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囊脉管瘤伴异物巨细胞性肉芽肿1例
1
作者 李丹滨 祁大成 +6 位作者 赵常济 修有成 王俊成 王雪峰 苗兴昌 王爱华 陆春贤 《黑龙江医学》 1995年第5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肉芽肿 异物巨细胞 脉管瘤 哈尔滨医科大学 阴囊肿大 阴囊皮下 淋巴管 牵引固定术 黑龙江省 良性肿瘤
下载PDF
影响异物巨细胞形成的介导因素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宇 王蕊 +3 位作者 李士杰 王召旭 韩倩倩 姜爱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6期527-530,共4页
异物巨细胞(Foreign body giant cell,FBGC)是生物医学材料植入体内后形成的一种突出细胞类型,由巨噬细胞融合而成,是持续微生物感染或不可吞噬异物引发的慢性炎症中标志性组织学特征。FBGC与植入的生物材料的降解和失效有关,是异物反... 异物巨细胞(Foreign body giant cell,FBGC)是生物医学材料植入体内后形成的一种突出细胞类型,由巨噬细胞融合而成,是持续微生物感染或不可吞噬异物引发的慢性炎症中标志性组织学特征。FBGC与植入的生物材料的降解和失效有关,是异物反应的关键细胞,控制FBGC形成被认为是防止植入失败的关键,因此FBGC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虽然促进巨噬细胞黏附发育和支持FBGC形成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但也发现了很多影响其形成的介导因素。本文从FBGC的形成过程、结构功能、影响形成因素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异物巨细胞形成的机制,并为寻找其他可能的介导因素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巨细胞 形成过程 结构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小鼠腹壁不同解剖层次丝线线结周围异物巨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的组织学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雪来 宋岩彪 +5 位作者 单颖君 张创 靳晓次 费川 张永婷 李索林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5期331-336,共6页
目的比较腹壁不同层次线结周围异物巨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探索打结深度与线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18只Balb/C小鼠在腹壁左向右分别纵向剪开3个皮肤切口,分别经切口用4-0带针慕斯线进针贯穿缝合腹壁至壁层腹膜不同层次,3个切口处... 目的比较腹壁不同层次线结周围异物巨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探索打结深度与线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18只Balb/C小鼠在腹壁左向右分别纵向剪开3个皮肤切口,分别经切口用4-0带针慕斯线进针贯穿缝合腹壁至壁层腹膜不同层次,3个切口处分别打结于皮下、肌层内和腹膜外间隙。术后14和28 d取材打结部位腹壁标本,连续冰冻切片组织学观察。结果 HE染色显示各组线结位于腹壁不同解剖层次内(皮下、肌层和腹膜外间隙)。免疫组织化学和半定量检测显示皮下组线结周围异物巨细胞浸润和纤维化最显著,腹膜外间隙组线结周围异物巨细胞浸润和纤维化最轻微。结论丝线用于腹壁打结深度与线结异物反应呈相关性;位于腹膜外间隙线结周围引起异物巨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轻微,皮下线结周围异物巨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明显。腹腔镜经皮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中将线结打在腹膜外间隙,有利于降低线结炎症反应和线结反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深度 线结 炎症反应 异物巨细胞 纤维化
原文传递
异物反应中巨噬细胞调控在骨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魏诗敏 汪媛婧 +3 位作者 黄雯 陈奕帆 杨仁丽 屈依丽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9期591-597,共7页
异物反应是指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发生的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和伤口愈合反应。由于异物反应中巨噬细胞在植入材料后被招募至材料表面,随后分泌一系列炎症因子并融合成异物巨细胞,可能导致生物材料降解、环境应... 异物反应是指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发生的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和伤口愈合反应。由于异物反应中巨噬细胞在植入材料后被招募至材料表面,随后分泌一系列炎症因子并融合成异物巨细胞,可能导致生物材料降解、环境应力开裂的发生。不仅如此,巨噬细胞极化时间的延长及受相关受体的影响也可能导致纤维包裹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预后不佳。部分学者致力于从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胞的角度来降低异物反应的相关研究,具体通过调节相关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M1型巨噬细胞的亚型并促进其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调节巨噬细胞的融合及巨噬细胞相关受体表达以调节纤维化。新的免疫学观点认为异物反应中巨噬细胞具有成血管及成骨修复骨组织的潜能。为此,长久以来再生医学里的金标准,即具有不引起异物反应的惰性材料,有望逐渐被具有调节组织活性和功能的新型材料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反应 巨噬细胞 异物巨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炎症因子 骨组织修复 调控
