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硫氰酸酯类(ITCs)调味品中二氧化硫残留值超标原因的研究
1
作者 李伟 王嘉豪 +1 位作者 刘均 马永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87,共5页
对含异硫氰酸酯类(ITCs)的调味品中二氧化硫残留值超标原因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测定了部分调味品的ITCs含量以及二氧化硫残留值,结果表明,ITCs含量与二氧化硫残留值存在相关性。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的对照实验以及水解产物分析表明ITC... 对含异硫氰酸酯类(ITCs)的调味品中二氧化硫残留值超标原因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测定了部分调味品的ITCs含量以及二氧化硫残留值,结果表明,ITCs含量与二氧化硫残留值存在相关性。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的对照实验以及水解产物分析表明ITCs是造成残留超标的关键因素,离子色谱法的检测结果证实了这一推论。研究表明,GB 5009.34—2016在测定异硫氰酸酯类(ITCs)调味品中二氧化硫残留值时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残留值 异硫氰酸酯类(ITCs) 调味品 异硫氰酸烯丙(AITC)
下载PDF
《饲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方法》国家标准修订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凤枰 佟建明 +1 位作者 张艳红 李德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3-101,共9页
本文对修订的GB/T 13087-2020《饲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方法》进行解读。本次修订增加了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异硫氰酸酯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应用,更改了方法的适用范围、白芥子酶的制备和用量、气相色谱条件和测定结果计算公式,删除... 本文对修订的GB/T 13087-2020《饲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方法》进行解读。本次修订增加了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异硫氰酸酯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应用,更改了方法的适用范围、白芥子酶的制备和用量、气相色谱条件和测定结果计算公式,删除了银量法。经实验验证,修订后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2 mg/kg,定量限为5 mg/kg;在0~2.0 mg/mL内,丙烯基异硫氰酸酯、丁烯基异硫氰酸酯和戊烯基异硫氰酸酯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值均与质量浓度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精密度实验RSD为1.53%~9.96%;方法回收率为83.6%~106.9%、RSD为0.30%~8.67%,修订后的国家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饲料原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白芥子酶 气相色谱法 异硫氰酸酯 国家标准修订
下载PDF
丙烯腈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细胞的毒性影响及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朱薛羽 周结 +2 位作者 董颖 陆荣柱 李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肝(insulin resistance-Buffalo rat liver,IR-BRL)细胞对丙烯腈毒性的易感性及膳食源化学物苯乙基异硫氰酸酯(β-phenylethyl isothiocyanate,PEITC)对其毒性的拮抗效应。方法:以葡萄糖消耗量、胰岛素受体底物-...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肝(insulin resistance-Buffalo rat liver,IR-BRL)细胞对丙烯腈毒性的易感性及膳食源化学物苯乙基异硫氰酸酯(β-phenylethyl isothiocyanate,PEITC)对其毒性的拮抗效应。方法:以葡萄糖消耗量、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2,IRS-2)蛋白和胞内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蛋白表达量为评价指标,采用50 nmol/L胰岛素诱导处理BRL细胞24 h,构建IR-BRL细胞模型。以2.5~5.0 mmol/L丙烯腈处理IR-BRL细胞12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法检测细胞毒性,综合评价IR-BRL细胞对丙烯腈的易感性特征。以1.25~5.0μmol/L PEITC预处理丙烯腈染毒的IR-BRL细胞1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和LDH漏出率法检测细胞毒性,评价PEITC减弱IR-BRL细胞对丙烯腈的易感效应。结果:胰岛素处理后BRL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IRS-2和PI3K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说明IR-BRL细胞模型成功构建。相比于正常BRL细胞,2.5和4.0 mmol/L丙烯腈处理后IR-BRL细胞活力显著下降,LDH漏出率显著增多,说明IR-BRL细胞对丙烯腈毒性更为敏感。与正常染毒肝细胞相比,1.25~5.0μmol/L PEITC可显著增强丙烯腈染毒后IR-BRL细胞的活力,降低LDH漏出率。结论:IR-BRL细胞对丙烯腈毒性更为敏感,PEITC对其易感性具有减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易感性 丙烯腈 苯乙基异硫氰酸酯 肝毒性 膳食源化学物
下载PDF
