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知觉张力理论在过场动画中的应用探究
1
作者 王语谦 《艺术科技》 202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视知觉张力理论在游戏过场动画中的应用,为游戏创作者提供指导,以创造出与游戏交互截然不同的过场动画体验。方法:首先,基于视知觉理论,分析视知觉动力形成的过程和张力的产生机制。其次,梳理过场动画的发展历程,结合过场动画... 目的:探讨视知觉张力理论在游戏过场动画中的应用,为游戏创作者提供指导,以创造出与游戏交互截然不同的过场动画体验。方法:首先,基于视知觉理论,分析视知觉动力形成的过程和张力的产生机制。其次,梳理过场动画的发展历程,结合过场动画的特性,探讨当下过场动画面临的问题,以及过场动画的视觉语言和视知觉张力理论的契合点。最后,结合游戏过场动画的案例进行分析,从动画视觉语言的角度分析视知觉张力理论在游戏过场动画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视知觉张力理论在游戏过场动画的应用中,从倾向性的视觉张力、意向性的构图动力和物理力到视觉力的转换,都能够借助景别、动态构图和镜头运动等视觉语言来充分发挥视知觉的能动性,以此达到传达信息和渲染情绪的目的。结论:过场动画不仅仅是电影般的镜头语言,还需要为玩家带来视觉和情感上的补偿,与游戏体验相辅相成。应用视知觉张力理论设计视觉语言,能够积极发挥视知觉的作用,在调动情绪、吸引玩家注意力的同时,通过过场动画给玩家带来交互所不能带来的心理和情感体验,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满足玩家的审美期待。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游戏过场动画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为过场动画创作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场动画 张力理论 视知觉 视觉语言
下载PDF
张力理论观照下戏剧表演角色塑造和节奏把握策略研究
2
作者 年艳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7-91,共5页
为了更好地塑造戏剧表演角色,研究了张力理论观照下戏剧表演角色塑造和节奏把握策略。准确地把握和控制角色在规定情境中的内外部节奏,是塑造好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分析张力的性质及工作机制,提出分析节奏把握对塑造戏剧表演角色和性... 为了更好地塑造戏剧表演角色,研究了张力理论观照下戏剧表演角色塑造和节奏把握策略。准确地把握和控制角色在规定情境中的内外部节奏,是塑造好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分析张力的性质及工作机制,提出分析节奏把握对塑造戏剧表演角色和性格的策略和影响,以求达到表演者可以随着给定的节奏而变化,可以互换角色,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理论 戏剧 表演角色 表演节奏
下载PDF
张力理论视角下的翻译作品赏析课教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爱华 李玉先 高又谦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5-80,共6页
将张力理论与翻译作品赏析课的具体授课内容结合,帮助学生赏析译作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层面是否传达出原作张力效果非常重要。词语本身具有多义性和含混性,这些意义可互为补充、互相丰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赋予读者阐释作品张力... 将张力理论与翻译作品赏析课的具体授课内容结合,帮助学生赏析译作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层面是否传达出原作张力效果非常重要。词语本身具有多义性和含混性,这些意义可互为补充、互相丰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赋予读者阐释作品张力的多重可能性。解读译者在句法层面重构原文多义空间的过程,就能帮助学生把握译文如何体现原作外延与内涵之间的美学张力。就篇章结构层面而言,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交叉使用可造成译作的戏剧性张力。因此,教师授课时如能从张力理论出发阐释译作张力效果的生成过程,既可促进翻译作品赏析课教学内容的丰富和专业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译作赏析能力和实际翻译水平,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优秀翻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作品赏析课教学 张力理论 词汇层面 句法层面 篇章结构层面
下载PDF
中庸之途、张力理论与教育代价付出
4
作者 娄立志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19,24,共4页
教育代价是教育价值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探讨教育代价的关键不在于它的付出与否,也不在于消除教育代价,而在于怎样去理性避免或减少它的付出。本文借鉴中庸和张力理论,从方法论的视角探讨付出教育代价的原则,为科学的教育决策提供指导... 教育代价是教育价值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探讨教育代价的关键不在于它的付出与否,也不在于消除教育代价,而在于怎样去理性避免或减少它的付出。本文借鉴中庸和张力理论,从方法论的视角探讨付出教育代价的原则,为科学的教育决策提供指导。付出教育代价应遵循主导性、适时性、适度性、趋利性和补偿性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价 中庸之途 张力理论 付出原则
下载PDF
我国政府战略性项目群体决策组织方式研究——基于战略张力理论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4,共7页
