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3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蛋白饲料补充必需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氨基酸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林岳 刘昊昆 +4 位作者 韩冬 朱晓鸣 金俊琰 杨云霞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实验以初重为(12.71±0.11)g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Carassius gibelio var.CAS V)为研究对象,基于异育银鲫必需氨基酸需求量,探究在低蛋白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氨基酸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实验以初重为(12.71±0.11)g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Carassius gibelio var.CAS V)为研究对象,基于异育银鲫必需氨基酸需求量,探究在低蛋白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氨基酸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计3组等能饲料:CON组(35%粗蛋白)、LP组(28%粗蛋白)和LP+EAA组(28%粗蛋白+晶体氨基酸),养殖周期为50d。实验结果显示:低蛋白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生长性能(P<0.05),并与CON组无显著差异(P>0.05);LP+EAA组的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LP组(P<0.05),而谷丙转氨酶活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补充必需氨基酸对肠道中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无显著影响(P>0.05)。肠道中cat2、asct2和b0at1三种氨基酸转运蛋白显著上调(P<0.05),LP组的b0,+at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而pept1的表达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中LP组tor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LP+EAA组的s6k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4ebp2和eif4e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背肌中LP+EAA组的tor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LP组的eif4e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而s6k1和4ebp2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向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至需求量可以将饲料蛋白水平由35%降至28%,而不会对生长、氨基酸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等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饲料 必需氨基酸 生长 氨基酸转运 MTOR信号通路 异育银鲫
下载PDF
饲料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李红燕 巫丽云 +5 位作者 金俊琰 韩冬 朱晓鸣 刘昊昆 杨云霞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09,共10页
为研究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gibelio)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BVO,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55%﹕25%﹕20%,以模拟鱼油的脂肪酸组成)为饲料脂肪源,配制等氮等脂饲料配方,分别饲喂异育... 为研究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gibelio)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BVO,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55%﹕25%﹕20%,以模拟鱼油的脂肪酸组成)为饲料脂肪源,配制等氮等脂饲料配方,分别饲喂异育银鲫“中科3号”(5.01±0.05)g和“中科5号”(5.02±0.05)g,养殖周期70d。在饲料脂肪源效应上,BVO组摄食率显著高于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FO组(P<0.05)。BVO组不同品种异育银鲫肌肉srebp-1c和acc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并造成体脂肪的显著积累(P<0.05)。BVO组显著改变了鱼体肌肉脂肪酸组成,分别上调和下调了肌肉Σn-6 PUFA和Σn-3 PUFA的相对含量(P<0.05)。在品种方面,不论摄食何种脂肪源,异育银鲫“中科5号”摄食率显著低于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中科5号”肌肉脂肪分解和脂肪酸β氧化基因hsl和aco3及肝脏aco3、fabp1b和fatp1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且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科3号”,表明“中科5号”可以更好地利用饲料脂肪来为机体供能。脂肪源和品种对异育银鲫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但“中科5号”摄食BVO组特定生长率与“中科3号”摄食FO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了植物脂肪源在“中科5号”饲料应用中的巨大潜力。综上,研究阐述了不同品种异育银鲫对饲料脂肪源的利用差异及分子机制,为异育银鲫饲料脂肪源筛选和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植物油 鱼油 生长性能 脂肪代谢 异育银鲫
下载PDF
异育银鲫“中科5号”苗种培育技术
