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4与IL-10联合诱导异种骨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毕树雄 戴尅戎 汤亭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探讨IL4和IL10在诱导异种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取雄性BALB/c小鼠60只(体重20~22g)为骨移植受体,取新西兰兔1只为异种骨供体。实验用小鼠股后肌袋骨移植模型。将动物随机等分为A、B、C3组,在小鼠左肢股后肌袋植入新鲜... [目的]探讨IL4和IL10在诱导异种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取雄性BALB/c小鼠60只(体重20~22g)为骨移植受体,取新西兰兔1只为异种骨供体。实验用小鼠股后肌袋骨移植模型。将动物随机等分为A、B、C3组,在小鼠左肢股后肌袋植入新鲜异种骨粒(75mg/只)并做如下处理。A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0μl;B组腹腔注射IL4和IL10各0.5μg(100μl);C组植骨部注射IL4和IL10各0.5μg(100μl)。于术后1、2、4、6周分批取材。通过检测受者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细胞因子及组织学变化,观察诱导异种骨移植免疫耐受的效果。另取BALB/c小鼠10只和本地菜兔1只做二次移植实验,确定免疫抑制作用是否有供体特异性。[结果]与A组相比,B和C组注射IL4及IL10后均明显抑制了骨抗原二次刺激引起的细胞增殖(P<0.01),腹腔注射起效早,局部注射作用持久。细胞因子检测,早期B组IL2和IFNγ分泌增加(P<0.05),C组仅IFNγ分泌增加;2周时两组的IFNγ和IL4分泌均明显减少(P<0.05),C组的IL2分泌也明显减少(P<0.001)。组织学检查,注射IL4和IL10后植骨部炎细胞浸润少,尤其C组诱导成骨较多。二次移植实验表明,IL4和IL10的免疫抑制作用有供体抗原特异性。[结论]IL4和IL10能有效抑制新鲜异种骨移植免疫反应,促进耐受形成。抑制作用在早期主要通过细胞因子调节,使Th1/Th2达到动态平衡而实现。腹腔注射起效早,局部注射作用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免疫耐受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腹腔注射
下载PDF
异种骨移植及骨诱导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彬 林月秋 汤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29-931,共3页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骨诱导 免疫排斥反应 自体骨移植 同种异体骨 骨科治疗 病理因素 治疗方法 交叉感染 降解能力 生物性能 潜在价值 生物材料 抗原差异 骨缺损 后遗症 限制 人工骨 艾滋病 创伤
下载PDF
异种骨移植对牙周骨缺损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铁楼 刘国勤 +1 位作者 吴织芬 周以钧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481-484,共4页
异种骨移植作为骨缺损修复的常见方法,受到与骨相关学科工作者的关注,由于异种骨移植材料来源丰富,能满足日益增多的病人需求。本文就异种骨的免疫原性、处理方法和在牙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其进展加以综述,为异种骨移植物的基础和临... 异种骨移植作为骨缺损修复的常见方法,受到与骨相关学科工作者的关注,由于异种骨移植材料来源丰富,能满足日益增多的病人需求。本文就异种骨的免疫原性、处理方法和在牙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其进展加以综述,为异种骨移植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牙周骨缺损 骨再生
下载PDF
脱蛋白松质骨作为异种骨移植材料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春阳 姜宏春 金春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4661-4664,共4页
背景:采用脱蛋白处理后的松质骨可见大小不等、相互交通、开放孔隙的网架结构,其无机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有机成分为胶原,力学性能保存良好,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能是一种新型骨移植材料。目的:介绍异种脱蛋白松质骨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 背景:采用脱蛋白处理后的松质骨可见大小不等、相互交通、开放孔隙的网架结构,其无机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有机成分为胶原,力学性能保存良好,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能是一种新型骨移植材料。目的:介绍异种脱蛋白松质骨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的性能,以及其用于骨融合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异种脱蛋白松质骨、骨融合、载体",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VIP)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1998-01/2009-12有关文章,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33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动物骨均有相似的生物材料结构和造型,较人工合成材料骨具有极好的细胞贴附性和细胞生长增殖环境。但由于异种骨移植时种属间的抗原差异,存在剧烈的免疫排斥反应,骨组织兼容性差,关键问题是植入体内免疫问题。如能克服免疫原性,异种脱蛋白松质骨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骨载体材料,可为再血管化和成骨细胞的分化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蛋白松质骨 骨融合 载体 异种骨移植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治疗股骨内髁骨坏死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卫明 赵德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应用病灶清除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的方法治疗股骨内髁缺血性坏死 ,探索股骨内髁骨坏死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上述术式治疗股骨内髁缺血性坏死 11例 ,均为单侧发病。