本文将政府战略管理中的张力理论引用到政府战略性群体决策组织方式机理研究中,对政府战略性群体决策组织方式中张力的主客体、环境、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在进行战略性项目群体决策时候,如能依据具体环境情景采用科... 本文将政府战略管理中的张力理论引用到政府战略性群体决策组织方式机理研究中,对政府战略性群体决策组织方式中张力的主客体、环境、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在进行战略性项目群体决策时候,如能依据具体环境情景采用科学的、相匹配的组织方式,对提高政府战略性项目决策的效率、效能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战略性项目 群体决策组织方式 张力 战略张力理论
下载PDF
解读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以中国书法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苑馨 《艺海》 2014年第5期181-182,共2页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提出了张力理论,强调不动之动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了动感的艺术品才是有灵魂的,并详细分析产生这种不动之动的各种因素。虽然书中所举例证多为西方艺术品,但不可否认,他对张力的解说也同...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提出了张力理论,强调不动之动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了动感的艺术品才是有灵魂的,并详细分析产生这种不动之动的各种因素。虽然书中所举例证多为西方艺术品,但不可否认,他对张力的解说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恩海姆 张力理论 书法
下载PDF
认知张力理论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7
作者 张婕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幼儿园 教育教学 认知张力理论 幼儿主体性 教师主导作用
下载PDF
基于毛细孔张力理论的混凝土干缩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永存 李青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3,共5页
以毛细孔张力理论为基础,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混凝土内单个毛细孔的数值分析模型,对混凝土的干缩应变和干缩应力进行了模拟计算.假定混凝土内液体表面张力为定值,凹液面主曲率半径依次下降为不同值,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毛细... 以毛细孔张力理论为基础,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混凝土内单个毛细孔的数值分析模型,对混凝土的干缩应变和干缩应力进行了模拟计算.假定混凝土内液体表面张力为定值,凹液面主曲率半径依次下降为不同值,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毛细孔相应的径向收缩位移,据此计算单个毛细孔的体积干缩应变及相应混凝土的体积干缩应变.其次,计算当凹液面主曲率半径下降幅度不变,而使毛细孔隙内液体表面张力依次降低,利用同样的方法计算相应的单个毛细孔的体积干缩应变及相应混凝土的体积干缩应变.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别绘制混凝土的体积干缩应变随混凝土毛细孔隙内凹液面主曲率半径及液体表面张力的变化曲线,从而近似地找出了混凝土干缩应变与毛细孔内液体表面张力、凹液面主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从微观角度建立了混凝土干缩应变的估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毛细孔张力理论 干缩变形 微观分析 干缩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张力场理论的薄膜褶皱研究评述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云良 田振辉 谭惠丰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4,共7页
张力场理论是较早提出的研究薄膜褶皱的理论,该理论忽略了薄膜的弯曲刚度,认为在褶皱区薄膜处于单轴的应力状态,褶皱的方向为大主应力方向,垂直于褶皱方向的小主应力为零,基于这种方法提出了很多褶皱的分析模型,这些分析模型通过引入参... 张力场理论是较早提出的研究薄膜褶皱的理论,该理论忽略了薄膜的弯曲刚度,认为在褶皱区薄膜处于单轴的应力状态,褶皱的方向为大主应力方向,垂直于褶皱方向的小主应力为零,基于这种方法提出了很多褶皱的分析模型,这些分析模型通过引入参数对薄膜的本构关系或变形梯度进行修正,然后通过数值的方法进行求解,可以得到褶皱形成以后的应力分布,及褶皱的方向,其主要的缺点是不能得到褶皱的波长、幅度及数量等信息,基于能量方法的褶皱分析,首先要假定褶皱的变形模式,然后通过能量关系得到褶皱幅度和波长的表达式,本文对比分析薄膜褶皱的不同分析方法,并指出了薄膜褶皱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褶皱 张力理论 本构关系
下载PDF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理论张力 被引量:2
10
作者 霍涌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8,共7页
当前在西方兴盛的社会建构论为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带来了二重性矛盾思想资源:一方面倡导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宏大叙事的语言实在论观点,自然会走向颠覆传统的理论性研究的道路;另一方面社会建构论强调一切科学、理论、规律并非一... 当前在西方兴盛的社会建构论为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带来了二重性矛盾思想资源:一方面倡导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宏大叙事的语言实在论观点,自然会走向颠覆传统的理论性研究的道路;另一方面社会建构论强调一切科学、理论、规律并非一种自然性的实在,而是语言、文化、社会的建构产物。社会建构论在客观上诱发了对理论研究价值的重新定位与积极界定,为心理学理论研究从观察实验、实践的附属地位和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突破实证研究的教条带来了新的思想张力。我们也应看到,蓬勃发展中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也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 心理学 理论张力
