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以庆导演人文类纪录片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琴 丁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33,共2页
20世纪90年代展开的中国新纪录片运动掀起了一股人文主义狂潮,其中张以庆导演作为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一改传统宣导式的说教模式,历史性地转向了追求客观与真实,并在这单纯的纪录中融入了自身对客观世界的感怀与认... 20世纪90年代展开的中国新纪录片运动掀起了一股人文主义狂潮,其中张以庆导演作为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一改传统宣导式的说教模式,历史性地转向了追求客观与真实,并在这单纯的纪录中融入了自身对客观世界的感怀与认知。本文主要从张以庆导演的三部代表作《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入手,分析其主体的展示以及运用的手法、个人表达的特点以及叙述事件的技巧等,以求更为完整、全面地分析其纪录片中主观意识对客观事件的关联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人文 张以庆 主观意识 客观真实
下载PDF
纪录片艺术性的受众解读初探——基于张以庆纪录片“豆瓣影评”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陆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本文以张以庆纪录片的豆瓣影评为分析样本,深入解析观众对于张以庆作品艺术性的感知、理解及态度;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受众对于纪录片艺术维度的解读状态。作者认为,受众与纪录片导演之间的互动达成默契的基础在于,导演能否以动人的方式激... 本文以张以庆纪录片的豆瓣影评为分析样本,深入解析观众对于张以庆作品艺术性的感知、理解及态度;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受众对于纪录片艺术维度的解读状态。作者认为,受众与纪录片导演之间的互动达成默契的基础在于,导演能否以动人的方式激发观众基于真实生命的情感共鸣,而观众又能否在感动的同时调整内心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艺术性 张以庆 受众分析
下载PDF
从张以庆作品看纪录片中编导意识的渗透 被引量:11
3
作者 涂燕平 《肇庆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以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张以庆创作的一系列纪录片作品为例,从纪录片创作的三个过程来探讨编导意识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渗透问题。在前期准备阶段,题材的选择和开掘是编导主观评判、取舍、参与的结果;在实地拍摄阶段,拍摄角度的选择和... 本文以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张以庆创作的一系列纪录片作品为例,从纪录片创作的三个过程来探讨编导意识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渗透问题。在前期准备阶段,题材的选择和开掘是编导主观评判、取舍、参与的结果;在实地拍摄阶段,拍摄角度的选择和细节的抓取有赖于编导的主观能动性;到了后期剪辑阶段,编导的艺术水准决定着纪录片的内涵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以庆 纪录片 编导意识
下载PDF
电视纪录片编导张以庆作品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田田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2-56,共5页
电视纪录片编导张以庆拍摄的三部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英和白》与《幼儿园》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尤其是后两部还引起了业界和学界关于纪录片怎样处理现实素材的问题的争论。本文通过分析这三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及其主题意蕴来探... 电视纪录片编导张以庆拍摄的三部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英和白》与《幼儿园》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尤其是后两部还引起了业界和学界关于纪录片怎样处理现实素材的问题的争论。本文通过分析这三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及其主题意蕴来探寻张以庆编导的纪录精神,并通过对这三部纪录片的个案研究探讨张以庆编导采用电影化的拍摄制作手法的可行性和对纪录片创新的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以庆 《舟舟的世界》 《英和白》 《幼儿园》 电影化摄制手法
下载PDF
在温暖影调中携冷静忧思行走世界——导演张以庆专访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梓轩 梁君健 《南方电视学刊》 2010年第4期43-47,共5页
张以庆,现任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高级记者,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其代表作有《红地毯上的日记》、《起程,将远行》、《导演》、《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等。
关键词 世界 张以庆 专访 导演 忧思 冷静 影调 温暖
下载PDF
