤功... 目的:研究Poly I:C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中肝脏内上调的CD11b+NKT细胞对CD8+T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方法:经腹腔注射Poly I:C(20μg/g)制备Poly I:C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NKT细胞的比例、T细胞增殖反应和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浓度。结果:Poly I:C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肝脏中CD11b+NKT细胞的比例显著上升[(71.7±5.3)%vs(12.4±3.6)%,P<0.01]。细胞因子表达谱分析发现,CD11b+NKT细胞分泌IFN-γ、IL-4和IL-10的能力显著低于CD11b-NKT细胞。功能分析发现,CD11b+NKT细胞能够显著抑制anti-CD3/CD28单抗诱导非特异性的和OVA特异性的CD8+T细胞增殖反应,而CD11b-NKT细胞没有此抑制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现,CD11b+NKT细胞并不影响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结论:Poly I:C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CD11b+NKT细胞比例升高,该细胞能够负反馈抑制CD8+T细胞的增殖反应,但是并不影响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 cd11B ^cd8^+T细胞 免疫调节 肝损伤 Poly I:C
原文传递
体外扩增小鼠CD8^+NK1.1^+NKT细胞的研究
12
作者 陈钰 郭业磊 +1 位作者 钟江 张世仑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扩增小鼠CD8+NK1.1+NKT细胞的表面分子标志、分化途径及细胞属性。方法获取超抗原SEB活化后体外扩增的小鼠效应细胞,用抗CD3-PerCP、CD4-FITC、CD8-PE、NK1.1-APC、TcRVβ8-FITC和CD69-FITC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FCM... 目的研究体外扩增小鼠CD8+NK1.1+NKT细胞的表面分子标志、分化途径及细胞属性。方法获取超抗原SEB活化后体外扩增的小鼠效应细胞,用抗CD3-PerCP、CD4-FITC、CD8-PE、NK1.1-APC、TcRVβ8-FITC和CD69-FITC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FCMCalibueBD,USA)鉴定CD8+NK1.1+NKT细胞的表面分子标志和分化途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细胞内各种细胞因子和Foxp3基因转录水平。结果体外扩增的细胞中91.92%是CD8+T细胞,其中22.75%的细胞是CD8+NN1.1+NKT细胞,高于正常值(0.21±0.19,n=12)108倍以上。19.61%NKT细胞是TcRVβ8+NN1.1+NKT细胞。CD69分子的表达由原始0.11%增加到85.95%。CD4+T、CD3+T细胞亚群和CD4+NKT、CD3+NKT及CD4-CD8-NKT细胞亚群没有增加。扩增细胞TGF-β的mRNA表达呈阳性,不表达Foxp3和细胞因子IL-2、4、5、6、10及IFN-γ。CD8+NKT细胞直接由CD8+T细胞分化而来。结论 CD8+NK1.1+NKT细胞的分子特征为CD69+Foxp3-TcRVβ8+TGF-β+CD8+NK1.1+;它们既不是CD8+T调节细胞(Treg.),也不是CD4+NKT细胞,直接由CD8+T细胞分化而来,带有TCRVβ8受体,应属于T细胞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nkt细胞 小鼠 葡萄球菌肠毒素B 免疫耐受
原文传递
IL18RAP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及CD8^(+)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杨春 付春雪 +1 位作者 王良海 侯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1-637,共7页
目的探讨IL18RAP基因与肝癌患者预后和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以及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用于评估IL18RAP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单因素Cox分析、多因素COX分析和生存... 目的探讨IL18RAP基因与肝癌患者预后和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以及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用于评估IL18RAP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单因素Cox分析、多因素COX分析和生存分析揭示IL18RAP基因的预后价值。KEGG、GO和Hallmark富集分析寻找与IL18RAP基因相关的功能通路。免疫浸润分析探究IL18RAP基因与22种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通过单细胞测序数据库与免疫组化验证IL18RAP基因与CD8^(+)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IL18RAP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低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功能富集分析显示IL18RAP的表达与免疫功能通路相关。免疫浸润、单细胞测序和免疫组化表明IL18RAP高表达于CD8^(+)T细胞。结论IL18RAP低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可能影响了抗肿瘤免疫的CD8^(+)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IL18RAP基因 免疫浸润 ^cd8^(+)T细胞 预后
下载PDF
CD34^+细胞分选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14
作者 邱慧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75-977,共3页
CD34 +细胞分选可有效去除 T细胞 ,显著降低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度 ,对于植入率及疾病复发率无不良影响。随着 CD34 +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及其分离纯化技术的成熟 ,CD34 +细胞分选和移植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 CD34 +细胞分选可有效去除 T细胞 ,显著降低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度 ,对于植入率及疾病复发率无不良影响。随着 CD34 +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及其分离纯化技术的成熟 ,CD34 +细胞分选和移植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拓宽供体来源 (HL A不全相合或半相合移植 )以及提高无关供体移植安全性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有关 CD34 +细胞移植中免疫活性细胞数量与移植效果、G- CSF(GM- CSF)和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的应用、移植并发症以及 HL A半相合 CD34 +细胞移植等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细胞分离 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翟海龙 赖永榕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7-50,共4页