病因特发性 7例 ,激素性 4例 ;术后... 目的 应用病灶清除髓芯减压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的方法治疗股骨内髁缺血性坏死 ,探索股骨内髁骨坏死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上述术式治疗股骨内髁缺血性坏死 11例 ,均为单侧发病。病因特发性 7例 ,激素性 4例 ;术后平均随访 2~ 4年 ,根据手术前后膝关节评分、影像学表现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 6 3分 ,术后平均 92分 ,优良率 81 8% ;影像学表现 9例保持稳定。结论 病灶清除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治疗股骨内髁骨坏死 ,手术操作简单、减少了供区的并发症、疗效确切 ,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芯减压 骨髓细胞 异种骨移植 股骨内髁骨 骨坏死 并发症 异种骨
下载PDF
骨缺损异种骨移植同期种植修复疗效的锥形束CT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兴 孟箭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评价异种骨移植同期牙种植修复单个牙缺失伴唇(颊)侧水平型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应用锥形束CT观察不同时期骨移植材料的成骨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牙列缺损的10例患者行异种骨移植,同期植入14颗种植体。术后即刻、3个月... 目的:评价异种骨移植同期牙种植修复单个牙缺失伴唇(颊)侧水平型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应用锥形束CT观察不同时期骨移植材料的成骨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牙列缺损的10例患者行异种骨移植,同期植入14颗种植体。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锥形束CT扫描,应用CT自带的KaVo eXam Vision软件观察种植体周围骨密度,测量种植体唇(颊)侧不同位点的牙槽嵴厚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评估异种骨移植材料的成骨效果。结果:随体内存留时间的延长,异种骨移植材料成骨效果的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种骨移植同期牙种植修复缺失牙的临床效果可以通过锥形束CT进行评估,异种骨移植材料在水平型单壁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良好的成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水平型骨缺损 牙种植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病灶清除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卫明 赵德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5期314-315,共2页
目的应用病灶清除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的方法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探索距骨骨坏死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6月~2002年9月采用上述术式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17例,均为单侧发病。根据Ficat及Arlet分期标准Ⅱ期14例,Ⅲ期3... 目的应用病灶清除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的方法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探索距骨骨坏死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6月~2002年9月采用上述术式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17例,均为单侧发病。根据Ficat及Arlet分期标准Ⅱ期14例,Ⅲ期3例,术后随访24~51个月,平均37个月,根据手术前后美国足踝关节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AOFAS)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7例踝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OFAS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29.9分,1例于术后25个月改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病灶清除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治疗距骨骨坏死,手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细胞 重组合异种骨移植 距骨缺血性坏死 距骨坏死 骨髓基质细胞
下载PDF
重组合异种骨移植修复骨不连骨缺损15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懋 许刚 贾学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288-288,共1页
应用重组合异种骨移植治疗骨不连缺损 15例 ,均在 3~ 5个月达骨性愈合 ,4~ 6个月恢复正常负重。结果提示 ,此方法诱导成骨作用肯定 ,较自体骨移植愈合快 ,临床使用方便 ,无明显的排斥反应及副作用 。
关键词 修复 重组合异种骨移植 骨不连 骨缺损
下载PDF
