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栻天道思想探析
1
作者 杨铮铮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0-23,共4页
传统儒学在其演变过程中一直延续着丰富的天道思想。作为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张栻的天道思想对传统儒学思想作出了总结与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先秦儒家的心本体思想以及宋代新儒家太极本体思想、气本体思想进行了改造与融合。在... 传统儒学在其演变过程中一直延续着丰富的天道思想。作为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张栻的天道思想对传统儒学思想作出了总结与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先秦儒家的心本体思想以及宋代新儒家太极本体思想、气本体思想进行了改造与融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佛、道思想的吸纳与借鉴,张栻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天、性、理合一”为特色的天道本体哲学体系,从而使儒家天道观的本体思想更精细,内容体系更系统,理论发展更完善。对张栻天道思想的探析,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张栻思想的超越力、生命力与创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天道思想 探析
下载PDF
张栻教育理念融入初中语文教与学的实践
2
作者 廖秧坚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4年第2期36-37,共2页
宋代儒学圣人张栻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以张栻为代表的理学家提出的观点,至今依然能很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张栻传授学业,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相结合,注意更新教学内容。笔者尝试将张栻著作中的部分教育理念融入初中语文学习之中,发... 宋代儒学圣人张栻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以张栻为代表的理学家提出的观点,至今依然能很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张栻传授学业,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相结合,注意更新教学内容。笔者尝试将张栻著作中的部分教育理念融入初中语文学习之中,发现可以解决语文教与学中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湖湘文化 张栻 教与学 理念融入 更新教学内容 理学家
下载PDF
与道进退,淡乃其至:张栻的人生境界与诗歌书写 被引量:1
3
作者 曾维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1,共9页
张栻开创南轩学派,为南宋中兴时期著名学者,也是一位个性突出的作家。他一生与道进退,矢志致君泽民的事业,其诗歌即有深入表现,渗透着以道自任、忧患民瘼的精神情怀。与社会政治中“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内在相通,赋性冲和、钟情自... 张栻开创南轩学派,为南宋中兴时期著名学者,也是一位个性突出的作家。他一生与道进退,矢志致君泽民的事业,其诗歌即有深入表现,渗透着以道自任、忧患民瘼的精神情怀。与社会政治中“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内在相通,赋性冲和、钟情自然是其个性品格的另一面,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自然山水在其诗中表现充分。他主张学者不汩利禄,不眩文采,“淡乃其至”成为其人生境界与诗学追求,他往往以冲和的语言、平淡的意象营造出淡雅诗境。明道义而抒性情,以思理慧性见长,是宋代诗学乃至宋学的特色,张栻与道进退、淡乃其至的人生境界与诗歌书写可谓典型,对南宋中兴时期学术发展与多元诗学风貌的建构具有特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与道进退 自然性情 人生境界 诗歌书写 南宋中兴 湖湘学派
原文传递
张栻的学统与道统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汉民 《船山学刊》 2023年第3期93-104,共12页
张栻承担了湖湘学统与理学道统传承者的双重身份。他原来坚信二者是统一的,但在其与朱熹的持续学术交流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许多新的道学共识,并不得不修正胡宏之学,从而面临湖湘学统与理学道统的紧张。将张栻之学纳入从湖湘学术传承到南... 张栻承担了湖湘学统与理学道统传承者的双重身份。他原来坚信二者是统一的,但在其与朱熹的持续学术交流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许多新的道学共识,并不得不修正胡宏之学,从而面临湖湘学统与理学道统的紧张。将张栻之学纳入从湖湘学术传承到南宋道学建构的历史过程来考察,更能够彰显道学体系多元一体的历史建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湖湘学派 学统 道统 朱熹
下载PDF
宫廷画家笔下的张栻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林 《文史杂志》 2023年第1期71-76,共6页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关蜀人张栻的研究和文章可谓浩如烟海。然而,从图像学的角度,张栻的画像,包括面貌、特征、年代、写本、刻本等,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中有着什么样的表现,则可以说还是一个无人涉足的学术空白。清代南薰殿所藏及与南薰殿绘...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关蜀人张栻的研究和文章可谓浩如烟海。然而,从图像学的角度,张栻的画像,包括面貌、特征、年代、写本、刻本等,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中有着什么样的表现,则可以说还是一个无人涉足的学术空白。清代南薰殿所藏及与南薰殿绘画有关的四幅张栻的画像,是历代宫廷画家对张栻的相貌及气质的臆想或追摹。在过去几百年里,张栻的影响、身份、地位早已超越学术,通过中国绘画进入政治、宫廷和“配享”,其历史不但久远,而且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宫廷画像 考略 追念
