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承志小说论》系列论文座谈会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祖宾 李艺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容本镇副教授的9篇系列论文《张承志小说论》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至2001年第4期连续发表后,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为此,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和科研处联合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于2001年9月15日在南宁市就容... 容本镇副教授的9篇系列论文《张承志小说论》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至2001年第4期连续发表后,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为此,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和科研处联合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于2001年9月15日在南宁市就容本镇副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举行了座谈。出席座谈会并作重点发言的有广西文联副主席黄德昌,广西《南国早报》首席记者、签约作家胡红一,广西大学江建文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杨长勋,广西民族学院教授林建华、副教授郑华生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徐杰舜教授,科研处副处长莫金山副教授。另外,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区党校教授陈学璞还作了书面发言。现将座谈会发言及书面发言整理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论》 容本镇 张承志 文学评论 小说 论文学术座谈会 综述
下载PDF
男性叙事中的女性——从张承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透视其女性观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桂娥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70-72,共3页
张承志用强势的男性叙事 ,创造出被传统规约了的女性范型 :抚慰心灵的母亲 ,诗意栖身的美丽婉顺的女性 ,折射着男性灵光的圣女。这些被传统规约了的女性范型 。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男性叙事 女性形象 女性观
下载PDF
张承志小说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国华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6,共5页
本文拟对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张承志小说研究作出简要的梳理和评论。分两个方面 :一是对张承志小说文学意义的阐释。研究者在这方面挖掘深入 ,成果丰富 ,从中也可看出对张承志小说的研究伴随着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变化和批评方法的... 本文拟对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张承志小说研究作出简要的梳理和评论。分两个方面 :一是对张承志小说文学意义的阐释。研究者在这方面挖掘深入 ,成果丰富 ,从中也可看出对张承志小说的研究伴随着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变化和批评方法的不断出新。二是对张承志小说的价值评判。研究者由最初的以赞赏为主 ,到九十年代以来产生较大争议。人们开始对张承志精神探求的最终选择和方式姿态产生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研究 文学阐释 价值评判
下载PDF
追寻诗意居所:审美文化视阈下的张承志小说
4
作者 王敦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蒙古草原、天山南北、黄土高原边地,是张承志小说创作中"前定"的三个板块。在这三个审美文化板块里,张承志以小说的审美超越方式追寻诗意的居所,以对审美人格的礼赞、激进主义的眷恋和对哲合忍耶信仰的皈依,表达对于人的尊严... 蒙古草原、天山南北、黄土高原边地,是张承志小说创作中"前定"的三个板块。在这三个审美文化板块里,张承志以小说的审美超越方式追寻诗意的居所,以对审美人格的礼赞、激进主义的眷恋和对哲合忍耶信仰的皈依,表达对于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和关切,呈现人性的光辉,希图弥合后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感的丧失所带来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诗意居所 审美超越 审美意义
下载PDF
“主观民族性”:地域空间的民族文化性格——以张承志小说的空间叙述为中心
5
