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9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范式探讨——评《张之洞评传》
1
作者 黄俊棚 张静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3-I0004,共2页
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经典论断,可以说恰如其分地形容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源头当追溯至1923年蔡元培的《近五十年中国之哲学》;而这距离1902年梁启超提倡“新史学”,从而引领中国近代史... 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经典论断,可以说恰如其分地形容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源头当追溯至1923年蔡元培的《近五十年中国之哲学》;而这距离1902年梁启超提倡“新史学”,从而引领中国近代史研究风尚也不过相距20余年。无论是中国近代历史抑或思想史的研究,其起源均处于现在公认的“中国近代史”范畴内,使得每一位研究者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梳理及分析,在不觉间均带上了自己的时代标签与社会关怀。如今阅读冯天瑜先生于近40年前成书的《张之洞评传》,此种感觉更为强烈;对这本传记进行评价,不免带上对其成书时的学术背景及作者所用史观的分析,进而谈及冯天瑜先生这一代学人的关怀所在,并站在如今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研究 中国近代历史 中国近代思想史 张之洞 冯天瑜 社会关怀 当代史 克罗齐
下载PDF
探入晚清政治史研究之堂奥——评刘青峰《晚清督抚权力结构与地方治理——张之洞督粤再研究》
2
作者 李细珠 《学术评论》 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
中国史学传统向来重视历代治乱兴衰与政治得失的研究,从这一点来说,政治史无疑是史学的主干。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由于深受当代西方史学思潮的影响,所谓眼光向下的社会史尤其是新文化史的强劲崛起,政治史便有日渐式微之... 中国史学传统向来重视历代治乱兴衰与政治得失的研究,从这一点来说,政治史无疑是史学的主干。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由于深受当代西方史学思潮的影响,所谓眼光向下的社会史尤其是新文化史的强劲崛起,政治史便有日渐式微之势。有学者深感政治史“作为方法论支配地位的急剧衰落”,甚至有政治史“最终沦落成为边缘学门”乃至“消失”的忧虑,因而呼吁要“重提”政治史研究,并想方设法要使政治史研究“真正得到复兴”。(1)毋庸讳言,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种种以事件史为中心的晚清政治史研究确实已经进入“学术高原”,(2)有着自身难以突破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治史 中国史学传统 张之洞 晚清督抚 太平天国 新文化史 史学思潮 刘青峰
下载PDF
张之洞兴文理念与近代湖北文教兴革
3
作者 梅伟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140,共9页
张之洞从学政到总督,前后近二十年致力于近代湖北的文教兴革。面对内忧外患的时代危局,如何实现救亡图存,张之洞明确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倡导“通经致用”致力于传统书院的改制,提炼“中体西用”开启新式学堂的践行,文教兴邦成为张之... 张之洞从学政到总督,前后近二十年致力于近代湖北的文教兴革。面对内忧外患的时代危局,如何实现救亡图存,张之洞明确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倡导“通经致用”致力于传统书院的改制,提炼“中体西用”开启新式学堂的践行,文教兴邦成为张之洞一生的烙印。张之洞以“广雅之度”凝聚士人以储才育林,以“会通中西”开设文化辅助部门以健全新式教育机制,以“匡济时艰”创建书院、学堂以达文教兴邦,尽显政治家型教育家的风范。张之洞湖北文教兴革的当代启示在于其坚守儒家传统诠释了文化自信,兼容西学体现了开放视野,对待西方文化呈现出肯定中有批评、批评中有吸收、吸收中有扬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文教兴革 通经致用 中体西用
原文传递
张之洞“通经”思想与《书目答问》经部著录分类探析
4
作者 房亮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2,96,共8页
张之洞从“通经”思想出发,改变了古代书目“聚传习一部古典之书为一类”的分类原则以及“以时为次”罗列经部文献清单的著录标准。《书目答问》首先区分“经”与“经说”,确立“正经”具有公理前提性,也是所有“经说”的对象和基础;其... 张之洞从“通经”思想出发,改变了古代书目“聚传习一部古典之书为一类”的分类原则以及“以时为次”罗列经部文献清单的著录标准。《书目答问》首先区分“经”与“经说”,确立“正经”具有公理前提性,也是所有“经说”的对象和基础;其次,又将“经说”区分为“古注”与后续的列朝“经说”。前者是“经说”典范,故亦称“正注”,并成为后者的标杆。由此形成从“正经”到“正注”再到列朝“经说”的由源竟流的学术演进之迹;反过来,从列朝“经说”到“正注”再到“正经”的因流溯源,则成为“通经”从而表彰儒家经典价值的必由进路。至少就经部而言,“通经”的学术诉求比目录学自身的逻辑更为本质地制约着《书目答问》的文献著录与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书目答问》 通经思想