辣木异硫氰酸酯改善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
4
作者 毛家英 白玉英 +2 位作者 彭麟杰 解静 田洋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0,共9页
目的:建立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C2C12-IR)模型,探讨辣木异硫氰酸酯(MIC-1)对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利用棕榈酸(PA)诱导C2C12肌管细胞,建立稳定的C2C12-IR模型,并用不同浓度MIC-1(0,2,4,8,16μmol/L)处理细胞16 h。采... 目的:建立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C2C12-IR)模型,探讨辣木异硫氰酸酯(MIC-1)对C2C12肌管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利用棕榈酸(PA)诱导C2C12肌管细胞,建立稳定的C2C12-IR模型,并用不同浓度MIC-1(0,2,4,8,16μmol/L)处理细胞16 h。采用MTT法检测C2C12-IR细胞存活率,并观察MIC-1对C2C12-IR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检测细胞氧化损伤情况,包括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确定了C2C12-IR模型最佳建模条件,即用0.5 mmol/L PA处理C2C12肌管细胞16 h;与C2C12-IR组相比,MIC-1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增加了C2C12-IR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和糖原含量;MIC-1显著降低了C2C12-IR细胞中MDA和NO水平,显著增加了GSH水平;此外,MIC-1显著增加了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同工酶1(PDK1)、磷酸化AKT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水平。结论:MIC-1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异硫氰酸酯 C2C12细胞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胰岛素信号通路
下载PDF
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艳凤 喻少帆 +2 位作者 李嘉诚 冯玉红 李伏坤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33-38,共6页
采用温度、时间、pH、超声频率4个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其对水溶液中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稳定性的影响.将异硫氰酸酯溶解在含有少量甲醇的水溶液中,通过HPLC检测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浓度变化,来考察各因素对其稳定性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采用温度、时间、pH、超声频率4个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其对水溶液中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稳定性的影响.将异硫氰酸酯溶解在含有少量甲醇的水溶液中,通过HPLC检测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浓度变化,来考察各因素对其稳定性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时间因素对烯丙基异硫氰酸酯降解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超声频率、温度、pH.对降解后的混合物用石油醚进行萃取,并通过LC-MS,GC-MS进行检测分析,烯丙基异硫氰酸酯降解的主要产物是烯丙基硫氰酸和环丙基异硫氰酸酯,而且随着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降解,烯丙基硫氰酸和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异硫氰酸酯 异硫氰酸酯 稳定性 水解
下载PDF
块茎山嵛菜中五种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评价及干燥工艺的影响
6
作者 张子路 康振辉 《中国食品工业》 2023年第6期96-99,共4页
块茎山嵛菜(Eutremajaponicum),俗称山葵(Wasabi),是风味独特的药食两用植物。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高低决定了山嵛菜属(Eutrema)的口感,因此对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准确测定是评价不同商品以及野生山嵛菜品质的基础。本研究使用... 块茎山嵛菜(Eutremajaponicum),俗称山葵(Wasabi),是风味独特的药食两用植物。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高低决定了山嵛菜属(Eutrema)的口感,因此对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准确测定是评价不同商品以及野生山嵛菜品质的基础。本研究使用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不同酶解时间、不同干燥处理、常温和低温保存条件下,块茎山嵛菜中异硫氰酸酯(AITC)、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BITC)、5-甲硫基戊基异硫氰酸酯(5-MPITC)、6-甲硫基异硫氰酸酯(6-MHITC)、6-甲磺基异硫氰酸酯(6-MITC)等五种主要异硫氰酸酯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无论是新鲜样品还是干燥样品,甲醇酶解90min活性成分提取率最高;常规热干燥、减压干燥、冷冻干燥等三种方法干燥处理活性成分均低于新鲜药材直接提取;超低温保存的样品与新鲜样品有效成分没有显著性差异。最终评价出新鲜药材提取法最大程度保留了山嵛菜中异硫氰酸酯类活性成分,该方法可用于比较块茎山嵛菜栽培种与其野生近缘种异硫氰酸酯的含量差异,并为山嵛菜属蔬菜资源筛选建立重要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嵛菜 新鲜药材提取 减压干燥 冷冻干燥 高效液相色谱 异硫氰酸酯