作者 王委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张承志小说表达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前期对内蒙古草原空间蒙古族民族性格的塑造,以及后期黄土高原空间中的回民的描写之中。张承志通过他塑和自塑方式分别对蒙古族和回族民族性进行了富于地域空间特色的描写,并对两种地域空间中民族性经验... 张承志小说表达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前期对内蒙古草原空间蒙古族民族性格的塑造,以及后期黄土高原空间中的回民的描写之中。张承志通过他塑和自塑方式分别对蒙古族和回族民族性进行了富于地域空间特色的描写,并对两种地域空间中民族性经验进行了富于个人特色的描摹,从而刻画了空间元素在塑造民族性格方面的独特作用。地域空间与民族性格相互塑造,构成了张承志民族性表达的主要方式。张承志小说对特定地域空间中民族文化性格的书写充满了主观性和理想主义特征,从而构成其小说表达的“张承志模式”,“主观民族性”始终是张承志小说民族性写作的主要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民族文化 主观民族性 地域空间
下载PDF
生命的本质是希望——论张承志小说的人生意识
6
作者 李天福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9-33,共5页
从主体论人生哲学的角度剖析张承志小说人生意识产生的基本动因,主要来源于社会人生的启迪,从其三个层面的内蕴看,既有理想,又有行动;既有思想,又有实践;既清醒现实,有高远深刻;从而确定了它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人生意识 反思 搏击 超越
下载PDF
试论张承志小说的主题追寻
7
作者 王波 《大连大学学报》 199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他沉没了。 他潜入了深处, 开始了漫游。 ——《金牧场》 一、草原小说:对民族生存之根的追寻 张承志是在对乌珠穆泌草原不可遏制的思念中,在对额吉——母亲不可摆脱的怀恋中拿起笔的。他在《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念想” 《金牧场》 母亲 主题 宗教感 宗教皈依 民族生存 庄稼汉 生命的本质
下载PDF
张承志小说中的感悟 被引量:11
8
作者 南帆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1期79-84,共6页
我时常在张承志小说中等待一种感悟.这种感悟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参照系骤然之间闪耀在人们对于人生、命运和选择的理解上,就象从孤独的内心探索中突然抬起头来,刹那间看见了生活的底蕴.于是,内心世界不知不觉地敞开了,一个精神升华无形... 我时常在张承志小说中等待一种感悟.这种感悟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参照系骤然之间闪耀在人们对于人生、命运和选择的理解上,就象从孤独的内心探索中突然抬起头来,刹那间看见了生活的底蕴.于是,内心世界不知不觉地敞开了,一个精神升华无形中悄然地完成. 感悟是张承志艺术世界中的一个重要支点. 张承志小说中难得王安忆那种自得的情趣;也不象李杭育那般从容而安逸.他似乎无法悠闲自在、随意戏谑地讲述所感受到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生活中 母亲 华北 性格 理想和信念 小说主人公 感悟 妻子 内心世界
下载PDF
沉雄苍凉的崇高感——论张承志小说的美学风格 被引量:10
9
作者 季红真 《当代作家评论》 1984年第6期49-57,共9页
张承志的小说以其粗犷强悍的气势。绚丽凝重的色彩,丰厚沉实的底蕴,在壮美的风格中悸动着大生命的真欢乐与真苦痛,与这一普遍的社会审美心理相呼应。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他由最初畅抒情怀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到寓历史文化、社会人... 张承志的小说以其粗犷强悍的气势。绚丽凝重的色彩,丰厚沉实的底蕴,在壮美的风格中悸动着大生命的真欢乐与真苦痛,与这一普遍的社会审美心理相呼应。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他由最初畅抒情怀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到寓历史文化、社会人生的思考于慷慨咏叹的《黑骏马》,凝神聚思的《老桥》、《绿夜》、《大坂》,以及近期纵横俯仰万取一汲的《北方的河》。在二十几篇小说里,风格聚散离合逐步成熟,如“长风出谷”般流荡着青春与理想的激情,喷吐出对人生的丰富感受,凝固成“崇山峻岭”般的恢宏结构。其沉雄苍凉的崇高感,让人振奋而又喟叹不已,开拓了当代小说美学风格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美学风格 历史文化 崇高感 生活方式 社会审美心理 社会人生 大生命 当代小说 人道精神
下载PDF
自新大陆——关于张承志小说的民族意识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玫 《当代作家评论》 1987年第5期4-7,75,共5页
张承志从草原跋涉而来。这是命题的开始。当他在后来的有一天告诉我们,他终于发现了他的第三块大陆——甘宁青伊斯兰黄土高原——的时候,我们得知,一切的开始便有了解释。一如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功绩,不应记在哥伦布的帐上,而应记在那一... 张承志从草原跋涉而来。这是命题的开始。当他在后来的有一天告诉我们,他终于发现了他的第三块大陆——甘宁青伊斯兰黄土高原——的时候,我们得知,一切的开始便有了解释。一如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功绩,不应记在哥伦布的帐上,而应记在那一股鲜活的、坚持寻求的一类人那跳荡的血液中一样,张承志草原小说的成就,也应当归功于他那遍及周身渗入骨髓的民族的“母血”。之于作者,或许最先就是这种“血液”的天然感应。在经历了一段不短不长的但却艰辛的创作旅程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意识 伊斯兰教 民族气质 宗教色彩 回族 张承志小说 宗教感 黄土高原 牧民 新大陆
下载PDF
