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教育技术在自闭症弱中央统合理论实践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利 刘畅 李春梅 《价值工程》 2012年第9期176-177,共2页
虚拟现实技术(VR)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技术,目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能较好地解释自闭症儿童心理及行为功能缺陷,并且在自闭症儿童治疗中也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弱中央统合理论(WCC)是自闭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 虚拟现实技术(VR)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技术,目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能较好地解释自闭症儿童心理及行为功能缺陷,并且在自闭症儿童治疗中也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弱中央统合理论(WCC)是自闭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理论,文章主要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自闭症弱中央统合理论实践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虚拟现实 自闭症 弱中央统合理论 个别化教育
下载PDF
验证自闭症儿童视觉弱中央统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墨 韦小满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9,共4页
弱中央统合理论是近年来用于解释自闭症个体认知特点的重要理论之一。本研究采用积木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对10名自闭症儿童和10名智力发展障碍儿童实施测验,以验证自闭症儿童在视觉加工任务上是否存在弱中央统合倾向。研究结果表明:自闭... 弱中央统合理论是近年来用于解释自闭症个体认知特点的重要理论之一。本研究采用积木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对10名自闭症儿童和10名智力发展障碍儿童实施测验,以验证自闭症儿童在视觉加工任务上是否存在弱中央统合倾向。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和智力发展障碍儿童在这两个测验任务上的表现并未存在显著差异;实验材料的难度可能使得两类儿童在测验任务上出现了"地板效应";在镶嵌图形测验中,自闭症儿童从阴影型图片中识别出目标图形的能力高于智力发展障碍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弱中央统合理论 积木测验 镶嵌图形测验
下载PDF
高功能孤独症成人隐喻语义加工的弱中央统合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骋诗 胡金生 +3 位作者 刘颖 李松泽 王琦 刘淑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6-703,共8页
目的:探究高功能孤独症(HFA)成人深层次的非字面语义加工中是否存在弱中央统合特点及其与隐喻熟悉性的关系。方法:从孤独症康复机构及普通学校选取HFA成人以及智商匹配的正常发育(TD)成人各20人参与行为实验。启动任务以传统隐喻句和新... 目的:探究高功能孤独症(HFA)成人深层次的非字面语义加工中是否存在弱中央统合特点及其与隐喻熟悉性的关系。方法:从孤独症康复机构及普通学校选取HFA成人以及智商匹配的正常发育(TD)成人各20人参与行为实验。启动任务以传统隐喻句和新异隐喻句为启动句,以隐喻关系解释词,喻体关联词,无关词及假词为目标词,考察两组受试者对隐喻语义的加工情况。再认任务以启动任务的目标词为主要材料进一步考察两组受试者对启动句的加工深度情况。结果:HFA成人在新异隐喻和传统隐喻启动条件下对喻体关联词加工效率最高,反应时为(960.7±9.7)ms、(747.5±12.8)ms,正确率为94.8%、98.4%;TD成人在新异隐喻和传统隐喻启动条件下对隐喻关系解释词加工效率最高,反应时为(817.4±9.0)ms、(619.5±9.9)ms,正确率为93.3%、98.2%。再认任务中,HFA成人在新异隐喻和传统隐喻条件下对喻体关联词再认效率最高,反应时为(732.2±11.9)ms、(788.8±11.7)ms,正确率为78.9%、81.8%;TD成人在新异隐喻和传统隐喻条件下对隐喻关系解释词再认效率最高,反应时为(694.0±10.8)ms、(696.1±11.2)ms,正确率为76.7%、84.2%。结论:在隐喻等深层语义加工层面,高功能孤独症成人存在弱中央统合的认知加工特点,且在隐喻语义加工中,该特点随句子的熟悉度降低而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能孤独症 隐喻 语义加工 弱中央统合
下载PDF
自闭症弱中央统合理论综述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墨 韦小满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86,共8页
弱中央统合理论(WCC)是自闭症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心理理论及执行功能缺陷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自闭症症状,即自闭症个体通常表现出有限的兴趣而同时拥有特殊技能。本文对WCC的内涵与研究进展、WCC与其他两个重要... 弱中央统合理论(WCC)是自闭症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心理理论及执行功能缺陷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自闭症症状,即自闭症个体通常表现出有限的兴趣而同时拥有特殊技能。本文对WCC的内涵与研究进展、WCC与其他两个重要理论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理论的反思成果和其他新理论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弱中央统合理论 综述
原文传递
孤独症儿童互惠行为特征:自我-他人区分的视角
5
作者 张静 林青 +2 位作者 陈立富 孙庆洲 杨福义 《应用心理学》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互惠指个体以相似方式回报他人行为的社会准则。现有研究依据心理盲、极端男性脑理论假说对孤独症儿童互惠行为进行深入探讨,但存在诸多矛盾或不一致。通过引入“自我-他人”区分视角,从弱中央统合理论提出自我中心偏向和中心改变偏向解... 互惠指个体以相似方式回报他人行为的社会准则。现有研究依据心理盲、极端男性脑理论假说对孤独症儿童互惠行为进行深入探讨,但存在诸多矛盾或不一致。通过引入“自我-他人”区分视角,从弱中央统合理论提出自我中心偏向和中心改变偏向解释,有助于调和矛盾并提出临床建议。未来需进一步深究个体模仿和抑制控制的潜在作用、探索分离条件下“自我-他人”观点对该群体互惠行为的潜在调节、开发生态化互惠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互惠行为 弱中央统合 自我-他人区分
