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0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抗菌肽SIF_(4)对大肠杆菌拓扑异构酶活性及胞内核酸合成的影响
1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4 位作者 周慧恒 李篮 匡燕 刘淼 赵谋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为系统阐明金属抗菌肽SIF_(4)基于DNA拓扑异构酶靶点的非细胞质膜抑菌机理,以大肠杆菌为模式菌株,研究了金属抗菌肽SIF_(4)与基因组DNA的结合方式、对DNA拓扑异构酶I/II活性以及胞内核酸生物合成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金属抗菌肽SIF_(4... 为系统阐明金属抗菌肽SIF_(4)基于DNA拓扑异构酶靶点的非细胞质膜抑菌机理,以大肠杆菌为模式菌株,研究了金属抗菌肽SIF_(4)与基因组DNA的结合方式、对DNA拓扑异构酶I/II活性以及胞内核酸生物合成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金属抗菌肽SIF_(4)可能以类似溴化乙锭嵌插方式与基因组DNA结合,对拓扑异构酶I有较强抑制活性,但对拓扑异构酶II影响较小,可通过影响DNA负超螺旋解链和RNA聚合酶结合催化RNA转录过程发挥抑菌活性。研究还发现,经金属抗菌肽SIF_(4)处理12 h后,大肠杆菌胞内总DNA和总RNA生物合成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1/2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组与对照组(0 MIC)相比,胞内DNA和RNA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MIC和2 MIC组与对照组相比,胞内DNA和RNA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实验结果可为金抗肽SIF_(4)在食源性大肠杆菌生物防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抗菌肽 大肠杆菌 拓扑异构酶 核酸 抗菌剂
下载PDF
二硫键异构酶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强 王培昌 +1 位作者 杨婷婷 吴燕丹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76-180,193,共6页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具有酶和分子伴侣的生物学活性,在蛋白质合成、分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其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血栓性疾病、肿瘤、神经退化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机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血栓性疾病 肿瘤 神经退化性疾病
下载PDF
大片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
3
作者 姚文浩 吴兴隆 +5 位作者 秦志博 李文豪 朱惠丽 王磊 胡建和 韩艳辉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磷酸丙糖异构酶(TPI)是生物体糖酵解的一种关键酶,对大片吸虫获取能量而赖以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试验根据肝片吸虫TPI(GenBank:KC164346.1)的基因序列,设计带有BamHⅠ和XhoⅠ作为酶切位点的引物,以大片吸虫的cDNA为模板,扩增大... 磷酸丙糖异构酶(TPI)是生物体糖酵解的一种关键酶,对大片吸虫获取能量而赖以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试验根据肝片吸虫TPI(GenBank:KC164346.1)的基因序列,设计带有BamHⅠ和XhoⅠ作为酶切位点的引物,以大片吸虫的cDNA为模板,扩增大片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FgTPI)基因。结果:FgTPI基因开放阅读框为762 bp,编码253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8.07;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FgTPI-pET-28a(+)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2 kDa;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收取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结果显示,rFgTPI能诱导较高的IgG抗体水平;用感染大片吸虫动物的血清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rFgTPI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FgTPI主要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β转角较少,有3个较长的无规则卷曲;通过α-磷酸甘油脱氢酶偶联法测定其活性,发现FgTPI酶促反应最佳pH值为7.5,最适温度为35℃。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FgTPI的生物学功能、评价其作为抗大片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吸虫 磷酸丙糖异构酶 克隆 表达 酶活性分析
下载PDF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结构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4
作者 葛璟燕 檀维 +1 位作者 洪大伟 张蓓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属于硫氧还蛋白家族,其分子质量为57 kD,主要存在于内质网中,且结构中有两个活性位点,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催化二硫键的裂解、形成和重排。PDI活性异常会导致未折叠或错误蛋白的积累...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属于硫氧还蛋白家族,其分子质量为57 kD,主要存在于内质网中,且结构中有两个活性位点,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催化二硫键的裂解、形成和重排。PDI活性异常会导致未折叠或错误蛋白的积累,引起内质网应激(ERs),从而导致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研究表明:PDI与癌症、神经紊乱等疾病显著相关,PDI的表达水平升高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通过对PDI的蛋白结构、功能、活性检测及相关疾病进行综述,以期为PDI及其病理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结构 功能 活性检测 癌症
