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钢1930板坯连铸异钢种连浇的水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职建军 樊俊飞 +3 位作者 陈华 陆永钢 黄新发 张捷宇 《上海金属》 CAS 2003年第5期4-7,共4页
对宝钢连铸一分厂 60t中间包进行了 1∶3水模实验 ,主要研究非稳态条件下拉速、余钢量对不同钢种连浇时交接部长度的影响 ,以利于改进现场的操作。
关键词 板坯连铸 异钢种连浇 中间包 水模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异钢种连浇过程中的交接部铸坯预测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玉刚 董金刚 +2 位作者 李刚 谢兵 王雨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9-122,共4页
为了提高异钢种连浇过程中交接部铸坯起始位置和长度判定的准确性,减少铸坯的切除量,以宝钢二号连铸机的板坯连铸为对象,对异钢种连浇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水模实验测量了不同铸坯断面、拉速和中间包剩余钢水量等条件下沿铸坯长度方向的... 为了提高异钢种连浇过程中交接部铸坯起始位置和长度判定的准确性,减少铸坯的切除量,以宝钢二号连铸机的板坯连铸为对象,对异钢种连浇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水模实验测量了不同铸坯断面、拉速和中间包剩余钢水量等条件下沿铸坯长度方向的无量纲浓度曲线,在此基础上运用形函数插值的方法建立了异钢种连浇过程中铸坯成分及交接部铸坯长度和位置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的对比表明,所建立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交接部铸坯长度 预测模型 水力学模拟
下载PDF
宝钢1930板坯连铸异钢种连浇的水模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职建军 樊俊飞 +3 位作者 陈华 陆永钢 黄新发 张捷宇 《钢铁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针对宝钢一连铸 60t中间包进行了 1∶3水模实验 ,研究了非稳态条件下拉速、余钢量对不同钢种连浇时交接部长度的影响 。
关键词 水模实验 板坯连铸 中间包 水模型 异钢种连浇
下载PDF
连铸异钢种连浇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孟娜 余嘉 +1 位作者 刘岚 康瑞泉 《重型机械》 2012年第2期20-25,28,共7页
本文针对某钢厂异钢种连浇过程中中间包内钢液的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液面高度和拉速对混浇时间和过渡坯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拉速,降低液面,减少中间包内剩余钢水量,有利于缩短混浇时间,减小过渡坯长度。同时,在各... 本文针对某钢厂异钢种连浇过程中中间包内钢液的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液面高度和拉速对混浇时间和过渡坯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拉速,降低液面,减少中间包内剩余钢水量,有利于缩短混浇时间,减小过渡坯长度。同时,在各工况条件下,近流混浇时间最短,中流较长,远流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中间包 异钢种连浇 数值模拟 拉速 液面
下载PDF
宝钢二连铸异钢种连浇的水模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玉刚 李刚 +2 位作者 董金刚 谢兵 王雨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20-523,共4页
针对宝钢二连铸的异钢种连浇进行了水模实验,研究了非稳态条件下中间包剩余钢水量、铸坯断面尺寸、拉速等因素对异钢种连浇时混合率的影响.在水模实验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异钢种连浇铸坯成分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对不同工艺条件下... 针对宝钢二连铸的异钢种连浇进行了水模实验,研究了非稳态条件下中间包剩余钢水量、铸坯断面尺寸、拉速等因素对异钢种连浇时混合率的影响.在水模实验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异钢种连浇铸坯成分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异钢种连浇过程中铸坯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从而为确定交接部铸坯的起始位置和长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水模实验 交接部铸坯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板坯连铸异钢种连浇混浇坯长度及成分变化模型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安航航 焦树强 +2 位作者 孙彦辉 刘崇林 宋思程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56-1665,共10页
