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1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氟醚通过BMP4/Smad信号通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杨雪梅 杨康明 李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640-645,共6页
目的:探究异氟醚通过调节骨发生形态蛋白4(BMP4)及其下游Smad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SHR分为模型组、异氟醚组、阳性药物组、异氟醚+LDN193189组,健康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每组12只... 目的:探究异氟醚通过调节骨发生形态蛋白4(BMP4)及其下游Smad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SHR分为模型组、异氟醚组、阳性药物组、异氟醚+LDN193189组,健康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分别放入氧气箱中,健康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大鼠通入特殊气体(30%O_(2)、70%N_(2))1 h,异氟醚组、异氟醚+LDN193189组通入混杂2%异氟醚的特殊气体1 h,通过麻醉气体检测仪检测异氟醚含量,确保异氟醚浓度始终保持在2%。通气结束后,异氟醚+LDN193189组大鼠腹腔内注射BMP4/Smad通路抑制剂溶液20μL(LDN193189,5 mg/kg),阳性药物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缬沙坦溶液20μL(10 mg/kg),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异氟醚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氧气箱通气实验及注射每日1次,持续10 d。无创血压检测仪检测尾动脉收缩压变化;神经学行为评分评价行为功能;脑含水量检测脑水肿程度;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神经元损伤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BMP4、Smad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异氟醚组、阳性药物组、异氟醚+LDN193189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减少,尼氏小体增多,血压、神经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BMP4、Smad2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异氟醚组比较,异氟醚+LDN193189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增多,尼氏小体急剧减少,血压、神经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BMP4、Smad2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异氟醚组与阳性药物组各项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醚可通过促进BMP4/Smad信号通路减轻SHR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脑损伤 异氟醚 骨发生形态蛋白4 SMAD蛋白
下载PDF
基底外侧杏仁核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异氟醚麻醉觉醒的调控
2
作者 王飒 李慧明 王丹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探讨基底外侧杏仁核(BLA)谷氨酸能神经元在异氟醚麻醉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健康雄性8~12周龄Vglut2-Cre转基因小鼠。15只小鼠随机分为光遗传激活组(ChR2组)、抑制组(GtACR组)和对照组(mCherry组),每组5只,分别在BLA核团立体定位... 目的探讨基底外侧杏仁核(BLA)谷氨酸能神经元在异氟醚麻醉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健康雄性8~12周龄Vglut2-Cre转基因小鼠。15只小鼠随机分为光遗传激活组(ChR2组)、抑制组(GtACR组)和对照组(mCherry组),每组5只,分别在BLA核团立体定位注射兴奋性光遗传病毒rAAV2/9-EF1α-DIO-hChR2-mCherry-WPRE-hGH pA、抑制性光遗传病毒rAAV2/9-EF1α-DIO-GtACR-mCherry-WPRE-hGH pA或对照病毒rAAV2/9-EF1α-mCherry-WPRE-hGH pA,并埋置陶瓷插芯。待病毒表达3周后,对待试小鼠进行14 mL/L异氟醚麻醉,并全程记录小鼠皮层脑电(EEG),爆发抑制比(BSR)稳定时光遗传调控BLA谷氨酸神经元,比较光刺激前2 min与刺激2 min时的BSR。21只Vglut2-Gre小鼠随机分为化学遗传激活组(hM3Dq组)、抑制组(hM4Di组)和对照组(mCherry组),每组7只,分别在双侧BLA核团注射化学遗传病毒,3周后进行化学遗传调控实验,比较稳定深度麻醉状态中同一时间点各组EEG频谱及各频段百分比总功率以及翻正反射消失及恢复(LORR/RORR)时间。结果与光刺激前相比,光刺激期间ChR2组BSR降低(P<0.05),GtACR组BSR增加(P<0.05),而mCherry组BSR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学遗传实验中,与mCherry组相比,深度麻醉状态下,hM4Di组皮层EEG的α、β、γ频段百分比总功率明显增加(P<0.05),hM3Dq组EEG的α、β、γ频段百分比总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hM3Dq组和hM4Di组LORR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M3Dq组RORR的时间缩短,hM4Di组RORR的时间延长(P<0.01)。结论BLA谷氨酸神经元参与调控小鼠异氟醚麻醉的觉醒过程,激活BLA谷氨酸神经元,可以显著促进小鼠从异氟醚麻醉状态中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外侧杏仁核 谷氨酸能神经元 异氟醚 觉醒 遗传学技术
下载PDF
异丙酚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效果对比
3
作者 杜传昱 韩雪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对比异丙酚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2月于京山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麻醉,观察组给予异氟醚吸入... 目的 对比异丙酚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2月于京山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麻醉,观察组给予异氟醚吸入麻醉,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认知功能、苏醒质量、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4 h、12 h、48 h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4 h、12 h、48 h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过程中选择异氟醚吸入麻醉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认知功能,整体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酚 异氟醚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麻醉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静 王伟 