下载PDF
再论张栻的《诗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文举 《船山学刊》 2023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张栻除了在《论语解》中对《诗经》进行了整体观照外,还对《诗经》的多篇诗篇做过个案研究。张栻以二《南》为本,以政教为中心,注重对《诗经》治国理政思想的探究。作为理学家,张栻的《诗经》研究具有“六经注我”的色彩,部分解读《诗... 张栻除了在《论语解》中对《诗经》进行了整体观照外,还对《诗经》的多篇诗篇做过个案研究。张栻以二《南》为本,以政教为中心,注重对《诗经》治国理政思想的探究。作为理学家,张栻的《诗经》研究具有“六经注我”的色彩,部分解读《诗经》的文字已经变成了他演绎自己理学思想的载体。张栻也着力于《诗经》艺术性的分析,在他的《诗经》研究中并没有表现出以文害道的观念,他对《诗经》情感传达的体悟、对赋比兴及其他艺术手法的揣摩,都反映了其较高的文学品鉴力。张栻的《诗经》研究尊《序》较多,保守性较强,再加上没有留下研究《诗经》的独立专书,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在诗经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诗经 理学 艺术
下载PDF
近三年张栻研究学术史(2021-2023)
7
作者 魏可音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6-101,共6页
近三年(2021-2023)来,张栻研究成果较多、研究领域宽泛,研究成果整体上比较深入。张栻思想研究成果最多,包括张栻哲学思想、张栻与《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研究、张栻与朱熹互动与比较研究等;张栻的文学艺术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对他的诗... 近三年(2021-2023)来,张栻研究成果较多、研究领域宽泛,研究成果整体上比较深入。张栻思想研究成果最多,包括张栻哲学思想、张栻与《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研究、张栻与朱熹互动与比较研究等;张栻的文学艺术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对他的诗歌、赋作和散文及其蕴含的理学思想等的研究;张栻与书院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他对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石鼓书院等的重要贡献及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方面;张栻生平与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他人生及其思想的全面研究以及从不同视角进行的人生与学术影响的诠释等。总体来说,近三年(2021-2023)来张栻研究成果呈现出研究视角与观点新颖、整体学术水平高、学者梯度合理等特点,但部分文章有重复研究,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朱熹 胡宏 吕祖谦 岳麓书院
下载PDF
朱熹与张栻南岳唱酬探微
8
作者 戴婵 王会敏 郝永 《湘南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8-82,共5页
朱熹和张栻是南宋理学巨擘,讲学之暇,雅集酬唱,发为歌咏,裒集诗作为《南岳倡酬集》。南岳唱酬之旅是“澄怀味象”的山水心和“含道应物”的天地心相融会的心路历程,也是山水诗情与“作文害志”理学观念之间的博弈。本文试从南岳唱酬的... 朱熹和张栻是南宋理学巨擘,讲学之暇,雅集酬唱,发为歌咏,裒集诗作为《南岳倡酬集》。南岳唱酬之旅是“澄怀味象”的山水心和“含道应物”的天地心相融会的心路历程,也是山水诗情与“作文害志”理学观念之间的博弈。本文试从南岳唱酬的始末、南岳诗歌的内容内蕴以及其重大史学意义分析,以窥探南岳唱酬之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张栻 理学 诗歌 《南岳倡酬集》
下载PDF
张栻的教育思想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9
作者 陈家春 李秋一 黄钰云 《小作家选刊》 2023年第15期0082-0085,共4页
张栻是南宋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为帮助高中语文教师基于张栻的教育思想更好地在课堂上开展文言文教学,本文先简要分析了张栻教育思想的形成缘由,然后说明了张栻的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张栻是南宋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为帮助高中语文教师基于张栻的教育思想更好地在课堂上开展文言文教学,本文先简要分析了张栻教育思想的形成缘由,然后说明了张栻的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最后详细论述了张栻的教育思想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师借鉴先贤经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教育思想 高中文言文教学
下载PDF
张栻与湖湘学派——标点本《张栻集》前言
10
作者 邓洪波 《船山学刊》 2014年第1期64-66,共3页