下载PDF
右鼻腔纤维组织细胞瘤
5
作者 杨玫生 +1 位作者 王炳森 陈志让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11期661-661,共1页
患者男性,30岁,一年来右鼻腔阻塞,进行性加剧。体检发现右鼻前庭外上方有一表面光滑的肿块。临床诊断右鼻下甲囊肿。切除标本分别为1×0.8×O.4cm及0.6×0.5×0.3cm,灰白色。镜下见肿瘤组织由三种成分组成:1.肿瘤细胞... 患者男性,30岁,一年来右鼻腔阻塞,进行性加剧。体检发现右鼻前庭外上方有一表面光滑的肿块。临床诊断右鼻下甲囊肿。切除标本分别为1×0.8×O.4cm及0.6×0.5×0.3cm,灰白色。镜下见肿瘤组织由三种成分组成:1.肿瘤细胞以梭形为主,核卵圆形,核染色质细,可见一偏位核仁,胞浆稀疏,瘤细胞排列欠规则,无明显席纹样结构可见,其间参杂有组织细胞。2.多核巨细胞散在瘤组织实质内,部分巨细胞核排列于周边,颇似托通氏巨细胞,另一部分核集中于细胞中央,似异物巨细胞。3.散在分布有玻璃样变性的纤维间质及血管。网状纤维染色示网状纤维弥漫增加,瘤细胞与血管关系并不密切。讨论一致同意本例为良性肿瘤。但对类型有分歧:1.本瘤血管丰富,可能为血管外皮瘤。2.本瘤中另有梭形细胞成分,应考虑血管纤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 分会 中华医学会 上海 皮肤纤维瘤 结缔组织肿瘤 鼻腔 纤维间质 肿瘤细胞 病理学会 异物巨细胞 血管外皮瘤 血管外皮细胞
下载PDF
卡介苗接种后谷氨酸所致的异物性肉芽肿
6
作者 Chiu Y.-K. Jeng J. 周欣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11期7-7,共1页
We describe a 7-month-old male infant with a foreign body granuloma caused by monosodium glutamate (MSG) after a Bacille Calmette-Guérin (BCG) immunization. A ridged, erythematous, indurated plaque developed over... We describe a 7-month-old male infant with a foreign body granuloma caused by monosodium glutamate (MSG) after a Bacille Calmette-Guérin (BCG) immunization. A ridged, erythematous, indurated plaque developed over a BCG injection site on his left upper arm 1 month after the first BCG immunization. Biopsy showed multiple noncaseating foreign body granulomas without detectable mycobacteria by both Ziehl-Neelsen stai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Birefringent crystal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oreign body giant cells with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The crystals were further determined to be glutamic acid by the method of fast atom bombardment. Hence, MSG, the only composite of BCG vaccine except the bacillus, was believ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granulomatous foreign body reaction. On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e could find no previous report of an adverse reaction of BCG immunization attributable to MSG(glutam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接种 异物 免疫接种 抗酸染色 异物巨细胞 非干酪性 组织活检 隆起性 左上臂 聚合酶链式反
下载PDF
勘误
7
作者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编辑部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1期43-43,共1页
本刊2022年第6期第527页,题为《影响异物巨细胞形成的介导因素研究进展》一文,第一作者刘宇的单位,中英文有异,以中文为准。
关键词 勘误 异物巨细胞 中英文
下载PDF
肠囊样积气症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辛晴 刘斌 +2 位作者 李长天 孙亚敏 袁杭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7期13-15,共3页