原文传递
梁鼎芬与张之洞
5
作者 刘超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5,共2页
梁鼎芬,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因于光绪十年(1884)弹劾李鸿章被贬职后,辞官离去,成为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之后协助张推广新政,与其结下了深厚友谊。梁启超曾这样形容二人:“天下崇拜之洞者,必并崇拜鼎芬;唾骂之洞者,必并唾... 梁鼎芬,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因于光绪十年(1884)弹劾李鸿章被贬职后,辞官离去,成为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之后协助张推广新政,与其结下了深厚友谊。梁启超曾这样形容二人:“天下崇拜之洞者,必并崇拜鼎芬;唾骂之洞者,必并唾骂鼎芬。”时人甚至将梁鼎芬称为“小张之洞”,可见两人关系之亲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梁鼎芬 两广总督 广东番禺 李鸿章 光绪六年 光绪十年 新政
下载PDF
张之洞的江防实践及其影响
6
作者 魏仕俊 《荆楚学刊》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张之洞历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署理江海防务有其独到认识。在江海防务的转换过程中,他基本延续了购械筑台、囤船储资与人才培养等三个重要的战略思想。而“防倭”、御民、用船、防险则共同构成了张之洞江防实践的四个面向。... 张之洞历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署理江海防务有其独到认识。在江海防务的转换过程中,他基本延续了购械筑台、囤船储资与人才培养等三个重要的战略思想。而“防倭”、御民、用船、防险则共同构成了张之洞江防实践的四个面向。受甲午战争的影响,张之洞的江防布置,尤为注意防范日本入侵,警戒其秘密行动。渔团作为沿江的重要民间组织,张之洞积极调动其力量,促成江防大局。经略海防使张之洞更为重视船舶,及时取缔老旧船只,或适当改造,实现再利用。又因长江滩险众多,张之洞采用增添红船与炸除险滩的方式,积极开展长江防险工作。张之洞江防实践影响着清末水师建设、民国海军发展乃至抗日战争胜利,也丰富了长江军事文化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海防 江防 长江 湖广总督
下载PDF
张之洞的国家翻译观及生成逻辑
7
作者 周忠良 《语言教育》 2024年第2期21-31,共11页
张之洞对翻译的强国作用具有深刻认识,其赞助的国家翻译活动时间跨度之长、内容范围之广、社会文化影响之深远,足以使其彪炳中国翻译史册。本研究基于国家翻译实践相关理论,梳理张之洞的涉译言论和翻译赞助活动,探究其国家翻译观及生成... 张之洞对翻译的强国作用具有深刻认识,其赞助的国家翻译活动时间跨度之长、内容范围之广、社会文化影响之深远,足以使其彪炳中国翻译史册。本研究基于国家翻译实践相关理论,梳理张之洞的涉译言论和翻译赞助活动,探究其国家翻译观及生成逻辑,认为其赞助国家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救亡图存使命驱动下的政治文化实践,具有丰富的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意蕴;其赞助翻译过程中坚持“中体西用”原则,为晚清国家自强图存和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张之洞的翻译赞助行为和国家翻译观为新时代中国探索“文明互鉴”之道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国家翻译 翻译赞助 翻译观 生成逻辑
下载PDF
论张之洞督鄂时期湖北米价的波动特征
8
作者 牛浩 袁为鹏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2-28,88,共8页
1889至1907年间,张之洞主政湖北。在其主导下,湖北工商业获得迅速发展。本文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重点考察这一时期湖北以米价为代表的粮价波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张之洞督鄂时期湖北米价波动具有总体趋势上升、季节变化显著、存在... 1889至1907年间,张之洞主政湖北。在其主导下,湖北工商业获得迅速发展。本文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重点考察这一时期湖北以米价为代表的粮价波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张之洞督鄂时期湖北米价波动具有总体趋势上升、季节变化显著、存在异常振荡和区域差异明显四个主要特征,波动原因涉及湖北的稻米耕作制度、供需关系、自然灾害和区域市场发展水平差异等多个方面。张之洞督鄂时期,湖北经济建设虽取得一定成就,但该时期湖北农业发展迟滞,百姓生活成本上升,民生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湖北工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价 波动特征 湖北 张之洞督鄂时期
下载PDF
校园人文景观:张之洞雕像
9