3
作者 韩翔 邬明光 孙梁燕 《科学养鱼》 2024年第2期24-25,共2页
一、材料,1.池塘条件试验基地2口池塘(环形塘),每口塘4亩、共8亩,水深1.2~2米,进排水方便。2.饲料初期以水体中轮虫、藻类为主,逐步过渡为豆浆、小麦粉。养至4厘米/尾后完全以人工配合饲料投喂。3.增氧机2.2千瓦水车式增氧机,一机4亩。... 一、材料,1.池塘条件试验基地2口池塘(环形塘),每口塘4亩、共8亩,水深1.2~2米,进排水方便。2.饲料初期以水体中轮虫、藻类为主,逐步过渡为豆浆、小麦粉。养至4厘米/尾后完全以人工配合饲料投喂。3.增氧机2.2千瓦水车式增氧机,一机4亩。二、方法1.清塘、施肥和放养具体情况如下。(1)清塘:2023年4月10日,亩用100千克生石灰清塘,用来杀灭残存在塘底的敌害生物、野杂鱼、蛙卵、水生昆虫、螺类等,以及微生物、寄生虫病原体及其孢子。疏松底质,释放被底泥吸附的氮、磷、钾等元素,稳定池水p H,使池水始终成弱碱性,有利于养殖鱼苗的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车式增氧机 敌害生物 野杂鱼 异育银鲫 苗种培育技术 试验基地 螺类 水生昆虫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彭瑞明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1期33-35,共3页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β-1,4-寡糖-葡萄糖胺)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约为50 g健康的异育银鲫480尾,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β-1,4-寡糖-葡萄糖胺)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约为50 g健康的异育银鲫480尾,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异育银鲫。各组异育银鲫分别投喂含有0%(对照组)、0.25%、0.50%和0.75%的壳寡糖的试验饵料。试验周期为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异育银鲫养殖中添加0.50%和0.75%的壳寡糖可以使血清中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5%壳寡糖组(P<0.05),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异育银鲫养殖生产中添加适量的壳寡糖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综合养殖成本考虑,壳寡糖的最适添加量为0.50%~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抗菌肽对异育银鲫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郭益红 赵宇凡 +4 位作者 范勇 朱文婷 赵永志 宣雄智 李文嘉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78-83,共6页
试验旨在评估不同添加量的抗菌肽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共设置不含抗菌肽的对照组饲料(CK组),在CK组饲料中添加50、75、100、125 mg/kg的抗菌肽(D1、D2、D3、D4组)配制等氮... 试验旨在评估不同添加量的抗菌肽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共设置不含抗菌肽的对照组饲料(CK组),在CK组饲料中添加50、75、100、125 mg/kg的抗菌肽(D1、D2、D3、D4组)配制等氮等脂5组饲料,在养殖水箱中饲喂规格一致的异育银鲫幼鱼[平均初始体重(9.40±0.20)g],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5尾试验鱼,8周后测定试验鱼的鱼体成分、生长消化、免疫抗氧化及血清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不同添加量的抗菌肽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抗菌肽添加量的增加,异育银鲫背肌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D4组背肌和肝脏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P<0.05);与CK组相比,D2组前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D2组和D3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力显著升高(P<0.05);D2、D3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异育银鲫饲料中添加富利泰抗菌肽可以降低鱼体肌肉脂肪含量并提升鱼体免疫和抗氧化性能,抗菌肽添加量为75 mg/kg和100 mg/kg时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异育银鲫 生长性能 抗氧化性能 免疫性能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高剂量有机硒和无机硒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组织硒蓄积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圆泽 刘昊昆 +7 位作者 巩玉龙 高炜烨 朱晓鸣 韩冬 杨云霞 金俊琰 张志敏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2-712,共11页
为探究饲料中高剂量的有机硒和无机硒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 V)的生长性能、硒蓄积和血浆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影响,以硒代蛋氨酸(有机硒)和亚硒酸钠(无机硒)作为不同类型的硒源,初始体重为(62.95±0.23)g异育... 为探究饲料中高剂量的有机硒和无机硒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 V)的生长性能、硒蓄积和血浆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影响,以硒代蛋氨酸(有机硒)和亚硒酸钠(无机硒)作为不同类型的硒源,初始体重为(62.95±0.23)g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90d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10和20 mg/kg的有机硒和无机硒对异育银鲫的存活和饲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有机硒处理组硒的表观消化率随饲料有机硒的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无机硒对硒消化率无显影响(P>0.05)。