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阴离子高温本体聚合引发机理的新发现(二)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安呐 郑云龙 +2 位作者 管涌 代文 李书召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24,共9页
采用创建的一种研究方法,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研究了苯乙烯(St)在60°C至140°C下的阴离子本体聚合。结果表明,低温下(<20°C)以六元缔合结构形式存在的非活性正丁基锂在高温下(≥60°C)会转化为活性种。随... 采用创建的一种研究方法,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研究了苯乙烯(St)在60°C至140°C下的阴离子本体聚合。结果表明,低温下(<20°C)以六元缔合结构形式存在的非活性正丁基锂在高温下(≥60°C)会转化为活性种。随机分布在该六元结构上的平均1.3个离子对可以引发St的阴离子聚合。然而从六元缔合结构上增长出的超分子聚合物线团又将阻碍单体继续扩散进入离子对参与聚合,从而产生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聚合转化率停滞平台(SCP)。由于时温等效作用,提高聚合温度可以显著地缩短SCP的持续时间,从而大大地加快聚合速率。SCP后期,缔合的超分子结构在前期聚合累积能量、单体扩散动力以及相分离的共同驱动下将完全地分解为6个独立、相等的聚苯乙烯锂活性链,聚合又将继续,并迅速达到聚合终点。少量极性调节剂四氢呋喃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聚合速率,但仅仅只是缩短了SCP的持续时间,并没有改变n-BuLi的缔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阴离子本体聚合 引发机理 缔合 超分子
下载PDF
种子引发机理研究进展及牧草种子引发研究展望 被引量:25
2
作者 赵玥 辛霞 +1 位作者 王宗礼 卢新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对30多年来种子引发处理在细胞膜修复、贮藏物质动员和能量转化、转录和翻译与诱导合成保护物质、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述了近年来我国初步开展牧草种子引发研究的进展,提出了今后种子引发研究的重点命题及... 对30多年来种子引发处理在细胞膜修复、贮藏物质动员和能量转化、转录和翻译与诱导合成保护物质、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述了近年来我国初步开展牧草种子引发研究的进展,提出了今后种子引发研究的重点命题及在牧草种子引发研究、技术应用与临亡牧草种质抢救保存中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引发 引发机理 研究进展 牧草种质 展望
下载PDF
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引发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赵亚奇 王成国 +2 位作者 朱波 王延相 王启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7-80,共4页
综述了无机引发剂引发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的反应机理,其特点是在主氧化剂(过硫酸盐或氯酸盐)存在的无机引发体系中,易产生离子型自由基引发丙烯腈的水相沉淀聚合反应。
关键词 丙烯腈 水相沉淀聚合 引发机理
下载PDF
苯乙烯阴离子高温本体聚合引发机理的新发现(一)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安呐 代文 +2 位作者 管涌 郑云龙 危大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苯乙烯阴离子的高温本体聚合,突破了传统阴离子动力学研究中仅采用高真空、稀溶液、低转化率的局限。结果表明:当聚合转化率小于4%时,聚合反应机理完全符合经典阴离子活性聚合的理论;但继续聚合后将出现一... 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苯乙烯阴离子的高温本体聚合,突破了传统阴离子动力学研究中仅采用高真空、稀溶液、低转化率的局限。结果表明:当聚合转化率小于4%时,聚合反应机理完全符合经典阴离子活性聚合的理论;但继续聚合后将出现一个转化率停滞平台和聚合速率再次升高的现象,与传统理论不同。假设活性种引发聚合后形成的大分子链不再反向团聚,进行聚合动力学的理论推导。将实验结果与传统理论进行比较,提出了阴离子聚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团聚以及引发剂缔合结构向活性种离解过程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阴离子聚合 引发机理 本体聚合 高温
下载PDF
四硝基四氮杂双环辛烷气相热解引发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邱玲 肖鹤鸣 +1 位作者 居学海 贡雪东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74-78,i001,共6页
运用量子化学中非限制性Hartree Fock自洽场PM3(UHF SCF PM3)分子轨道(MO)方法计算研究了四硝基四氮杂双环辛烷的气相热解引发反应,求得可能的三种不同热解途径的反应过渡态、活化能和位能曲线,揭示了反应中键级、分子几何和原子电荷的... 运用量子化学中非限制性Hartree Fock自洽场PM3(UHF SCF PM3)分子轨道(MO)方法计算研究了四硝基四氮杂双环辛烷的气相热解引发反应,求得可能的三种不同热解途径的反应过渡态、活化能和位能曲线,揭示了反应中键级、分子几何和原子电荷的递变规律。发现标题物与通常的硝胺类爆炸物遵循类似的热解引发反应机理,皆始于N—NO2 键的均裂,生成两个自由基。基于统计热力学方法和Eyring的绝对反应速率理论求得该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 引发机理 热解 气相 键级 反应 递变规律 HARTREE-FOCK 类似 自洽
