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期感染弓形虫,是养猫引起的?
1
作者 钟政荣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1期68-69,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人们不再关注温饱问题,而开始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宠物,以缓解工作压力。此外,现代社会独自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或独处时间的增多,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人们不再关注温饱问题,而开始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宠物,以缓解工作压力。此外,现代社会独自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或独处时间的增多,饲养宠物可以作为情感寄托和精神伴侣。诚然,饲养宠物确实有不少好处,但如果饲养宠物时管理不好,不仅宠物的排泄物会污染环境,而且宠物还会对主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如弓形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宠物 情感寄托 排泄物 孕期感染 竞争激烈 精神追求 生命健康
下载PDF
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
作者 王永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3期99-100,共2页
猪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弓形虫寄生于猪体内引起的疾病。该疾病在规模化生猪养殖中比较常见,因为猪容易通过食用感染了弓形虫的饲料或接触污染物而感染该病。此外,猪弓形虫病还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为人类可通过食用感染了弓形虫的猪肉或... 猪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弓形虫寄生于猪体内引起的疾病。该疾病在规模化生猪养殖中比较常见,因为猪容易通过食用感染了弓形虫的饲料或接触污染物而感染该病。此外,猪弓形虫病还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为人类可通过食用感染了弓形虫的猪肉或接触的污染物而感染该病,引起严重的疾病,甚至会威胁生命。一、猪弓形虫病的病原体弓形虫属原生动物,是引起猪弓形虫病的病原体,该属原生动物具有单细胞结构,在结构上类似原核细胞,生存能力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弓形虫 诊断与防治 原生动物 病原体 原核细胞 单细胞 生存能力
下载PDF
研究揭示猫感染弓形虫的非编码核糖核酸调控机制
3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23-23,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兽药创新与耐药性创新团队揭示了弓形虫感染猫以后的非编码核糖核酸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贫困所致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上。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人和温血动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兽药创新与耐药性创新团队揭示了弓形虫感染猫以后的非编码核糖核酸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贫困所致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上。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人和温血动物的寄生虫病,是一种世界性人畜共患病。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广泛,但终末宿主却具有唯一性,既猫科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弓形虫感染 兽药研究所 人畜共患病 兰州畜牧 终末宿主 弓形虫 猫科动物
下载PDF
弓形虫MIC1蛋白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活性分析
4
作者 李响 张小涵 +5 位作者 李美琪 陈冉 冯颖 李林 桑晓宇 杨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8,共9页
为构建可溶性表达弓形虫MIC1蛋白质的重组杆状病毒株并分析重组蛋白质的活性,通过PCR扩增弓形虫mic1基因的编码序列并连接到pFastBac 1质粒中,将重组的转移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转染Sf9细胞后连续培养... 为构建可溶性表达弓形虫MIC1蛋白质的重组杆状病毒株并分析重组蛋白质的活性,通过PCR扩增弓形虫mic1基因的编码序列并连接到pFastBac 1质粒中,将重组的转移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转染Sf9细胞后连续培养3代获得重组杆状病毒株。结果显示,Sf9细胞在感染后的第3天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试验结果表明MIC1重组蛋白质在感染的Sf9细胞中成功可溶性表达;纯化的MIC1重组蛋白质不仅具有结合唾液酸乳糖的能力,同时能够刺激Balb/c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1∶25600)。以上结果表明,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可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弓形虫MIC1重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MIC1蛋白 杆状病毒系统 活性分析
下载PDF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家畜弓形虫感染情况的Meta分析
5