下载PDF
“本色论”的原初内涵与理论张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尊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16,共4页
近年来关于唐顺之"本色论"性质和价值的争论,实则与文学史的研究理念密切相关,即:我们应该如何妥善处理探求本义与阐发意义之间的平衡关系?结合唐顺之自身的学术思想与诗文创作来看,其"本色论"的确具有浓重的心性... 近年来关于唐顺之"本色论"性质和价值的争论,实则与文学史的研究理念密切相关,即:我们应该如何妥善处理探求本义与阐发意义之间的平衡关系?结合唐顺之自身的学术思想与诗文创作来看,其"本色论"的确具有浓重的心性主义色彩。然而,其自身具备的理论张力对传统的文学思想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并对明代中后期文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只有全面地了解其原初内涵与理论张力,才能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其于明代文学思想史上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色论 矛盾表述 心性主义 理论张力
下载PDF
“中国梦”:意识形态范畴的认知逻辑及其理论张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相光 《社科纵横》 2017年第2期32-38,共7页
修辞表达上,"中国梦"从物理、地理、心理空间等维度,合理地将地理中国、文化中国、心理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的空间区域做了合理切分。"中国梦"既统摄今天的中国,对内引导社会实现更加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 修辞表达上,"中国梦"从物理、地理、心理空间等维度,合理地将地理中国、文化中国、心理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的空间区域做了合理切分。"中国梦"既统摄今天的中国,对内引导社会实现更加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组织;同时,对外传播中华文明,实现当代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合理辐射,影响转型中的世界。"中国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其表达大众化,内隐相应的修辞逻辑与政治逻辑,并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中国梦"的社会效应与其可能的理论张力构成逻辑关联。理论张力越是趋于至大,其内蕴的社会效应也随之趋向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意识形态范畴 认知逻辑 理论张力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理论活力与张力的呈现——评向丽的《审美制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文彪 《柳州师专学报》 2011年第6期9-12,共4页
审美制度既是审美人类学学科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中心议题,也是人类社会审美和艺术生存机制的集体表征。《审美制度问题研究》以其严谨的学理分析和介入现实的学术品质探讨了"美"是如何被建构和能被建构的文化生存机制... 审美制度既是审美人类学学科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中心议题,也是人类社会审美和艺术生存机制的集体表征。《审美制度问题研究》以其严谨的学理分析和介入现实的学术品质探讨了"美"是如何被建构和能被建构的文化生存机制,随着审美制度的深入研究,审美人类学理论的活力与张力将会得到更好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理论张力 审美制度
下载PDF
公共阐释论的演变、张力和裂痕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其林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8-27,共10页
在《公共阐释论》一文中,张江针对公共阐释论提出了新概念,推进了中国阐释学的体系构建,展开了对当前现实文化的新批判。这种演变是公共阐释论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阐释学的新发展。张江的公共阐释论内含人文性与科学性、非... 在《公共阐释论》一文中,张江针对公共阐释论提出了新概念,推进了中国阐释学的体系构建,展开了对当前现实文化的新批判。这种演变是公共阐释论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阐释学的新发展。张江的公共阐释论内含人文性与科学性、非理性与理性以及个体性与公共性之间的辩证张力,从而具有合法性、包容性和阐释力,但其中内含的某些裂痕尚需进一步加以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阐释 理论张力 理论裂痕
下载PDF
勃兰兑斯文学批评中的理论张力
15
作者 李夫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91-794,801,共5页
"历史分析方法"和"心理主义"是勃兰兑斯文学理论批评所操持的两种主要批评图式。本文从内容和形式、实证与映证、坚守与妥协三个方面分析了勃兰兑斯文学理论批评图式下的理论特征及其张力。
关键词 勃兰兑斯 文学批评 理论张力
下载PDF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研究中形式主义与图像学的理论张力
16
作者 侯力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兴起。这一代表了美国"本土文化"的艺术流派,受到当时美国艺术理论界两个主要传统:形式主义和图像学研究,截然不同的对待。格林伯格等艺术评论家创造了大量理论话语为其辩护,高度赞扬...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兴起。这一代表了美国"本土文化"的艺术流派,受到当时美国艺术理论界两个主要传统:形式主义和图像学研究,截然不同的对待。格林伯格等艺术评论家创造了大量理论话语为其辩护,高度赞扬波洛克等人艺术创作中的"现代性";潘诺夫斯基则将其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形式主义和图像学研究间的分歧形成了艺术理论间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表现主义 形式主义 图像学研究 理论冲突 理论张力
