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硅/晶体硅异质结电池的暗I-V特性和输运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丰珍 崔介东 +2 位作者 张群芳 朱美芳 周玉琴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9-553,共5页
采用HWCVD技术在p型CZ晶体硅衬底上制备了纳米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测量了晶体硅表面在不同氢处理时间下的异质结的暗I-V特性和相应的电池性能参数.室温下的正向暗I-V特性采用双二极管模型来拟合,可将0~1V的电压范围区分为4个区域... 采用HWCVD技术在p型CZ晶体硅衬底上制备了纳米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测量了晶体硅表面在不同氢处理时间下的异质结的暗I-V特性和相应的电池性能参数.室温下的正向暗I-V特性采用双二极管模型来拟合,可将0~1V的电压范围区分为4个区域:旁路电阻(0~0.15V)、非理想二极管2(0.15~0.3V)、理想二极管1(0.3~0.5V)和串联电阻(>0.5V).拟合结果表明,适当的氢处理时间(~30s)可有效降低非理想二极管的理想因子n2,即降低界面复合电流,表明具有好的界面特性.对于282~335K的暗I-V温度特性的研究表明,在0.15~0.3V的低电压范围,暗电流主要由耗尽区的复合电流提供,0.3~0.5V电压范围,对输运起主要作用的是隧穿过程,该过程可用通过界面陷阱能级的隧穿模型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薄膜 异质结电池 暗电流.电压特性 输运机制
下载PDF
a-Si(n)/c-Si(p)异质结电池非晶层的模拟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国盛 王振文 +1 位作者 闻腾 刘淑平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2年第10期87-90,共4页
采用afors-het数值模拟软件,针对a-Si(n)/a-Si(i)/c-Si(p)电池结构的非晶层主要参数,模拟研究并讨论了异质结电池的发射层厚度、发射层掺杂浓度、界面态和本征非晶层。提出了如下结论:发射层厚度主要影响短波光子吸收;随着厚度的增加,... 采用afors-het数值模拟软件,针对a-Si(n)/a-Si(i)/c-Si(p)电池结构的非晶层主要参数,模拟研究并讨论了异质结电池的发射层厚度、发射层掺杂浓度、界面态和本征非晶层。提出了如下结论:发射层厚度主要影响短波光子吸收;随着厚度的增加,电池性能均下降;发射层重掺杂是获得好的转化效率的一个条件;界面态较低时对电池性能影响不大,当达到1014cm-2·eV-1时,电池性能很差;高质量的本征非晶层可以有效钝化硅片,降低界面态密度,提高电池性能,但应控制一定厚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ors-het 异质结电池 发射层 界面态 本征层
下载PDF
溅射法低温生长纳米硅薄膜及异质结电池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占霞 崔容强 +4 位作者 赵百川 孟凡英 于化丛 陈凤翔 周之斌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4,共4页
用射频溅射法在P型硅衬底上生长了纳米硅薄膜,衬底温度控制在100℃左右,工作气体选用H2+Ar,氢气的分压控制在31%到73%,同时改变薄膜的沉积时间。用Raman、XRD、AFM、SEM及椭偏仪对薄膜的特性进行了测定。XRD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中存在... 用射频溅射法在P型硅衬底上生长了纳米硅薄膜,衬底温度控制在100℃左右,工作气体选用H2+Ar,氢气的分压控制在31%到73%,同时改变薄膜的沉积时间。用Raman、XRD、AFM、SEM及椭偏仪对薄膜的特性进行了测定。XRD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中存在一种微结构,不同于用PECVD方法生长的薄膜。椭偏仪的测试结果给出这种薄膜具有宽带隙。在室温条件下对异质结薄膜电池的I-V特性进行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薄膜、异质结电池
原文传递
掺钨氧化铟薄膜厚度对异质结电池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贺海晏 郑佳毅 +3 位作者 单伟 王仕鹏 黄海燕 陆川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5-830,共6页
研究工业化反应等离子体沉积(RPD)设备制备的掺钨氧化铟(IWO)薄膜的厚度变化对薄膜光电性能和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SHJ)电池性能的影响。X200℃退火后具有良好的结晶性。通过控制IWO薄膜的沉积时间,制备IWO薄膜厚度递增的一系列8英寸SH... 研究工业化反应等离子体沉积(RPD)设备制备的掺钨氧化铟(IWO)薄膜的厚度变化对薄膜光电性能和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SHJ)电池性能的影响。X200℃退火后具有良好的结晶性。通过控制IWO薄膜的沉积时间,制备IWO薄膜厚度递增的一系列8英寸SHJ电池样品。研究发现随着IWO膜平均厚度为82 nm时,SHJ电池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1.87%,对异质结电池工业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等离子体沉积 掺钨氧化铟薄膜 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电池 工业化生产
原文传递
“类金字塔”状ZnO改善硅异质结电池近红外波段外量子效率
5
作者 王宁 王奉友 +4 位作者 张晓丹 王利果 郝秋艳 刘彩池 赵颖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1-315,共5页
因晶体硅是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其较低的吸收系数限制了对近红外波段入射光的吸收。为此,引入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制备的Zn O薄膜,并通过改变掺杂流量和沉积时间调节Zn O∶B(BZO)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将BZO薄膜用于硅异质... 因晶体硅是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其较低的吸收系数限制了对近红外波段入射光的吸收。为此,引入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制备的Zn O薄膜,并通过改变掺杂流量和沉积时间调节Zn O∶B(BZO)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将BZO薄膜用于硅异质结(SHJ)太阳电池的背反射电极,相比于传统结构,电池的反射率和外部量子效率在近红外波段得到显著改善。为进一步解释外量子效率增加的原因,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湿法制绒的硅衬底上沉积BZO薄膜,得到了新型微纳米嵌套结构,并对其光吸收进行了测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B薄膜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外量子效率 异质太阳电池