石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麻醉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71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麻醉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71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异氟醚麻醉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补液量、术中失血量、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和手术结束10 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时(T1)、气腹后即刻(T2)及拔管即刻(T3)的HR、MA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麻醉有利于降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流动力学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瑞芬太尼、丙泊酚 异氟醚 炎性因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通过JAK2/STAT3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异氟醚所致成年小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5
作者 刘伟 方军 张抗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54-2159,共6页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MY)通过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异氟醚所致成年小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异氟醚组、DMY-L组(100 mg/kg DMY)...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MY)通过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异氟醚所致成年小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异氟醚组、DMY-L组(100 mg/kg DMY)、DMY-H组(200 mg/kg DMY)、DMY-H+AG490组(JAK2抑制剂AG490 0.4 mg/kg),DMY-L组、DMY-H组、DMY-H+AG490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DMY或AG490,对照组、异氟醚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为时1周(1次/d);通过旷场实验、新旧事物识别实验及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组织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表达;ELISA检测海马组织IL-10及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CD6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蛋白及JAK2/STAT3通路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氟醚组小鼠站立次数、运动路程、穿越平台次数、IL-10水平、精氨酸酶表达显著减少,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Iba1阳性细胞数、IL-1β水平、CD68、iNOS、p-STAT3/STAT3及p-JAK2/JAK2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异氟醚组相比,DMY-L组、DMY-H组小鼠站立次数、运动路程、穿越平台次数、IL-10水平、精氨酸酶表达显著增加,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Iba1阳性细胞数、IL-1β水平、CD68、iNOS、p-STAT3/STAT3及p-JAK2/JAK2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DMY-H组相比,DMY-H+AG490组站立次数、运动路程、穿越平台次数、IL-10水平、精氨酸酶表达显著增加,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Iba1阳性细胞数、IL-1β水平、CD68、iNOS、p-STAT3/STAT3、p-JAK2/JAK2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DMY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改善异氟醚所致的成年小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蛋白酪氨酸激酶2 异氟醚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异氟醚经Pink1/Parkin信号通路激活线粒体自噬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梁进伟 刘楚云 +1 位作者 吴珊瑚 孙亚锋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54-561,共8页
目的 探究异氟醚(isoflurane, ISO)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建立小鼠心肌IR模型,并将24只小鼠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异氟醚(Sham+ISO)组... 目的 探究异氟醚(isoflurane, ISO)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建立小鼠心肌IR模型,并将24只小鼠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异氟醚(Sham+ISO)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异氟醚(IR+ISO)组。通过HE染色评估心肌组织损伤,利用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包括Pink1、parkin、Beclin、P62和LC3)的表达,并使用相关试剂盒测定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膜电位及ATP含量。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的心肌细胞损伤更为严重,心肌组织损伤评分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紊乱,线粒体内膜电位和ATP含量显著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ISO处理的IR小鼠中,IR损伤导致的心肌组织损伤评分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减轻;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部分恢复,线粒体内膜电位和ATP含量的降低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 ISO可以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抑制小鼠心肌组织中的线粒体自噬,而在心肌IR模型中,ISO能部分激活线粒体自噬,从而对IR引起的心肌组织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Pink1/Parkin 缺血再灌注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异氟醚麻醉手术大鼠SIRT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7
作者 高勤 左友波 刘琪琳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2期1740-1744,1750,共6页