下载PDF
理论张力:“三个代表”的内涵辐射效能
17
作者 郑日金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10,共5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种富有张力的系统性理论。这种张力主要表现如:以纲举目张的精辟表述传递理论张力,以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支撑理论张力,以继往开来的唯物史观拓展理论张力,以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凸显理论张力,以辩证和谐的哲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种富有张力的系统性理论。这种张力主要表现如:以纲举目张的精辟表述传递理论张力,以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支撑理论张力,以继往开来的唯物史观拓展理论张力,以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凸显理论张力,以辩证和谐的哲学理念阐释理论张力,以生存发展的人文精神观照理论张力,以相联互促的系统整体放大理论张力,以知行统一的实践要求体现理论张力,等等。它是“三个代表”的“力量之源”所在,其内涵的辐射效能是非常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张力 “三个代表” 内涵辐射效能 系统性理论 唯物史观 哲学理念 创新品格 人文精神观
下载PDF
原创性探索的非完善性理论张力——试论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18
作者 刘俊哲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237-239,共3页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新话题,也是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学理论。这种新的国际政治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当国际政治学家、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小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并围绕此而展开研...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新话题,也是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学理论。这种新的国际政治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当国际政治学家、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小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并围绕此而展开研究,软实力理论形成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中国学术界对文化“软实力”的介绍和探讨,是在20世纪世纪之末,时至今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实力理论 文化 理论张力 原创性 20世纪90年代初 肯尼迪政府学院 政治学理论 唐代
下载PDF
理论的张力(上)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小兵 《广西社会科学》 2001年第4期24-27,共4页
理论研究需要生态平衡 ,理论研究需要以多样性、包容性为前提 ,真理存在于多种观点的互补和制约之中。理论研究需要健康的理论人格 ,只有健康的人格才会有健康的理论。理论必须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现实性和超越性。理论应该在宣传性与... 理论研究需要生态平衡 ,理论研究需要以多样性、包容性为前提 ,真理存在于多种观点的互补和制约之中。理论研究需要健康的理论人格 ,只有健康的人格才会有健康的理论。理论必须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现实性和超越性。理论应该在宣传性与学术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理论必须在社会利益多元化中整合。理论的可读性关键就在于它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生态平衡 理论人格 理论前瞻性 理论张力 理论整合 理论可读性
下载PDF
社会工作“去专业化”:专业化进程中的理论张力与实践反叛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越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8-174,共7页
一、作为一门专业的社会工作:专业主义及其挑战任何一个职业群体都有争取并维持其专业地位的奋斗历程。但对于社会工作而言,这一过程显得格外复杂。作为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议题,社会工作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一、作为一门专业的社会工作:专业主义及其挑战任何一个职业群体都有争取并维持其专业地位的奋斗历程。但对于社会工作而言,这一过程显得格外复杂。作为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议题,社会工作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 of social work)在中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中持续讨论并引发争议,甚至至今在概念上仍未形成一致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化 理论张力 反叛 实践 进程 奋斗历程 专业地位 职业群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