下载PDF
硅异质结电池界面处理关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楠 张瑜 周玉琴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39,共5页
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HIT)太阳电池是界面器件,其界面性质直接决定器件的性能。本文采用简化的RCA清洗并结合氧化膜保护工艺对硅片进行前期处理;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ECVD)制备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通过光发射谱(OES)研究... 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HIT)太阳电池是界面器件,其界面性质直接决定器件的性能。本文采用简化的RCA清洗并结合氧化膜保护工艺对硅片进行前期处理;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ECVD)制备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通过光发射谱(OES)研究了PECVD在不同的匹配速度下起辉基元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证实了基元浓度的不稳定对电池界面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分析了退火工艺对异质结的界面特性的影响,在10-4Pa量级的背景真空和200℃下进行退火,可显著提高电池开路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本文结果表明:硅片前期处理的氧化膜保护工艺及后退火处理,皆可明显地改善HIT电池的界面性质、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太阳电池 钝化处理 等离子体初期不稳性 退火处理 界面特性
下载PDF
东方日升慕尼黑全球首发最新HDT异质结电池技术
7
作者 本刊讯 《电器工业》 2019年第6期4-4,共1页
本刊讯近日,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日升')携带全新的技术研发成果HDT(Heterojunction Doubleside Technology)异质结电池技术盛装登陆2019年德国Intersolar展会,并在展会第一天向媒体和行业首发了这一最新技术... 本刊讯近日,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日升')携带全新的技术研发成果HDT(Heterojunction Doubleside Technology)异质结电池技术盛装登陆2019年德国Intersolar展会,并在展会第一天向媒体和行业首发了这一最新技术成果。东方日升最新HDT异质结组件采用高效双面异质结电池技术,HDT是一种双面受光异质结电池,具备生产工艺温度低、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等特性,采用这一技术的组件效率可达2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电池 HDT
下载PDF
银粉对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用低温银浆的影响综述
8
作者 王光远 韩安军 +6 位作者 刘文柱 赵文婕 王栋良 敖毅伟 冈本珍范 孟凡英 刘正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498,共10页
银浆是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重要材料,更低的体积电阻率和接触电阻、良好的附着力、优良的细线印刷性能及组件栅线抗腐蚀老化是其不断改进的方向。作为导电相,银粉的性能和含量对银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该文基于低温固化银浆导电机理以... 银浆是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重要材料,更低的体积电阻率和接触电阻、良好的附着力、优良的细线印刷性能及组件栅线抗腐蚀老化是其不断改进的方向。作为导电相,银粉的性能和含量对银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该文基于低温固化银浆导电机理以及SHJ电池对银浆性能的追求,综述了银粉的振实密度、形貌、粒径、表面处理剂及其与有机物的适配。进一步探讨了纳米银粉和银包铜粉在SHJ太阳电池用低温银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太阳电池 低温银浆 银粉 表面处理 振实密度 银包铜
原文传递
p-a-SiC:H降低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寄生损失的研究
9
作者 陆晓曼 肖振宇 +3 位作者 陈传亮 李彦磊 訾威 方国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使用宽带隙的p型氢化非晶硅碳(p-a-SiC:H)薄膜作为晶体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的窗口层,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证明,p-a-SiC:H不仅能明显降低窗口层的短波寄生吸收损失,而且可以减少SHJ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失,从而增强SHJ太阳能... 使用宽带隙的p型氢化非晶硅碳(p-a-SiC:H)薄膜作为晶体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的窗口层,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证明,p-a-SiC:H不仅能明显降低窗口层的短波寄生吸收损失,而且可以减少SHJ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失,从而增强SHJ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实验结果也证明,使用优化的p-a-SiC:H窗口层可以提升SHJ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J_(sc))达1.4 mA/cm^(2),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21.8%。这主要是由于p-a-SiC:H低的寄生吸收以及使用p-a-SiC:H窗口层降低了SHJ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失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硅异质太阳能电池 p型非晶硅碳 时域有限差分法 寄生吸收
