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诗人陌生化写作与异质“文学性”的建构
1
作者 刘波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个人化写作更趋私密,诗人们在单一叙事性或抒情性观念支配下的诗学实践也变得相对封闭,尤其是对接现实经验后,“文学性”逐渐弱化,而更具陌生化的诗意就成为诗人创作的内驱动力。在观念调整之后,有些诗人开始强调陌生化... 21世纪以来,随着个人化写作更趋私密,诗人们在单一叙事性或抒情性观念支配下的诗学实践也变得相对封闭,尤其是对接现实经验后,“文学性”逐渐弱化,而更具陌生化的诗意就成为诗人创作的内驱动力。在观念调整之后,有些诗人开始强调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重新构图与戏剧化呈现,以“脱序”书写来构成新的诗歌生产机制,同时还以反讽与戏谑式表达构建异质性的诗意。在语言与技艺层面之外,还有些诗人钟情于对各种经验的变形,以形成更丰富与复杂的“文学性”审美图景。这些观念与写作模式的变革,其意图在于以陌生化写作来建构异质性的诗歌美学,并赋予未来诗歌以更开放的探索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诗歌 陌生化写作 文学性 异质诗学
下载PDF
主体化:异质诗学文化中的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 被引量:3
2
作者 毛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8-114,186,共8页
本文采取“整体描述”的方式,在中西诗学传统的理论背景上,考察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形态上的“风格化转变”:主体化艺术取向,并通过对中国现代诗歌主体意象的主要营建样式(原创、变异和譬喻)的详尽归纳与分析,呈现出了中国现代诗... 本文采取“整体描述”的方式,在中西诗学传统的理论背景上,考察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形态上的“风格化转变”:主体化艺术取向,并通过对中国现代诗歌主体意象的主要营建样式(原创、变异和譬喻)的详尽归纳与分析,呈现出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朝向西方诗学的“异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诗学 现代诗歌 意象艺术
下载PDF
从异质文化书写诗学看木心《剑桥怀博尔赫斯》
3
作者 邓天中 夏哲睿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99-104,111,共7页
从异质文化书写诗学的视角来分析木心的《剑桥怀博尔赫斯》,可以看到木心在诗中与自己心仪的“文学表哥”——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的《剑桥》所展开的是互文式对话。在通过诗体形式、母题的近似借用来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之外,木心增加了更... 从异质文化书写诗学的视角来分析木心的《剑桥怀博尔赫斯》,可以看到木心在诗中与自己心仪的“文学表哥”——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的《剑桥》所展开的是互文式对话。在通过诗体形式、母题的近似借用来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之外,木心增加了更多的异质文化元素,特别是加进了自己中国文化源头上的因素,表现了诗人希望以艺术来作为自我救赎与人性救赎的出路;而实现这种救赎,诗人就必须以“美学流亡”的形式游走于各种异质文化之间,从各种文化中汲取诗学灵感与养分,完成自我的诗学身份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心 《剑桥怀博尔赫斯》 异质文化书写诗学 博尔赫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