作者 蔡其健 李冰洁 +3 位作者 周金林 曹杰 周勇志 张厚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为了系统分析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常见家畜的弓形虫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等6个数据库,检索有关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为主)家畜(牛、羊和猪)弓形虫感染率的文献,检索的时间范围从建立... 为了系统分析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常见家畜的弓形虫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等6个数据库,检索有关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为主)家畜(牛、羊和猪)弓形虫感染率的文献,检索的时间范围从建立数据库至2022年10月1日。由2位评价者采用独立双盲方法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数据资料并交叉校对、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Meta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探究合并结果的异质性来源,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显示,共筛选获得29篇文献,3种家畜的研究皆存有异质性(牛:I^(2)=98.5%;羊:I^(2)=98.5%;猪:I^(2)=96.7%),异质性来源提示为采样范围和采样区域;合并后牛、羊和猪的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11%(95%CI=7%~15%)、13%(95%CI=8%~19%)和14%(95%CI=8%~20%);关于羊和猪的研究都具有发表偏倚(P<0.05),关于牛的研究无发表偏倚(P>0.05)。结果表明,我国青藏高原部分地区3种常见的家畜普遍存在弓形虫感染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青藏高原 家畜 感染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国羊弓形虫流行病学数据的调查与分析
6
作者 闫俊宇 包梦楠 +5 位作者 刘丹 吴琼 宾晨 李凌丹 Hosein Salehian-Dehkordi 熊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3,共8页
为了解我国羊弓形虫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1991年~2023年近30年收录的羊弓形虫流行病学文献中我国22个省区的94 891份临床羊血清样品数据,采用Arc GIS10.2软件中的点密度和核密度分析法分析羊弓形虫在不同地区采样点的分布及聚集性;采用Ex... 为了解我国羊弓形虫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1991年~2023年近30年收录的羊弓形虫流行病学文献中我国22个省区的94 891份临床羊血清样品数据,采用Arc GIS10.2软件中的点密度和核密度分析法分析羊弓形虫在不同地区采样点的分布及聚集性;采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不同省份、地区及7个地理分区羊弓形虫的平均阳性率(以下均简称为阳性率);采用SPSS软件对上述地区的阳性率进行卡方检验;通过Arc GIS10.2软件做羊弓形虫阳性率分级(阳性率分为6个等级)的统计分析,以分析羊弓形虫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状况。点密度和核密度结果显示,除12个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羊弓形虫调查数据的报告;羊弓形虫在青海、甘肃、河南、内蒙古、云南、新疆等地呈点的聚集性分布,在青海和甘肃省呈密集性分布。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羊弓形虫平均阳性率为10.37%(8869/94891),不同省份的阳性率在3.09%~30.49%;7个地理分区羊弓形虫的阳性率为14.4%~30.49%,其中西南地区阳性率最高为30.49%(3059/12245),主要包括重庆、云南、贵州,羊弓形虫阳性率依次为45.06%(310/688)、28.63%(1830/6392)和17.79%(919/5165)。西北地区的阳性率最低,为14.4%(3879/58038),主要包括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羊弓形虫阳性率依次为29.82%(99/332)、17.12%(1353/7905)、6.03%(487/8071)、4.56%(1940/41730)。分级统计结果显示,秦岭淮河以北的省份对羊弓形虫的流行病学调查较多,且平均阳性率为20%以下居多,大多属于1级、2级地区,但其中华北地区平均阳性率为20.78%(737/4562),为3级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只有一半省份有调查数据,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平均阳性率为30.49%(3059/12245),为4级地区;其次是华东、华中地区,阳性率分别为18.7%(422/2329)和16.32%(1584/15474),均为2级地区,但其中的重庆市可达5级。上述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存在羊弓形虫且呈地方性流行,西南、华北地区应加强对羊弓形虫流行病学的监测与防治。利用ArcGIS10.2软件分析羊弓形虫的分布与海拔等气候条件的关系;采用全域莫兰指数(Moran’s I指数)、高低值聚类(General G指数)分析羊弓形虫分布地区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ArcGIS10.2软件对弓形虫分布的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海拔2 000 m以下地区的羊弓形虫阳性率均较高,为10%~30%,且低海拔、高温高湿和雨热地区羊弓形虫的阳性率均较高,提示上述地区需加强对羊弓形虫流行病学的监控与防治。弓形虫感染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羊弓形虫的分布地区之间存在关联性(Moran’s I指数>0)和聚集性(General G指数>0),且分布点之间具有极强关联性(General G指数中的Z>0)。冷热点分析显示,我国秦岭淮河两侧的湖南和安徽部分地区、贵州、河南及西北地区的青海和甘肃大部分地区均为热点地区。因此要在集中养殖区重点监测及防治羊弓形虫病,以阻止羊弓形虫的聚集性流行。本研究对羊弓形虫病的科学防控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动物流行病学 弓形虫