下载PDF
蔗糖异构酶在异麦芽酮糖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宁 张佳钰 +2 位作者 郑明强 路福平 刘夫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5,共11页
异麦芽酮糖是一种多功能的新型甜味剂,同时也是国际上公认安全的蔗糖替代品,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蔗糖异构酶(sucrose isomerase,SIase)是生物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最有效的生物酶制剂。作者简要论述了异麦芽酮糖的... 异麦芽酮糖是一种多功能的新型甜味剂,同时也是国际上公认安全的蔗糖替代品,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蔗糖异构酶(sucrose isomerase,SIase)是生物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最有效的生物酶制剂。作者简要论述了异麦芽酮糖的生理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现存的问题,详细阐述了SIase的来源、三维结构、催化机制、高效酶分子理性改造及其异源高效表达等。随后介绍了细胞及酶固定化在异麦芽酮糖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并展望了蔗糖异构酶在生产异麦芽酮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异构酶 固定化 异麦芽酮糖 异源表达 理性设计
下载PDF
人磷酸丙糖异构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6
作者 刘洁 金科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纯化人磷酸丙糖异构酶(TPI),为其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TPI编码序列(CDS)设计一对引物,其5′端分别添加Nde I和Xho I位点,PCR扩增TPI CDS。Nde I和Xho I酶切PCR产物和质粒pET-28a,胶回收酶切的质... 目的本研究拟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纯化人磷酸丙糖异构酶(TPI),为其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TPI编码序列(CDS)设计一对引物,其5′端分别添加Nde I和Xho I位点,PCR扩增TPI CDS。Nde I和Xho I酶切PCR产物和质粒pET-28a,胶回收酶切的质粒和PCR产物,并用DNA连接酶连接,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用含卡那霉素的抗性平板筛选抗性菌落。将抗性菌落接种于含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于37℃250r/min培养过夜,抽提质粒,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ET-28a-TPI。将重组质粒pET-28a-TPI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于含卡那霉素的抗性平板筛选抗性菌落。将一个抗性菌落接种于100mL含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于37℃摇床中250r/min培养至A600约0.9,加入0.1mmol/L IPTG诱导TPI表达4h,收集菌体,超声裂解细胞,裂解液上清中的TPI用Ni^(2+)亲和层析柱纯化。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的表达产物,纯化的TPI经超滤浓缩后,保存于-20℃。结果pET-28a-TPI序列正确,可溶性TPI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表达,产量达300mg/L,纯度约90%。结论高产率、高纯度的TPI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丙糖异构酶 可溶性 表达 纯化 超滤
下载PDF
棉花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7
作者 杨丹 鲍军秀 +4 位作者 陈沛 王斐 汤寿伍 刘海峰 李鸿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104,共11页
为研究陆地棉查尔酮异构酶CHI(chalcone isomerase)在彩色棉纤维发育及响应胁迫中的作用,对陆地棉基因组中GhCHI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开展蛋白理化性质、结构域、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蛋白质高级结构、系统进化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和实时... 为研究陆地棉查尔酮异构酶CHI(chalcone isomerase)在彩色棉纤维发育及响应胁迫中的作用,对陆地棉基因组中GhCHI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开展蛋白理化性质、结构域、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蛋白质高级结构、系统进化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表达特征。结果显示,从陆地棉基因组中鉴定获得12个GhCHI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2个亚家族,具有典型的查尔酮超家族结构域,编码201~452个氨基酸,主要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GhCHI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类型主要包含光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及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调控的元件等。表达分析结果显示GhCHI1、GhCHI2、GhCHI3、GhCHI4与纤维发育密切相关,尤其在彩色棉纤维发育后期的色素沉积着色时期表达水平较高;这4个基因在叶、花托、雌蕊中也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GhCHI1、GhCHI2、GhCHI3在热胁迫、盐胁迫和干旱胁迫下均受到显著的诱导表达。GhCHI1―GhCHI4蛋白互作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可能和参与类黄酮合成的2-氧代戊二酸3-双加氧酶和类黄酮3´-单加氧酶等蛋白质存在相互作用。结果表明,GhCHI1、GhCHI2、GhCHI3和GhCHI4基因在彩色棉的纤维发育和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棉 查尔酮异构酶 基因家族 纤维发育 色素沉积