基于建立的连铸中间包及结晶器内钢液混合过程的物理模型,开发了板坯连铸异钢种连浇过程混浇坯长度及成分变化模型.以某钢厂单流板坯连铸机220 mm×1560 mm断面Q235与Q335Ti钢的混浇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模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确定... 基于建立的连铸中间包及结晶器内钢液混合过程的物理模型,开发了板坯连铸异钢种连浇过程混浇坯长度及成分变化模型.以某钢厂单流板坯连铸机220 mm×1560 mm断面Q235与Q335Ti钢的混浇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模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确定模型的关键参数,并通过开展现场试验对混浇坯取样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证明:混浇坯成分取样与模型预测的成分偏差小于5%,且模型预测的混浇坯长度与人工确定的一致.故采用该模型可跟踪不同混浇工况下中间包内及铸流上钢液的混合行为,准确预测混浇坯的长度以及成分变化规律.采用该模型研究了拉速及中间包内剩余钢液质量对混交坯长度及不同浇注长度铸坯C元素质量分数变化的影响规律.发现当拉速保持不变时,中间包内剩余钢液越多,混浇坯越长;当中间包内剩余钢液质量保持不变时,拉速越大混浇坯越短.相比而言,中间包内剩余钢液质量比拉速对混浇坯长度的影响更大.另外当拉速不变时,随着中间包内剩余钢液质量的增加,C元素质量分数由0.16%变化到0.18%的速率减慢;当中间包内剩余钢液质量不变时,随着拉速的增加,C元素质量分数由0.16%变化到0.18%的速率增加.因此异钢种连浇过程,适当提高拉速以及减少中间包内剩余钢液质量,可有效减少混浇坯长度,成分变化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模型 板坯连铸 坯长度 成分变化规律
下载PDF
异钢种连浇时物料消耗计算方法优化
7
作者 原江娥 杨勇 +3 位作者 贾旭岗 范银平 徐静 周礼文 《河南冶金》 2011年第4期41-43,共3页
异钢种连浇时存在铸坯划拨现象,导致利用ERP采集数据所计算的炼钢物料消耗失真。通过对异钢种连浇时物料消耗计算方法进行优化,解决了物料消耗失真现象,为同行业处理相同问题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炼钢物料消耗 优化方法
下载PDF
津西集团异钢种连浇工艺研究
8
作者 郑宝顺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13年第5期59-61,共3页
实现不同成分、不同冷却特性的钢种之间异钢种连浇,可以有效减少浇次准备时间,增加铸机浇注时间,大大提高铸机作业能力,同时满足小批量品种钢的生产。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工艺方案 研究
下载PDF
连铸异钢种连浇过渡坯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文龙 《宽厚板》 2012年第1期12-14,共3页
以舞钢炼钢厂连铸坯异钢种连浇过渡坯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学模型和试验模型的验证,以两炉异钢种成分相差最大的化学元素为依据,来精确控制过渡坯长度,减少金属损耗,提高钢水收得率,实现降本增效。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过渡坯 模型
下载PDF
重钢异钢种连浇衔接坯预测软件应用
10
作者 胡勇 王超 别程程 《重钢机动能源》 2014年第4期13-15,共3页
重钢新区板坯连铸机不同钢种在同浇次浇注过程中,上下炉之间形成衔接坯,为快速及时地了解衔接坯起止点及长度,针对性地定位具体切割的板坯,为现场判钢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本文根据衔接坯预测模型算法,利用炼钢MES钢种成分标准、... 重钢新区板坯连铸机不同钢种在同浇次浇注过程中,上下炉之间形成衔接坯,为快速及时地了解衔接坯起止点及长度,针对性地定位具体切割的板坯,为现场判钢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本文根据衔接坯预测模型算法,利用炼钢MES钢种成分标准、连浇上炉连铸代表样成分及下炉钢水精炼出站成分数据,以计算异钢种连浇过程中衔接坯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衔接坯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异钢种连浇交接坯长度与位置预测模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毕经汉 唐萍 +2 位作者 文光华 丁铃 苏刚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1-276,共6页