下载PDF
价格战的引发机理与应对策略
6
作者 孙永波 吴新文 郭鹏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7-168,共2页
文章根据市场占有率模型、定价策略阐述了价格战的引发机理。从我国很多企业不了解如何发起与应对价格战这一问题分析入手 ,指明了当企业发动价格战时 ,要了解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分析和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并进行经济评价。在应对... 文章根据市场占有率模型、定价策略阐述了价格战的引发机理。从我国很多企业不了解如何发起与应对价格战这一问题分析入手 ,指明了当企业发动价格战时 ,要了解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分析和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并进行经济评价。在应对价格战时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别采用同样的降价手段或保持价格不变甚至提价的手段 ,企业要注意发挥企业联盟的作用。同时 ,政府在企业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战 市场占有率 行业利益 技术创新 价值竞争 企业 引发机理 对策
下载PDF
厌氧胶的组成、结构和固化引发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云 王立 +1 位作者 王驰亮 张尧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9-714,共6页
厌氧胶是一种单组分无溶剂的胶粘剂,当有氧气存在时为液态,而当氧气被排除后即迅速成为固态。厌氧胶在机械、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介绍厌氧胶的组成、结构和固化引发机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厌氧胶 丙烯酸酯 固化引发机理
下载PDF
可见激光立体光造型树脂协同引发体系引发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松杰 印杰 陈一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6-69,共4页
用紫外 /可见光谱及荧光 /磷光光谱研究了在 514nm波长下能引发丙烯酸 -环氧树脂聚合的由染料、紫外光引发剂、叔胺组成的协同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染料吸收可见光被激发 ,其激发三线态与叔胺形成激基复合物 ,并由此生成叔胺自由基 。
关键词 立体光造型 光敏树脂 可见激光 协同引发 引发机理
下载PDF
基于SR&NI ATRP引发机理延缓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 被引量:2
9
作者 邵明鲁 岳湘安 +1 位作者 贺杰 李晓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针对热分解引发剂引发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过快、聚合体系中活性自由基浓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将正向与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SR&NI ATRP)应用于成胶时间控制。在就地聚合凝胶中加入三氯化铁、配体和氯乙酸钠,可使自由基聚... 针对热分解引发剂引发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过快、聚合体系中活性自由基浓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将正向与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SR&NI ATRP)应用于成胶时间控制。在就地聚合凝胶中加入三氯化铁、配体和氯乙酸钠,可使自由基聚合机理转换成SR&NI ATRP引发机理,从而使活性自由基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达到延长成胶时间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50~80℃条件下,使用热分解引发剂的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小于10 h;相比于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四钠)和1,10-菲罗啉(phen),2,2’-联双吡啶更适合充当SR&NI ATRP的配体,在60℃条件下,当加入其质量分数为0.05%~0.09%时,可使成胶时间达到25 h以上;另外,通过调整三氯化铁、2,2’-联双吡啶和氯乙酸钠的质量分数,可控制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为20~40 h,满足就地聚合凝胶深部调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就地聚合凝胶 成胶时间 自由基聚合 SR&NI ATRP引发机理
下载PDF
基于引发机理模型的人力资源危机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彦璞 《现代商业》 2013年第21期172-173,共2页
笔者试图建立人力资源危机引发的机理模型,旨在阐述一个组织内,是哪些因素对组织人力资源危机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也为寻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及其与人力资源危机关系的"黑箱"中,有什么中介变量在起传导作用。
关键词 引发机理 人力资源 危机
下载PDF
法国-瑞士团队提出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引发机理