下载PDF
D-甘露糖异构酶的酶学性质探究和热稳定性改造
8
作者 沈玲 赵丽婷 +6 位作者 沈昱 陈磊 李军训 顾正华 李由然 石贵阳 丁重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3-110,124,共9页
D-甘露糖异构酶可以催化D-果糖与D-甘露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在D-甘露糖的生物酶法制备中具有应用前景,但是目前报道的D-甘露糖异构酶热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高温的需求。该研究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来源的D-甘露糖异... D-甘露糖异构酶可以催化D-果糖与D-甘露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在D-甘露糖的生物酶法制备中具有应用前景,但是目前报道的D-甘露糖异构酶热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高温的需求。该研究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来源的D-甘露糖异构酶异源表达后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并对其进行热稳定性改造。研究结果显示D-甘露糖异构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反应pH值为6.0~7.0,K_(m)、k_(cat)和k_(cat)/K_(m)分别为963.4 mmol/L、1.38 s^(-1)、1.4×10^(-3)L/(mmol·s)。通过理性改造该研究获得了一株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的突变体A241P/A116V/G253A/Q379P,其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15℃,在50℃条件下,半衰期为野生型的33倍,相对酶活力比野生型高60%。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表明脯氨酸的引入和疏水作用的增强,提高了蛋白质的刚性,从而使热稳定性提高。该研究通过对主流来源的D-甘露糖异构酶进行酶学性质探究及热稳定性改造,为生物酶法高效制备D-甘露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D-甘露糖异构酶结构-稳定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甘露糖异构酶 异源表达 酶学性质 热稳定性改造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一株滑液囊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和丙酮酸激酶(PK)抗体制备
9
作者 连丽燕 巩新民 +6 位作者 郭龙宗 李玉燕 蒋蔚 陈兆国 祁克宗 魏晓峰 韩先干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3,共9页
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和丙酮酸激酶(PK)是滑液囊支原体(MS)进行糖酵解的关键酶,牛支原体和鸡毒支原体的Tpi(tpiA基因编码)和PK(pyk基因编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上,参与对宿主细胞的粘附,而MS的tpiA和pyk分别编码Tpi和Pyk,目前尚未见相关... 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和丙酮酸激酶(PK)是滑液囊支原体(MS)进行糖酵解的关键酶,牛支原体和鸡毒支原体的Tpi(tpiA基因编码)和PK(pyk基因编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上,参与对宿主细胞的粘附,而MS的tpiA和pyk分别编码Tpi和Pyk,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本研究首先对临床分离的MS分离株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然后使用Overlap PCR对tpiA和pyk进行点突变扩增,分别将其克隆至pET-28a载体并在BL21(DE3)中表达,用获得的TpiA和Pyk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分离的MS分离株(MS-SD2020)最高生长滴定为109,在生长60 h时达到最高滴定;对tpiA和pyk的序列进行分析表明,其在不同MS中高度保守,并成功表达大小分别为35.28和63.36 kDa的TpiA和Pyk重组蛋白,免疫后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效价分别为32000和2048000,本研究为后续开展MS的TpiA和Pyk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 磷酸丙糖异构酶 丙酮酸激酶 抗体制备
下载PDF
马缨杜鹃查尔酮异构酶(RdCHI1)重组蛋白的制备及功能验证
10
作者 王聿晗 孙世宇 +2 位作者 鞠志刚 孙威 徐小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4-582,共9页
【目的】制备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并验证其活性,为解析查尔酮异构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为改良植物花色、增加药用成分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所获得的马缨杜鹃查尔... 【目的】制备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并验证其活性,为解析查尔酮异构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为改良植物花色、增加药用成分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所获得的马缨杜鹃查尔酮异构酶RdCHI1基因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优化RdCHI1可溶性重组蛋白最佳诱导表达条件,制备可溶性重组蛋白并检测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RdCHI1原核表达载体,RdCHI1重组蛋白可在上清中表达,最佳诱导条件为:15℃、36 h,IPTG浓度0.35 mmol·L^(-1)。经镍柱纯化得到质量较好的RdCHI1重组蛋白,通过体外酶活反应确定,与对照组相比,RdCHI1可以更快地催化柚皮素查尔酮(Naringenin chalcone)反应生成柚皮素(Naringenin)。【结论】RdCHI1为I型CHI,可极大提高柚皮素查尔酮生成柚皮素的速率,增加黄酮类物质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查尔酮异构酶 原核表达载体 可溶性重组蛋白 酶活测定
