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引发处理对金铁锁陈年种子萌发的影响
1
作者 方其仙 徐腾华 +2 位作者 李茜 郑竹 吴潇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62-164,共3页
用次氯酸钠(NaOCl)、聚乙二醇(PEG)和H_(2)O引发处理金铁锁种子,研究不同处理对金铁锁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aOCl消毒处理的陈年金铁锁种子,置于20℃的恒温条件下,其发芽指数最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对也高;水引发处理18 h的金铁... 用次氯酸钠(NaOCl)、聚乙二醇(PEG)和H_(2)O引发处理金铁锁种子,研究不同处理对金铁锁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aOCl消毒处理的陈年金铁锁种子,置于20℃的恒温条件下,其发芽指数最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对也高;水引发处理18 h的金铁锁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分别为33.50%和25.10%,处理24 h其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其根长、苗长、幼苗鲜重差异不明显;PEG引发处理与其浓度有关,0.5%PEG引发处理比1.0%PEG和2.0%PEG处理更能促进金铁锁种子萌发,用0.5%PEG处理6~18 h能够明显提高陈年金铁锁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从而也可提高其出苗速度,使种苗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 种子萌发 引发处理
下载PDF
《繁花》热引发消费热 一部剧带来的流量红利如何持久
2
作者 侯隽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繁花落尽,江湖再见。这部由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将1990年代的上海滩众生相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同时,也在全网掀起热烈讨论。喜欢的人爱得不行,沉迷这种“外滩老钱风”的腔调;不喜欢的人则认为《繁花》是“王家卫版的《小时代》”。... 繁花落尽,江湖再见。这部由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将1990年代的上海滩众生相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同时,也在全网掀起热烈讨论。喜欢的人爱得不行,沉迷这种“外滩老钱风”的腔调;不喜欢的人则认为《繁花》是“王家卫版的《小时代》”。尽管口碑非常两极化,但《繁花》俨然已经成为各类品牌争相露面的秀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花》 《小时代》 王家卫 两极化 引发 众生相 沉迷
下载PDF
单一及组合引发剂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崔孟雪 蒋芳玲 +6 位作者 周蓉 李慧 孟秀芳 张育才 曹钰鑫 邬美娟 吴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3,共10页
以宁夏地区甜瓜主栽品种花兰柿老化种子为材料,选用3种引发剂(5 g·L^(-1)CaCl_(2)、2 g·L^(-1)MnSO_(4)·H_(2)O、1.25 g·L^(-1)水溶性壳聚糖)对甜瓜种子进行单一及组合渗透引发处理,探讨不同种类引发剂对甜瓜种子... 以宁夏地区甜瓜主栽品种花兰柿老化种子为材料,选用3种引发剂(5 g·L^(-1)CaCl_(2)、2 g·L^(-1)MnSO_(4)·H_(2)O、1.25 g·L^(-1)水溶性壳聚糖)对甜瓜种子进行单一及组合渗透引发处理,探讨不同种类引发剂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最优的引发剂。标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单一和组合引发剂处理均能显著促进老化甜瓜种子发芽,其中,组合引发剂5 g·L^(-1)CaCl_(2)+2 g·L^(-1)MnSO_(4)·H_(2)O处理的甜瓜种子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穴盘育苗结果表明:组合引发剂可提高甜瓜幼苗质量,显著增加幼苗的茎粗、总鲜质量、总干质量和壮苗指数,组合引发剂5 g·L^(-1)CaCl_(2)+2 g·L^(-1)MnSO_(4)·H_(2)O(T4)和5 g·L^(-1)CaCl_(2)+1.25 g·L^(-1)水溶性壳聚糖(T5)处理的壮苗指数分别是对照CK1的2.00倍和1.89倍。T5处理对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提升幅度最大,幼苗根系活力最高。主成分分析筛选结果表明T5处理效果最佳。本研究筛选出的组合引发剂能有效改善老化甜瓜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增强幼苗素质,可为甜瓜高质量集约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发 甜瓜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种子引发与引发种子药剂处理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阳 袁会珠 +1 位作者 闫晓静 杨代斌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种子引发和种子药剂处理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生产措施。种子引发能够提高种子的萌发活力,提高种子和长出幼苗对逆境胁迫的抵抗力,而种子药剂处理可以防治作物早期病虫害。因此,这两种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均符合现代农业精量播种的需... 种子引发和种子药剂处理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生产措施。种子引发能够提高种子的萌发活力,提高种子和长出幼苗对逆境胁迫的抵抗力,而种子药剂处理可以防治作物早期病虫害。因此,这两种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均符合现代农业精量播种的需求。在此条件下,种子引发和种子药剂处理两种种子处理技术的结合,包括药剂对引发种子的处理方式以及种子药剂处理对引发种子的安全性是种子生产企业和种子处理药剂生产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不同种子引发技术、种子引发对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药剂对引发种子的不同处理方式,并对这两种技术相结合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引发 种子药剂处理 种子萌发 抗逆性 种子安全性