下载PDF
用于制备浮选捕收剂苯甲酰基硫氨酯的中间体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研究
7
作者 王彦军 刘瑶 《有色矿冶》 2023年第1期18-20,共3页
苯甲酰基硫氨酯是一种新型的硫化矿浮选捕收剂,它的合成方法大多是使用中间体苯甲酰基异硫氰酯与醇反应合成。介绍了以硫氰酸钠与苯甲酰氯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组合催化剂DP,催化合成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的方法。该方法获得的中间体苯... 苯甲酰基硫氨酯是一种新型的硫化矿浮选捕收剂,它的合成方法大多是使用中间体苯甲酰基异硫氰酯与醇反应合成。介绍了以硫氰酸钠与苯甲酰氯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组合催化剂DP,催化合成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的方法。该方法获得的中间体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产品纯度、收率等指标较为理想。该合成方法较有机溶剂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其合成中间体可以直接用于捕收剂苯甲酰基硫氨酯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酰基硫氨 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 组合催化剂DP 水溶剂 非均相反应
下载PDF
2,3,4,6-四-O-特戊酰基-β-D-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国斌 刘显亮 +2 位作者 杨翠英 陈慧宗 巩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60-62,共3页
研究一种以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酰基化、溴代等反应合成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并首次合成了一种新的2,3,4,6-四-O-特戊酰基-β-D-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产物经质谱、核磁共振谱及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糖基异硫氰... 研究一种以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酰基化、溴代等反应合成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并首次合成了一种新的2,3,4,6-四-O-特戊酰基-β-D-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产物经质谱、核磁共振谱及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糖基异硫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和有机合成中间体,该类化合物将在合成糖基硫脲类化合物、核苷类似物、杂环化合物、糖多肽等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化合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酯 医药和有机中间体 2 3 4 6-四-O-特戊酰基-β—D-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 合成
下载PDF
氟代苯基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与液晶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增辉 姚丽双 +4 位作者 穆全全 赵晶丽 刘永刚 李大禹 闫冬梅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9-483,共5页
通过偶联法合成了6种氟代苯基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液晶化合物。这些液晶均具有较高的Δn值,约为0.40~0.54。差热分析结果显示,具有更多取代氟原子的液晶化合物具有相对更低的熔点。将这些高Δn液晶化合物溶于商品炔类液晶材料时,氟原... 通过偶联法合成了6种氟代苯基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液晶化合物。这些液晶均具有较高的Δn值,约为0.40~0.54。差热分析结果显示,具有更多取代氟原子的液晶化合物具有相对更低的熔点。将这些高Δn液晶化合物溶于商品炔类液晶材料时,氟原子为1、2的液晶化合物显示出更低的黏度。当这些混合液晶材料用于具有固定调制量的光学器件时,2个取代氟原子的液晶化合物显示出了更好的响应性能。这些液晶化合物在液晶光学器件中将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二苯乙炔 异硫氰酸酯液晶 合成 Δn 响应时间
下载PDF
异硫氰酸酯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胡国伟 杨瑛洁 +3 位作者 李淑燕 胡小松 廖小军 张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24-527,531,共5页
异硫氰酸酯(ITCs)是一类通式为R-N=C=S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是十字花科某些蔬菜的独特风味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重点对ITC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 异硫氰酸酯(ITCs) 定性 定量
原文传递
二乙胺滴定法测定辣根及芥末制品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清峰 姜子涛 +1 位作者 董峰光 李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1,共4页