以重钢1#板坯连铸机为对象,通过水力学物理模拟研究了通钢量和中间包余钢量与铸坯长度方向无量纲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大通钢量和降低余钢量都会减小交接坯长度,在重钢浇注条件允许的最大通钢量及余钢量变化范围内,通钢量对同一时刻... 以重钢1#板坯连铸机为对象,通过水力学物理模拟研究了通钢量和中间包余钢量与铸坯长度方向无量纲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大通钢量和降低余钢量都会减小交接坯长度,在重钢浇注条件允许的最大通钢量及余钢量变化范围内,通钢量对同一时刻无量纲浓度影响的最大差为21%,余钢量不同产生的最大差为73%,说明余钢量对交接坯长度影响更显著.在水模实验基础上通过数学回归和插值法,建立了异钢种连浇过程铸坯交接坯位置和长度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际交接坯取样分析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模型预测结果与现场取样结果比较,预测精度达95%,高于相关文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交接坯位置 预测模型 水力学模拟
原文传递
异钢种连浇工艺参数对交接坯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毕经汉 唐萍 +2 位作者 文光华 丁铃 苏刚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49,共4页
通过1∶3水力学模型,对重钢板坯异钢种连浇过程进行水力学模拟,研究不同拉速、中间包余钢量和浇铸顺序条件下沿铸坯长度方向的无量纲浓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增大通钢量、降低余钢量和先浇铸元素成分浓度低的钢都会减少交接坯长度,但中... 通过1∶3水力学模型,对重钢板坯异钢种连浇过程进行水力学模拟,研究不同拉速、中间包余钢量和浇铸顺序条件下沿铸坯长度方向的无量纲浓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增大通钢量、降低余钢量和先浇铸元素成分浓度低的钢都会减少交接坯长度,但中间包余钢量比其他两个因素对交接坯长度有更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交接坯长度 通钢量 余钢量 水力学模拟
原文传递
异钢种连浇钢水互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同友 杨新泉 《钢铁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11-13,共3页
为了对SPHC钢和45号钢混浇时混坯的判定提供技术支撑,进行了SPHC钢和45号钢的连浇工业试验。通过对混坯成分进行分析,得到了SPHC钢和45号钢连浇时的钢水互熔规律。结果表明,对前炉次尾坯来讲,异钢连浇对其影响不大或稍有影响,可以直接下... 为了对SPHC钢和45号钢混浇时混坯的判定提供技术支撑,进行了SPHC钢和45号钢的连浇工业试验。通过对混坯成分进行分析,得到了SPHC钢和45号钢连浇时的钢水互熔规律。结果表明,对前炉次尾坯来讲,异钢连浇对其影响不大或稍有影响,可以直接下送;而对后炉次头坯来说,互熔对其成分影响较大,需要对头部1 200~1 400mm的区段进行降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混坯 互溶规律 质量判定
原文传递
异钢种连浇工艺参数对交接坯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涛 常立忠 +1 位作者 从俊强 周德福 《连铸》 2016年第2期13-16,共4页
对梅钢板坯异钢种连浇过程进行水力学模拟,研究进钢量、中间包余钢量和通钢量与铸坯长度方向的无量纲浓度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梅钢浇铸条件下,降低中间包余钢量和增大通钢量均能显著减少交接坯长度,并且对于进钢量,如果对混合率... 对梅钢板坯异钢种连浇过程进行水力学模拟,研究进钢量、中间包余钢量和通钢量与铸坯长度方向的无量纲浓度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梅钢浇铸条件下,降低中间包余钢量和增大通钢量均能显著减少交接坯长度,并且对于进钢量,如果对混合率要求不是很高(90%以下),增大进钢量也能明显减少交接坯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水力学模拟 交接坯长度
原文传递
优化异钢种连续浇注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东明 董方 付岳 《包钢科技》 2016年第6期28-31,共4页
铸机在生产不同成分钢种时,实现异钢种连浇,可有效减少等待时间,增加铸机浇注时间,大大提高铸机作业能力,同时满足小批量品种钢的生产。通过降低中间包余钢量来减小交接坯长度。异钢种连浇时,通过人为制造接痕确定异钢种连浇过程铸坯交... 铸机在生产不同成分钢种时,实现异钢种连浇,可有效减少等待时间,增加铸机浇注时间,大大提高铸机作业能力,同时满足小批量品种钢的生产。通过降低中间包余钢量来减小交接坯长度。异钢种连浇时,通过人为制造接痕确定异钢种连浇过程铸坯交接坯的起始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钢种连浇 余钢量 交接坯
下载PDF
异钢种连浇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令书 郭俊玉 《连铸》 2010年第2期18-20,24,共4页