下载PDF
谷胱甘肽引发对老化燕麦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米春娇 洪流 +1 位作者 马馼 毛培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8-934,共7页
为探讨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引发对老化燕麦(Avena sativa)种子活力的影响,以老化5 d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5和1.0 mmol·L^(-1))GSH溶液引发不同时间(12 h,24 h和36 h)下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变化规律。... 为探讨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引发对老化燕麦(Avena sativa)种子活力的影响,以老化5 d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5和1.0 mmol·L^(-1))GSH溶液引发不同时间(12 h,24 h和36 h)下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老化后燕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显著下降(P<0.05),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P<0.05),苗长、苗重、根长和根重均显著降低(P<0.05)。不同GSH引发浓度和引发时间处理后对老化燕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的影响有所差异,其中0.2 mmol·L^(-1)GSH引发24 h是缓解种子老化的最佳处理,显著缩短了老化种子平均发芽时间(P<0.05),显著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长、苗重和根长(P<0.05)。燕麦种子引发处理可以为保持种子活力提供有效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H引发 燕麦 种子活力 种子老化
下载PDF
壳聚糖引发对盐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毋悦悦 庞春花 +4 位作者 张永清 康书瑜 侯钰晨 王嘉祺 闫晶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1,共8页
以陇藜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设置4种壳聚糖(CTS)引发浓度(0、50、150、250 mg/L)和4种NaCl浓度(0、100、200、300 mmol/L)共16种处理,探究不同引发浓度对不同梯度盐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寻求在藜麦生产过程中... 以陇藜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设置4种壳聚糖(CTS)引发浓度(0、50、150、250 mg/L)和4种NaCl浓度(0、100、200、300 mmol/L)共16种处理,探究不同引发浓度对不同梯度盐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寻求在藜麦生产过程中利用壳聚糖来强化其耐盐碱性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当CTS引发浓度为150 mg/L时,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峰值;(2)相同引发浓度下,藜麦种子α-淀粉酶活性与盐浓度成反比,种子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幼苗的株高、根长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3)在同一盐浓度下,藜麦种子α-淀粉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幼苗的株高、苗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随壳聚糖引发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则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引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胁迫对藜麦造成的伤害,其中,150 mg/L浓度引发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盐胁迫 藜麦 种子引发
下载PDF
紫外光引发Fenton氧化技术协同去除造纸中段废水COD_(Cr)的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喆 吕学斌 +1 位作者 李峰辉 郭俊利 《河南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对紫外光引发Fenton氧化技术协同处理造纸中段废水COD_(Cr)进行了研究,探究反应时间、FeSO_(4)·7H_(2)O浓度、H_(2)O_(2)浓度、pH值、紫外光强度等因素对COD_(Cr)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80min,FeSO_(4)·7H_(... 对紫外光引发Fenton氧化技术协同处理造纸中段废水COD_(Cr)进行了研究,探究反应时间、FeSO_(4)·7H_(2)O浓度、H_(2)O_(2)浓度、pH值、紫外光强度等因素对COD_(Cr)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80min,FeSO_(4)·7H_(2)O浓度0.6 mol/L,H_(2)O_(2)浓度0.3 mol/L,pH值为4,以及紫外光强度为14 mW/cm^(2)的最优条件下,该技术能够实现造纸中段废水74%的COD_(Cr)去除率。紫外光引发Fenton氧化技术能够有效促进Fenton氧化反应中·OH自由基的生成,提高造纸中段废水的COD_(Cr)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引发 FENTON氧化 COD_(Cr) 造纸废水 协同作用