观念的记录与表达——试论张以庆纪录片的写意美学
6
作者 秦琼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85-89,共5页
张以庆的纪录片尽管在国内外屡获大奖,但是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议,不少人认为他的纪录片违背了"真实性、客观性"的原则,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和主观的情感表达。张以庆纪录片的文本,可以分为再现系统和表现系统,其中声音、字幕... 张以庆的纪录片尽管在国内外屡获大奖,但是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议,不少人认为他的纪录片违背了"真实性、客观性"的原则,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和主观的情感表达。张以庆纪录片的文本,可以分为再现系统和表现系统,其中声音、字幕等构成元素,从"观念化的声音空间""字幕与画面的符号功能"两个层面,共同构成了张以庆纪录片的风格——"写意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以庆 纪录片 写意
下载PDF
纪录片的另一种精神质地——兼论张以庆纪录片新作《君紫檀》
7
作者 刘洁 《新疆艺术(汉文)》 2018年第1期93-101,共9页
一部要拍出“触觉”的纪录片。在当今能够给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现如今,纪录片被过度地释放了宣教功能、过分地施加了故事叙事、过头地追加了商业预期、过界地强化了社会批判、过暴地简化了纪录品质,而这部拍出了触觉的纪录片《君紫... 一部要拍出“触觉”的纪录片。在当今能够给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现如今,纪录片被过度地释放了宣教功能、过分地施加了故事叙事、过头地追加了商业预期、过界地强化了社会批判、过暴地简化了纪录品质,而这部拍出了触觉的纪录片《君紫檀》以及其他作品,就是一种积极的、自觉的、逆向的追求。这种逆向是反身思接历史,是在历史脉络中的一种续写,是缘自对精神丰富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紫檀 精神 张以庆 质地 历史脉络 宣教功能 社会批判
下载PDF
个体美学、历史视野及理论资源——纪录片导演张以庆的创作研究
8
作者 刘忠波 《教育传媒研究》 2020年第2期83-85,共3页
本文梳理了纪录片导演张以庆及其作品进入纪录片研究学术领域的历史过程和现状,分析了张以庆及其作品研究的本体理论、个体美学、历史视野等几个面向,并指出张以庆及其作品研究所存在的理论资源匮乏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张以庆 纪录片 《幼儿园》 《英和白》
原文传递
与心绪谐振的纪录——张以庆纪录片的作品形态
9
作者 刘洁 《南方电视学刊》 2005年第1期68-71,共4页
张以庆已经足中国电视纪录片域的一个响名。继《舟舟的世界》《英和白》之后,其《幼儿园》不久前又连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大奖.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最佳创意纪录片奖”。而对其解读,各花入... 张以庆已经足中国电视纪录片域的一个响名。继《舟舟的世界》《英和白》之后,其《幼儿园》不久前又连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大奖.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最佳创意纪录片奖”。而对其解读,各花入各眼,自有褒和贬。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张以庆现象,让我们有了关注的理由,更有读解玩味的需求。特辑此组文章,供读者一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以庆 作品形态 电视纪录片 谐振 心绪 《英和白》 上海电视节 中国 学术奖 幼儿园
下载PDF
浅析张以庆纪录片中编导意识的渗透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3-44,共2页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张以庆为代表的新一代独立纪录片导演涌现在中国纪录片的土地,这使得我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有了重大变革。他们主张纪录片在记录历史、记录时代和关注社会的同时,融入导演主观意识的表现,这种拍摄思路和拍...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张以庆为代表的新一代独立纪录片导演涌现在中国纪录片的土地,这使得我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有了重大变革。他们主张纪录片在记录历史、记录时代和关注社会的同时,融入导演主观意识的表现,这种拍摄思路和拍摄手法融合成一种新的纪录片的"艺术形式"。本文着重对纪录片导演张以庆的《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三部影片分析,详细解析这类纪录片从思想、音乐和情节等方面编导意识对纪录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以庆 客观性 纪录片 纪录片的形式 主观 拍摄风格
下载PDF
《幼儿园》:一种审视的方式——纪录片编导张以庆访谈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洁 《南方电视学刊》 2004年第3期81-86,89,共7页