张承志小说诗的素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今 《小说评论》 1987年第3期92-96,共5页
在张承志短短的写作生涯中,他迅速地开辟了两个艺术的天地。一个他借用了伦勃朗的彩笔,点染着草原那“硕大无朋的花蓝”里应有尽有的缤纷色彩——“梦幻般的淡蓝”、“娇嫩的玫瑰红”、“银粉似的星光”、“碧绿的草原”,山峦、小溪、... 在张承志短短的写作生涯中,他迅速地开辟了两个艺术的天地。一个他借用了伦勃朗的彩笔,点染着草原那“硕大无朋的花蓝”里应有尽有的缤纷色彩——“梦幻般的淡蓝”、“娇嫩的玫瑰红”、“银粉似的星光”、“碧绿的草原”,山峦、小溪、蒙古包、畜群——这是透明的具象的实体世界;一个他借用了梵高的浓烈厚重色彩,燃烧着个人情感,狂热地无所顾忌地涂抹着“焦干焦干的黄山包子”、“红得刺眼”的地窝子、“象一盆颤盈盈的鲜红的血”的太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小说艺术 象征物 个人情感 初期创作 小说创作 母亲 作品 太阳 黄山
下载PDF
《黑骏马》的诗学——兼及张承志小说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德培 《当代作家评论》 1984年第2期67-72,共6页
前年《黑骏马》问世后,是否象某些人所说的产生过张承志热,我们大可不必轻率地去肯定或否定。但是,《黑骏马》打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它的问世受到了许多评论家的问津,却无疑是事实。这部自始至终喷涌着诗人般的情感,混合着诗人才有的那... 前年《黑骏马》问世后,是否象某些人所说的产生过张承志热,我们大可不必轻率地去肯定或否定。但是,《黑骏马》打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它的问世受到了许多评论家的问津,却无疑是事实。这部自始至终喷涌着诗人般的情感,混合着诗人才有的那种无穷无尽想象的小说,几乎仅仅是一个古老的故事,然而它所给予读者的和又都是最最现实的感情。一个草原普通妇女的人生,它朴素、平凡,所以使人感到贴近。然而小说所展现的那种爱情、婚姻,又揉和了落后农村原始草原和现代城市的种种冲突、纠葛、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性格 张承志小说 作品 旋律 民族特性 大草原 音乐 原始草原 音响
下载PDF
张承志小说的救赎路线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銮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8期93-94,共2页
张承志曾提出“以笔为旗”的创作口号,以此给当代文学增添了新的元素。他的小说多塑造强大的个人意志,在战胜自我后,皈依精神信仰,实现既定追求,从而完成了个体和集体的救赎。本文选择了个体救赎、集体救赎两大点详细阐述,力图用... 张承志曾提出“以笔为旗”的创作口号,以此给当代文学增添了新的元素。他的小说多塑造强大的个人意志,在战胜自我后,皈依精神信仰,实现既定追求,从而完成了个体和集体的救赎。本文选择了个体救赎、集体救赎两大点详细阐述,力图用文字勾勒出张承志小说清晰的救赎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个体救赎 群体救赎 救赎方式
下载PDF
边缘世界:小说视野的现代转向——张承志小说的几点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洋 《当代文坛》 1988年第5期3-8,共6页
1 从当代文化的转向看文学的大幅度展开。应当说对文化的理解有多种多样,这一方面说明每一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体悟感知文化的意蕴;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文化的意义是变化的,复杂的,不可穷尽甚至有几分神秘。越是到了当代,现代文化的... 1 从当代文化的转向看文学的大幅度展开。应当说对文化的理解有多种多样,这一方面说明每一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体悟感知文化的意蕴;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文化的意义是变化的,复杂的,不可穷尽甚至有几分神秘。越是到了当代,现代文化的品格就越是难以琢磨和了悟。面对着这样一个无限伸展着的充满奥秘的文化田园,当代的作家们才真正体验到了站在贫瘠的沙漠上的焦灼。是的,他们大多还在狭小的文化圈子里生活,以自然经济的方式消费和劳作。而一旦门打开了,文化失去了伊甸园而变成无所不在的空灵存在——一种溶合了人类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本体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世界 张承志小说 现代文化 当代文化 精神财富 启示 现代转向 作家 自然经济 沙漠
下载PDF
惊人的偏执 惊人的真实——张承志小说后论
15
作者 徐亮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0-46,39,共8页
一对于张承志来说,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阶段也许已经过去了。在1987年出版了他总结性的长篇小说《金牧场》后,除了少量几篇中、短篇小说外,他的创作势头已大不如前。至少我们可以说,张承志的第一个重要创作阶段已近尾声。他本人也表示过... 一对于张承志来说,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阶段也许已经过去了。在1987年出版了他总结性的长篇小说《金牧场》后,除了少量几篇中、短篇小说外,他的创作势头已大不如前。至少我们可以说,张承志的第一个重要创作阶段已近尾声。他本人也表示过告别青春的愿望①。在评论方面,张承志的小说一开始就受到极大关注,他以他强劲的创作势头和无可争议的创作质量博得了几乎所有评论家的青睐,他的几乎每一篇作品都得到及时的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现象和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和他的作品得到过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作品 小说创作 表现主义 真实性 长篇小说 牧场 故事 生活方式 体验生活
