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常行为量表中文版在儿童孤独症群体中的信效度 被引量:39
1
作者 马俊红 郭延庆 +2 位作者 贾美香 李雪 刘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引进并探讨异常行为量表(Aberrant Behavior Checklist,ABC)在我国儿童孤独症群体的适用性。方法:对206例孤独症儿童(1 5~14 0岁)进行ABC评定,其中49例患儿由父母分别填写ABC,30例患儿于2~4周后由同一位家长再次评定,以... 目的:引进并探讨异常行为量表(Aberrant Behavior Checklist,ABC)在我国儿童孤独症群体的适用性。方法:对206例孤独症儿童(1 5~14 0岁)进行ABC评定,其中49例患儿由父母分别填写ABC,30例患儿于2~4周后由同一位家长再次评定,以检验评定者信度和重测信度;根据适用年龄范围对部分患儿评定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Conner父母评定量表及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经比较检验ABC的校标效度;对ABC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检验结构效度。结果:ABC中文版各因子的评定者信度(ICC)在0 820~0 898之间(P〈0 001),重测信度(ICC)0 873~0 944(P〈0 001),各因子及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 748~0 951;ABC中文版各因子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Conner父母评定量表及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的相应因子间呈正相关(r=0 27~0 67,均P〈0 01);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了结构的有效性(〖WTBZ〗χ2/df=1 91,RMSEA=0 060,GFI=0 704,NFI=0 62,CFI=0 77)。结论:异常行为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较好,适用于儿童孤独症的量化评估,但仍需进一步修订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异常行为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异常行为量表评估干细胞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及效度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郇英 佳那提.秋瓦西 +9 位作者 张隽 刘敏 吕涌涛 陈兴旺 郭明辉 罗朝霞 郑洁静 胡祥 叶圣勤 姜舒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1年第5期353-358,共6页
目的探索脐血单核细胞(CBMNCs)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儿童孤独症的初步疗效,并对异常行为量表(ABC)的效度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09年9月在山东省交通医院住院行干细胞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者23例,分为CBMNCs+康复训练... 目的探索脐血单核细胞(CBMNCs)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儿童孤独症的初步疗效,并对异常行为量表(ABC)的效度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09年9月在山东省交通医院住院行干细胞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者23例,分为CBMNCs+康复训练治疗组(脐血组)和CBMNCs联合UCMSCs+康复训练治疗组(混合组);选取在济南明天儿童康复中心行康复训练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者14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共接受4次干细胞治疗,每周1次,分别收集患者基线、首次治疗后2、4、8、16、24周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ABC评分结果,评价干细胞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并检验ABC量表评价儿童孤独症临床疗效的效度。结果①混合组、脐血组与对照组ABC评分在随访时间内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4周时下降百分比分别为59.9%、38.0%、17.4%,三组间ABC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BC分项分析:嗜睡、刻板行为因子6个月时混合组与脐血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评分(16.00±7.92,9.33±5.81)明显低于脐血组(24.14±9.65,17.07±9.93)和对照组(30.54±5.03,17.31±4.05);③ABC评分与CARS评分呈正相关,6个月时,两者之间相关系数r=0.87(P<0.001)。结论应用干细胞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显著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对于ABC量表中嗜睡与刻板行为因子分析,三组都有显著改善,且CBMNCs联合UCMSCs+康复治疗组的疗效最好;ABC量表在评价儿童孤独症临床疗效时具有较高的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性障碍 单核细胞 间质干细胞 可重复性 结果 异常行为量表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危险因素、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圆圆 黄明欣 +3 位作者 于情 李宇 虞宝萍 石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ASD行为问题。ASD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共患躯体疾病、缺乏沟通技巧、心理社会压力较重、不良的行为强化模式、伴发情绪精神障碍。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ASD行为问题。ASD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共患躯体疾病、缺乏沟通技巧、心理社会压力较重、不良的行为强化模式、伴发情绪精神障碍。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异常行为量表及孤独症诊断访谈问卷修订版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估ASD儿童攻击行为的病情严重程度量表。ASD攻击行为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行为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当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利培酮、阿立哌唑及n-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治疗ASD攻击行为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行为 孤独症谱系障碍 情绪精神障碍 ACHENBACH儿童行为 异常行为量表 孤独症诊断访谈问卷修订版 行为疗法 利培酮 阿立哌唑
下载PDF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洪华 李春丽 +3 位作者 高迪 潘秀雨 杜琳 贾飞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93-798,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诊断为ASD的2~5岁儿童40例,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和ESDM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治疗,试验组给予ESDM干预治疗。干预前...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诊断为ASD的2~5岁儿童40例,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和ESDM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治疗,试验组给予ESDM干预治疗。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均采用异常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临床总体印象-病情严重程度(CGI-S)量表评估,干预3个月后行临床总体印象-改善度(CGI-I)评估。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常规干预组和ESDM干预组的ABC、CARS总分较前均降低(P<0.01),其中常规干预组在ABC的社会退缩和多动2个分区分数较前降低(P<0.01),而ESDM干预组在ABC的情绪不稳、社会退缩、多动和刻板行为4个分区分数较前降低(P<0.01)。与常规干预组比较,ESDM干预组干预前后ABC总分差、ABC 3个分区差(情绪不稳、社会退缩、多动)及CARS总分差值更大(P<0.05)。干预3个月后,CGI-I评分显示ESDM干预组病情改善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常规干预及ESDM干预均可改善2~5岁ASD儿童的社会退缩、多动等异常行为,但ESDM干预较常规干预在改善ASD儿童异常行为方面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 孤独症谱系障碍 异常行为量表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