为研究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PBSCT)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cells,CD4+CD25+Tregs)及其表达的CD28,CD152的变化,选取行ALLO-PBSCT的51例... 为研究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PBSCT)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cells,CD4+CD25+Tregs)及其表达的CD28,CD152的变化,选取行ALLO-PBSCT的51例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在移植前,植入,选取+30d,+60d,+120d,+360d 6个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外周血CD4+CD25+Tregs数量及其表达CD28,CD152的百分含量。Allo-PBSCT术后,CD4+CD25+Tregs数量及其表达CD28均先降后升又再次回落到接近植入前水平,二者呈正相关,CD152的表达与移植前比较,在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很低,且均无显著性差异。Allo-PBSCT过程中,CD28的表达决定着CD4+CD25+Tregs的稳态,Allo-PBSCT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的数量增加,但未被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 调节性T细胞 cd28 cd152 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CD61^+巨核系前体细胞与血小板植入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立坤 陈惠仁 +6 位作者 王恒湘 闫洪敏 段连宁 朱玲 薛梅 刘静 纪树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44-1349,共6页
本研究通过定量测定G-CSF动员后外周血及骨髓采集物的CD34+CD61+细胞,以探索巨核前体细胞CD34+CD61+亚群输注量与异基因外周血和/或骨髓移植后血小板恢复时间的相关性。24例不同血液病患者接受HLA全相合同胞、非血缘供者或单倍体相合同... 本研究通过定量测定G-CSF动员后外周血及骨髓采集物的CD34+CD61+细胞,以探索巨核前体细胞CD34+CD61+亚群输注量与异基因外周血和/或骨髓移植后血小板恢复时间的相关性。24例不同血液病患者接受HLA全相合同胞、非血缘供者或单倍体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20例可评估的患者依移植方法不同分为HLA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相合组,HLA全相合组采用PBSC移植方案,单倍体相合组采用PBSC+BM联合移植方案,对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样本CD34+CD61+亚群通过流式细胞仪立即测定或隔夜保存后测定。结果表明,单倍体相合组输注CD34+、CD34+CD61+、CD34-CD61+细胞数中位值分别为6.24×106/kg(1.53-20.48)、66.19×104/kg(8.16-493.83)、34.38×106/kg(14.71-109.16);HLA全相合组中位值分别为4.88×106/kg(1.00-8.24)、14.16×104/kg(11.63-96.87)和13.50×106/kg(1.74-35.61)。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单倍体相合组分别为18.5(11.00-29.00)和16.5(9.00-35.00)天;HLA全相合组为14.5(9.00-24.00)和10.5(6.00-37.00)天,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在两组差别无显著性,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在HLA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相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8),对于两组中CD34+细胞量>2×106/kg的受者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分析,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06)。CD34+CD61+亚群与血小板植入的相关性明显优越于CD34+细胞,可评估20例(r=-0.449p=0.047CD34+细胞群),单倍体相合组12例CD34+CD61+亚群(r=-0.768p=0.004),HLA相同组8例CD34+CD61+亚群(r=-0.747p=0.033),CD34+CD61+亚群与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呈负相关关系,输注CD34+CD61+亚群细胞量大,血小板的植入时间缩短。结论:每公斤体重输注CD34+CD61+细胞亚群的量和血小板的植入有显著的相关,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巨核前体细胞的数目能够预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重建的能力,在单倍体相合外周血和骨髓移植后预测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cd34^+cd61^+巨核细胞 HLA全相合 单倍体相合 血小板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gB抗原血症及gB特异性CD8^+T细胞测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安兵 黄雅萍 +5 位作者 胡建华 梁韩英 杨鎔 王慧琦 陈晓明 范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5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HCMVgB抗原血症在HCM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以及gB诱导的特异性CD8+T细胞在控制病毒激活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移植术后时间进行分组,免疫组化法检测92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白细胞样本中的gB、IE和pp65抗原,分析gB抗原检测在监测... 目的探讨HCMVgB抗原血症在HCM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以及gB诱导的特异性CD8+T细胞在控制病毒激活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移植术后时间进行分组,免疫组化法检测92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白细胞样本中的gB、IE和pp65抗原,分析gB抗原检测在监测HCMV感染中的意义。应用SYFPEITHI和REVEALTM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肽结合力测定筛选出潜在T细胞表位,进而合成MHC-肽五聚体,应用基于流式细胞术的五聚体染色分析筛选出gB相对优势表位。结果 HCMV gB抗原与pp65和IE抗原检测均呈正相关,其阳性率(82.6%)和pp65抗原阳性率(90.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65),但比IE抗原阳性率(92.4%)低(P=0.035)。三种抗原检测阳性率在移植术后1年内无显著差异;而在移植术1年后,gB阳性率低于IE和pp65阳性率(P=0.005),并且在gB阴性而IE或pp65阳性的标本中,IE或pp65阳性值处于一个较低的范围(1~6/5×104WBC)。gB332-340可能是CD8+T细胞的免疫优势靶位,其诱导的gB特异性CD8+T细胞与gB抗原血症的发生呈现负相关。结论 HCMV gB对移植术后早期诊断感染有潜在的价值,并可能是一个提示病毒感染能力的指标;在对长期随访病人HCMV感染的监测中,gB与pp65、IE正相关,或许成为诊断HCMV感染的重要补充;gB特异性CD8+T细胞的免疫应答在控制HCMV感染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糖蛋白B cd8+T细胞