下载PDF
影响钙钛矿/异质结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及稳定性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法
10
作者 姚美灵 廖纪星 +5 位作者 逯好峰 黄强 崔艳峰 李翔 杨雪莹 白杨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61,共17页
高效且稳定的钙钛矿/异质结叠层太阳能电池是学术界与工业界共同探索的方向,目前小面积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优势已然非常明显,但在商业化推进过程中,叠层路线在电池结构设计与界面调控、钙钛矿材料选型与优化、器件尺寸放大以及稳定性等... 高效且稳定的钙钛矿/异质结叠层太阳能电池是学术界与工业界共同探索的方向,目前小面积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优势已然非常明显,但在商业化推进过程中,叠层路线在电池结构设计与界面调控、钙钛矿材料选型与优化、器件尺寸放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挑战.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实验数据和理论模拟结果,对钙钛矿/异质结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涉及叠层顶电池的界面调控及组件互联结构设计等关键问题.因此,文章重点阐述钙钛矿/异质结叠层太阳能电池各关键材料层的优化选型、钙钛矿带隙优化与离子迁移抑制、层间界面传输调控、底电池连接层优化及组件互联与封装方式优化.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叠层太阳能电池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探索展望,旨在为后续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设计的各关键问题提供方向性解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材料 异质太阳能电池 两端子与四端子叠层 商业化进程
下载PDF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用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作者 夏鹏 傅萍 +2 位作者 黄金华 李佳 宋伟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共9页
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光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于具有高开路电压(V_(oc))等优点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层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分别影响着电池的短路电流(J_(sc))、填充因... 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光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于具有高开路电压(V_(oc))等优点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层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分别影响着电池的短路电流(J_(sc))、填充因子(FF),进而影响电池的转换效率。近年来,SHJ电池中TCO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掺杂的In 2O 3和ZnO体系。本文从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不同结构出发,概述了TCO薄膜的光电性能(透过率、禁带宽度、方块电阻、载流子浓度、迁移率和功函数)以及与相邻层的接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不同体系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在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太阳能电池 背发射极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迁移率
下载PDF
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nc-Si:H/nc-SiOx:H叠层窗口层研究
12
作者 杨煜豪 刘文柱 +3 位作者 张丽平 孟凡英 高彦峰 刘正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3-207,共5页
该研究制备高电导、高透明的磷掺杂氢化纳米晶硅氧(nc-Si Ox:H)薄膜,应用于晶硅异质结(SHJ)太阳电池的窗口层以替代传统的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与以a-Si:H薄膜为窗口层的电池相比,短路电流密度提高0.5 m A/cm^(2),达到38.5 m A/cm^(... 该研究制备高电导、高透明的磷掺杂氢化纳米晶硅氧(nc-Si Ox:H)薄膜,应用于晶硅异质结(SHJ)太阳电池的窗口层以替代传统的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与以a-Si:H薄膜为窗口层的电池相比,短路电流密度提高0.5 m A/cm^(2),达到38.5 m A/cm^(2),填充因子为82.7%,光电转换效率为23.5%。实验发现,在nc-Si Ox:H薄膜沉积前对本征非晶硅层表面进行处理,沉积1 nm纳米晶硅(nc-Si:H)种子层,可改善nc-Si Ox:H薄膜的晶化率,降低薄膜中的非晶相含量。与单层nc-Si Ox:H窗口层的电池相比,nc-Si:H/nc-Si Ox:H叠层结构提高电池填充因子,达到83.4%,光电转换效率增加了0.3%,达到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材料 太阳电池 薄膜生长 晶硅异质太阳电池 纳米晶硅氧(nc-SiOx:H) 界面处理
原文传递
非富勒烯有机体异质结中磁光电流及相干自旋混合理论研究进展
13
作者 阚利萱 胡佳骥 王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30,共16页