《幼儿园》(片长:69′25″)是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张以庆的新作。该片从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的观察、试镜、选择拍摄对象等,于同年9月开拍,14个月后完成前期拍摄工作;“非典”之后的2003年9月,创作开始... 《幼儿园》(片长:69′25″)是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张以庆的新作。该片从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的观察、试镜、选择拍摄对象等,于同年9月开拍,14个月后完成前期拍摄工作;“非典”之后的2003年9月,创作开始进入后期剪辑制作阶段。2004年3月修改并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纪录片 编导 张以庆 人物访谈 湖北电视台 收视习惯 节目风格
下载PDF
纪录片,应该给人看什么?——以张以庆的《幼儿园》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蕾 《声屏世界》 2007年第5期31-32,共2页
在纪录片领域里,张以庆是一个“异类”。从1987年起开始拍摄纪录片,他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很出名,但是他的作品却总能给人们带来完全不同的震撼和思考。无论是被欧洲人视为人道主义的范本而享誉全球的《舟舟的世界》,还是引来巨大争... 在纪录片领域里,张以庆是一个“异类”。从1987年起开始拍摄纪录片,他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很出名,但是他的作品却总能给人们带来完全不同的震撼和思考。无论是被欧洲人视为人道主义的范本而享誉全球的《舟舟的世界》,还是引来巨大争议的讲述一只被驯化的大熊猫和它的饲养员的故事的《英与白》,甚至,当人们回过头去寻找他初期的作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张以庆 《幼儿园》 《英与白》 人道主义 作品 欧洲人 饲养员
下载PDF
张以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以《幼儿园》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怡昕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作为国内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是一个极富有个性的存在,他所拍摄的纪录片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特别是他的三部曲《舟舟的世界》《英和白99纪事》《幼儿园》更是他个人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张以庆的作品以其独有的思想性和表现形式,展现出... 作为国内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是一个极富有个性的存在,他所拍摄的纪录片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特别是他的三部曲《舟舟的世界》《英和白99纪事》《幼儿园》更是他个人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张以庆的作品以其独有的思想性和表现形式,展现出了浓浓的人文精神,尤其以《幼儿园》为最甚。可以说,《幼儿园》就是一部具有深切人文关怀的纪录作品,一部承载社会责任的纪录作品,一部淡化创作者存在、实现叙事隐退的纪录作品,有着多重话语的表达。影片以散文化的叙事,隐蔽的视角控制和富有特色的叙事手段,为观众展示出了一个别样的儿童世界,蕴含着强烈的主观表现。无论是镜头画面、音乐语言,还是结构安排、细节处理,一种人文关怀的光辉渗透全片。正如张以庆自己所说的,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以庆 纪录片 人文关怀 《幼儿园》
下载PDF
纪录片创作中的“作者”意识——张以庆纪录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司徒兆敦 《长江文艺评论》 2019年第4期61-65,共5页
在中国纪录片创作群体中,张以庆导演是值得研究的一位。我们对有特色的纪录片作者及其作品进行研究,不是要树立一种风格和创作方法,而是要研究多种纪录片创作风格及创作方法,推动中国纪录片多样化的发展。在一次纪录片讨论会上,有观众问... 在中国纪录片创作群体中,张以庆导演是值得研究的一位。我们对有特色的纪录片作者及其作品进行研究,不是要树立一种风格和创作方法,而是要研究多种纪录片创作风格及创作方法,推动中国纪录片多样化的发展。在一次纪录片讨论会上,有观众问:在纪录片创作中究竟客观性重要还是主观性重要?张以庆毫不犹豫地说:既然是作品,当然是作者最重要的,纪录片是纪录片作者的记录,自然会有他的态度和他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以庆 纪录片研究 《舟舟的世界》
下载PDF
超越现实的追求与表达——对话纪录片制作人张以庆
15
作者 张以庆 刘忠波 《现代视听》 2020年第9期51-56,共6页
从当代中国纪录片发展史的角度,无论是对中国纪录片美学的整体考察,还是对中国纪录片导演创作的微观分析,张以庆及其作品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1990年,张以庆以《红地毯上的日记》正式开启了纪录片导演生涯,1997年拍摄了《舟舟的世界... 从当代中国纪录片发展史的角度,无论是对中国纪录片美学的整体考察,还是对中国纪录片导演创作的微观分析,张以庆及其作品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1990年,张以庆以《红地毯上的日记》正式开启了纪录片导演生涯,1997年拍摄了《舟舟的世界》,开始在纪录片领域受到关注和讨论,1999年和2004年又分别拍摄了《英与白》和《幼儿园》,这也是两部获得广泛影响的作品,2017年完成了《君紫檀》。在本次对话中,张以庆通过回顾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阐释了个体的创作方法论、作者性追求、纪录片教育观念以及身处武汉疫情中对纪录片的深入思考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张以庆 《幼儿园》 整体考察 微观分析 创作方法论 作者性
下载PDF
纪录片的逾越与坚守——浅析张以庆导演作品
16