下载PDF
不同光引发剂口腔复合树脂单体的设计合成及性能
8
作者 魏玉雪 王棣 刘晓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1-735,共5页
背景:目前由树脂基质单体组成的牙科复合树脂充填物,是牙体缺损充填治疗的首选材料,但随着其在口腔环境中使用时间的延长,牙体组织继发龋以及充填材料磨损折断等问题随之而来,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充填材料的聚合收缩及其与牙体组... 背景:目前由树脂基质单体组成的牙科复合树脂充填物,是牙体缺损充填治疗的首选材料,但随着其在口腔环境中使用时间的延长,牙体组织继发龋以及充填材料磨损折断等问题随之而来,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充填材料的聚合收缩及其与牙体组织的机械性能不匹配等。目的:通过加入不同组分的引发剂合成牙科新型复合树脂单体,以提升传统体系的双键转化率并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将不同的引发剂加入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型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单体中,制备新型复合树脂基质体系:A组加入质量分数1.1%的樟脑醌,B组加入质量分数2.1%的1-苯基-1,2-丙二酮,C组加入质量分数3.1%的樟脑醌与1-苯基-1,2-丙二酮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1∶1)。检测各组样品的双键转化率、聚合收缩率和机械性能。结果与结论:①B、C组双键转化率高于A组(P<0.05);B组聚合收缩率大于A组(P<0.05),C组聚合收缩率小于A组(P<0.05);②B、C组的挠曲强度、弹性模量、压缩强度均大于A组(P<0.05,P<0.01),B组的维氏硬度大于A组(P<0.05),C组的维氏硬度小于A组(P<0.01);③结果显示,1-苯基-1,2-丙二酮是一种性能较理想的引发剂,且1-苯基-1,2-丙二酮与樟脑醌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树脂基质体系的双键转化率,从而提高树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材料 复合树脂 引发 双键转换率 聚合收缩 机械性能
下载PDF
褪黑素引发对Na_(2)SO_(4)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刘婧禹 赵海君 +2 位作者 欧成明 贾志程 毛培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85,共8页
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05,0.1和0.2 mmol·L^(-1))分别引发种子6 h(记为ML6,MM6和MT6)和12 h(记为ML12,MM12和MT12),以不引发、蒸馏水引发6 h和12 h为对照(记为CK1,CK2-6和CK2-12),探... 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05,0.1和0.2 mmol·L^(-1))分别引发种子6 h(记为ML6,MM6和MT6)和12 h(记为ML12,MM12和MT12),以不引发、蒸馏水引发6 h和12 h为对照(记为CK1,CK2-6和CK2-12),探究在Na_(2)SO_(4)胁迫下,褪黑素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期筛选有效缓解Na_(2)SO_(4)胁迫的褪黑素引发处理。结果表明,75 mmol·L^(-1)Na_(2)SO_(4)(pH=8.5)胁迫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下降(P<0.05)。该条件下,与CK1相比,褪黑素引发后苜蓿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MT6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根长、苗长和活力指数最高。对MT6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发现,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0.2 mmol·L^(-1)褪黑素引发6 h紫花苜蓿种子对盐碱胁迫的缓解效应最佳,促进种子发芽和提高幼苗耐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子引发 褪黑素 Na_(2)SO_(4)胁迫
下载PDF
紫外光引发制备PAA/CMC高吸水树脂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刘雨萌 杨莹 李丽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骨架,通过紫外光引发聚合将单体丙烯酸(AA)接枝到CMC骨架上,合成PAA/CMC高吸水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并确定了具有最高吸水能力的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合成树脂的最优条件为:CMC用量为0.05 g,AA...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骨架,通过紫外光引发聚合将单体丙烯酸(AA)接枝到CMC骨架上,合成PAA/CMC高吸水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并确定了具有最高吸水能力的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合成树脂的最优条件为:CMC用量为0.05 g,AA质量浓度为0.48 g/mL,中和度为40%,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分别为AA质量的0.3%和0.05%,反应时间55 min。所制备的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中的最大吸水倍率为1281.21 g/g,在生理盐水中的最大吸水倍率为69.42 g/g。采用红外、热重以及扫描电镜对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成功合成了PAA/CMC高吸水树脂,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树脂表面有明显的褶皱结构,具有吸水速率快、保水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紫外光引发 羧甲基纤维素钠 丙烯酸