有机非富勒烯分子受体,又称稠环电子受体,由于其优良的光电转换性质,现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有机光电子材料之一。基于该类材料所发展的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换效率已逼近20%。而制备高效稳定的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离不开对... 有机非富勒烯分子受体,又称稠环电子受体,由于其优良的光电转换性质,现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有机光电子材料之一。基于该类材料所发展的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换效率已逼近20%。而制备高效稳定的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离不开对材料物性和光伏过程的深入探索。在众多研究体系中,非富勒烯光伏自旋动力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内在的光物理机理尚未明确。而光激发磁光电流技术能通过监测有机体异质结中极化子对的解离,在器件工作状态下,原位表征光伏自旋动力学过程。本文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科学地阐述目前主流的有机磁光电流理论基础及函数模型,如低磁场下的超精细耦合效应和自旋-轨道耦合效应,高磁场下的Δg机制;探讨不同有机体异质结在不同表征条件下如偏压、温度、光强的信号差异;最后,讨论了超快光谱技术在有机体异质结体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富勒烯受体 有机体异质太阳能电池 电荷转移态 磁光电流 极化子对
下载PDF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废气/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文忠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114-115,186,共3页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减少,新型可持续能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光伏发电符合我国国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硅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效率、制程简单等优势,同时,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包括酸碱废气、工艺硅...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减少,新型可持续能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光伏发电符合我国国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硅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效率、制程简单等优势,同时,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包括酸碱废气、工艺硅烷废气、有机废气等废气污染物,含氟废水、酸性洗涤塔废水、中水回用、生化处理单元、废蚀刻液处理等废水污染物,如果不进行治理,将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影响。本文对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废气、废水污染物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处理后的废气、废水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排放要求,研究成果为光伏发电行业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太阳能电池 废气治理措施 废水治理措施
下载PDF
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TCO层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雪莲 王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8期0109-0111,共3页
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TCO层位于掺杂的非晶硅层或微晶硅和金属电极之间,TCO层的形成方法、TCO层与掺杂的非晶硅层或微晶硅的界面以及TCO层外表面特性都对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优化TCO层的沉积工艺、在TCO层与掺... 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TCO层位于掺杂的非晶硅层或微晶硅和金属电极之间,TCO层的形成方法、TCO层与掺杂的非晶硅层或微晶硅的界面以及TCO层外表面特性都对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优化TCO层的沉积工艺、在TCO层与掺杂的非晶硅层或微晶硅的界面形成缓冲层、调整TCO层的功函数以及在TCO层的外表面形成功能层,这是近年来对TCO层的主要改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异质太阳能电池 TCO层 透明导电氧化物层
下载PDF
不同形貌的金字塔结构对硅片表面钝化和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利果 张晓丹 +6 位作者 王奉友 王宁 姜元建 郝秋艳 许盛之 魏长春 赵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58-1763,共6页
在晶体硅表面沉积本征非晶硅层的异质结(SHJ)太阳电池以其高效率、高稳定性、低成本和低温制备等诸多优势被人们广泛关注.在晶体硅衬底表面制绒,是提高太阳电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采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在硅片表面制备了不同形... 在晶体硅表面沉积本征非晶硅层的异质结(SHJ)太阳电池以其高效率、高稳定性、低成本和低温制备等诸多优势被人们广泛关注.在晶体硅衬底表面制绒,是提高太阳电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采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在硅片表面制备了不同形貌的金字塔结构的硅异质结电池衬底,并应用到电池中.通过研究不同金字塔的形貌,光学特性以及电学特性,找出提高硅片钝化效果,改善异质结电池的性能的优化的金字塔结构.结果表明:2%(w)TMAH,10%(w)异丙醇(IPA)可以在硅片表面制得标准四面体金字塔结构.和其它两种金字塔结构相比较,标准四面体金字塔结构绒面衬底反射率最低,可以提高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sc).同时,这种结构金字塔形貌可以提高钝化效果,改善电池各项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绒 金字塔形貌 反射率 少子寿命 钝化 异质结电池