下载PDF
犬弓形虫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7
作者 柳方远 李双星 +3 位作者 印春生 吉婧 朱明哲 刘业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弓形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犬是弓形虫重要的中间宿主,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犬弓形虫病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弓形虫529 bp基因重复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巢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 弓形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犬是弓形虫重要的中间宿主,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犬弓形虫病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弓形虫529 bp基因重复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巢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牛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犬新孢子虫的基因扩增无条带;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可以检出0.134 pg的弓形虫基因,比目前国标PCR方法高100倍。对感染弓形虫犬的组织样品检测发现,巢式PCR能在感染犬的不同组织中检测出弓形虫基因。建立的犬弓形虫巢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该病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巢式PCR
下载PDF
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的研究
8
作者 张飞跃 伍孟琛 +4 位作者 吴海燕 马光旭 吴飞 杜爱芳 杨怡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构建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可行性,预测弓形虫TgMIC3蛋白的B、T淋巴细胞优势抗原表位,联合抗原表位SAG1((238-256))、GRA7((20-28))和AS15,构建出新型多表位肽,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理化性质、三级结构和分子对接能力等特征... 构建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可行性,预测弓形虫TgMIC3蛋白的B、T淋巴细胞优势抗原表位,联合抗原表位SAG1((238-256))、GRA7((20-28))和AS15,构建出新型多表位肽,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理化性质、三级结构和分子对接能力等特征进行分析;原核表达并纯化多表位重组蛋白(multi-epitope protein, MEP),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纯化效果;搭建MEP-PLGA纳米递送体系,对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表位肽为亲水性蛋白非过敏原,具有一定抗原性,抗原表位均呈现在蛋白表面,能与MHC分子H-2-Dd稳定结合;可在BL21(DE3)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系统中稳定表达,并能被特异性抗体所识别;构建的MEP-PLGA纳米递送体系包封为54.42%,纳米颗粒饱满,大小均一。成功设计并构建出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为弓形虫新型纳米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多表位重组蛋白 PLGA纳米疫苗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与脑炎因果关系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9
作者 李伊凡 盛书颜 +2 位作者 吴梦云 计永胜 姚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究弓形虫感染与脑炎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中的弓形虫包囊分布和炎症情况。方法获取弓形虫感染和脑炎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筛选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进行MR分...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究弓形虫感染与脑炎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中的弓形虫包囊分布和炎症情况。方法获取弓形虫感染和脑炎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筛选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进行MR分析,以OR值及95%CI评价弓形虫感染与脑炎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异质性检验、水平多效性检验、留一法进行质量控制。利用Wh6弓形虫包囊感染的小鼠脑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使用Image J软件进行图片分析。结果筛选出29个弓形虫感染与脑炎存在相关性的SNP,IVW方法结果提示弓形虫感染使得脑炎的患病分险为原来的0.98倍(OR=0.98,95%CI为0.76~1.27),显示两者无因果关系。质量控制结果提示筛选出的SNPs具有稳定可靠性。弓形虫包囊在脑组织各部位分布不同。结论弓形虫感染与脑炎具有相关性,但未有充分证据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弓形虫 脑炎