目的探究地塞米松对异氟醚麻醉手术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不做任何处理);ISO组(持续4 h吸入1.4%异氟醚);5 Dex Iso组(吸入异氟醚前30 min腹腔注射5 m... 目的探究地塞米松对异氟醚麻醉手术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Sham组(不做任何处理);ISO组(持续4 h吸入1.4%异氟醚);5 Dex Iso组(吸入异氟醚前30 min腹腔注射5 mg/kg地塞米松);10 Dex Iso组(吸入异氟醚前30 min腹腔注射10 mg/kg地塞米松)。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物体位置识别实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caspase-9、SIRT1、NF-κB、磷酸化(p)-NF-κB、NF-κB抑制蛋白(IκBα)。结果与Sham组比较,ISO组第3至5天逃避潜伏期和物体记忆时间延长,原平台位置穿越次数减少,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相对表达量、IL-6、IL-1β、TNF-α及p-NF-κB/NF-κB水平明显升高,SIRT1和IκBα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ISO组比较,10 Dex Iso组第4至5天逃避潜伏期和物体记忆时间缩短,原平台位置穿越次数增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相对表达量、IL-6、IL-1β、TNF-α及p-NF-κB/NF-κB水平明显降低,SIRT1和IκBα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改善异氟醚麻醉所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减轻神经元凋亡,可能与调节SIRT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异氟醚 认知功能 神经元凋亡 SIRT1/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异氟醚与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柯少凡 王菲菲 王海振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7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异氟醚与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 目的:探究异氟醚与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A组给予异氟醚麻醉维持,B组给予七氟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恢复指标,不良反应,麻醉前、切皮即刻及术后即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及术后2 h、6 h、12 h炎症因子。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早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即刻及术后即刻,B组的心率(HR)显著低于A组,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及12 h,B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相对优于异氟醚,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及改善炎症因子,因此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用效果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光遗传激活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对异氟醚麻醉小鼠的促醒作用
9
作者 李龙 王丹 +2 位作者 樊荣 乔中原 王俊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8-30,36,共4页
目的探讨光遗传激活蓝斑(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对异氟醚麻醉小鼠诱导觉醒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酪氨酸羟化酶(TH)-Cre小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在立体定位仪下于LC脑区注射兴奋性光遗传病毒(AAV-EF1a-DIO-ChR2-m... 目的探讨光遗传激活蓝斑(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对异氟醚麻醉小鼠诱导觉醒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酪氨酸羟化酶(TH)-Cre小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在立体定位仪下于LC脑区注射兴奋性光遗传病毒(AAV-EF1a-DIO-ChR2-mCherry)、空病毒(AAV-EF1a-DIO-mCherry)进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刺激,并在LC脑区埋置光纤,颅骨放置三个脑电极。两组均给予蓝光刺激及1.4%异氟醚麻醉,记录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觉醒时间。两组小鼠休息1周后,再次给予蓝光刺激及1.4%异氟醚麻醉,记录蓝光刺激前及刺激后5 min的脑电图,比较其爆发性抑制比率(BSR)。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蓝光刺激5 min BSR低于同组蓝光刺激前及对照组蓝光刺激后5 min(P均<0.05),对照组蓝光刺激前及刺激后5 min BS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光遗传激活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不会影响小鼠异氟醚麻醉的诱导时间,但会缩短其异氟醚麻醉的觉醒时间并降低脑电图BSR,从而促进异氟醚麻醉小鼠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遗传 蓝斑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异氟醚 觉醒 爆发性抑制比率
下载PDF
异氟醚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影响
10
作者 彭静 王忠慧 赵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究异氟醚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经异氟醚麻醉前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钙粘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 目的探究异氟醚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经异氟醚麻醉前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钙粘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Transwell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经异氟醚或同时经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的SH-SY5Y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EMT和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VEGF和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经异氟醚麻醉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E-cadherin表达下调,Vimentin和VEGF表达上调。异氟醚能够促进SH-SY5Y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并上调p-PI3K、p-Akt和HIF-1α的表达水平;异氟醚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上调HIF-1α的表达促进SH-SY5Y细胞生物学行为,且能够被PI3K抑制剂LY294002阻断。结论异氟醚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上调HIF-1α的表达,进而促进SH-SY5Y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神经母细胞瘤 复发 转移