IL-4与IL-10联合诱导异种骨移植免疫耐受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毕树雄 戴尅戎 汤亭亭 《实用骨科杂志》 2004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 探讨 IL - 4和 IL - 10在诱导异种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反应细胞为 BAL B/c小鼠脾淋巴细胞 ,刺激细胞为新西兰白兔血淋巴细胞 ,刺激抗原为兔骨上清液。采用经典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及骨上清液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法作... 目的 探讨 IL - 4和 IL - 10在诱导异种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反应细胞为 BAL B/c小鼠脾淋巴细胞 ,刺激细胞为新西兰白兔血淋巴细胞 ,刺激抗原为兔骨上清液。采用经典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及骨上清液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法作为异种骨移植的体外实验模型。在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IL - 4、IL - 10及两者联合应用 ,通过测定其 3H- Td R掺入率 ,观察不同细胞因子对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无论在细胞刺激组还是骨上清液刺激组 ,IL- 4对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P<0 .0 0 1和 P<0 .0 5 ) ,IL- 10未表现出抑制作用 (P>0 .0 5 )。在两组 IL- 4和 IL - 10联合应用均产生比 IL - 4单独应用更为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P<0 .0 0 1和 P<0 .0 5 )。结论  IL - 4对由细胞或骨上清液刺激产生的淋巴细胞增殖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IL- 10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 ;IL- 4与 IL- 10联合应用有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4 IL-10 异种骨移植 免疫耐受 淋巴细胞
下载PDF
异种骨移植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永刚 刘维钢 《农垦医学》 2005年第4期311-313,共3页
骨不连和骨缺损一直是骨外科的难题.自从1688年Job meekeren开展第1例异种骨移植以来,异种骨移植自此被人们重视.随着对异种骨处理方法、骨诱导活性物质研究的深入,异种骨移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异种骨的免疫原性、处理方法及临床... 骨不连和骨缺损一直是骨外科的难题.自从1688年Job meekeren开展第1例异种骨移植以来,异种骨移植自此被人们重视.随着对异种骨处理方法、骨诱导活性物质研究的深入,异种骨移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异种骨的免疫原性、处理方法及临床应用方面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临床应用 活性物质 免疫原性 处理方 骨外科 骨缺损 骨不连 第1例 骨诱导
下载PDF
异种骨移植中多种免疫因子的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调节作用
11
作者 徐虎 王冠英 +4 位作者 陈江浩 李明全 胡蕴玉 徐新智 张春礼 《中国康复》 2005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异种骨移植局部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这些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复合了TGF-β的牛松质骨骨粒或单纯牛松质骨骨粒植入小鼠... 目的:观察异种骨移植局部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这些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复合了TGF-β的牛松质骨骨粒或单纯牛松质骨骨粒植入小鼠股部肌肉内,于植入后第4,7,14及21天取材检测。结果:在异种骨移植标本中多种细胞成份可表达I-L1α、IL-6及TNF-αmRNA和蛋白质。复合TGFβ的骨移植局部IL1-α、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单纯异种骨移植(P<0.01)。结论:在异种骨移植局部,多种细胞可以表达IL-1α、IL-6及TNF-αmRNA和蛋白质,且这种表达受到TGF-β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免疫反应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
下载PDF
复合异种骨移植修复兔桡骨中段缺损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杨辉芳 臧晓芳 +2 位作者 郭正清 韩志强 李玉前 《湖南医学》 2001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为解决植骨材料来源困难 ,本研究利用来源广泛 ,价格低廉的复合异种骨作为植骨材料 ,探讨其替代自体新鲜骨的可能性。方法健康新西兰兔 40只 ,随机分为两组 ,人工造成桡骨中断缺损。A组采用复合异种骨移植 ,B组单纯异种骨... 目的为解决植骨材料来源困难 ,本研究利用来源广泛 ,价格低廉的复合异种骨作为植骨材料 ,探讨其替代自体新鲜骨的可能性。方法健康新西兰兔 40只 ,随机分为两组 ,人工造成桡骨中断缺损。A组采用复合异种骨移植 ,B组单纯异种骨移植。采用自体对照法 ,观察实验侧 (右侧 ,复合异种骨或单纯异种骨 )和对照侧 (左侧 ,均为自体骨 )在影像学、免疫学和组织形态学方面的变化 ,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复合异种骨移植侧和自体新鲜骨移植侧 ,各项观察指标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使用的新型复合异种骨 ,有诱导成骨作用 ,几乎无抗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缺损 移植 复合异种骨移植 修复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异种骨移植免疫反应和生物力学的关系
13