作者 王丹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纪录片制作的"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纪录片的美学原则问题。纪录片的制作与其他类型影视艺术形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尊重事件的本来现场形态以及面对观看者的诚信态度。纪录片道德问题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纪录片创作者们... 纪录片制作的"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纪录片的美学原则问题。纪录片的制作与其他类型影视艺术形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尊重事件的本来现场形态以及面对观看者的诚信态度。纪录片道德问题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纪录片创作者们与被拍摄者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所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另一方面,制作者、被拍摄者、观众三者之间的这种窥视与被窥视之间、理解与否定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纪录片制作的道德问题不仅是一个创作的理念问题,而且是纪录片艺术形式的起点与终点。张以庆导演的作品不仅关注纪录片的形式与风格,同时也特别善于把握电影的品质与内涵。他的每一部记录片,都包含了其自身所呈现的鲜明的艺术个性,而这样的艺术个性并非凭空臆想和恣意捏造的,它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艺术品。从张以庆导演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纪录片的道德问题实际上制作者的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只能通过创作者的良心和职业操守来达到某种契约精神,在此基础上既达成制作者拍摄的初衷,又将被拍摄者的隐私暴露和道德损害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纪录片道德 张以庆 创作个性
下载PDF
张以庆导演纪录片中的人文关怀
17
作者 谭冬雪 《艺术评鉴》 2017年第19期153-154,共2页
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就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它要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要求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要求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它是纪录片的灵魂所在。通过对张以庆导演纪录片中的人文关怀的挖掘,可为其它纪录片人文关怀的融入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文关怀 纪录片 张以庆
下载PDF
浅析陈述性纪录片的美学意义——以张以庆《幼儿园》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小玥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第10期35-35,共1页
陈述性纪录片是及时性纪录片的一种基本形态,它是一种接近纪实美学理想的纪录片类型。陈述性纪录片以对客观现实最大的尊重,它对真实的表现、发现的意义和所体现出来的思辨性是其美学价值和意义的表现。张以庆的纪录电影《幼儿园》作... 陈述性纪录片是及时性纪录片的一种基本形态,它是一种接近纪实美学理想的纪录片类型。陈述性纪录片以对客观现实最大的尊重,它对真实的表现、发现的意义和所体现出来的思辨性是其美学价值和意义的表现。张以庆的纪录电影《幼儿园》作为陈述性纪录片的代表作,将其美学意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述性纪录片 张以庆 《幼儿园》 美学意义
下载PDF
人物类纪录片人文诉求之分析——以张以庆《舟舟的世界》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昭如 《青年与社会》 2020年第23期187-188,共2页
作为担当社会良心的传播载体,秉持人本理念,在真实影像下传达具有清晰社会能见度的识见情怀,以其主观性的纪录表达方式无处不体现着拍摄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往往是当下人们对人物类记录片的近乎一致性看法。人物类纪录片把镜头对准人,直... 作为担当社会良心的传播载体,秉持人本理念,在真实影像下传达具有清晰社会能见度的识见情怀,以其主观性的纪录表达方式无处不体现着拍摄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往往是当下人们对人物类记录片的近乎一致性看法。人物类纪录片把镜头对准人,直面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以思考与审视的方式,用镜头语言直抵生命的层面,推崇生命的崇高与仪式感,真实的表现社会人性的深层次内核,带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类纪录片 《舟舟的世界》 人文关怀意识 张以庆
下载PDF
那是谁眼中的世界?——解析张以庆和他的主观类纪录片
20
作者 张扬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09年第12期50-50,共1页
张以庆的作品开创了创作及审视的视野,但同时也因其作品拍摄手法.制作手法的主观意识表现强烈,受到了质疑,但无论褒贬,张以庆以其独特视角、深邃的人文精神,引起了人们对纪录片的重新审视和定位。
关键词 张以庆 纪录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