张栻以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石鼓书院为基础,奠定了湖湘学派的初步规模,也使他自己逐渐成为集湖湘学派之大成的代表性人物。朱张会讲在湖南乃至全国书院和学术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书院与理学的一次完美结合,也可以说是书... 张栻以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石鼓书院为基础,奠定了湖湘学派的初步规模,也使他自己逐渐成为集湖湘学派之大成的代表性人物。朱张会讲在湖南乃至全国书院和学术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书院与理学的一次完美结合,也可以说是书院与学术一体化机制形成的标志,更是湖湘学派终成盛大之势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湖湘学派 张栻集》
下载PDF
传道、济民、修己——张栻礼学思想析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殷慧 郭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0,共5页
张栻的礼学思想,是其新儒学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张栻传道、济民、修己的礼学思想对南宋地方精英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他追求经世济用的新儒学,认为士大夫担负着礼之兴废的重责。他主张从人事之礼中体认天理,强调以礼作为培养... 张栻的礼学思想,是其新儒学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张栻传道、济民、修己的礼学思想对南宋地方精英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他追求经世济用的新儒学,认为士大夫担负着礼之兴废的重责。他主张从人事之礼中体认天理,强调以礼作为培养士人、养成风俗的重要手段。张栻终其一生都在学礼,对礼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礼学 理学 经世致用
下载PDF
张栻的书院教育思想及其传承——从城南书院到湖南一师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哲明 朱与墨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3期56-59,共4页
张栻在城南书院的八年教育实践,积淀了城南书院教育圭臬,历经千年,被湖南一师早期师范教育传承发扬。其成果在清末民初这一特别历史时期以井喷式出现,成为中国师范教育史上的奇观。
关键词 张栻 教育思想 城南书院 湖南一师 传承发扬
下载PDF
论张栻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丽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5-9,共5页
张栻根据人性本善、不善是后天形成的,并通过学习可以复善的原理,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思想。他提出“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以儒家经典和天下万事万物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采取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 张栻根据人性本善、不善是后天形成的,并通过学习可以复善的原理,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思想。他提出“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以儒家经典和天下万事万物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采取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个体科研能力和实际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栻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教学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数学观 数学教育 张栻 教育宗旨 教育方法 启示
下载PDF
朱熹与张栻的学术交往及相互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代湘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7,共6页
本文对朱熹与张栻的三次会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展现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学术交往状况,揭示了二人之间的学术渊源,并在此基础上,着力讨论了二人在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以力图加大人们对二人关系的认知深度。
关键词 朱熹 张栻 中和之悟
下载PDF
杞菊之眷·遂初之求·舞雩之风——简析张栻辞赋的哲理内涵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利民 陶文鹏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张栻《后杞菊赋》以"杞菊"意象呈现中和之性,表现物我相得的自适心态,其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了陆龟蒙、苏轼、张耒的赋作。此赋中的哲理思致是伴随着作者的审美体验升腾出来的,客体的直观性使其义理内涵具有充足的生成性。《遂... 张栻《后杞菊赋》以"杞菊"意象呈现中和之性,表现物我相得的自适心态,其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了陆龟蒙、苏轼、张耒的赋作。此赋中的哲理思致是伴随着作者的审美体验升腾出来的,客体的直观性使其义理内涵具有充足的生成性。《遂初堂赋》视"厥初"为恻隐之心,竭力发明《周易.复卦》卦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义,指示返求本心的体验践行之道。《风雩亭词》则指出曾点不忘天理之中庸,时时刻刻都下着操存省察的日用工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后杞菊赋》 《遂初堂赋》 《风雩亭词》