在饲料中添加有机硒可以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P<0.05),在20 mg/kg处理组中达到最高(P<0.05);而饲料中添加10 mg/kg无机硒处理组未显著改变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P>0.05),但高浓度的无机硒则显著降低了其特定生长率(P<0.05)。饲料中添加有机硒显著降低了异育银鲫的肝体比,添加10 mg/kg无机硒显著降低异育银鲫的肝体比(P<0.05);饲料中添加有机硒和无机硒对异育银鲫的肾体比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有机硒和无机硒均显著提高了全鱼、肝脏、肾脏、肌肉、骨骼和性腺的硒含量,其中有机硒处理组骨骼、肌肉、性腺和全鱼的硒含量显著高于无机硒处理组(P<0.05)。饲料中添加有机硒和无机硒显著提高了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降低了血浆总胆红素的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P<0.05),20 mg/kg有机硒组和10 mg/kg无机硒组血浆铁离子的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异育银鲫对饲料中高水平的有机硒和无机硒均有较好的耐受能力。饲料中添加高水平有机硒养殖异育银鲫90d,未表现明显的毒性作用。饲料中添加高水平有机硒比无机硒对异育银鲫具有更好的促进生长和硒蓄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硒 无机硒 生长性能 硒蓄积 生化指标 异育银鲫
下载PDF
饲料添加牛至精油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结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俊维 丁旺 +4 位作者 陈凯 谢骏 秦婷 潘良坤 习丙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6,共8页
为研究牛至精油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结构和血液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实验选取平均初始体质量为(37.18±0.26)g的健康异育银鲫630尾,设置0(空白对照)、25、50、100、200、400和800 m... 为研究牛至精油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结构和血液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实验选取平均初始体质量为(37.18±0.26)g的健康异育银鲫630尾,设置0(空白对照)、25、50、100、200、400和800 mg/kg 7个牛至精油添加剂量组,进行池塘网箱养殖8周后采样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添加400和800 mg/kg牛至精油组的增重率、肥满度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且饵料系数显著降低;添加800 mg/kg牛至精油组的增重率、肥满度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25和50 mg/kg牛至精油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200和400 mg/kg牛至精油组的鱼体胰蛋白酶、脂肪酶和α-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其中,α-淀粉酶与脂肪酶活性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且均在牛至精油水平为2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25和800 mg/kg组,与100和400 mg/kg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添加200和400 mg/kg牛至精油组的鱼体后肠的肠壁厚度、肠绒毛高度、肠绒毛宽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而添加800 mg/kg牛至精油组鱼体后肠的肠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显著高于50和200 mg/kg组,与400 mg/kg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实验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总胆红素(TBI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添加50、100、200、400和800 mg/kg牛至精油组血液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而各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饲料添加牛至精油能有效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促进其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改善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综合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建议饲料牛至精油添加量为100~4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牛至精油 生长性能 消化酶 肠道组织结构 血清生化
下载PDF
两种池塘养殖模式下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形质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英杰 戎华南 +3 位作者 陈雨 刘哲宇 陈汉春 王志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4-213,共10页