原文传递
七氟醚与异氟醚用于肺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炎性因子、E-选择素及环氧合酶-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凤霞 黄铁刚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异氟醚用于肺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炎性因子、E-选择素(E-selectin)及环氧合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2017年5月~2020年12月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肺癌病人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异氟醚用于肺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炎性因子、E-选择素(E-selectin)及环氧合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2017年5月~2020年12月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肺癌病人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术中使用七氟醚维持麻醉)与对照组(术中使用异氟醚维持麻醉),每组各43例;对比两组术前(T_(0))、手术开始1小时(T_(1))、术毕(T_(2))、术后6小时(T_(3))等时点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selectin、COX-2、白细胞介素(IL)-4、IL-10、IL-6水平变化;评估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住院时间。结果在T_(1)、T_(2)、T_(3)时点,观察组的MMP-2分别为(328.11±23.15)ng/L、(335.41±23.85)ng/L、(342.52±25.52)ng/L,MMP-9分别为(357.01±24.02)ng/L、(365.85±25.69)ng/L、(375.01±27.01)ng/L,E-selectin分别为(59.11±6.02)ng/ml、(65.18±6.15)ng/ml、(57.25±5.69)ng/ml,COX-2分别为(21.15±2.11)ng/ml、(22.05±2.18)ng/ml、(22.35±2.02)ng/ml,IL-4分别为(14.11±2.65)ng/ml、(17.23±3.21)ng/ml、(22.01±3.96)ng/ml,IL-10(5.96±0.32)ng/ml、(7.25±0.58)ng/ml、(11.02±1.32)ng/ml,IL-6(44.12±3.41)ng/ml、(56.23±4.02)ng/ml、(57.14±4.09)ng/ml;对照组MMP-2分别(341.52±25.45)ng/L、(368.78±28.74)ng/L、(381.02±31.03)ng/L,MMP-9分别为(369.78±26.45)ng/L、(387.45±29.65)ng/L、(410.52±34.02)ng/L,E-selectin分别为(64.12±7.25)ng/ml、(72.36±8.45)ng/ml、(62.15±6.45)ng/ml,COX-2分别为(25.26±3.33)ng/ml、(25.35±3.28)ng/ml、(25.75±3.36)ng/ml,IL-4分别为(15.96±3.12)ng/ml、(22.69±4.52)ng/ml、(27.41±4.32)ng/ml,IL-10(7.12±0.55)ng/ml、(9.96±1.02)ng/ml、(15.21±1.96)ng/ml,IL-6(59.78±4.85)ng/ml、(77.65±5.32)ng/ml、(62.65±5.05)ng/ml;观察组T_(1)、T_(2)、T_(3)时点的MMP-2、MMP-9、E-selectin、COX-2、IL-4、IL-10、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苏醒时间分别为(20.21±2.32)分钟和(27.12±3.15)分钟,拔管时间分别为(24.23±2.85)分钟和(30.15±3.14)分钟,自主呼吸恢复分别为(10.25±1.23)分钟和(14.45±2.47)分钟,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与异氟醚相比,七氟醚用于肺癌根治术病人中麻醉效果更为理想,能在抑制炎性因子的同时,减轻应激反应对MMP-2、MMP-9、E-selectin、COX-2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肺癌根治术 炎性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环氧合酶 E-选择素
原文传递
姜黄素调节NMDAR/Ca^(2+)/CaMKⅡ信号通路对异氟醚诱导的幼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慧敏 柳璐 +2 位作者 熊英 赵慧 孔繁丽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8-954,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调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钙离子(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信号通路对异氟醚(ISO)诱导的幼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将72只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ISO组、低剂量Cur组(C...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调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钙离子(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信号通路对异氟醚(ISO)诱导的幼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将72只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ISO组、低剂量Cur组(Cur-L组,50 mg/kg)、中剂量Cur组(Cur-M组,100 mg/kg)、高剂量Cur组(Cur-H组,200 mg/kg)、Cur-H+NMDA(NMDAR激活剂)组(200 mg/kg+8 mg/kg),每组12只。经对应给药处理30 min后,对照组小鼠吸入含30%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2 h,其余各组小鼠吸入2%ISO 2 h,每天1次,持续14 d。