下载PDF
张栻《论语解》的学风旨趣与思想意蕴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永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32,共9页
张栻对二程推崇备至,书中大量引述和发挥二程之言,宗奉二程的特点十分明显。同时,张栻对《论语》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表现出专注于阐发义理、追求义理连贯和意义圆通的特色。再者,《论语解》是张栻依托《论语》而大量发挥其理学思想的... 张栻对二程推崇备至,书中大量引述和发挥二程之言,宗奉二程的特点十分明显。同时,张栻对《论语》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表现出专注于阐发义理、追求义理连贯和意义圆通的特色。再者,《论语解》是张栻依托《论语》而大量发挥其理学思想的著作。在解说过程中,张栻将其理学观念熔铸于《论语》文本之中,赋予《论语》以鲜明的理学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论语解 理学
下载PDF
张栻早期、中期与晚期工夫论之演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文碧方 洪明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4,共7页
张栻原本继承胡宏之学,但在与朱子交往的过程中,其思想特别是工夫论发生了多次变化。学界一般将其工夫论分为早晚两期,但考察其晚年更订的《孟子说》的部分内容以及《论语解》,会发现南轩在去世前还有一次较为隐秘的转变。因此其工夫论... 张栻原本继承胡宏之学,但在与朱子交往的过程中,其思想特别是工夫论发生了多次变化。学界一般将其工夫论分为早晚两期,但考察其晚年更订的《孟子说》的部分内容以及《论语解》,会发现南轩在去世前还有一次较为隐秘的转变。因此其工夫论实际上应该分为三期:早期继承胡宏之学,主张"先察识后涵养";中期为"存养体察,固当并进"而"存养是本";晚期则为"主敬"的抬升与"察识"的隐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工夫论 主敬 察识 《论语解》
下载PDF
朱熹与张栻、吕祖谦互动述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浩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2,共7页
朱熹与同时代的思想家张栻、吕祖谦等围绕共同尊奉的儒家经典,在治学方法、道德思想和政治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讨论。20世纪及以前的学者对朱熹同时代学者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朱熹对他们的看法,此外这些学者倾向于将朱熹刻画成... 朱熹与同时代的思想家张栻、吕祖谦等围绕共同尊奉的儒家经典,在治学方法、道德思想和政治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讨论。20世纪及以前的学者对朱熹同时代学者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朱熹对他们的看法,此外这些学者倾向于将朱熹刻画成独特的思想家,同时对其天才式的思想表示赞扬。即使有学者对朱熹思想体系表示不满,也仍倾向于反映朱熹对其同时代儒者的批评。20世纪90年代出现一个重要的转折,东西方学者开始关注与朱熹同时代的儒家,并具体结合时代背景对他们开展研究,学界不但对朱熹同时代的儒家给予了更高的评价,而且还认为他们对朱熹及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张栻 吕祖谦 道学 当代儒学研究
下载PDF
朱熹与张栻的思想异同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代湘 《湖湘论坛》 2010年第1期71-76,共6页
朱熹与张栻二人思想有相同点也有相异点,他们相同之点表现为,在性之善恶问题上,都认为性为至善,在心性关系上,都认为心统性情或心主性情。在对仁的解释以及涵养识察之先后问题上,二人都存在一致或相近的看法。二人观点相异之点表现在,... 朱熹与张栻二人思想有相同点也有相异点,他们相同之点表现为,在性之善恶问题上,都认为性为至善,在心性关系上,都认为心统性情或心主性情。在对仁的解释以及涵养识察之先后问题上,二人都存在一致或相近的看法。二人观点相异之点表现在,对太极的解释上,朱熹认为太极即理,张栻则认为太极即性,对心的主宰性,二人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朱熹把心的主宰性只限于性、情,张栻则把心的主宰性放大为对宇宙万物的主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张栻 思想 异同
下载PDF
张栻研究四十年:成就与不足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锦良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0-35,共6页
张栻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及文学家。他在哲学、文学、教育尤其在理学领域贡献卓著,历来广受学者关注。近四十年来,学界涌现出一批张栻研究的重要成果,研究视角涉及张栻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张栻与湖湘学关系、张栻与朱熹交谊及其... 张栻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及文学家。他在哲学、文学、教育尤其在理学领域贡献卓著,历来广受学者关注。近四十年来,学界涌现出一批张栻研究的重要成果,研究视角涉及张栻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张栻与湖湘学关系、张栻与朱熹交谊及其文学成就等。就研究现状而言,张栻研究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仍有一些不足,诸如师承关系、交游情况、文献整理与研究等方面都还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哲学 教育思想 湖湘学 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