下载PDF
二苯甲酮LED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武青青 王洪 +2 位作者 张青 李付绍 邓明森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6,共10页
为了延长二苯甲酮光引发剂的吸收波长,使其与LED光源更好的匹配,本研究将苄氨基基团引入二苯甲酮结构,合成了3种4-双苄胺基二苯甲酮衍生物,其吸收波长延长至400 nm,与不同波长(365~405 nm)的LED光源能较好的匹配。利用实时红外对其光聚... 为了延长二苯甲酮光引发剂的吸收波长,使其与LED光源更好的匹配,本研究将苄氨基基团引入二苯甲酮结构,合成了3种4-双苄胺基二苯甲酮衍生物,其吸收波长延长至400 nm,与不同波长(365~405 nm)的LED光源能较好的匹配。利用实时红外对其光聚合动力学进行测试,通过电化学测试以及光降解测试等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苄胺基二苯甲酮衍生物是一类高效的LED光引发剂,其可作为单组分光引发剂引发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发生自由基聚合,双键转化率可达80%~83%。与碘鎓盐复配,引发阳离子聚合时环氧单体转化率可达45%,引发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时双键转化率为69%~71%,环氧单体转化率为58%~61%,在自由基聚合及互穿网络聚合物结构光固化材料制备方面存在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酮衍生物 引发 互穿聚合物网络
下载PDF
水性光引发剂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孙逊 罗鹏 +3 位作者 王涛 袁斌斌 庞玉莲 邹应全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229,共33页
近年来,水性光固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牙科材料、3D生物打印、体外聚合、细胞封装等。水溶性好、细胞毒性低、引发效率高的水性光引发剂是光固化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发展应用的关键物质。为此,研究人员做了大量... 近年来,水性光固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牙科材料、3D生物打印、体外聚合、细胞封装等。水溶性好、细胞毒性低、引发效率高的水性光引发剂是光固化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发展应用的关键物质。为此,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水性光引发剂,并研究了其在药物控释、生物仿生解毒器、细胞传感器、软骨修复、断层扫描体积生物打印、生物组织粘合剂、光动力肿瘤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本文概述了水性光引发剂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在生物医学中的一些应用研究,并对水性光引发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水性光引发剂的发展以及应用带来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光引发 Ⅰ型水性光引发 Ⅱ水性型光引发 双光子水性光引发 生物医学应用
下载PDF
氯化钙对甜菜种子引发的影响
13
作者 王璐洋 胡华兵 +1 位作者 王荣华 王茂芊 《中国糖料》 2024年第2期78-83,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氯化钙处理对甜菜种子活力的影响,为筛选适宜的引发剂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以‘TD801’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氯化钙浓度5、10、15 mmol/L和时间处理8、16、24 h共9个处理(未引发干种子为对照),对甜菜种子进... 【目的】研究不同氯化钙处理对甜菜种子活力的影响,为筛选适宜的引发剂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以‘TD801’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氯化钙浓度5、10、15 mmol/L和时间处理8、16、24 h共9个处理(未引发干种子为对照),对甜菜种子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数据,分析其对甜菜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浓度5 mmol/L和10 mmol/L氯化钙8、16、24 h处理引发效果较好,能有效促进‘TD801’甜菜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5 mmol/L和10 mmol/L氯化钙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增加0.34~9.00、3.00~8.00个百分点,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增加16.31%~40.14%、6.51%~38.01%,电导率比对照降低24.53~51.37个百分点。其中5 mmol/L氯化钙16 h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比对照增加9.00、8.00个百分点,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40.14%和38.01%,且电导率低于对照51.37个百分点。【结论】总体而言,5 mmol/L氯化钙16 h处理对甜菜种子引发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氯化钙 种子引发
下载PDF
种子引发及其效应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卫华 郝丽珍 +1 位作者 胡宁宝 张进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1,共3页
本文对种子引发的原理、方法。
关键词 种子引发 技术原理 引发效应 种子活力 种子耐脱水力 液体引发 固体基质引发 滚筒引发 生物引发 种子处理
下载PDF
不同引发处理对盐胁迫下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15