下载PDF
影响刚地弓形虫组织包囊体内外形成因素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徐丰慧 孟欣 崔平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86-90,共5页
在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发育为成熟组织包囊(bradyzoites)和卵囊(sporozoites)的两个时期,传统上需要进行动物试验,这极大地阻碍了对这些阶段的形态和代谢的生物学研究,而此阶段对弓形虫的感染至关重要。因此,在研究组织包囊... 在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发育为成熟组织包囊(bradyzoites)和卵囊(sporozoites)的两个时期,传统上需要进行动物试验,这极大地阻碍了对这些阶段的形态和代谢的生物学研究,而此阶段对弓形虫的感染至关重要。因此,在研究组织包囊时利用体外诱导的方法成为研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文章综述了影响组织包囊形成的因素,旨在为弓形虫病的研究、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组织包囊 缓殖子分化 体内外诱导包囊
下载PDF
邻近标记技术在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潘明 李龙娇 +1 位作者 葛层层 黄思扬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6,共6页
弓形虫编码数量众多的分泌蛋白,储存在微线体、棒状体和致密颗粒等虫体特有的细胞器中,于虫体入侵宿主细胞前后分泌到不同部位,并在虫体的感染、寄生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这些分泌蛋白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是弓形虫致病机制研究中的... 弓形虫编码数量众多的分泌蛋白,储存在微线体、棒状体和致密颗粒等虫体特有的细胞器中,于虫体入侵宿主细胞前后分泌到不同部位,并在虫体的感染、寄生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这些分泌蛋白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是弓形虫致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弓形虫亚细胞器的分离和组分鉴定上存在样品纯化困难和蛋白质组学信息覆盖率低等不足,且该技术在检测瞬时的或较弱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时灵敏性较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邻近标记技术(PL)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PL是将具有特定催化活性的工具酶与诱饵蛋白进行融合,进而添加生物素或生物素苯酚对诱饵蛋白邻近的靶蛋白进行生物素酰化标记的一门技术。该技术整合了酶促反应效率高的优点,可将特定空间内的蛋白进行高效标记,并可检测较弱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近年来在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对基于生物素连接酶(BirA)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EX)催化的PL在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介绍2种标记方法在弓形虫分泌蛋白的挖掘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贡献,为弓形虫致病机制的研究和弓形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标记技术(PL) 弓形虫 蛋白质组学 生物素连接酶(BirA)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EX)
下载PDF
试论如何诊断与治疗猪弓形虫病
12
作者 任丽杰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养殖场在全面开展生猪养殖工作时,如果遇到各类疾病,需要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展开分析,编制具体的防治计划。基于不同疾病的防治思路不同,本文着重针对生猪饲养环节常见的猪弓形虫病进行简要的分析,找到了精准判断病症类型、... 养殖场在全面开展生猪养殖工作时,如果遇到各类疾病,需要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展开分析,编制具体的防治计划。基于不同疾病的防治思路不同,本文着重针对生猪饲养环节常见的猪弓形虫病进行简要的分析,找到了精准判断病症类型、分析病症严重程度的方法,并着重介绍开展疾病预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希望能提高各地养殖人员的重视度。另外,笔者还从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目标是找出科学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疾病治疗难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饲养 弓形虫 预防管理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下载PDF
弓形虫病发病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叶彤 范小东 +5 位作者 周桃莉 丁艳 马婷 应易航 徐文岳 张坤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6-1099,共4页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宿主感染弓形虫后,可引起弓形虫脑病、眼病,甚至先天性弓形虫病。近年来,对弓形虫病发病的免疫学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拟探讨宿主重要器官弓...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宿主感染弓形虫后,可引起弓形虫脑病、眼病,甚至先天性弓形虫病。近年来,对弓形虫病发病的免疫学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拟探讨宿主重要器官弓形虫病发病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机制,为弓形虫病免疫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弓形虫脑病 弓形虫眼病 先天性弓形虫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广西隆安县肉用动物弓形虫血清学调查