探究引起银鲫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形质差异原因及形质饰变途径和机制,进而揭示养殖模式致其改变生存对策的内在逻辑,对于指导银鲫养殖模式的改进与优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选取池塘生态主养模式(M_(1))和池塘生态套养模式(M_(2))下经7... 探究引起银鲫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形质差异原因及形质饰变途径和机制,进而揭示养殖模式致其改变生存对策的内在逻辑,对于指导银鲫养殖模式的改进与优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选取池塘生态主养模式(M_(1))和池塘生态套养模式(M_(2))下经7个月养殖的异育银鲫夏花苗种各70尾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系统开展了两种池养模式下异育银鲫形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池养期间两实验群体的生长速度总体上呈M_(2)>M_(1),在21项生物学表型性状中,M_(2)实验群体显著大于M_(1)实验群体的为L1(体长)、L4(头宽)、L11(肛后体长)和NM (净体质量)(P<0.05);(2)所涉20项形质评价性状中, M_(1)、M_(2)实验群体间具显著差异(P<0.05)的高达16项,聚类分析也指示两者间的欧式距离已达到显著水平(P<0.05),即M_(1)、M_(2)实验群体已在形质特征上出现显著分化;(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0.844%,其中PC1可归纳为表征机体消化代谢水平的公共因子, PC_(2)可归纳为表征脏器可容纳空间几何比例的公共因子, PC_(3)、PC_(4)和PC5可统归为表征食物获取方式的公共因子;(4)采用逐步判别法,以判别贡献率较大的眼间距/侧线长、净重系数、肝系数、胃系数、肠系数、鳃系数和Fulton指数为自变量,所建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较清晰区分M_(1)和M_(2)实验个体,其中M_(1)实验群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98.6%和94.5%, M_(2)实验群体则分别为94.3%和98.5%,两实验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6.4%。所得结果可为异育银鲫池塘生态主养模式和生态套养模式的改良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套养 池塘主养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形质特征 多元分析
下载PDF
异育银鲫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
9
作者 张从义 李霄 石义付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11期34-36,共3页
鲫鱼分布广泛,生态适应能力强,生长快,易饲养,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全国鲫鱼产量已从1983年4.8万吨增至2021年278.37万吨,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为老百姓提供了平价优质的淡水水产动物蛋白,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 鲫鱼分布广泛,生态适应能力强,生长快,易饲养,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全国鲫鱼产量已从1983年4.8万吨增至2021年278.37万吨,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为老百姓提供了平价优质的淡水水产动物蛋白,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异育银鲫系列品种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育种专家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以兴国红鲤为父本,经人工授精繁育的子代,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等特点,在养殖生产中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鱼类育种 兴国红鲤 中国科学院 方正银鲫 生态适应 系列品种 天然雌核发育
下载PDF
模拟养殖系统药饵给药后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水体和底泥中代谢与分布
10
作者 凌海 缪天音 +3 位作者 王元 向阳 胡鲲 房文红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169,共10页
为探究水产养殖中恩诺沙星用药后在水环境中的归趋,本实验在模拟池塘水产养殖系统中,恩诺沙星以18 mg/kg剂量药饵投喂异育银鲫,每天2次、给药周期6 d,研究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规律,以及在水体和底泥中的分布... 为探究水产养殖中恩诺沙星用药后在水环境中的归趋,本实验在模拟池塘水产养殖系统中,恩诺沙星以18 mg/kg剂量药饵投喂异育银鲫,每天2次、给药周期6 d,研究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规律,以及在水体和底泥中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异育银鲫组织中恩诺沙星峰浓度(Cmax)依次为肠道>肾脏>肌肉>鳃>肝脏>血浆,分别为14.15、13.31、14.15、7.48、7.94 mg/kg和2.94 mg/L;各组织中均可检测到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其峰浓度与恩诺沙星峰浓度的百分比分别为5.10%、1.70%、6.28%、2.97%、2.90%和6.53%;组织中恩诺沙星清除率(CLz)顺序为血浆>肝脏>肠道>鳃>肌肉>肾脏。随着给药次数增多,水体中恩诺沙星残留浓度快速升高,在最后一次给药后6 h时达到峰值(5.23μg/L),随后开始下降,但水体中一直未检测到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底泥中恩诺沙星首先呈现上升趋势,在240 h达到峰值(796μg/kg),之后略有下降,480 h时降至587μg/kg;底泥中环丙沙星残留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480 h时残留量为382μg/kg;底泥中代谢产物环丙沙星残留浓度与恩诺沙星浓度的百分比为27.5%~65.1%。药饵给药后药物残留主要存在于养殖生态系统的底泥中,底泥中药物残留百分比为41.86%~46.69%,且消除较慢,药饵投喂后残留在底泥中的药物生态安全风险应引起重视。本研究为养殖生产科学用药提供技术支撑,为生态安全评价提供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药物残留 底泥 代谢与分布
原文传递
营养小肽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胡贺 陈鹏 +1 位作者 万兵 袁化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62,共4页