末次给药24 h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与空间记忆能力;HE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阳性表达;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海马CA1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CA1区组织中NMDAR1和CaMKⅡ蛋白表达;荧光探针检测海马CA1区Ca^(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小鼠海马CA1区病理损伤严重,逃避潜伏期延长,神经细胞凋亡率升高,海马CA1区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NMDAR1和CaMKⅡ蛋白表达及Ca^(2+)浓度升高(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NeuN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与ISO组比较,Cur-L组、Cur-M组、Cur-H组小鼠海马CA1区病理损伤减轻,逃避潜伏期缩短,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海马CA1区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NMDAR1和CaMKⅡ蛋白表达及Ca^(2+)浓度降低(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NeuN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NMDA减弱了高剂量Cur对ISO诱导的小鼠POCD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Cur可能通过抑制NMDAR/Ca^(2+)/CaMKⅡ信号通路改善ISO诱导的小鼠PO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钙通道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型 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认知并发症 异氟醚
下载PDF
异氟醚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13
作者 周翔 许明山 +2 位作者 祝波 郑其山 郑育秀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对数生...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心肌细胞,分组为:①对照组,未处理的H9C2心肌细胞;②高糖组(35 mmol/L葡萄糖);③异氟醚低浓度组(在高糖组的基础上加入1%异氟醚);④异氟醚高浓度组(在高糖组的基础上加入2%异氟醚);⑤异氟醚高浓度+LY294002组(在高糖组的基础上加入2%异氟醚+50μmol/L LY294002)。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自噬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及自噬(Beclin1)、凋亡(Bax)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中明显可见形成的自噬小体,增殖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降低,细胞凋亡率、Bax、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高糖组相比,经不同浓度的异氟醚处理后,细胞增殖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显著增加,自噬小体减少,细胞凋亡率、Bax、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异氟醚高浓度组相比,异氟醚高浓度+LY294002组细胞增殖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降低,自噬小体增多,细胞凋亡率、Bax、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异氟醚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自噬、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损伤,可能与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PI3K/Akt/mTOR通路 高糖 细胞凋亡 自噬 心肌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异氟醚预处理对术后脑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曼妮 孙晓妮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脑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74例行C 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术前给予异氟醚预处理,对照组术前不使用异氟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脑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74例行C 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术前给予异氟醚预处理,对照组术前不使用异氟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T_(1))、CPB结束时(T_(2))、CPB结束后6 h(T_(3))、CPB结束后24 h(T_(4))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氨酸水平;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1 d、术后7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两组S100β、NSE、谷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至T_(3)时,两组S100β、NSE、谷氨酸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T_(3)至T_(4)时,两组S100β、NSE、谷氨酸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T_(2)至T_(3)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100β、NSE、谷氨酸水平较低(P<0.05);术后1 d,两组MoCA评分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心脏瓣膜置换术前采用异氟醚预处理有利于减轻术后早期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和脑损伤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异氟醚对谷氨酸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体外循环 异氟醚 脑损伤
原文传递
异氟醚通过HMGB1介导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自噬和凋亡
15
作者 李明霞 饶瑞林 +2 位作者 曾小华 彭湃 杨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2-668,共7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ISO)在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暴露在ISO中,并通过尾静脉注射慢病毒载体的方式在模型大鼠中敲低或过表达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组织... 目的探讨异氟醚(ISO)在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暴露在ISO中,并通过尾静脉注射慢病毒载体的方式在模型大鼠中敲低或过表达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HMGB1的表达,苏木精-伊红(HE)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和尼氏体,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超微结构,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LC3-Ⅰ、LC3-Ⅱ、Beclin1、P62)及凋亡(Bax、Bcl-2、Caspase-3)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ISO组定位航向和可视平台实验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均显著延长,空间探索实验中ISO组大鼠在平台停留的时间及穿过平台的次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过表达HMGB1后上述变化更显著,而敲低HMGB1后则呈现相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ISO组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间隙变大,排列稀疏,核固缩,胞膜皱缩,尼氏体浅染,可见大量的自噬体结构,线粒体损伤严重;过表达HMGB1后上述损伤表现加重,而敲低HMGB1则会部分逆转ISO对大鼠神经细胞的损伤。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SO组LC3-Ⅰ、P62、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C3-Ⅱ、Beclin1、Caspase-3、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过表达HMGB1后上述变化更明显,而敲低HMGB1后趋势相反。结论ISO可通过上调大鼠海马组织HMGB1表达水平促进神经细胞的自噬和凋亡,引起神经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神经细胞 自噬 凋亡