14
作者 韩银华 蓝惠华 +3 位作者 黄胜斌 周庆安 何丹 何奇松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为了解广西隆安县猪、牛、羊等肉用动物弓形虫感染情况,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对从广西隆安县雁江乡、城厢乡、那桐乡等10个乡采集的1 160份猪、牛、羊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其中猪血清样品480份、牛血清样品460份、羊血清样品22... 为了解广西隆安县猪、牛、羊等肉用动物弓形虫感染情况,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对从广西隆安县雁江乡、城厢乡、那桐乡等10个乡采集的1 160份猪、牛、羊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其中猪血清样品480份、牛血清样品460份、羊血清样品220份。结果表明:1 160份血清样本中有119份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0.3%,其中猪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97份,阳性率为20.2%,牛阳性血清13份,阳性率为2.8%,羊阳性血清9份,阳性率为4.1%,猪阳性率显著高于牛和羊(P<0.05)。表明广西隆安县猪、牛、羊等肉用动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弓形虫感染,其中猪感染较严重,需要采取防控措施,尽量避免与犬猫共同饲养,阻断猫科动物及其排泄物对环境如畜舍、草料、水源等的污染,并且定期消毒及驱虫,对已感染弓形虫的急性病例给予口服磺胺嘧啶或甲氧苄氨嘧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肉用动物 血清抗体 阳性率
下载PDF
研究揭示转录因子AP2XI-2和AP2XII-1在调控弓形虫有性生殖中的作用机制
15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83-83,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畜禽重要人兽共患病团队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AP2XI-2 is a key negative regulator of Toxoplasma gondii merogon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畜禽重要人兽共患病团队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AP2XI-2 is a key negative regulator of Toxoplasma gondii merogon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弓形虫转录因子AP2XI-2和AP2XII-1在调控弓形虫有性生殖中发挥关键作用,缺失AP2XI-2和AP2XII-1基因可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向裂殖子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人兽共患病 弓形虫 裂殖子 国际期刊 有性生殖
下载PDF
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16
作者 果树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0085-0088,共4页
猪弓形虫病是因为感染弓形虫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于典型的原虫病。同时,猪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能在牲畜和人身体中相互传染。一旦猪感染后,传播速度快,如果没有及时制止,会对整个养殖场的安全造成影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猪弓形虫病是因为感染弓形虫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于典型的原虫病。同时,猪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能在牲畜和人身体中相互传染。一旦猪感染后,传播速度快,如果没有及时制止,会对整个养殖场的安全造成影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所以,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深入研究猪弓形虫病,并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RH株弓形虫颅内定位注射建立急性弓形虫脑炎小鼠模型的研究
17
作者 司开卫 刘建新 +5 位作者 吴锋 李小其 付子豪 巩锦华 王军阳 程彦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6-754,共9页
目的观察RH株弓形虫定位感染小鼠海马引起的组织病变,以构建急性弓形虫脑炎小鼠模型。方法利用颅内定位注射技术,将定量(100、500、1000个)RH株弓形虫滋养体,定位注射入小鼠海马CA1区,观察小鼠的生存状况;Giemsa染色方法观察小鼠腹水和... 目的观察RH株弓形虫定位感染小鼠海马引起的组织病变,以构建急性弓形虫脑炎小鼠模型。方法利用颅内定位注射技术,将定量(100、500、1000个)RH株弓形虫滋养体,定位注射入小鼠海马CA1区,观察小鼠的生存状况;Giemsa染色方法观察小鼠腹水和脑组织匀浆中弓形虫数量的变化;尼氏染色和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组织的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弓形虫在脑组织的分布。结果RH株弓形虫感染各组小鼠在感染第4天表现出明显的弓背、竖毛、腹胀、头颅细微震颤、偏瘫等症状。定量100感染组小鼠生存时间较长,腹水中未发现弓形虫滋养体,脑组织匀浆在96 h后发现少量的假包囊,小鼠死亡后则有较多滋养体;尼氏染色和HE染色则在144 h发现较多的组织坏死灶,CA1区神经细胞缺失;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脑组织损伤加重。而定量500感染组和定量1000感染组小鼠腹水和脑匀浆中均发现弓形虫滋养体;尼氏染色发现海马区神经元丢失和大量坏死;HE染色发现组织坏死灶及炎性细胞浸润,脑组织损伤均较定量100感染组小鼠显著加重;免疫组化证实坏死灶中有弓形虫的分布。结论定位感染RH株弓形虫100个滋养体小鼠存活时间较长,脑组织病理变化逐渐加重,损伤局限于脑组织内,小鼠表现典型的弓形虫脑炎症状。因此定位感染100个弓形虫滋养体可以构建急性弓形虫脑炎小鼠模型,可为弓形虫对脑神经的损伤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颅内定位注射 海马 弓形虫脑炎