试验旨在探讨营养小肽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50 g/尾的异育银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异育银鲫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在基础饵料中添加2.0%营养小肽,放养量为400尾/667 m2,试验组和对照组池塘面... 试验旨在探讨营养小肽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50 g/尾的异育银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异育银鲫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在基础饵料中添加2.0%营养小肽,放养量为400尾/667 m2,试验组和对照组池塘面积分别为52360、51362 m2。试验期128 d。结果显示,试验组异育银鲫的体重和体长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葡萄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饵料中添加2%营养小肽能够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改善机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小肽 异育银鲫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抗氧化性能
原文传递
两种池塘养殖模式下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成品质及脏器相关生理特征的差异
12
作者 李有志 戎华南 +2 位作者 陈雨 申屠基康 王志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7-1226,共10页
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存策略往往会因养殖模式的变更而发生改变,并导致其养成品体色、肌肉品质和脏器生理特征等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以池塘生态主养模式(M_(1))和池塘生态套养模式(M2)下养殖7个月的异育银鲫夏花苗种为研究对象,以体表色... 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存策略往往会因养殖模式的变更而发生改变,并导致其养成品体色、肌肉品质和脏器生理特征等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以池塘生态主养模式(M_(1))和池塘生态套养模式(M2)下养殖7个月的异育银鲫夏花苗种为研究对象,以体表色差、背肌物性、全鱼营养成分和排氨率、耗氧率、窒息点以及脏器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力为测定指标,较系统开展了两者间养成品质及脏器相关生理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两者间在体表色差上具较好的区分度,其中M2实验个体的体色更接近于池底背景色,具更好的拟境隐蔽性;(2)在所测7项背肌物性指标中,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的为硬度、弹性、胶黏性和耐咀性,且均呈M_(1)>M_(2)(P<0.05);(3)全鱼一般营养成分中,除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均呈M_(1)≈M_(2)(P>0.05)外,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分别呈M_(1)>M2(P<0.05)和M2>M_(1)(P<0.05);(4)在所测17种氨基酸中,在含量上具显著差异的仅为组氨酸,呈M_(1)>M2(P<0.05),在各类氨基酸含量上具显著差异的仅为∑SEAA、∑NEAA和∑FAA,且均呈M_(1)>M2(P<0.05);(5)共检到4种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ΣSFA和ΣMUFA均呈M_(1)M2(P<0.05),而ΣPUFA则呈M_(1)>M_(2)(P<0.05);(6)M_(1)、M2实验个体在夜均、昼均、日均耗氧率和排氨率上均无组间差异(P>0.05),昼夜耗氧节律也均呈昼均>日均>夜均(P<0.05),两者的窒息点水中氧含量呈M_(1)>M2(P<0.05),昼夜排氨节律分别呈昼均≈夜均≈日均(P>0.05)和昼均>日均>夜均(P<0.05)(7)胃蛋白酶和肝脂肪酶活力均呈M_(1)≈M2(P>0.05),肠淀粉酶活力则呈M_(1)<M_(2)(P<0.05),除肝脏CAT、POD呈M_(1)<M_(2)(P<0.05)外,组间心、鳃抗氧化酶(SOD、POD、CAT)以及肝脏SOD酶活力均呈M_(1)≈M_(2)(P>0.05)。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异育银鲫养成品质鉴定系统的构建以及生态高值养成技术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异育银鲫 体表色差 背肌质构 营养成分组成 生理特征
下载PDF
异育银鲫中科5号苗种培育试验示范
13
作者 黄进 邓希海 陈云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9期66-71,共6页
目前达州养殖品种主要以鯉鱼、草鱼、鲢鱼为主。养殖模式陈旧,处亏损状态,渔民收益不佳。为增加效益,优化产品结构,今年引进了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通过苗种培育试验示范,掌握苗种培育关键技术,为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我市大面... 目前达州养殖品种主要以鯉鱼、草鱼、鲢鱼为主。养殖模式陈旧,处亏损状态,渔民收益不佳。为增加效益,优化产品结构,今年引进了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通过苗种培育试验示范,掌握苗种培育关键技术,为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我市大面积种养殖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种培育 异育银鲫 养殖模式 试验示范 养殖品种 优化产品结构 实践参考 新品种
下载PDF