下载PDF
T细胞CD4^(+)/CD8^(+)比值及CD4、CD8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金川 陈松楠 +3 位作者 张立敏 郭广宏 李岩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7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分析T细胞CD4^(+)/CD8^(+)比值及CD4、CD8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关联。方法检测119例SLE患者及117例健康人T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A... 目的分析T细胞CD4^(+)/CD8^(+)比值及CD4、CD8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关联。方法检测119例SLE患者及117例健康人T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A、CD8B基因14个标签SNP位点基因型,比较组间T细胞亚群及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SLE组CD4^(+)T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携带CD4 rs1055141C>T/CT基因型(OR:2.280,95%CI:1.261~4.123,P<0.01)及T等位基因(OR:2.210,95%CI:1.293~3.778,P<0.01)、CD8B rs13400210C>T/TT基因型(OR:8.661,95%CI:1.066~70.378,P<0.05)及T等位基因(OR:8.389,95%CI:1.041~67.613,P<0.05)、CD8B rs4832054A>G/AG基因型(OR:2.046,95%CI:1.055~3.967,P<0.05)的个体更易患SLE。结论低T细胞CD4^(+)/CD8^(+)比值是SLE诊断的稳定指标。CD4 rs1055141C>T、CD8B rs13400210C>T和CD8B rs4832054A>G与SLE发病有关联,rs1055141 CT、rs13400210 TT、rs4832054 AG基因型和rs1055141、rs13400210 T等位基因是SLE发病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细胞cd4^(+)/cd8^(+)比值 cd4基因 cd8A基因 cd8B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IL-15对异基因抗原刺激下人CD8+T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富 刘艳君 +5 位作者 刘桂欢 张华 朱漫漫 朱平 刘久敏 余玉明(指导教师)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07-1611,1616,共6页
目的:探讨IL-15对异基因抗原刺激下人CD8^+T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在IL-15存在的条件下,将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新鲜分离的CD8^+T细胞与HLA-A,-B,-DR完全错配的异体抗原提呈细胞(APCs)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s)。经9 d培养后,对... 目的:探讨IL-15对异基因抗原刺激下人CD8^+T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在IL-15存在的条件下,将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新鲜分离的CD8^+T细胞与HLA-A,-B,-DR完全错配的异体抗原提呈细胞(APCs)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s)。经9 d培养后,对诱导后产生的CD28^-CD8^+和CD28^+CD8^+T细胞亚群进行细胞毒功能测定和表型检测,并对CD8^+T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CD28分子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监测。结果:在IL-15诱导及异基因抗原刺激下,CD8^+T细胞增殖分化后产生的CD28+CD8^+T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与外周血新鲜分离的类似细胞相比,其高表达了Fas L、颗粒霉素-B和穿孔素;而CD28^-CD8^+抑制性T细胞不具有细胞毒作用,与外周血新鲜分离的类似细胞相比,低表达了Fas L、颗粒霉素-B和穿孔素。在异基因抗原提呈细胞刺激下,IL-15可诱导CD8^+T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CD28^-/CD28+细胞数比例升高(从0. 24到1. 01),并可诱导CD28+T细胞上的CD28分子丢失。结论:IL-15通过调节CD28分子的表达影响异基因抗原对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cd8+T细胞 同种基因 cd28
下载PDF
人CD8^+T细胞基因调控网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鹏勇 塔娜 +1 位作者 宝鲁日 于海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1-867,共7页
为研究CD8^+T细胞的功能异常机制,对功能异常状态CD8^+T细胞和3种正常CD8^+T细胞亚型[中央记忆CD8^+T细胞(HCM)、效应记忆CD8^+T细胞(HEM)和naive CD8^+T细胞(HW)]的ATAC-seq(Assay for transposase accessible chromatin with high-thr... 为研究CD8^+T细胞的功能异常机制,对功能异常状态CD8^+T细胞和3种正常CD8^+T细胞亚型[中央记忆CD8^+T细胞(HCM)、效应记忆CD8^+T细胞(HEM)和naive CD8^+T细胞(HW)]的ATAC-seq(Assay for transposase accessible chromatin wit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数据进行基因调控网络比较,结果表明,3种正常CD8^+T细胞特异表达的基因参与维持相应T细胞正常功能的信号通路,功能异常CD8^+T细胞特异的基因参与癌症相关通路。转录因子调控网络比较分析发现功能异常CD8^+T细胞GMEB2转录因子表达关闭。细胞表面受体调控网络比较分析发现功能异常CD8^+T细胞CD7和P4HB受体的表达关闭。采用基因调控网络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CD8^+T细胞功能异常机制可能与GMEB2转录因子、CD7和P4HB受体表达关闭有关,这为抗病育种寻找特定基因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育种 基因调控网络 ^cd8^+T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