目的整理1例肠囊样积气症及文献中12例的诊治结果,探讨肠囊样积气症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本院诊治肠囊样积气症1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查阅文献,收集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病例12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及大体所见、病理诊断... 目的整理1例肠囊样积气症及文献中12例的诊治结果,探讨肠囊样积气症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本院诊治肠囊样积气症1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查阅文献,收集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病例12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及大体所见、病理诊断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临床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宽泛,主要发病部位为结肠,活检镜下可见囊腔,多核巨细胞、炎细胞浸润等。结论肠囊样积气症是一种罕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易与其他消化道疾病相混淆,需在疾病早期进行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后明确诊断进而进行规范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囊样积气症 结肠 细胞浸润 异物巨细胞反应
下载PDF
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健伟 金颂良 骆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幼年黄色肉芽肿 四肢 皮损 解剖部位 异物巨细胞 皮肤 表皮
下载PDF
丝素蛋白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电纺丝支架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
10
作者 程自申 杨成伟 +3 位作者 刘莉 杨洋 邓国英 叶晓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506,共7页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P(LLA-CL)]电纺丝支架的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方法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P(LLA-CL),(w/w=1∶1)及混有含25%SF的P(LLA-CL)[SF/P(LLA-CL)]纳米纤维支架,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至4...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P(LLA-CL)]电纺丝支架的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方法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P(LLA-CL),(w/w=1∶1)及混有含25%SF的P(LLA-CL)[SF/P(LLA-CL)]纳米纤维支架,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至45只6个月龄大鼠皮下6个月,以观察评估SF对P(LLA-CL)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病理切片显示,支架植入3个月时,P(LLA-CL)支架明显肿胀,并开始分层,6个月时支架已支离破碎;而SF/P(LLA-CL)支架植入6个月时仍能保持相对完整的结构。免疫组化切片显示,在支架植入1个月时P(LLA-CL)支架表面及内部有大量的巨噬细胞,3个月时仍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同时伴有异物巨细胞生成;而SF/P(LLA-CL)支架组巨噬细胞及异物巨细胞在各个时间点表达均不明显。炎症基因相对表达结果显示,在支架植入1周时P(LLA-CL)支架组TNF-α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1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NF-α、IL-1β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2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NF-α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3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GF-β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6个月时P(LLA-CL)支架组IL-1β及TGF-β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结论 SF能延缓P(LLA-CL)降解,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 降解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异物巨细胞 生物相容性
原文传递
肠囊样积气症1例
11
作者 辛晴 刘斌 +3 位作者 袁杭 李长天 孙亚敏 赵腾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3-944,共2页
患者女性,39岁,因停止排便排气1周,加重伴腹部胀痛2天入院。患者发病初期未予重视,后因腹部胀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初诊为肠梗阻,行腹部平片检查,提示肠梗阻,遂予以输液等治疗。后因治疗后患者症状无缓... 患者女性,39岁,因停止排便排气1周,加重伴腹部胀痛2天入院。患者发病初期未予重视,后因腹部胀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初诊为肠梗阻,行腹部平片检查,提示肠梗阻,遂予以输液等治疗。后因治疗后患者症状无缓解前来我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肠壁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灰白色结节,大小不等,最大径约0.5cm;盆底可见粘连带并包绕乙状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肠囊样积气症 细胞浸润 异物巨细胞反应