本文报道了测定辣根及芥末制品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一种新方法--二乙胺滴定法。异硫氰酸酯与二乙胺在丙酮溶液中发生均相反应,生成相应的硫脲,过量的二乙胺用标准盐酸滴定,从而计算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通过与哌啶法、吗啉法的对比实验,... 本文报道了测定辣根及芥末制品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一种新方法--二乙胺滴定法。异硫氰酸酯与二乙胺在丙酮溶液中发生均相反应,生成相应的硫脲,过量的二乙胺用标准盐酸滴定,从而计算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通过与哌啶法、吗啉法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酯 二乙胺 辣根 芥末
下载PDF
非硫光气法合成一些难合成的芳基异硫氰酸酯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杜晓华 许响生 +2 位作者 傅幼锋 楼泳淋 徐振元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79,共2页
在三乙烯二胺存在下,芳胺与二硫化碳反应先生成芳胺基二硫代甲酸盐,然后与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反应,可用于制备苯环上连接了硝基、三氟甲基或者两个以上卤素等吸电子基团的难合成芳基异硫氰酸酯,收率达到71%~95%。
关键词 芳基异硫氰酸酯 三乙烯二胺 双(三氯甲基)碳酸 硫光气法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根及芥末制品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清峰 姜子涛 +1 位作者 张久春 李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20,共6页
研究了溶剂、pH对异硫氰酸酯吸收光谱的影响,并报道了测定辣根及芥末制品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一种新方法。异硫氰酸酯在正己烷溶剂中的λmax=249nm,εmax=1041L/mol·cm。在249nm处测定样品正己烷提取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工作曲线,... 研究了溶剂、pH对异硫氰酸酯吸收光谱的影响,并报道了测定辣根及芥末制品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一种新方法。异硫氰酸酯在正己烷溶剂中的λmax=249nm,εmax=1041L/mol·cm。在249nm处测定样品正己烷提取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工作曲线,计算出样品的异硫氰酸酯含量。该法简便省时,灵敏度高,并通过与哌啶法对比实验,证明该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酯 紫外分光光度法 辣根 芥末
下载PDF
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与液晶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增辉 刘永刚 +5 位作者 姚丽双 曹召良 穆全全 鲁兴海 胡立发 宣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31,共5页
通过先偶联后还原的方法合成了3种具有氟取代的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化合物。液晶性质测试表明,这些材料均具有较高的Δn值,且随着分子中π电子共轭长度增加而变大,最大可达0.576。将这些高Δn液晶化合物溶于商品炔类液晶材料,可提高其... 通过先偶联后还原的方法合成了3种具有氟取代的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化合物。液晶性质测试表明,这些材料均具有较高的Δn值,且随着分子中π电子共轭长度增加而变大,最大可达0.576。将这些高Δn液晶化合物溶于商品炔类液晶材料,可提高其响应速度;其中苯基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对器件响应性能的提升幅度最大。实验结果表明,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是一种具有高Δn、低旋转黏度的快速液晶材料,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二苯乙炔 异硫氰酸酯 合成 Δn 响应时间
下载PDF
芸薹属植物提取液与异硫氰酸酯类制剂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继伟 周俊学 +4 位作者 王宇鹏 赵浩宾 赵世民 王慧 刘领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36,共7页
为寻找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的生物材料,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3种芸薹属植物提取液和3种异硫氰酸酯类制剂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芸薹属芜菁、芥菜和油菜提取液均显著抑制烟草疫霉菌菌... 为寻找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的生物材料,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3种芸薹属植物提取液和3种异硫氰酸酯类制剂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芸薹属芜菁、芥菜和油菜提取液均显著抑制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EC_(50)值分别为11.39、9.18和5.88 mg/mL,油菜提取液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应最佳。