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异钢种连浇时,铸坯拉速、中间包内余钢量和稳定钢液量对铸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从理论上判定不同工艺条件下交接坯的位置及长度。
关键词 连铸 异钢种连浇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连铸异钢种混浇坯控制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杰 《冶金与材料》 2019年第3期44-45,共2页
在炼钢连铸生产过程中,为了提升连铸机的生产效率,提高钢水的收得率,往往采用异钢种连浇技术。但采用这一技术同时会带来混浇坯长度难以精确判别的难题。文章重点介绍了梅钢异钢种混浇坯控制数学模型的设计思路,该模型投用后,一方面提... 在炼钢连铸生产过程中,为了提升连铸机的生产效率,提高钢水的收得率,往往采用异钢种连浇技术。但采用这一技术同时会带来混浇坯长度难以精确判别的难题。文章重点介绍了梅钢异钢种混浇坯控制数学模型的设计思路,该模型投用后,一方面提高了铸坯收得率,同时也保证了铸坯的质量,实现了企业的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异钢种连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连铸坯混浇坯自动判定模型的开发
18
作者 王桂芳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19年第6期23-24,共2页
介绍了连铸坯混浇坯自动判定系统的产生背景、混浇坯判定模型及连铸坯判定模型的设计思路、系统的功能和实现,该模型系统投用后,减少切废和板坯降等,同时对缺陷铸坯及时筛选,降低缺陷坯发后工序造成的质量损失。
关键词 连铸 异钢种连浇 判定模型 连铸判定模型
下载PDF
提高中间包连浇炉数的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金刚 陈向东 +2 位作者 章远杰 刘勇强 张博 《连铸》 2017年第6期5-8,共4页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品种钢增加,生产组织难度加大,中间包连浇炉数下降。从连铸设备、工序匹配、生产工艺、耐材质量、异常终浇和生产组织等方面分析了中间包连浇炉数的影响因素。采取提高工序匹配性、优化生产组织、扩大异钢种连浇、优...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品种钢增加,生产组织难度加大,中间包连浇炉数下降。从连铸设备、工序匹配、生产工艺、耐材质量、异常终浇和生产组织等方面分析了中间包连浇炉数的影响因素。采取提高工序匹配性、优化生产组织、扩大异钢种连浇、优化连铸机分工、减少异常终浇等措施后,提高了中间包连浇炉数;并对未来技术改造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机 中间包 生产组织 工序匹配 异钢种连浇
原文传递
基于订单扰动的炼钢-连铸区段Q-learning遗传优化重调度模型
20
作者 陈虹志 邵鑫 +2 位作者 刘青 张江山 高山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0-99,共10页
当今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品种、小批量、多规格和高质量的特点,导致炼钢厂订单复杂,采用异钢种连浇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连铸连浇炉次,减少完成合同所需要的浇次数量,提高生产连续性。受生产订单的驱动,炼钢-连铸区段常会因紧急订单... 当今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品种、小批量、多规格和高质量的特点,导致炼钢厂订单复杂,采用异钢种连浇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连铸连浇炉次,减少完成合同所需要的浇次数量,提高生产连续性。受生产订单的驱动,炼钢-连铸区段常会因紧急订单的出现而干扰原有生产计划。根据紧急订单的钢种以及所需要的生产工艺与钢厂的产能、生产工艺、产品库存和原料库存等实际生产情况的匹配程度制定了应对策略,建立了以生产计划内最小总等待时间、最小总延期时间以及最小完工时间为优化目标的炼钢-连铸区段重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Q-learning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采用某炼钢厂2种典型生产模式,即异钢种连浇层流生产模式和四炉对三机同钢种紊流生产模式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有效解决订单扰动重调度问题,减少因紧急订单带来的生产计划内总等待时间的增加,减少生产计划的延期时间。通过求解最优排序问题来检验基于Q-learning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性能,相比经典遗传算法,基于Q-learning改进的遗传算法能够找到更符合优化目标的最优解,获得最优解的迭代次数更少,相比自适应遗传算法,基于Q-learning改进的遗传算法运行时间减少95.37%,以上结果表明基于Q-learning改进的遗传算法具有良好的求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连铸 生产调度 订单扰动 Q-LEARNING 遗传算法 异钢种连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