下载PDF
丙泊酚和异氟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细胞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16
作者 周侃 梁杰 +1 位作者 秦延臣 杜飞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异氟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细胞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异氟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细胞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在采取肝叶切除术时分别予以不同麻醉。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麻醉前和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及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可溶性E-钙蛋白水平。记录两组生存情况。结果丙泊酚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异氟醚(P<0.05)。丙泊酚组患者术后24 h时CD^(3+)、CD^(4+)降低程度显著小于异氟醚组(P<0.05)。丙泊酚组患者术后14 d时MMP、VEGF、EC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异氟醚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3年期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氟醚相比,丙泊酚能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异氟醚 原发性肝癌 免疫细胞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核因子2相关因子2激动剂dh404对异氟醚诱导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脑海马组织的影响
17
作者 张纵横 朱全智 丁蕾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97-601,I0003,共6页
目的 探讨核因子2相关因子2(Nrf2)激动剂激活Nrf2信号通路后对异氟醚诱导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脑海马组织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选择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异氟醚组、Nrf... 目的 探讨核因子2相关因子2(Nrf2)激动剂激活Nrf2信号通路后对异氟醚诱导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脑海马组织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选择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异氟醚组、Nrf2激动剂dh404+异氟醚组(dh404组),每组8只。dh404组在吸入异氟醚前30 min腹腔注射Nrf2激动剂dh404(1.5 mg/kg),对照组和异氟醚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麻醉结束后24 h后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测试结束后立即处死大鼠,取脑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海马组织Nrf2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血氧合酶1(HO-1)、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的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大鼠Nrf2、HO-1、Keap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TBA法检测丙二醛;采用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氟醚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长,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dh404组大鼠相关指标有所改善。dh404组大鼠脑组织Nrf2mRNA表达水平(6.70±0.98)高于对照组(1.00±0.12)及异氟醚组(1.16±0.15)(P<0.05),而异氟醚组与对照组相比,Nrf2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异氟醚组和dh404组大鼠脑组织Kea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丙二醛浓度显著增加而HO-1表达水平显著减少、SOD、GSH-Px活性降低(P<0.05);与异氟醚组相比,dh404组大鼠Keap1表达水平减少、丙二醛浓度明显减少而HO-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 促进Nrf2信号通路激活可改善异氟醚6 h吸入导致的大鼠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异氟醚 核因子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Nrf2激动剂dh404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异氟醚通过TLR4/JNK信号通路干预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研究
18