下载PDF
双歧杆菌源亚油酸异构酶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
11
作者 嵇熠彬 梅永超 +1 位作者 杨波 陈海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4-69,共6页
来源于短双歧杆菌CCFM683的亚油酸异构酶(Bifidobacterium breve isomerase,BBI)是目前唯一已知的乳酸菌源单酶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c9,t11-CLA单体的亚油酸异构酶。该文以pET-28a(+)为表达载体,构建组氨酸标签分别位于C端和N端的... 来源于短双歧杆菌CCFM683的亚油酸异构酶(Bifidobacterium breve isomerase,BBI)是目前唯一已知的乳酸菌源单酶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c9,t11-CLA单体的亚油酸异构酶。该文以pET-28a(+)为表达载体,构建组氨酸标签分别位于C端和N端的重组载体pET-28a(+)-bbi-His和pET-28a(+)-His-bbi,分别实现其在BL21(DE3)、BL21(DE3)pLysS和Rosetta(DE3)3种类型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宿主中的异源表达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表达BBI的最优重组菌为E.coli Rosetta/pET-28a(+)-bbi-His,最佳诱导条件为以1.0 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8 h,且当用BBI粗酶转化脂肪酸时,相较于亚油酸和γ-亚麻酸,BBI更偏好转化α-亚麻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亚油酸异构酶 共轭脂肪酸 条件优化 底物偏好性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重组表达的Pantoea dispersa UQ68J蔗糖异构酶制备异麦芽酮糖的研究
12
作者 赵文冲 吴敬 +1 位作者 张康 陈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15,共7页
异麦芽酮糖是蔗糖的同分异构体,具有多种优秀的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蔗糖异构酶可以将蔗糖异构为异麦芽酮糖,与其他微生物来源的蔗糖异构酶相比,Pantoea dispersa UQ68J来源的蔗糖异构酶转化蔗糖时异麦芽酮糖产率高,副产物少... 异麦芽酮糖是蔗糖的同分异构体,具有多种优秀的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蔗糖异构酶可以将蔗糖异构为异麦芽酮糖,与其他微生物来源的蔗糖异构酶相比,Pantoea dispersa UQ68J来源的蔗糖异构酶转化蔗糖时异麦芽酮糖产率高,副产物少。为了更好地将异麦芽酮糖应用于食品领域,该研究将P.dispersa来源的蔗糖异构酶在食品安全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重组表达,研究重组蔗糖异构酶的酶学性质并优化其制备异麦芽酮糖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重组酶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30℃,在pH 5.0~8.0稳定性良好,在45℃下的半衰期为68 min。用该重组酶制备异麦芽酮糖,当蔗糖质量浓度为400 g/L,加酶量为20 U/g,在30℃、pH 6.0条件下转化10 h时,异麦芽酮糖产率可达90.61%,当蔗糖质量浓度提高到700 g/L,异麦芽酮糖产率仍可达89.20%。该研究提高了蔗糖异构酶的安全特性,实现了异麦芽酮糖的高产率,为工业生产异麦芽酮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麦芽酮糖 蔗糖异构酶 枯草芽胞杆菌 重组表达 酶学性质 酶转化
下载PDF
食品安全菌生产蔗糖异构酶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慧玲 沈浩天 +2 位作者 姜晨 李宪臻 郭小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93,共6页
分析蔗糖异构酶的来源、结构和反应机理,综述近十年利用食品安全菌株异源表达蔗糖异构酶的研究进展以及现阶段生产蔗糖异构酶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蔗糖异构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指出当下蔗糖异构酶研究的不足,并从表达宿主菌株改造和蔗... 分析蔗糖异构酶的来源、结构和反应机理,综述近十年利用食品安全菌株异源表达蔗糖异构酶的研究进展以及现阶段生产蔗糖异构酶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蔗糖异构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指出当下蔗糖异构酶研究的不足,并从表达宿主菌株改造和蔗糖异构酶编码基因改造两个方面展望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利用食品安全菌株生产异麦芽酮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异构酶 食品安全菌株 酿酒酵母 解脂耶氏酵母 枯草芽孢杆菌
下载PDF
基于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的改造及表达优化提高异戊二烯产量
14
作者 孙瓅 刘春立 +3 位作者 刘秀霞 李业 杨艳坤 白仲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8,共8页
异戊二烯是最简单的萜烯类化合物,是橡胶、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微生物中构建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代谢途径是目前生产异戊二烯及其衍生萜烯的有效途径,但关键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会限制异戊二烯的合成。针对关键酶... 异戊二烯是最简单的萜烯类化合物,是橡胶、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微生物中构建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代谢途径是目前生产异戊二烯及其衍生萜烯的有效途径,但关键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会限制异戊二烯的合成。针对关键酶-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IDI)的活性低等问题,该研究从酶工程、启动子工程和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 binding site,RBS)工程3个方面对IDI的表达进行了优化。首先在大肠杆菌中建立了异戊二烯生产体系,挑选肺炎链球菌来源的IDI进行蛋白质建模和结构分析,计算得到了活性热点Met146并对其进行点突变。经过改造得到1株突变体Met146His,其将异戊二烯的产量提升至820.46 mg/L。接着针对该突变株进行启动子优化和RBS优化,最终得到的优化菌株将异戊二烯的产量提升至862.79 mg/L,是出发菌株的2.58倍。结果证明,对于IDI进行酶分子改造和表达优化以提高酶活性并调控表达水平,是提高异戊二烯产量的有效策略。IDI的优化也可以应用于异戊二烯的下游产物,如倍半萜和二萜等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 理性设计 启动子优化 核糖体结合位点优化 异戊二烯