异育银鲫血清蛋白质图谱的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皮乔木 王倩楠 +3 位作者 刘有华 王伟霞 安贤惠 李福后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异育银鲫是国内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其病害问题日趋严重,极大影响了养殖效益。鱼类在感染病害后,可引起血清中某些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筛选某些特异蛋白质,将其作为生物标记物,有助于鱼类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异育银鲫是国内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其病害问题日趋严重,极大影响了养殖效益。鱼类在感染病害后,可引起血清中某些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筛选某些特异蛋白质,将其作为生物标记物,有助于鱼类病害的识别及防治。利用蓝绿温和胶电泳结合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异育银鲫血清蛋白质进行分离和鉴定,共鉴定成功721个血清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蛋白质主要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代谢途径以及细菌感染途径等。本试验鉴定出多种非特异性免疫相关蛋白质,其中包含C3蛋白和α2-巨球蛋白,基于强度的绝对蛋白质定量分析表明,不同种类的补体C3蛋白和α2-巨球蛋白具有不同的表达量。部分潜在的血清标记物如血清转铁蛋白、肌酸激酶、α2-烯醇化酶以及补体因子Hf等在血清中均被成功鉴定。本试验结果可为异育银鲫血清蛋白质功能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血清标记物筛选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对于鱼类的疾病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血清 蛋白质组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5
作者 张晶晶 陈祥顺 +5 位作者 曲乐天 夏腾 丁皓天 徐一力 许建和 程汉良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1-45,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450尾体质健康、初始体重(32.37±0.13)g的幼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含12%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BA0)、20... 试验旨在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450尾体质健康、初始体重(32.37±0.13)g的幼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含12%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BA0)、200(BA200)、400(BA400)、600(BA600)、800mg/kg(BA800)胆汁酸,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试验期8W。结果显示,与BA0相比,BA400和BA600异育银鲫的末重(FBW)显著升高(P<0.05);BA600异育银鲫的增重率(WGR)显著升高(P<0.05),脏体比(VSI)显著降低(P<0.05);BA200、BA400、BA600异育银鲫的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异育银鲫肝体比(HSI)均显著降低(P<0.05),BA800异育银鲫肥满度(CF)显著升高(P<0.05)。与BA0相比,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BA400和BA600异育银鲫的粗蛋白质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BA600和BA800异育银鲫粗灰分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400~600mg/kg胆汁酸可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脂肪消化、吸收和分解供能,改善肌肉脂肪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胆汁酸 高脂饲料 生长性能
原文传递
百草霜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生长及消化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廖梦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78,共7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百草霜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AS V”)幼鱼生长、肠道结构、消化酶和非特异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将1440尾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120尾鱼,其中3...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百草霜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AS V”)幼鱼生长、肠道结构、消化酶和非特异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将1440尾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120尾鱼,其中3组分别投喂百草霜添加量为0.2%(A组)、0.4%(B组)、0.8%(C组)的试验组,另外1组投喂百草霜添加量为0%(D组)的对照组,进行为期7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四组中,C组生长最快,增重率较D组提高了15.49%(P<0.05);日增重A组和C组较D组分别提高了10.14%和15.99%(P<0.05),C组为各组的最大值;A组肥满度和脏体指数显著高于D组(P<0.05);各试验组饲料系数比D组降低了9.02%~20.90%。C组肠道结构完整,杯状细胞含量最多,肠绒毛排列整齐且高度最大(P<0.05),褶皱个数最多。消化酶活性显示:C组淀粉酶(AMS)活性比D组提高了48.16%,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C组脂肪酶(LPS)活性较D组提高了24.97%(P<0.05);各试验组肠道胰蛋白酶(TRY)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C组TRY活性最高,比D组提高了126.48%(P<0.05)。