11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3,共1页
甲醇制烯烃(MTO)工艺于1970年代首先被开发,它藉于酸性沸石将甲醇或二甲醚转化为烯烃,然而,该活性中心和第一个碳-碳键的形成机理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团队详细描述了MTO反应是如何引发的。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烯烃反应 引发机理 瑞士 法国 酸性沸石 形成机理 碳-碳键
下载PDF
三类炸药晶体冲击引发分解机理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
12
作者 朱卫华 黄辉 +1 位作者 黄亨建 肖鹤鸣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7-562,共6页
运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和多尺度冲击相结合的方法,对三类典型炸药晶体奥克托今(HMX)、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和太安(PETN)实施冲击加载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HMX中的N—O键、TATB中的N—O键以及PETN中的C—O键优先断裂。随... 运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和多尺度冲击相结合的方法,对三类典型炸药晶体奥克托今(HMX)、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和太安(PETN)实施冲击加载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HMX中的N—O键、TATB中的N—O键以及PETN中的C—O键优先断裂。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体系中电子离域性增加;价带和导带间的带隙逐渐减小;接着开始出现金属态并不断变多。在冲击加载下,TATB、HMX和PETN晶体引发断裂化学键所需时间依次减小的顺序,恰与它们冲击波感度依次增大的实验顺序相一致。这表明,它们的结构和引发分解机理与冲击波感度之间有规律性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炸药晶体 冲击加载 引发机理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 多尺度冲击方法
下载PDF
2,2-二氢过氧丁烷与环烷酸钴对苯乙烯/富马酸二乙酯的引发机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一烽 王聪彩 +1 位作者 张建华 郭睿威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5-30,共6页
以4-苄氧基-2,2,6,6-四甲基-1-哌啶氮氧自由基(T)为捕捉剂,利用自由基捕捉技术和高分辨液相-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HPLC-ESI/MS)技术,研究了工业用过氧化甲乙酮溶液(MEKP)中的单倍体2,2-二氢过氧丁烷(俗称T4)在环烷酸钴的催化作用下对苯乙... 以4-苄氧基-2,2,6,6-四甲基-1-哌啶氮氧自由基(T)为捕捉剂,利用自由基捕捉技术和高分辨液相-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HPLC-ESI/MS)技术,研究了工业用过氧化甲乙酮溶液(MEKP)中的单倍体2,2-二氢过氧丁烷(俗称T4)在环烷酸钴的催化作用下对苯乙烯/富马酸二乙酯共聚时的竞争引发机理。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T4-钴离子引发苯乙烯/富马酸二乙酯共聚的机理。T4在金属钴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烷氧自由基,该自由基极不稳定,主要通过β-断裂产生乙基和过氧乙酸。不稳定的过氧酸会继续分解产生酰氧自由基和羟基,酰氧自由基进一步分解产生甲基或乙基,由此生成的乙基、甲基和羟基是引发单体聚合的真正引发源。对于苯乙烯/富马酸二乙酯的竞争引发反应,乙基易于加成富马酸二乙酯,甲基易于加成苯乙烯,而羟基只能引发苯乙烯。同时,这些高活性自由基也存在着显著的氢提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KP引发机理 自由基捕捉技术 竞争引发
原文传递
自由基型高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保平 崔锦峰 +1 位作者 陈建敏 周惠娣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6-42,共7页
介绍了提氢型(硫杂蒽酮、联苯甲酰、蒽醌型)和光裂解型(苯偶姻醚、酰基膦氧型、有机硅烷类)2类自由 基高分子光引发剂的引发机理和研究进展,并对光引发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引发 引发机理 裂解 高分子 有机硅烷 联苯 蒽醌 苯偶姻 酰基
下载PDF
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亮 袁慧雅 +3 位作者 叶国东 曾兆华 杨建文 陈用烈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25-329,共5页
综述了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要叙述了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引发机理。对小分子光引发剂和大分子光引发剂进行了对比,着重讨论了分子结构因素对引发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大分子光引发 制备 引发机理 小分子光引发 分子结构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光引发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6