作者 杨晨 高中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 研究异种骨骨块免疫反应与生物力学强度的关系。方法 将 1 80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 6组 ,采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组织学观察的方法 ,研究经去抗原处理不同时间段的牛松质骨块在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后的细胞免疫及局部组织的反应。... 目的 研究异种骨骨块免疫反应与生物力学强度的关系。方法 将 1 80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 6组 ,采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组织学观察的方法 ,研究经去抗原处理不同时间段的牛松质骨块在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后的细胞免疫及局部组织的反应。同时用材料力学实验方法研究去抗原处理时间对牛松质骨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  8h组骨块有效地去除了抗原性 ,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物力学特性。随着去抗原处理时间的延长 ,牛松质骨块的生物力学强度明显降低 ,脆性增加。结论 在处理异种骨块时 ,必须在保证异种骨抗原成分有效去除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处理时间 ,以便最大限度地保留骨块的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免疫反应 生物力学 实验 淋巴细胞转化
下载PDF
异种骨移植物OAM胶原治疗牙周骨下袋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照忠 包旭英 +2 位作者 王新平 吴俊 关丽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993-995,共3页
目的:探讨异种骨移植物OAM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5例牙周骨缺损患者,其中40例230个牙位在翻瓣术时植入OAM和BME-10X胶原膜为GTR组。25例200个牙位作翻瓣术为OFD组,术后3、6、12个月回访,通过检查探诊出血指数(BI)、... 目的:探讨异种骨移植物OAM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5例牙周骨缺损患者,其中40例230个牙位在翻瓣术时植入OAM和BME-10X胶原膜为GTR组。25例200个牙位作翻瓣术为OFD组,术后3、6、12个月回访,通过检查探诊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退缩(RE)和牙松动度,X线检查比较两组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GTR组术前PD、CAL和BI分别为7.33mm、8.50mm和2.87,术后6个月分别为3.56mm、4.88mm和1.13;术后12个月分别为3.71mm、4.76mm、1.25;OFD组术前PD、CAL和BI分别为7.05mm、8.35mm和2.40,术后6个月分别为5.12mm、7.05mm和1.68,术后12个月分别为5.50mm、7.10mm和1.70;术后6个月和12个月GTR组和OFD组的PD、CAL和BI均比术前明显改善,术后GTR组的各指标比OFD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的CAL、PD有非常显著性差异,BI有显著性差异,GTR组术后松动度明显降低。GTR组术后骨缺损明显改善,OFD组未见明显新骨形成。结论:GTR与OFD组均能明显改善骨下袋患牙的临床指标,而前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牙周骨再生术 骨下袋 OAM
下载PDF
异种骨移植物BIO-OSS治疗牙周角形骨缺损58例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弓慧玲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BIO-OSS 牙周角形骨缺损
下载PDF
异种骨移植材料制备及其骨诱导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学英 李宝兴 +3 位作者 李靖 殷少芳 宋会平 原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2-365,共4页
目的采用酶处理法去除猪骨组织中的主要异种抗原——α-半乳糖抗原(α-Gal),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其力学性能和骨诱导活性的影响。方法取新鲜猪髂骨用α-半乳糖苷酶处理去除α-Gal,冷冻干燥后辐照灭菌。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猪髂骨分为:A... 目的采用酶处理法去除猪骨组织中的主要异种抗原——α-半乳糖抗原(α-Gal),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其力学性能和骨诱导活性的影响。方法取新鲜猪髂骨用α-半乳糖苷酶处理去除α-Gal,冷冻干燥后辐照灭菌。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猪髂骨分为:A组新鲜骨、B组去抗原骨、C组冻干去抗原骨及D组冻干辐照去抗原骨。取B组骨扫描电镜观察,SmileView软件测量骨髓腔大小;采用ELISA法检测A、B及D组骨块α-Gal含量;检测A、B、C及D组力学性能;将去抗原脱矿骨(实验组)及脱矿骨(对照组),植入Wistar大鼠股部肌袋,于术后3、4、5、6周取出植入骨行组织学观察及ALP活性检测。结果制备的B组骨呈三维网状结构,与人松质骨类似,骨髓腔大小为150~600μm。A、B、D组α-Gal吸光度值分别为0.358±0.027、0.191±0.011和0.190±0.0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间力学性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植入3周,骨内长入的间充质细胞转变成软骨细胞并开始分泌软骨基质,4周骨内形成软骨组织,6周骨边缘成骨活跃,形成类骨质,骨内可见成熟软骨组织;对照组植入3~6周显示植入骨吸收,未见成骨迹象。