下载PDF
一个理想主义英雄的精神漫游——兼评张承志小说的宗教意味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经健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4期100-106,共7页
张承志是骑着《黑骏马》登上文坛的。他最初带给人们的是袭人的草原气息和瑰丽的西部风光。当他跑马圈地似地辟出了自己的创作领地,向人们奉献出自己所酿造的那一片诗意葱笼的艺术天地时,评论雀超,评声日盛。其中特别能引起笔者兴趣的是... 张承志是骑着《黑骏马》登上文坛的。他最初带给人们的是袭人的草原气息和瑰丽的西部风光。当他跑马圈地似地辟出了自己的创作领地,向人们奉献出自己所酿造的那一片诗意葱笼的艺术天地时,评论雀超,评声日盛。其中特别能引起笔者兴趣的是,许多文章对张承志的小说(主要指以《黑骏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宗教意味 精神漫游 老桥 英雄主义 兼评 理想主义 《金牧场》 男子汉 崇高之美
下载PDF
人·自然·社会——张承志小说的风格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锡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0-24,91,共6页
风格是一个崇高的字眼。风格不是指作家在创作中所取得的偶然性的或较低层次的成绩,而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指作家在创作中主客观因素的较为稳定的统一与和谐,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双会的那种境界。库柏说得好:“个人风格是当我们从作... 风格是一个崇高的字眼。风格不是指作家在创作中所取得的偶然性的或较低层次的成绩,而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指作家在创作中主客观因素的较为稳定的统一与和谐,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双会的那种境界。库柏说得好:“个人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所有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创作个性 主客观因素 个人风格 作家 偶然性 低层次 社会 库柏 内核
下载PDF
张承志小说的主体意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邾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5-27,8,共4页
张承志的名字是近几年才广为人知的。一九八二年,他的中篇小说《黑骏马》在《十月》杂志发表,一霎时,张承志犹如骑上骏马,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驰骋,千千万万读者被《黑骏马》所引吸,张承志也就在许多人心中占据了位置。 应该看到,张承志... 张承志的名字是近几年才广为人知的。一九八二年,他的中篇小说《黑骏马》在《十月》杂志发表,一霎时,张承志犹如骑上骏马,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驰骋,千千万万读者被《黑骏马》所引吸,张承志也就在许多人心中占据了位置。 应该看到,张承志开始在文坛上出现就带着浓重的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主体意识 《黑骏马》 中篇小说 美学观 小说创作 名字 文坛 《北方的河》 人物性格
下载PDF
矛盾与冲突——生态批评关照下的张承志小说创作
19
作者 刘金香 《文教资料》 2011年第9期22-25,共4页
在张承志的小说里,自然、生命一直是一个醒目的存在,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张承志的这些小说文本显然没有达到所谓生态文学的标准。关于自然、关于生命、关于人的认识在他的小说里常常是互相矛盾、冲突的。正是... 在张承志的小说里,自然、生命一直是一个醒目的存在,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张承志的这些小说文本显然没有达到所谓生态文学的标准。关于自然、关于生命、关于人的认识在他的小说里常常是互相矛盾、冲突的。正是这些矛盾和冲突破坏了他的小说的和谐美,留下了一些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生态批评 自然 人道 矛盾和冲突
下载PDF
张承志小说散论
20
作者 韩子勇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5-20,共6页
张承志是个孤独的小说家。他个性强烈而又使人无法模仿:这在人云亦云众口一词的中国小说界无疑是某种巨大的成功——他毅然决然地折断了自我的后路,同时也使闻风而动的人们退避三舍。我一直以为,能够被有效地模仿、进而可以以假乱真、... 张承志是个孤独的小说家。他个性强烈而又使人无法模仿:这在人云亦云众口一词的中国小说界无疑是某种巨大的成功——他毅然决然地折断了自我的后路,同时也使闻风而动的人们退避三舍。我一直以为,能够被有效地模仿、进而可以以假乱真、以至于开一时风气之先的东西是可疑的和短命的,因为真正杰出的骨血往往是恒久的极致,重演和复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否则极致本身就沦落为庸常的循环,就走向了它的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回族 汉文化 汉民族 北方游牧民族 中国传统文化 黄金 汉族 中国小说 小说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