作者 于爱萍 韩喆 +2 位作者 隋晓青 张晶 陈爱萍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为探究盐胁迫对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能力,本研究以‘乌苏一号’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设置NaCl浓度为150 mmol/L,采用水引发、不同浓度褪黑素(MT)引发、不同浓度PEG-6000引发和蛭石引发,筛选出适宜盐胁迫下... 为探究盐胁迫对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能力,本研究以‘乌苏一号’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设置NaCl浓度为150 mmol/L,采用水引发、不同浓度褪黑素(MT)引发、不同浓度PEG-6000引发和蛭石引发,筛选出适宜盐胁迫下提高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引发剂。结果表明,对无芒雀麦种子进行引发处理后,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均被提高,仅50μmol/L MT引发、蛭石引发缩短了种子的平均萌发时间。经隶属函数分析得出,50μmol/L MT引发无芒雀麦种子效果最佳,与ck相比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了42%、发芽势提高了40%、发芽指数提高了19、活力指数提高了83,其次为蛭石引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乌苏一号’无芒雀麦 引发处理 种子萌发
下载PDF
水杨酸引发提高低温下水稻种子萌发活力的生理与分子效应
16
作者 陈兵先 张琪 +2 位作者 戴彰言 周旭 刘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0-1236,共17页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引发对低温下水稻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及生理响应,揭示SA引发对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代谢途径相关基因以及细胞壁松弛基因的诱导模式,为水稻种子低温萌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泰丰优20...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引发对低温下水稻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及生理响应,揭示SA引发对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代谢途径相关基因以及细胞壁松弛基因的诱导模式,为水稻种子低温萌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泰丰优208种子为材料,通过种子引发处理,分析SA对种子低温萌发活力及生理的影响,并通过qRT-PCR技术分析ABA、GA和扩展蛋白基因响应SA引发的表达模式。【结果】低温(15℃)显著推迟水稻种子萌发进程。在低温下萌发1 d种子中,其内源SA浓度是常温(28℃)下的1.7倍;但对于5 d的幼苗而言,低温下的SA浓度仅为常温下浓度的0.6%。SA引发可有效提高种子在低温下的萌发活力,尤其以2000μmol·L^(-1)SA效果最为显著,该浓度显著提高了低温下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根长、鲜重和干重,其中活力指数分别为未引发种子(CK1)和水引发种子(CK2)的3和2倍。在生理指标方面,SA引发提高了低温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活性氧含量,增加了总淀粉酶、β-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与CK1相比,2000μmol·L^(-1)SA引发将种子ABA含量降低了79%,同时将IAA和GA1含量增加了32.2%和2.66倍。在基因表达方面,对于2000μmol·L^(-1)SA引发的种子,ABA合成基因OsNCED2和OsNCED3的表达量分别比CK1降低了94.26%和90.24%;而ABA分解基因OsABA8’ox2和OsABA8’ox3的表达量分别为CK1的5.9和3.9倍。与CK1相比,SA引发显著上调了GA合成基因OsCPS1、OsKAO和OsGA20ox1的表达量,并显著下调GA分解基因OsGA2ox2和OsGA2ox6的表达量。在几个候选的细胞壁松弛因子扩展蛋白基因中,除了OsEXPB11外,其余几个同源基因均在一定程度上被引发而上调表达。与CK1相比,2000μmol·L^(-1)SA引发分别使OsEXPA2、OsEXPB4和OsEXPB6的表达量上调12.2、5.9和6.1倍。【结论】SA引发可显著缓解低温对于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可能是由于SA提高S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的产生,增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进而增强种子和幼苗对于低温的耐受能力。另一方面,SA引发通过降低种子内源ABA含量,增加GA1含量,增强总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促进细胞壁松弛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低温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胁迫 种子引发 水杨酸 生理指标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热引发聚合方法制备抗240℃水泥浆降失水剂
17
作者 林鑫 刘硕琼 +1 位作者 夏修建 孟仁洲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针对现有水泥浆降失水剂耐高温性能不足的问题,以高温热引发聚合方法替代传统水溶液引发剂聚合方法,设计并合成了抗温为240℃的三元水泥浆降失水剂HTFLA-A。通过实验确定了HTFLA-A的最佳合成条件:水与单体总质量比1∶1,控制温度为150℃... 针对现有水泥浆降失水剂耐高温性能不足的问题,以高温热引发聚合方法替代传统水溶液引发剂聚合方法,设计并合成了抗温为240℃的三元水泥浆降失水剂HTFLA-A。通过实验确定了HTFLA-A的最佳合成条件:水与单体总质量比1∶1,控制温度为150℃,体系pH值为9,反应时间为32 h。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DSC/TGA)及核磁共振谱对HTFLA-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TFLA-A为目标预期产物,在439℃时的热失重仅为23.80%,这是由于高温合成过程中去除了单体中不稳定结构和有机合成过程中副反应产物,提升了高分子材料的抗温性能。对HTFLA-A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HTFLA-A加量为1.2%,可将水泥浆在180~240℃、6.9 MPa时API失水量控制在50 mL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降失水剂 引发聚合 耐高温