实验组植入3~6周的AL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处理法能有效去除猪骨组织中的主要异种抗原,保留了其力学性能与骨诱导活性,有望成为一种骨移植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去抗原 力学性能 骨诱导活性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与异种骨移植免疫反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毕树雄 戴尅戎 汤亭亭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09-614,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同种异体与异种骨移植后的免疫反应,观察IL-4和IL-10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取C57BL/6小鼠和新西兰兔作为同种异体和异种骨供体,分别制成新鲜骨和冻干骨。于股后肌袋内分别植入新鲜同种异体、新鲜异种、新鲜异种(给予IL-4和... 目的比较分析同种异体与异种骨移植后的免疫反应,观察IL-4和IL-10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取C57BL/6小鼠和新西兰兔作为同种异体和异种骨供体,分别制成新鲜骨和冻干骨。于股后肌袋内分别植入新鲜同种异体、新鲜异种、新鲜异种(给予IL-4和IL-10治疗)、冻干同种异体及冻干异种骨。结果在植入新鲜骨的各组中,新鲜异种组早期细胞刺激反应较新鲜同种组强(P< 0.05)。1周时新鲜异种组CD4+ T细胞亚群和CD4/CD8比值与新鲜同种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2周时明显低于新鲜同种组。细胞因子检测显示,新鲜异种组的IL-2分泌较新鲜同种组多(P< 0.05),而且IFN-γ分泌少,IL-4分泌多(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新鲜异种组细胞浸润多,且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与新鲜异种组相比,用IL-4和IL-10治疗后明显抑制了骨抗原二次刺激引起的细胞增殖(P<0.01);早期IFN-γ分泌增加,2周时IFN-γ和IL-4分泌均明显减少(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注射IL-4和IL-10后植骨处局部炎细胞浸润减少,诱导成骨增多。而在植入冻干骨的各组中,冻干异种组的细胞刺激反应始终比冻干同种组强(P<0.05),而且其CD4+和CD8+T细胞亚群及IL-2分泌均高于同种异体组(P<0.05)。结论新鲜异种骨移植早期排斥反应强、后期弱,早期以Th2反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异种骨移植 免疫反应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异种骨移植物Bio-oss胶原和Bio-gide膜对牙周骨下袋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铁楼 刘国勤 +4 位作者 赵海军 陈骏 张庆福 张新海 季秋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异种骨移植物Bio-oss胶原和Bio-gide膜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0例牙周骨缺损患者,其中17例25个牙位在翻瓣术时植入Bio-Oss胶原和Bio-gide膜为GTR组。13例25个牙位作翻瓣术为OFD组,术后3,6,12个月回访,通过... 目的:探讨异种骨移植物Bio-oss胶原和Bio-gide膜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0例牙周骨缺损患者,其中17例25个牙位在翻瓣术时植入Bio-Oss胶原和Bio-gide膜为GTR组。13例25个牙位作翻瓣术为OFD组,术后3,6,12个月回访,通过检查探诊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退缩和牙松动度,X线检查比较两组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GTR组术前PD、CAL和BI分别为7.33mm、8.50mm和2.87,术后6月分别为3.56mm、4.88mm和1.13;术后12月分别为3.71mm、4.76mm、1.25;OFD组术前PD、CAL和BI分别为7.05mm、8.35mm和2.40,术后6月分别为5.12mm、7.05mm和1.68,术后12月分别为5.50mm、7.10mm、1.70;术后6月和12月GTR组和OFD组的PD、CAL和BI均比术前明显改善,术后GTR组的各指标比OFD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的CAL、PD有非常显著性差异,BI有显著性差异,GTR组术后松动度明显降低。GTR组术后骨缺损明显改善,OFD组未见明显新骨形成。结论:Bio-oss胶原和Bio-gide膜能明显修复牙周袋,减轻牙周附着丧失和修复骨下袋,促进牙周新附着和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牙周骨再生术 骨下袋 Bio—gide膜 Bio-oss胶原
原文传递
重组合异种骨移植对IL-2生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长庚 胡蕴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589-591,共3页
采用重组合异种骨(RBX)移植建立BALB/C小鼠股后肌袋模型,以研究对T淋巴细胞分泌IL-2的功能变化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1)RBX移植后2天IL-2升高是由于手术创伤刺激所致的应激反应;(2)术后7~... 采用重组合异种骨(RBX)移植建立BALB/C小鼠股后肌袋模型,以研究对T淋巴细胞分泌IL-2的功能变化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1)RBX移植后2天IL-2升高是由于手术创伤刺激所致的应激反应;(2)术后7~14天RBX、bBMP对IL-2产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8~42天回升:(3)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主要是BMP所致,经处理的牛板质骨粒不具免疫源性。提示:RBX移植无明显免疫排异反应,BMP能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使细胞因子分泌减少,因而降低厂细胞免疫水平,BMP可能属于一种新的兔疫调节因子。实验结果对RBX移植既能成骨又不发生明显的免疫排异的机理是一种有意义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白细胞介素2 移植免疫 移植
原文传递
异种骨移植的免疫反应及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苏南 郑启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异种骨移植 免疫反应 异种骨抗原 处理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