下载PDF
线粒体拓扑异构酶Ⅰ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翟培淞 童桐 +2 位作者 刘纯 马海龙 张建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39-445,共7页
目的:分析线粒体拓扑异构酶Ⅰ(mitochondrial topoisomerase Ⅰ,TOP1MT)与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对HNSCC顺铂耐药的影响。方法:分析83例HNSCC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综合免疫... 目的:分析线粒体拓扑异构酶Ⅰ(mitochondrial topoisomerase Ⅰ,TOP1MT)与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对HNSCC顺铂耐药的影响。方法:分析83例HNSCC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综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分析TOP1MT是否与化疗耐药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通过体外实验,分析在顺铂作用下,TOP1MT对HNSCC细胞药物敏感性、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表达TOP1MT与HNSCC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生存期、TPF方案敏感度和不良预后相关,TOP1MT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中表达和低表达患者。体外实验表明,TOP1MT促进HNSCC细胞的顺铂耐药,在20μmol/L顺铂作用下,过表达TOP1MT显著促进了HNSCC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结论:TOP1MT高表达促进HNSCC恶性进展及顺铂治疗抵抗,为HNSCC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拓扑异构酶 头颈鳞癌 顺铂 化疗耐药
原文传递
纳米花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16
作者 王世杰 崔诗琦 +2 位作者 姜晓冬 王红英 钱斯日古楞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8-85,共8页
该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GI)纳米花,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对纳米花固定化酶的形态特征以及酶学性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40μL酶液中加入9 mL、pH值7.4的PBS缓冲液后与30μL CuSO_(4)混合,在3... 该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GI)纳米花,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对纳米花固定化酶的形态特征以及酶学性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40μL酶液中加入9 mL、pH值7.4的PBS缓冲液后与30μL CuSO_(4)混合,在35℃条件下静置反应18 h,制得的纳米花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Nano flowers,GI@NFs)的酶活回收率高达183.06%。SEM表征结果显示GI@NFs有完整的纳米花结构,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GI@NFs具有酶和PO_(4)^(3-)的特征吸收,X-射线衍射结果进一步证明其载体为Cu_(3)(PO_(4))_(2)。酶学性质研究发现,GI@NFs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比自由酶的提高了10℃;最适反应pH值为8,比游离酶的最适pH更高;GI@NFs的温度稳定性和pH稳定性均比自由酶的明显提高;固定化酶被循环使用8次,其酶活力仍保持最初活力的60.32%。实验结果表明,纳米花结构提高了葡萄糖异构酶的酶活,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酶 纳米花 葡萄糖异构酶 酶活力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中拓扑异构酶Ⅱα与免疫浸润的关系及相关基因分析
17
作者 马俊杰 安韶光 +3 位作者 梅静宇 张磊 张浩轩 陆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1-878,共8页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与肾透明细胞癌(KIRC)免疫浸润的关系及相关基因分析。方法采用GEPIA和HPA数据库研究TOP2A基因在KIRC的表达和预后;通过单细胞测序数据和TIMER2.0数据库分析TOP2A基因与免疫浸润的关系;利用STRING、GEPIA2...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与肾透明细胞癌(KIRC)免疫浸润的关系及相关基因分析。方法采用GEPIA和HPA数据库研究TOP2A基因在KIRC的表达和预后;通过单细胞测序数据和TIMER2.0数据库分析TOP2A基因与免疫浸润的关系;利用STRING、GEPIA2和Sangerbox等数据库分析TOP2A的相关基因;通过Aclibi对TOP2A及其相关基因进行预后风险模型构建与验证。结果TOP2A mRNA和蛋白质在KIRC中表达上调,并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不良预后有关,且其在CD8+T细胞、调节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中均表达并与多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此外,TOP2A及其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不匹配修复和微管结合等途径;预后风险模型显示,TOP2A高风险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且与其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结论TOP2A与KIRC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利于患者生存预后,且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有关,可作为KIRC诊断与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异构酶Ⅱα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浸润 单细胞分析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产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条件优化
