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小莉 宓余强 +3 位作者 徐亮 刘勇钢 钟燕 苏淑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425-433,共9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ntagonist-Ⅱ,PIVKA-Ⅱ)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效能的差异.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016-04/201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ntagonist-Ⅱ,PIVKA-Ⅱ)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效能的差异.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016-04/2017-04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初治的285例HCC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6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38例,慢性丙型肝炎22例)、30例其他慢性肝病患者(药物性肝炎14例,酒精性肝炎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8例)、25例胃、结直肠癌患者、40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血清PIVKA-Ⅱ和AFP测定.采用ROC曲线比较PIVKA-Ⅱ、AFP单独诊断HCC的效能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探讨PIVKA-Ⅱ与肿瘤直径、BCLC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血清PIVKA-Ⅱ和AFP在HCC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病例组(均P<0.01).PIVKA-Ⅱ诊断HCC的敏感性高于AFP(84.2%vs 70.9%,P<0.001);PIVKA-Ⅱ诊断HCC的特异性高于AFP(81.4%vs 65.6%,P<0.001).PIVKA-Ⅱ和AFP联合诊断的敏感性高于PIVKA-Ⅱ单项检测(89.5%vs 8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AFP诊断HCC的ROC-AUC分别为0.865、0.768,PIVKA-Ⅱ诊断HCC的ROCAUC大于AFP(0.865 vs 0.768,P<0.001).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与性别、肿瘤数目、有无微血管侵袭相关,与年龄、病毒感染、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Child-Pugh分级无关.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随着BCLC分期的升高而升高(H=48.70,P<0.001).结论血清PIVKA-Ⅱ对HCC的综合诊断效能略优于AFP,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与性别、肿瘤数目、伴有微血管侵袭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在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旭明 郑康杰 +2 位作者 纪斌 温文川 陈楚昂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12期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IVKA-Ⅱ)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连续收治的120例肝细胞癌(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血清AFP、PIVKA-Ⅱ水平,且均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目的 探讨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IVKA-Ⅱ)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连续收治的120例肝细胞癌(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血清AFP、PIVKA-Ⅱ水平,且均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根据AFP检测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AFP阴性组和AFP阳性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前后AFP、PIVKA-Ⅱ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AFP和PIVKA-Ⅱ表达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AFP、PIVKA-Ⅱ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FP阳性组AFP水平显著高于AFP阴性组(P<0.05),两组PIVKA-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AFP与PIVKA-Ⅱ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FP、PIVKA-Ⅱ对AFP阳性组近期疗效具有显著的评估价值(AUC=0.696、0.814,P<0.05);AFP对AFP阴性组近期疗效无显著的评估价值(P>0.05),但PIVKA-Ⅱ对AFP阴性组近期疗效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AUC=0.724,P<0.05)。结论 AFP阴性HCC患者血清PIVKA-Ⅱ表达水平与AFP阳性HCC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可作为AFP阴性HCC患者近期疗效评价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 甲胎蛋白 肝癌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血清PIVKA-Ⅱ、TK1和AFP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薄维波 李海英 +5 位作者 安仲武 冯小娟 王波 闫朝春 朱洪波 郭加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IVKA-Ⅱ)、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连云港市东方医院住院的61例HCC患者为HCC组、50例肝硬化(LC)患者为LC组、58...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IVKA-Ⅱ)、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连云港市东方医院住院的61例HCC患者为HCC组、50例肝硬化(LC)患者为LC组、58例慢性肝炎(CH)患者为CH组,另选择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K1水平。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产生新变量(预测概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评估PIVKA-Ⅱ、AFP、TK1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HCC组、LC组、CH组及对照组血清PIVKA-Ⅱ、TK1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诊断HCC时,PIVKA-Ⅱ的灵敏度(86.89%)和TK1特异度(86.62%)最高;2项联合检测诊断HCC时,AFP/TK1并联检测(其中一项阳性即为阳性)的灵敏度(91.80%)和AFP+PIVKA-Ⅱ串联检测(2项均阳性才为阳性)的特异度(95.88%)最高;3项联合检测诊断HCC时,AFP/TK1/PIVKA-Ⅱ并联检测的灵敏度(95.08%)和AFP+TK1+PIVKA-Ⅱ串联检测的特异度(96.29%)较高。PIVKA-Ⅱ、TK1、AFP单独检测诊断HCC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5.88 mAU/mL、2.15 pmol/L和11.70 ng/mL,3项联合检测诊断HCC的AUC[0.928(95%CI:0.799~0.952)]高于PIVKA-Ⅱ、TK1、AFP单独检测诊断HCC的AUC[0.839(95%CI:0.753~0.886)、0.801(95%CI:0.720~0.843)、0.708(95%CI:0.549~0.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FP阴性的HCC患者中,PIVKA-Ⅱ和TK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2.31%)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80.77%、5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VKA-Ⅱ、TK1和AFP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能有效地避免一些AFP阴性的HCC病例的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 细胞质胸苷激酶l 甲胎蛋白 诊断
下载PDF
PIVKA-Ⅱ、GP73、AFP-L3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创新 李峥嶸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6期2814-2816,共3页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IVKA-Ⅱ)、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肝癌组,100例肝硬...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IVKA-Ⅱ)、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肝癌组,1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同期收集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PIVKA-Ⅱ、GP73、AFP-L3在三组间的差异,分析其诊断效能以及与肝细胞癌患者不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患者PIVKA-Ⅱ、GP73、AFP-L3水平高于肝硬化组、对照组,且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者联合检测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到90.6%、87.1%。PIVKA-Ⅱ、GP73、AFP-L3在肿瘤直径≥3cm、TNM分期为Ⅲ~Ⅳ期、Edmonson分级为Ⅲ~Ⅳ级、肿瘤转移、肿瘤复发的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PIVKA-Ⅱ、GP73、AFP-L3与TNM分期、Edmonson分级、肿瘤转移、肿瘤复发密切相关。结论:PIVKA-Ⅱ、GP73、AFP-L3在肝细胞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TNM分期、Edmonson分级、肿瘤转移、肿瘤复发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 高尔基体糖蛋白73 甲胎蛋白异质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