下载PDF
中医中药治疗损伤半月板机制的探讨(动物实验部份二)
12
作者 胡声宇 左汝铎 +1 位作者 扈克文 张鸿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有关半月板形态结构的论述,在国内外陆续有过一些报导。国内有人对胎儿,幼儿、初生儿及成年人半月板的形态进行过观察。国外有学者论述了半月板的组织结构,有的学者就半月板中的血管和神经分布进行了研究。关于损伤后半月板能否再生和愈... 有关半月板形态结构的论述,在国内外陆续有过一些报导。国内有人对胎儿,幼儿、初生儿及成年人半月板的形态进行过观察。国外有学者论述了半月板的组织结构,有的学者就半月板中的血管和神经分布进行了研究。关于损伤后半月板能否再生和愈合,是一重大科研课题,近期引起人们广泛兴趣。长期以来传统观点认为,半月板缺乏血液供应,损伤后一般不能愈合,需采取手术切除,。在临床经验方面,已故骨科专家郑怀贤教授有过中医中药治好损伤半月板的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血液供应 半月板 手术切除 异物巨细胞 实验组 毛细血管 纤维细胞 纤维母细胞 兴趣
下载PDF
收缩性肠系炎1例报告
13
作者 刘宝瑄 韩景明 +1 位作者 鲍健 李晓东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66-66,共1页
本病较为少见,病因尚不明,可能和自身免疫有关。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2倍~3倍。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1岁,病理号45369,患者1979年患急性阑尾炎,于某医院做手术切除。
关键词 病理号 收缩性 急性阑尾炎 自身免疫 细胞变性坏死 巨噬细胞 小肠肠管 多核异物巨细胞 血管扩张充血 脂肪小叶
下载PDF
蛙肉敷牙致眼裂头蚴病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少云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89年第2期92-92,共1页
患者程××,女,17岁,广东花县人。病案号114120,因左眼上睑反复红肿一年余,于1986年12月29日入院。缘于10年前因牙痛而用鲜蛙肉敷牙。虽牙痛消失,但左面颊部红肿热痛。经当地卫生院抗菌治疗,症状消失。
关键词 裂头蚴病 病案号 上睑 红肿热痛 抗菌治疗 面颊部 眼裂 面裂 全身一般情况 异物巨细胞
下载PDF
丝素蛋白对基于聚左旋乳酸电纺织丝纳米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自申 杨成伟 +3 位作者 刘莉 杨洋 邓国英 叶晓健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43-246,I0001,共5页
目的系统地研究丝素蛋白(SF)对基于聚左旋乳酸(PLLA)的纳米纤维支架体内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静电纺丝的技术分别制备聚左旋乳酸-共轭-ε-己内酯[P(LLA-CL),质量比=1∶1]及混有含25%SF的SF/P(LLA-CL)纳米纤维支架。2种支架分别分... 目的系统地研究丝素蛋白(SF)对基于聚左旋乳酸(PLLA)的纳米纤维支架体内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静电纺丝的技术分别制备聚左旋乳酸-共轭-ε-己内酯[P(LLA-CL),质量比=1∶1]及混有含25%SF的SF/P(LLA-CL)纳米纤维支架。2种支架分别分别植入45只6个月龄大鼠皮下6个月,评估生物相容性。结果病理切片显示,SF能显著改善组织反应,表现为1、3个月时SF/P(LLA-CL)支架较P(LLA-CL)支架有较少的巨噬细胞侵入及3个月时在SF/P(LLA-CL)支架周围较少的异物巨细胞的形成,同样还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或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0在不同的植入时间有较低的表达水平。结论 SF加入P(LLA-CL)支架后在皮下植入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物相容性,提示SF可作为材料设计具有前景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巨噬细胞 巨细胞 异物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读片窗
16
作者 吴碧华 廖进宝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胆囊癌 泡沫细胞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病灶内 异物巨细胞
下载PDF
钙化上皮瘤(附45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1985年第1期48-49,共2页
钙化上皮瘤亦称毛发基质细胞瘤,木乃伊化表皮样囊肿等。这是一种逐渐增大的球型硬瘤,直径约0.1-5cm,多见于青年人的真皮内,与表皮粘连。患部表皮正常,有时破溃和结痂。发病率仅占病理活检材料的1/1,000。对其性质和组织发生学尚有很多... 钙化上皮瘤亦称毛发基质细胞瘤,木乃伊化表皮样囊肿等。这是一种逐渐增大的球型硬瘤,直径约0.1-5cm,多见于青年人的真皮内,与表皮粘连。患部表皮正常,有时破溃和结痂。发病率仅占病理活检材料的1/1,000。对其性质和组织发生学尚有很多不明之处。现将我院5l-82年的45例报告如下。男女之比为19:27。1-10岁者 8人,11-20岁23人,21-30岁5人,31-40岁4人,41-50岁2人,51-60岁3人。病程半年以下者16例,半年到1年者9例,l-2年者10例,2年以上者8例。发生部位:颜面7例、头部7例、颈部8例、上肢10例,下肢4例,躯干7例,未记载部位2例。在颜面7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上皮瘤 异物巨细胞 苍白色
下载PDF