作者 樊帅帅 宋磊军 蔺聪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989-1996,共8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对Toll样受体4(TLR4)/c-Jun N末端激酶(JNK)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2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异氟醚组、ad-TLR4组、ad-NC组、异氟醚+ad-TLR4组...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对Toll样受体4(TLR4)/c-Jun N末端激酶(JNK)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2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异氟醚组、ad-TLR4组、ad-NC组、异氟醚+ad-TLR4组,每组20只。采用结扎左前降支血管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体表心电图检测心电图参数;灌流体外心脏法检测心律失常相关指标;四氮唑红染色法(TTC)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自动生化分析仪联合试剂盒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儿茶酚抑素(CS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苏木素-伊红(HE)及Masson染色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JNK2阳性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Ca^(2+)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β(IL-β)、核转录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死亡2只,心肌内纤维组织增生、胶原沉积及炎性浸润等病理损伤严重,心肌梗死面积增加,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QT间期延长、APD电交替、心室有效不应期(ERP)、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等均升高,Ca^(2+)水平及TLR4/JNK2/NF-κB/CaMKⅡ通路蛋白表达升高(P<0.05)。异氟醚处理可缓解大鼠心肌损伤,缩短QT间期、ERP,降低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抑制Ca^(2+)水平及TLR4/JNK2/NF-κB/CaMKⅡ通路蛋白表达(P<0.05)。ad-TLR4可逆转异氟醚上述作用(P<0.05)。结论:异氟醚可能通过抑制TLR4/JNK通路激活,降低炎症水平及细胞内Ca^(2+)释放水平,降低心律失常诱发率,缓解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异氟醚 TOLL样受体4 c-Jun N末端激酶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异丙酚与异氟醚在失血性休克猪模型中麻醉效果研究
19
作者 历志 王强 +1 位作者 张誉籍 陶登顺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比较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低温失血性休克猪模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12头雄性巴马小型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6头。Ⅰ组用异丙酚静脉麻醉,Ⅱ组用异氟醚吸入麻醉,在-30℃寒仓中,建立失血性休克猪模型。连续... 目的比较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低温失血性休克猪模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12头雄性巴马小型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6头。Ⅰ组用异丙酚静脉麻醉,Ⅱ组用异氟醚吸入麻醉,在-30℃寒仓中,建立失血性休克猪模型。连续监测实验猪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及PH值的变化。记录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的放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两组造模前HR、MAP、SPO_(2)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两组MAP显著低于造模前,而Ⅱ组MAP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两组HR显著高于造模前,而Ⅱ组HR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丙酚静脉麻醉比较,异氟醚吸入麻醉的麻醉过程较平稳,麻醉效果好,且术后苏醒快,能够较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酚 异氟醚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异氟醚后处理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雅婷 王媛 +2 位作者 徐莹 潘峰 赵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后处理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7日龄新生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缺氧组(HI组)、1.5%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1.5%异氟醚后处理+激动剂组(Iso+AMPA组)、1.5%异氟醚后处理+... 目的探讨异氟醚后处理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7日龄新生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缺氧组(HI组)、1.5%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1.5%异氟醚后处理+激动剂组(Iso+AMPA组)、1.5%异氟醚后处理+抑制剂组(Iso+CNQX组),每组20只。除Sham组大鼠仅找到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其余各组大鼠均双重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放回母鼠身边喂哺2 h,再以8%O2+92%N2的湿化混合气体以2 L/min流量低氧处理2 h,制备HIBD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Iso组、Iso+AMPA组、Iso+CNQX组均即刻吸入1.5%异氟醚30 min,以30%O2+70%N2湿化混合气体输送,流量2 L/min,其余各组仅吸入30%O2+70%N2湿化混合气体,流量2 L/min处理30 min。大鼠苏醒后,30 min内完成侧脑室注射:Sham组、HI组、Iso组左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5μL,Iso+AMPA组左侧脑室注射AMPA 5μL,浓度为50μg/m L,Iso+CNQX组左侧脑室注射CNQX 5μL,浓度为50μg/m L。手术后7 d,测定大鼠体质量,测定左/右大脑半球质量并计算质量比,切片HE染色计数左、右侧大脑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并计算密度比。结果各组大鼠体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Sham组比较,各组大鼠左/右大脑半球质量比均下降(P均<0.05),左/右侧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比下降(P均<0.05),与HI组比较,Iso组、Iso+CNQX组大鼠左/右大脑半球质量比及左/右侧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比明显升高(P均<0.05),而Iso+AMPA组大鼠左/右大脑半球质量比及左/右侧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比却无明显变化(P均>0.05)。相较Iso组,Iso+CNQX组大鼠左/右大脑半球质量比及左/右侧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比无明显变化(P均>0.05),而Iso+AMPA组大鼠左/右大脑半球质量比及左/右侧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比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异氟醚后处理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MPA受体过度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缺血缺氧 异氟醚 异氟醚后处理 新生大鼠 AMPA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