18
作者 李俊凯 张艳芳 +1 位作者 周金龙 张春枝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9-343,共5页
L-阿拉伯糖异构酶可以将D-半乳糖催化为D-塔格糖,为提高E.coli BL21(DE3)/pET-30a(+)-araA产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能力,分别优化了该基因工程菌发酵基础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和诱导时机、诱导温度、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时长。结果表明,采用... L-阿拉伯糖异构酶可以将D-半乳糖催化为D-塔格糖,为提高E.coli BL21(DE3)/pET-30a(+)-araA产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能力,分别优化了该基因工程菌发酵基础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和诱导时机、诱导温度、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时长。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基础培养基和诱导产酶条件生产的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酶活力可达到80.1 U/mL,是优化前的1.8倍。L-阿拉伯糖异构酶与90 g/L的D-半乳糖在55℃的水浴振荡器中反应12 h,D-半乳糖的转化率可达到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阿拉伯糖异构酶 D-塔格糖 重组大肠杆菌 条件优化
下载PDF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樊建春 荀敬 +2 位作者 朱梓嫣 王紫婷 武雪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6,共6页
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致死率、致残率在逐年上升。蛋白质二硫异构酶A3(PDIA3)是PDI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是一种功能广泛的硫醇氧化还原酶,其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含量升高,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致死率、致残率在逐年上升。蛋白质二硫异构酶A3(PDIA3)是PDI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是一种功能广泛的硫醇氧化还原酶,其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含量升高,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尽管大量研究表明,PDIA3在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无系统的报道PIDA3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因此,该文综述了PDIA3在4种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不同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不同癌症发展阶段或临床预后中的作用,进一步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这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 消化道肿瘤 机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脱氧核糖核酸拓扑异构酶Ⅱβ结合蛋白1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茅静贤 王佳欣 +1 位作者 严雪冰 王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37-142,共6页
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应答(DDR)是维持内稳态及肿瘤发展重要机制之一。DNA拓扑异构酶Ⅱβ结合蛋白1(TopBP1)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及调控DDR相关信号通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最新研究发现,TopBP1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 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应答(DDR)是维持内稳态及肿瘤发展重要机制之一。DNA拓扑异构酶Ⅱβ结合蛋白1(TopBP1)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及调控DDR相关信号通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最新研究发现,TopBP1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及耐药,并且与肿瘤发病风险及预后显著相关。本文对TopBP1在乳腺及妇科、呼吸及消化系统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TopBP1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推动其转化为临床标志物或药物干预靶点,并为基于DDR的抗癌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NA损伤应答 DNA拓扑异构酶Ⅱβ结合蛋白1 信号通路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