作者 张艳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张之洞雕像位于湖北经济学院香涛林入口处,该雕塑为青铜铸像,用以纪念张之洞开创商科教育的远见及贡献。其身后阶梯两侧石刻为张之洞书法内容。
关键词 张之洞 商科教育 湖北经济学院 雕像
下载PDF
从“展示”到“阐释”: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中的装置艺术
10
作者 谭书雁 《炎黄地理》 2024年第6期172-174,共3页
近些年来,以大体量、高综合、话题足等为特点的现代装置正日益受到博物馆界的青睐,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博物馆传承历史经典,弘扬区城文化,陶冶艺术情操,这些均离不开对展陈空间的理解和利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将... 近些年来,以大体量、高综合、话题足等为特点的现代装置正日益受到博物馆界的青睐,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博物馆传承历史经典,弘扬区城文化,陶冶艺术情操,这些均离不开对展陈空间的理解和利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将装置艺术作为主要展陈形式,通过特色空间营造和数字体验科技,使叙事性的装置与展示性的文物相结合,有效地表达了博物馆主旨,为博物馆展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示性 装置艺术 张之洞 叙事性 博物馆 传承历史 艺术情操
下载PDF
永奠海南:张之洞治黎的实践策略及思想内涵
11
作者 黄俊棚 王芷依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9-86,148,共9页
海南自光绪五年爆发“黎乱”危机后,长期未能平息。光绪九年,中法战启,次年张之洞督粤,全力组织抗法战争,尚不能顾及处理海南“黎乱”。光绪十一年,客民、黎民联合起义,海南深陷内忧外患之局。此时抗法战争接近尾声,张之洞即遣冯子材赴... 海南自光绪五年爆发“黎乱”危机后,长期未能平息。光绪九年,中法战启,次年张之洞督粤,全力组织抗法战争,尚不能顾及处理海南“黎乱”。光绪十一年,客民、黎民联合起义,海南深陷内忧外患之局。此时抗法战争接近尾声,张之洞即遣冯子材赴琼平息叛乱,于年底基本平定“黎乱”,随即着手实施治黎政策,内容包括:抚黎编户稳定社会秩序、设抚黎局强化政府管理、开通山路便利交通、移民垦田发展农业、开矿设墟兴办商业、改造文化促进汉黎两族文化交流、置炮固港加强海防等,取得显著成效。张之洞治黎的思想围绕“永奠海南”展开,立足于海南的长远发展,从经济、文化、社会治安等方面促进汉黎两族和平发展,并将海南纳入两广地区乃至全国的战略部署之中,以此保障海南及两广地区的海疆安全。这些实践及思想对当下国家治理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强地方管理、促进民族间和谐共处、维护海疆安全等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治黎 海南 永奠海南
下载PDF
谈谈张之洞的思想对孙中山的影响
12
作者 陶季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88-593,共6页
张之洞的思想对民国初期的孙中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一,在政治上,张之洞提倡“将海南建省”,这促使孙中山主张“将海南建省”;张之洞提倡为官执政需直言进谏和有风骨,孙中山继承和发展了张之洞的此思想,他鼓励革命者和国家工作人员要... 张之洞的思想对民国初期的孙中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一,在政治上,张之洞提倡“将海南建省”,这促使孙中山主张“将海南建省”;张之洞提倡为官执政需直言进谏和有风骨,孙中山继承和发展了张之洞的此思想,他鼓励革命者和国家工作人员要有勇气,要为国民尽忠竭力。其二,在经济上,张之洞主张自行设厂以“固国本”,孙中山继承和发展了张之洞的此思想,他认为在维护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落后中国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包括借外债和允许外国来华投资)以振兴中国实业。其三,在军事上,张之洞极为重视军工制造,兴办了湖北枪炮厂,孙中山继承了张之洞的此思想,主张将此厂恢复和扩大。其四,在文化教育上,张之洞重视新式学堂,在湖北兴建多所新式学堂以“教育人材”,最终“造成楚材,颠覆满祚”,这促使孙中山主张要多兴建新式学堂以培育更多近代人才从而有利于治国经邦。总之,张之洞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国初期的孙中山,而且这些影响在当时基本上是积极和具有进步意义的。不过,孙中山在受张之洞的思想影响时亦存在一些不足,但这是次要的,瑕不掩瑜。研究张之洞的思想对孙中山的影响,既反映了张之洞的思想影响深远,又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孙中山的思想拥有丰富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孙中山 积极影响 政治思想 经济思想 军事思想 文化教育思想
下载PDF
吴大澂致张之洞信札考释
13