人工肌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尅戎 张佩蒂 +4 位作者 俞昌泰 苑建新 孙月华 陈瑞珍 高玉兰 《上海医学》 CAS 1983年第3期135-138,187,共5页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以硅橡胶、桑蚕丝和涤纶制成的“中空”型人工肌腱植入体内后,吻接部和腱芯内均有大量纤维组织形成,纤维组织与腱芯中的丝纤维相互交织并渐充满腱芯而承受拉力,故可避免人工肌腱吻接部断裂;而且在人工肌腱...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以硅橡胶、桑蚕丝和涤纶制成的“中空”型人工肌腱植入体内后,吻接部和腱芯内均有大量纤维组织形成,纤维组织与腱芯中的丝纤维相互交织并渐充满腱芯而承受拉力,故可避免人工肌腱吻接部断裂;而且在人工肌腱周围尚可形成纤维囊样“假鞘”,保证肌腱的滑动性。这种人工肌腱可作为肌腱的持久性替代物,并可望获得良好结果,但在手部“无人区”反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健 内芯 丝线 体肌 肉芽组织 长入 结缔组织 蚕丝 丝纤维 金相组织 纤维组织 人工肌腱 异物巨细胞
下载PDF
更昔洛韦埋植剂治疗眼的病理表现
19
作者 Srivastava S.K. Martin D.F. +1 位作者 Mellow S.D. 王大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9期52-53,共2页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athologic findings of eyes treated with ganciclovir implants. Design: Retrospective consecutive case series. Participants: Thirty-three eyes from 19 AIDS patients with ganciclovir implants. ...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athologic findings of eyes treated with ganciclovir implants. Design: Retrospective consecutive case series. Participants: Thirty-three eyes from 19 AIDS patients with ganciclovir implants. Methods: Pathologic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1993 through 1999 at the National Eye Institute were reviewed. Thirty-three eyes from 19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with ganciclovir implants. The submitted eyes then were sectioned through the implant site and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 and eosin, periodic acid-Schiff, and other special stains when needed. Medical records, including 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otes, were reviewed carefully. Main Outcome Measure: Light microscopic findings at and around the site of implantation. Results: Scars of surgical perforation were present in all eyes. Fibrous ingrowth developed from the implant site into the vitreous in 32 of the 33 eyes. Vitreous hemorrhage was present in 18 of the 33 eyes. Poor wound apposition was found in 2 of the 33 eyes, both of which had undergone multiple procedures. Foreign body giant cell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most of the eyes related to suture material. Thirty-two of the 37 implant sites were located within the pars plana, whereas the other 5 were either on the border of the pars plana and pars plicata (n=4) or within the pars plicata (n=1). Hyalinization, atrophic changes of the ciliary body in the area of implantation, or both were observed in 18 eyes. Conclusions: The ganciclovir implant is well tolerated within the eye. Fibrous ingrowth is present in most eyes and seems to be a benign occurrence because of its limited extension. Microscopic vitreous hemorrhage is present in many eyes, especially those that underwent multiple procedures. Poor wound apposition occurred rarely and was found only in eyes that had undergone multiple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植剂 睫状体平坦部 纤维增殖 玻璃体出血 异物巨细胞 病理标本 特殊染色 纤维增生 病例研究 伤口愈合
下载PDF
2014年青岛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试题(二)
20
《青岛医药卫生》 201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卫生技术 继续医学教育 异物巨细胞 试题 青岛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