下载PDF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勇 黄志宇 +1 位作者 陆屹 崔浩 《化工时刊》 CAS 2005年第3期35-39,共5页
自由基聚合是大规模生产各种烯类聚合物的有效方法 ,在工业生产中 ,约 70 %以上的烯类聚合物都是通过自由基聚合来实现的。自由基聚合引发体系可归纳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偶氮引发剂、二硫化物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双官能度及多... 自由基聚合是大规模生产各种烯类聚合物的有效方法 ,在工业生产中 ,约 70 %以上的烯类聚合物都是通过自由基聚合来实现的。自由基聚合引发体系可归纳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偶氮引发剂、二硫化物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双官能度及多官能度引发剂和大分子引发剂等。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水溶性偶氰引发剂、双官能度及多官能度引发剂、大分子引发剂以及氧化还原引发剂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引发 研究进展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大分子引发 自由基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 多官能度 双官能度 大规模生产 偶氮引发 有效方法 工业生产 过氧化物 二硫化物 聚合物 水溶性 烯类
下载PDF
锂系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季 王玉荣 李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68,共4页
介绍了单锂引发剂、双锂引发剂、多锂引发剂、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和复合有机锂引发剂的特点、发展及在合成橡胶工业中的应用,指出在保持原有已开发成熟的单锂引发剂和双锂引发剂的基础上,要重点发展多锂引发剂、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及复... 介绍了单锂引发剂、双锂引发剂、多锂引发剂、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和复合有机锂引发剂的特点、发展及在合成橡胶工业中的应用,指出在保持原有已开发成熟的单锂引发剂和双锂引发剂的基础上,要重点发展多锂引发剂、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及复合有机锂引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锂引发 双锂引发 多锂引发 官能化有机锂引发 复合有机锂引发 述评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种子引发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孟衡玲 卢丙越 +2 位作者 苏一兰 王田涛 张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4-59,共6页
为筛选适宜的板蓝根种子引发剂,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以PEG-6000、CaCl2、GA3、水4种不同引发剂对板蓝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探讨板蓝根种子在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特性及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干旱胁迫(20%PEG-6000模拟干旱)下,4种... 为筛选适宜的板蓝根种子引发剂,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以PEG-6000、CaCl2、GA3、水4种不同引发剂对板蓝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探讨板蓝根种子在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特性及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干旱胁迫(20%PEG-6000模拟干旱)下,4种引发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综合比较来看,18 h水引发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较CK2(干旱胁迫但未进行引发)分别提高33.3%、36.6%、106.4%。其次是25%PEG-6000引发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较CK2分别提高35.2%、51.2%、32.8%;50 mg/L GA3引发处理下的种子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CK2提高171.1%,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速率;1.5%CaCl2处理引发效果最差,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CK2分别提高16.7%、19.5%和23.9%。种子经过引发后,可不同程度提高板蓝根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综上,4种不同引发剂对板蓝根种子的引发效果依次为18 h水>25%PEG-6000>50 mg/L GA3>1.5%CaCl2,建议在板蓝根种子播种前进行18 h水引发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种子引发 干旱胁迫 渗调引发 激素引发 引发 种子萌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