作者 李文君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近期现身的吴大澂致张之洞信札6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这些信札作于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吴大澂担任湖南巡抚期间,收信人张之洞当时在湖广总督任上。信札内容涉及两湖地区的日常政务运作,如社会治安、经费筹措、与中央... 近期现身的吴大澂致张之洞信札6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这些信札作于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吴大澂担任湖南巡抚期间,收信人张之洞当时在湖广总督任上。信札内容涉及两湖地区的日常政务运作,如社会治安、经费筹措、与中央沟通等。这些信札,对研究甲午之前的两湖政情与社会形势、官员政务往来,对补充《吴愙斋年谱》等,都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大澂 张之洞 万寿庆典 两湖地区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的修辞诗学路径探析——以张之洞《劝学篇》英译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白羽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4,共9页
翻译是话语的重构,可谓一种修辞性交际行为,即特定译者出于特定目的在特定语境下向特定读者传递特定信息。译者凭借其文本内外的多重读者身份在与文本和社会的互动中实现这种重构。本研究立足于翻译的间性本体,参考修辞诗学对“修辞性... 翻译是话语的重构,可谓一种修辞性交际行为,即特定译者出于特定目的在特定语境下向特定读者传递特定信息。译者凭借其文本内外的多重读者身份在与文本和社会的互动中实现这种重构。本研究立足于翻译的间性本体,参考修辞诗学对“修辞性读者”及“真实读者”的区分,以张之洞《劝学篇》英译为例,在“求真-务实”连续统基础上结合“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系统,尝试建立连通“模仿式体验”和“共导式重构”的译者行为批评修辞诗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修辞诗学 模仿式体验 共导式重构 张之洞《劝学篇》
下载PDF
近代汉口茶叶贸易与张之洞茶务振兴 被引量:1
15
作者 涂文学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张之洞就任湖广总督后,高度重视茶叶种植、加工和贸易,视为鼓励商战,堵塞漏卮,挽回利权之要务。张之洞振兴茶务的主要举措包括:调整政策,劝农种茶;改变种植方式,提倡科学种植;倡导机器制茶,提高制茶效益和制茶品质;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鼓... 张之洞就任湖广总督后,高度重视茶叶种植、加工和贸易,视为鼓励商战,堵塞漏卮,挽回利权之要务。张之洞振兴茶务的主要举措包括:调整政策,劝农种茶;改变种植方式,提倡科学种植;倡导机器制茶,提高制茶效益和制茶品质;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鼓励产茶州县官吏勤政务实;严把种茶、制茶质量关,确保上市茶叶价优质良,维护良好营商环境和市场秩序;出台恤商政策,支持两湖茶商做大做强制茶贩茶产业,等等。这也从推动以武汉为中心的茶叶贸易和振兴两湖地区商务的视角,反映了张之洞“湖北新政”的历史贡献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茶叶贸易 张之洞 茶务振兴
原文传递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之历史平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海涛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之问题存在不实指摘,究其根源,与民国元年叶景葵撰《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一文有关。该文在学术界研究汉阳铁厂创建史时被广泛利用,然此文所述张之洞订购汉阳铁厂炼钢设备的细节存在诸多失实之处...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之问题存在不实指摘,究其根源,与民国元年叶景葵撰《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一文有关。该文在学术界研究汉阳铁厂创建史时被广泛利用,然此文所述张之洞订购汉阳铁厂炼钢设备的细节存在诸多失实之处,不应被采信。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过程中,受时代局限,固然有诸多考虑不周之处,但在各界訾议最多的订购炼钢设备环节,亦不乏理性考虑。汉阳铁厂后期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责任不能完全由其承担。张之洞一手缔造中国第一家大型钢铁联营企业,推动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由思想讨论向实践探索转变,其成就足以用“丰功伟业”去形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汉阳铁厂 《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