非特异免疫酶活性显示:各试验组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但C组与D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肝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差异不显著(P>0.05),C组比D组提高了12.78%(P<0.05);各试验组肝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随着百草霜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C组为各组最大值且较D组提高了62.58%(P<0.05);各试验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D组均有所提高,其中C组为各组最大值(P<0.05)比D组提升了20.08%。在饲料中添加0.8%百草霜可有效提升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组织结构,提升消化酶活性,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饲料系数,增强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霜 异育银鲫“中科5号” 生长性能 消化酶 非特异免疫酶
下载PDF
异育银鲫越冬综合征的病原分离及特性分析
17
作者 余水法 周小卫 张国娣 《科学养鱼》 2023年第12期57-58,共2页
目前,针对越冬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主要从养殖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如养殖密度太大、饵料质量有问题、秋冬水质管理不佳等,而病原学的研究尚没有统一的结论。2023年4月,溧阳市某渔场异育银鲫养殖暴发越冬综合征,死亡率较高。本研究对发病塘... 目前,针对越冬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主要从养殖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如养殖密度太大、饵料质量有问题、秋冬水质管理不佳等,而病原学的研究尚没有统一的结论。2023年4月,溧阳市某渔场异育银鲫养殖暴发越冬综合征,死亡率较高。本研究对发病塘口进行采样,开展细菌性病原的研究,为做好江苏省越冬综合征的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病原分离 水质管理 养殖密度 细菌性病原 病原学 溧阳市 诱发因素
下载PDF
异育银鲫“中科5号”半人工繁育试验
18
作者 张家海 黃雅贞 +2 位作者 刘德亭 方园 刘斌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10期69-71,共3页
江西赣州市畜牧水产研究所于2019年引进“中科5号”鲫鱼新品种进行本地繁育和推广,2020年繁育成功,并取得了较好推广成效,现将其半人工繁育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鱼引进母本为2019年12月从湖北黄石市富尔水产苗种有限责任公... 江西赣州市畜牧水产研究所于2019年引进“中科5号”鲫鱼新品种进行本地繁育和推广,2020年繁育成功,并取得了较好推广成效,现将其半人工繁育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鱼引进母本为2019年12月从湖北黄石市富尔水产苗种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中科5号”,3龄;父本为从国家级兴国红鲤良种场引进的兴国红鲤,3龄。1.2亲本培育1.2.1池塘选择亲本培育池塘位于赣州市畜牧水产研究所茅店坝高科研基地,共2口,分别用于培育“中科5号”和兴国红鲤。池塘为土质底,池深1.5~1.8m,面积约1000m^(2),配备微孔增氧机,增氧盘数量8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红鲤 水产苗种 异育银鲫 繁育试验 人工繁育 试验总结 科研基地 增氧
下载PDF
异育银鲫“中科5号”苗种培育试验
19
作者 段中华 曾斐 +2 位作者 傅雪军 敖爱军 黄志明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第5期22-24,共3页
为探索异育银鲫“中科5号”苗种培育模式,在池塘管理、饵料投喂、水质管理、适时下塘、微生物制剂使用等方面探究异育银鲫“中科5号”人工养殖技术要求。选择一口面积4×667 m~2的精养池塘作为试验池,放养80万尾异育银鲫“中科5号... 为探索异育银鲫“中科5号”苗种培育模式,在池塘管理、饵料投喂、水质管理、适时下塘、微生物制剂使用等方面探究异育银鲫“中科5号”人工养殖技术要求。选择一口面积4×667 m~2的精养池塘作为试验池,放养80万尾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苗,养殖32 d后出塘销售,共获夏花苗67万尾,成活率83.8%。试验共计投入13950元,收益26800元,净利润12850元,平均每667 m~2利润3212.5元。试验探索了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到夏花苗种的养殖规律与技术要求,为推广养殖异育银鲫“中科5号”提供了经验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苗种培育 微生物制剂
下载PDF
贵州异育银鲫“中科5号”池塘养殖试验
20
作者 冯浪 覃普 杨云贤 《科学养鱼》 2023年第2期81-81,共1页
在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2022年贵阳综合试验站引进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遵义市播州区进行池塘成鱼养殖推广试验。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单口池塘面积2亩,共2口,长方形,为水泥硬化护坡,塘底平整,淤泥20厘米,池塘可蓄... 在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2022年贵阳综合试验站引进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遵义市播州区进行池塘成鱼养殖推广试验。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单口池塘面积2亩,共2口,长方形,为水泥硬化护坡,塘底平整,淤泥20厘米,池塘可蓄水深1.2~1.5米。水源为河水且充足,进水用50亩筛绢网包住进水口过滤,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试验水温16~25℃,进排水方便,池塘配备1.2千瓦喷水式增氧机1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成鱼养殖 推广试验 异育银鲫 筛绢网 材料和方法 进水口 大宗淡水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