下载PDF
弓形虫病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云萍 祭天锴 +3 位作者 白邵缘 龚静芝 姚娜 黄思扬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1-222,共12页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危害严重且分布广泛,目前尚未有理想的防治药物。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防治弓形虫病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常用的检测方法,即病原学检测、血清...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危害严重且分布广泛,目前尚未有理想的防治药物。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防治弓形虫病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常用的检测方法,即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进行论述,介绍了各类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并结合近年来最新研发的诊断方法,希望为动物弓形虫检测方法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弓形虫 诊断 防控
下载PDF
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祥珍 孙凤华 +5 位作者 曹汉钧 钱益新 陈锦英 孙明学 赵兰凤 徐振刚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殊人群血清弓形虫IgG抗体,并配以相应的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人群血清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7.19%,其中特殊人群抗体阳性率为8.3... 目的了解江苏省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殊人群血清弓形虫IgG抗体,并配以相应的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人群血清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7.19%,其中特殊人群抗体阳性率为8.30%,对照组阳性率为6.08%,有显著性差异(P<0.05),献血员和临床免疫功能低下者与对照组相比OR分别为4.67和6.67(P<0.05)。结论江苏省特殊人群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于普通对照组人员,献血员和临床免疫功能低下者与弓形虫感染有关联性。提示对特殊人群的重视,尤其是应加强对献血人员的弓形虫抗体检测以及对免疫功能低下者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ELISA IgG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弓形虫感染 特殊人群 弓形虫IGG抗体 弓形虫抗体检测 免疫功能低下 抗体阳性率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去铁酮对弓形虫慢性感染小鼠肝损伤中铁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
20
作者 刘敏 高南南 +1 位作者 王崇 蔡亦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4-1098,共5页
目的观察弓形虫慢性感染小鼠服用去铁酮(DFP)后,肝脏中铁及其他金属元素和炎症因子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情况,探讨DFP治疗弓形虫慢性感染所致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control组、control+DFP组、TgCt... 目的观察弓形虫慢性感染小鼠服用去铁酮(DFP)后,肝脏中铁及其他金属元素和炎症因子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情况,探讨DFP治疗弓形虫慢性感染所致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control组、control+DFP组、TgCtWh6组、TgCtWh6+DFP组,每组6只,control组无菌灌胃PBS;TgCtWh6+DFP组每日灌胃50μg/kg DFP,TgCtWh6组灌胃20个弓形虫包囊,TgCtWh6+DFP组灌胃20个弓形虫包囊且每日灌胃50μg/kg DFP,饲养45 d后处死小鼠并取其肝脏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铁及其他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IFN-γ、铁蛋白重链(Fth)mRNA的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慢性弓形虫感染的小鼠肝脏中铁、锰和锌的组织留存水平增高,在服用DFP后其肝脏中铁元素含量明显下调(P<0.01),与TgCtWh6组相比,TgCtWh6+DFP组在服用DFP后肝脏中Fth含量下调(P<0.01),铁代谢紊乱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肝脏中IFN-γ含量明显下调(P<0.01),肝脏的炎症反应也有所减轻。结论DFP可以有效改善小鼠弓形虫感染后肝脏中的铁代谢紊乱及减轻肝脏的炎症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酮 铁代谢 肝损伤 铁蛋白 弓形虫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