作者 周钢 陈建山 +1 位作者 奚海 吴宇雄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3年第2期6-8,共3页
介绍了紫外光固化体系中光引发剂的反应机理 ,着重介绍了自由基型和离子型光引发剂的引发机理、种类、分子结构及各自优缺点。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光引发 研究进展 反应机理 自由基型 离子型 引发机理 种类 分子结构
下载PDF
紫外光引发聚合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江雅 付坤 +2 位作者 张源林 秦川 赵相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74-1580,共7页
紫外光引发聚合和接枝聚合作为一种绿色经济环保的聚合技术,已经在涂料、油墨、胶黏剂等领域取得了成功的研究和应用。与传统的热引发聚合相比,紫外光引发聚合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转化率高、常温下即可反应、成本低等优势,而得... 紫外光引发聚合和接枝聚合作为一种绿色经济环保的聚合技术,已经在涂料、油墨、胶黏剂等领域取得了成功的研究和应用。与传统的热引发聚合相比,紫外光引发聚合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转化率高、常温下即可反应、成本低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关注。论文对紫外光引发聚合的引发机理、聚合动力学和在一些新的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行评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引发聚合 引发机理 动力学 应用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银(Ⅲ)钾引发丙烯酸甲酯在淀粉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盈海 张劲松 +1 位作者 李卫平 邓奎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研究了由二过碘酸合银 ( )钾 (简称 Ag( ) )与可溶性淀粉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 ,于碱性介质中引发淀粉的接枝共聚合反应 ,得到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 ,测定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p H值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 。
关键词 二过碘酸合银(Ⅲ)钾 引发机理 可溶性淀粉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合
下载PDF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氧化还原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上的接枝共聚合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盈海 刘占军 +2 位作者 刘晓辉 李军波 王红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9-33,共5页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尼龙6为还原剂,二者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用X光衍射、红外光谱(...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尼龙6为还原剂,二者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用X光衍射、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钾 尼龙6 丙烯酸甲酯 氧化还原 接枝共聚合反应 引发机理
下载PDF
羟基化合物存在下醇铁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小莺 全大萍 +1 位作者 廖凯荣 伍青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3,共5页
以乙醇铁、正丁醇铁为催化剂,研究了在丙交酯/醇铁的聚合体系中引入羟基化合物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机理。羟基化合物为苄醇时,聚合产物分子是以苄氧基和乳酰基为端基的聚乳酸(PLA),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受丙交酯/苄醇摩尔投料比控制;当羟... 以乙醇铁、正丁醇铁为催化剂,研究了在丙交酯/醇铁的聚合体系中引入羟基化合物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机理。羟基化合物为苄醇时,聚合产物分子是以苄氧基和乳酰基为端基的聚乳酸(PLA),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受丙交酯/苄醇摩尔投料比控制;当羟基化合物为聚乙二醇(PEG)时,聚合产物的分子结构为PLA-PEG-PLA的三嵌段共聚物,分子链的端基结构均为乳酰基结构单元,聚合产物的LA/PEG摩尔比与投料比基本一致,醇铁在其中起促进PEG参与聚合成酯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在含羟基化合物的丙交酯/醇铁聚合体系中,羟基化合物作为共引发剂参与了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在聚合过程中,羟基化合物首先与醇铁作用形成一种复合物,在这种复合物作用下,丙交酯的酰氧键断裂,按配位-插入机理进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铁 丙交酯 含羟基化合物 开环聚合 引发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