下载PDF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五感的叠筑”与“清晰的建造”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笑夏 王春霞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6期19-21,共3页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创作理念成为湖北武汉文化场馆中的明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提高,博物馆的功能和意义已经不再仅仅停留于展示文物和艺术品,而是更多地强调人们对文化和历史的感知和体验。在这个背...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创作理念成为湖北武汉文化场馆中的明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提高,博物馆的功能和意义已经不再仅仅停留于展示文物和艺术品,而是更多地强调人们对文化和历史的感知和体验。在这个背景下,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的设计师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光影、声像、造型和艺术等多种元素有机结合,创造出一个集艺术、历史、科技和文化于一体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感 光影 结构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
下载PDF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中空间叙事与互动体验设计研究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管家庆 刘永晟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为分析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在网络上受关注度较高的原因,该文作者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跨学科研究法,以展示空间中的叙事方法和互动体验为研究角度,以叙事互动体验为设计思路,对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开展虚拟的设计实... 为分析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在网络上受关注度较高的原因,该文作者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跨学科研究法,以展示空间中的叙事方法和互动体验为研究角度,以叙事互动体验为设计思路,对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开展虚拟的设计实践,针对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空间现存的不足,对其空间作了适当的改进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互动体验 沉浸氛围 展示空间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
下载PDF
停废科举之后——张之洞对新学制中旧学教育的筹划
19
作者 王亚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191,共10页
新式学堂普遍存在重西学轻中学的倾向,使得传统旧学的前景堪忧,这不仅阻碍着学堂教育的全面展开,而且成为反对停废科举者的重要理由。清廷中央一面注重可以致用之新学,一面仍坚持“旧学不可弃”。朝野对旧学与新制如何兼容聚讼不已。张... 新式学堂普遍存在重西学轻中学的倾向,使得传统旧学的前景堪忧,这不仅阻碍着学堂教育的全面展开,而且成为反对停废科举者的重要理由。清廷中央一面注重可以致用之新学,一面仍坚持“旧学不可弃”。朝野对旧学与新制如何兼容聚讼不已。张之洞在拟定全国学堂章程时力图通过提升旧学的地位和比重,构建一个远胜科举时代的旧学教育愿景,以彻底解决科举与学堂之争。癸卯学制旧学色彩浓厚应在这样的背景中理解。张之洞此举多被时人及后之研究者视为“守旧”,实则起到以退为进的务实效果,清末教育改革由此获得重大推进。不过,旧学虽进入新制且比重较此前有大幅提升,但张之洞仍秉承着其自戊戌以降“以简约方式保存旧学”的思路,坚持学堂教育要以西学为重。考察相关史事,可以管窥当时学堂与科举的复杂勾连,进而全面认识清季的教育制度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卯学制 张之洞 旧学 清末学堂 停废科举
下载PDF
张之洞入枢与丁未朝局
20
作者 张建斌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光绪三十三年,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爆发激烈政争,慈禧太后借机调整朝局,调张之洞、袁世凯入军机处,此举基本奠定了清朝统治最后几年的政治格局。张之洞入枢的动因,时人及后世学者多认为是出于慈禧制衡袁世凯起见,但事实上内情复杂,与当时... 光绪三十三年,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爆发激烈政争,慈禧太后借机调整朝局,调张之洞、袁世凯入军机处,此举基本奠定了清朝统治最后几年的政治格局。张之洞入枢的动因,时人及后世学者多认为是出于慈禧制衡袁世凯起见,但事实上内情复杂,与当时满汉矛盾的激化、国步艰危的朝政有着密切关联。有关此事的台前幕后不乏风闻,折射出光宣之际的政治网络与权力运作的复杂样貌。在各方寄望瞩目之下,张之洞反而对入京觐见游移观望,满汉矛盾、派系纷争、新政分歧、地方事务、京内起居均为其考量因素。结果如其所料,初入枢垣,虽竭力周旋,却难以平衡朝局,终陷入窘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丁未政潮 端方 光宣政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