下载PDF
AFORS-HET软件模拟N型非晶硅/p型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被引量:12
17
作者 任丙彦 王敏花 +6 位作者 刘晓平 李彦林 羊建坤 励旭东 许颖 李海玲 王文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29,共5页
运用AFORS-HET程序模拟计算了不同本征层厚度、能隙宽度、发射层厚度、能带失配以及不同界面态密度等参数对N型非晶硅/p型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参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插入较薄本征层,转换效率增加,但本... 运用AFORS-HET程序模拟计算了不同本征层厚度、能隙宽度、发射层厚度、能带失配以及不同界面态密度等参数对N型非晶硅/p型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参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插入较薄本征层,转换效率增加,但本征层厚度继续增加时,短路电流密度减少、效率也随之降低。本征层能隙宽度的变化对短路电流影响很大,随能隙宽度增加,短路电流先增加,但当能隙宽度大于某一特定值时,短路电流开始下降。在不插入本征层的情况下,N型发射层的能带失配对短路电流几乎无影响,而开路电压随导带失配的增大逐渐增大,界面态密度会导致开压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RS-HET 异质太阳电池 光伏性能
下载PDF
退火温度和β-FeSi2薄膜厚度对n-β-FeSi2/p-Si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郁操 侯国付 +3 位作者 刘芳 孙建 赵颖 耿新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2-665,676,共5页
本文采用室温直流磁控溅射Fe-Si组合靶的方法,并通过后续退火温度的优化得到了单一相高质量的β-FeSi2薄膜。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未掺杂的β-FeSi2薄膜在室温下是n型导电的,其电学特性存在一个退火温度的最优点:800℃。而且... 本文采用室温直流磁控溅射Fe-Si组合靶的方法,并通过后续退火温度的优化得到了单一相高质量的β-FeSi2薄膜。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未掺杂的β-FeSi2薄膜在室温下是n型导电的,其电学特性存在一个退火温度的最优点:800℃。而且在这个最佳温度点上,在Si(111)衬底上外延得到的薄膜载流子迁移率比在Si(100)上高出了一倍多。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p-Si(111)单晶片作为外延生长β-FeSi2薄膜的衬底,并通过退火温度和薄膜厚度的优化制备出了国内第一个n-β-FeSi2/p-Si异质结太阳电池,其Jsc=7.90 mA/cm2,Voc=0.21V,FF=0.23,η=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薄膜 直流磁控溅射 退火温度 异质太阳电池
下载PDF
平面型给-受体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在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秦瑞平 宋桂林 +1 位作者 蒋玉荣 薄志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8-832,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主链为聚2,8-{5,11-二烷基吲哚[3,2-b]咔唑}-4,7-二[2,5-噻吩]-5,6-二烷氧基-2,1,3-苯并噻二唑,具有不同侧链的2种平面型给-受体共轭聚合物(QP-2和QP-3),研究了其热学、光物理和光伏性质.用聚合物-PC71BM([6,6]-苯基C71丁酸甲... 设计合成了主链为聚2,8-{5,11-二烷基吲哚[3,2-b]咔唑}-4,7-二[2,5-噻吩]-5,6-二烷氧基-2,1,3-苯并噻二唑,具有不同侧链的2种平面型给-受体共轭聚合物(QP-2和QP-3),研究了其热学、光物理和光伏性质.用聚合物-PC71BM([6,6]-苯基C71丁酸甲酯)共混物作为活性层构筑了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其中以QP-3为给体、以PC71BM为受体的光伏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59%,开路电压为0.72 V,短路电流为9.24 mA/cm2,填充因子为0.38.XRD结果表明,平面型共轭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原子力显微镜(AFM)显示平面型共轭聚合物易于发生微观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型共轭聚合物 异质太阳能电池 光伏特性
下载PDF
微晶硅/晶体硅/微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窗口层的模拟计算与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大洋 刘淑平 +2 位作者 张棚 彭艳艳 李德利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8-294,共7页
采用Afors-het太阳能电池异质结模拟软件,模拟了不同工作温度下,微晶硅窗口层对μc-si(p)/c-si(n)/μc-si(p+)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晶硅窗口层帯隙的增加,转化效率先增加后下降、开路电压不断增加;掺杂浓度的增加... 采用Afors-het太阳能电池异质结模拟软件,模拟了不同工作温度下,微晶硅窗口层对μc-si(p)/c-si(n)/μc-si(p+)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晶硅窗口层帯隙的增加,转化效率先增加后下降、开路电压不断增加;掺杂浓度的增加,电池性能整体呈现先上升后小幅下降的趋势;厚度的增加,电池的性能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工作温度的增加,微晶硅窗口层对应的最佳厚度和掺杂浓度值都有明显的减小趋势;但其对应的最佳帯隙有明显的增加的趋势。该实验结果为在不同温度下工作的电池提供了商业化生产的实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太阳能电池 温度 微晶硅窗口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