(2)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和甲基异硫氰酸酯(MITC)制剂也均显著抑制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EC_(50)值分别为2.07和4.44 mg/L,AITC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应最佳;而异硫氰酸苯酯(PITC)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见,3种芸薹属植物和2种异硫氰酸酯类制剂(AITC和MITC)对烟草疫霉菌具有较好的生防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烟草疫霉菌 芸薹属 植物提取液 异硫氰酸 异硫氰酸烯丙 甲基异硫氰酸酯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辣根油中异硫氰酸酯的水解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清峰 姜子涛 +1 位作者 张云华 李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pH值、溶剂、超声波等因素对辣根油中异硫氰酸酯水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异硫氰酸酯水解速度加快;在丙酮溶液中异硫氰酸酯性质稳定;在超声波条件下异硫氰酸酯水解速度极快。同时,我们讨论了异硫氰酸... 本文研究了温度、pH值、溶剂、超声波等因素对辣根油中异硫氰酸酯水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异硫氰酸酯水解速度加快;在丙酮溶液中异硫氰酸酯性质稳定;在超声波条件下异硫氰酸酯水解速度极快。同时,我们讨论了异硫氰酸酯的水解机理,并提出了一种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酯 水解 机理
下载PDF
异硫氰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高中良 刘秀莲 +1 位作者 刘东 张丽英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2-325,334,共5页
异硫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合成取代硫脲类农药中有广泛应用。综述了以不同起始原料如叔醇、胺、腈氧化物及异腈化物等合成异硫氰酸酯的方法,并对某些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研究。介绍了由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制备异硫氰酸酯的方... 异硫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合成取代硫脲类农药中有广泛应用。综述了以不同起始原料如叔醇、胺、腈氧化物及异腈化物等合成异硫氰酸酯的方法,并对某些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研究。介绍了由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制备异硫氰酸酯的方法,其中Boc酸酐的使用因副产物少、后处理简单而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一些如微波等新技术的应用对异硫氰酸酯的制备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酯 制备 叔醇 异腈化物
下载PDF
异硫氰酸酯的产生、化学性质及测定方法 被引量:29
18
作者 姜子涛 张清峰 李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4,共6页
异硫氰酸酯是辣根、芥末及其制品的有效成分,其含量的多少是该类调味品主要的质量指标。异硫氰酸酯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杀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癌症和肿瘤等作用。吸引了众多食品化学、医药、生物学家的研究兴趣。... 异硫氰酸酯是辣根、芥末及其制品的有效成分,其含量的多少是该类调味品主要的质量指标。异硫氰酸酯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杀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癌症和肿瘤等作用。吸引了众多食品化学、医药、生物学家的研究兴趣。本文从异硫氰酸酯的产生、化学性质及测定方法出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酯 产生 化学性质 测定方法
下载PDF
辣根等十字花科蔬菜中硫甙水解产物异硫氰酸酯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清峰 姜子涛 李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8,共6页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辣根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CFV)具有抗癌症和肿瘤的作用。研究表明CFV中硫甙的水解产物异硫氰酸酯(ITCs)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是CFV是最主要的抗癌活性成分。ITCs能够有效的防止饮食中的多种致癌物如多环芳烃、杂环胺和亚...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辣根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CFV)具有抗癌症和肿瘤的作用。研究表明CFV中硫甙的水解产物异硫氰酸酯(ITCs)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是CFV是最主要的抗癌活性成分。ITCs能够有效的防止饮食中的多种致癌物如多环芳烃、杂环胺和亚硝胺所引起的DNA损伤和癌症。其机制是通过抑制I相还原酶活性和诱导II相酶的产生来解毒和加速致癌物的排泄。同时,ITCs还具有如杀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许多生物活性。但高剂量的ITCs也具有基因毒性,可能引起哺乳动物细胞姐妹染色体交换和染色体失常,从而引起突变和致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 十字花科蔬菜 硫甙 异硫氰酸酯 生物活性 基因毒性
下载PDF
哌嗪非水滴定法快速测定芥末油中的异硫氰酸酯 被引量:14
20
作者 姜子涛 吴月英 +2 位作者 罗辉 乌刚 陈伟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9-62,共4页
以冰乙酸-丙酮为溶剂,使调味芥末油中的辛辣成份异硫氰酸酯(主要为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哌嗪发生均相反应生成双取代的硫脲。过量的哌嗪在结晶紫作指示剂的条件下,用高氯酸的冰乙酸溶液滴定,然后计算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
关键词 异硫氰酸酯 哌嗪非水滴定法 芥末油 调味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