下载PDF
高功能孤独症幼儿空间工作记忆的组块加工缺陷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松泽 胡金生 +4 位作者 李骋诗 王琦 何建青 王妍 杨翠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1-642,共12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存在空间工作记忆加工缺陷,其具体受损环节尚不明确。组块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性信息编码方式,是空间工作记忆的关键环节。高度结构化的刺激容易形成高水平组块,因此,刺激结构化程度对记忆效果的影响能够反映个体的组块加...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存在空间工作记忆加工缺陷,其具体受损环节尚不明确。组块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性信息编码方式,是空间工作记忆的关键环节。高度结构化的刺激容易形成高水平组块,因此,刺激结构化程度对记忆效果的影响能够反映个体的组块加工能力。研究采用Sternberg空间工作记忆任务、Corsi空间广度任务,加入刺激结构化因素,考察高功能孤独症幼儿是否存在组块加工缺陷,并探讨组块加工是否直接影响到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实验1采用Sternberg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结果表明,ASD幼儿存在明显的组块加工缺陷。在易于组块的高结构化条件下,健康幼儿的记忆成绩明显较高,而ASD幼儿在高、低结构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并无显著差异。实验2采用Corsi空间广度任务,结果显示,不论高、低结构化条件,ASD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幼儿。但ASD幼儿由于存在组块加工缺陷,在高、低结构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差异较健康幼儿小。因此,ASD幼儿的组块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此外,记忆存储器的异常可能也是ASD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不足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ASD幼儿的空间组块缺陷主要由于弱中央统合的认知风格,他们缺乏自上而下的组块加工动机,难以主动对刺激形成高水平组块编码,从而影响记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空间工作记忆 组块加工 弱中央统合
下载PDF
孤独症的认知障碍研究及其评述 被引量:16
7
作者 段蕾 莫书亮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8-296,共9页
执行功能紊乱理论(Theory of Executive Dysfunction)、弱的中央统合理论(Weak Central Coherence theory)和心理理论假说(The Theory of Mind Hypothesis)是解释孤独症认知障碍的三种重要理论。本文着重通过回顾以往的实验研究来探讨... 执行功能紊乱理论(Theory of Executive Dysfunction)、弱的中央统合理论(Weak Central Coherence theory)和心理理论假说(The Theory of Mind Hypothesis)是解释孤独症认知障碍的三种重要理论。本文着重通过回顾以往的实验研究来探讨三种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进的方向,以及三大理论之间的关系。三者可能从不同侧面诠释了孤独症认知障碍的机制,如何综合起来更好地揭示孤独症的认知障碍和病理机制,尚需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同时更多地考虑不同认知因素的交互影响以及研究的生态学效度,可能是进一步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认知障碍 心理理论 执行功能 中央
下载PDF
4~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视觉整体与局部加工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周玲 柏石倩 范静怡 《心理学进展》 2019年第6期1033-1040,共8页
目的:探索4~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视觉整体与局部加工特点,检验弱中央统合(WCC)理论和知觉功能促进化(EPF)理论,以期为ASD儿童的认知康复干预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选取特殊儿童教育机构4~7岁ASD儿童30名为实验组,普通幼儿园4~7... 目的:探索4~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视觉整体与局部加工特点,检验弱中央统合(WCC)理论和知觉功能促进化(EPF)理论,以期为ASD儿童的认知康复干预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选取特殊儿童教育机构4~7岁ASD儿童30名为实验组,普通幼儿园4~7岁典型发展(TD)儿童30名为对照组。采用碎片化图形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对两组儿童视觉的整体与局部加工分别进行研究。结果:ASD儿童在碎片化图形测验中的成绩显著低于TD儿童(t = ?2.98, p <0.01)。ASD儿童在镶嵌图形测验中的成绩显著高于TD儿童(t = 3.06, p <0.01)。结论:ASD儿童视知觉的整体加工存在缺陷,局部加工占优势。研究结果支持弱中央统合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整体与局部加工 弱中央统合理论 知觉功能促进化理论 典型发展儿童
下载PDF
自闭症儿童的范畴化研究综述
9
作者 刘晓欣 《文教资料》 2012年第27期145-147,共3页
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性障碍、交流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比较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范畴化指的是人类对不同事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自闭症个体因为过度关注局部信息,造成范畴化能力普遍存在障碍。目前对自闭症范畴化障碍... 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性障碍、交流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比较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范畴化指的是人类对不同事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自闭症个体因为过度关注局部信息,造成范畴化能力普遍存在障碍。目前对自闭症范畴化障碍的解释理论有弱化的中央统合能力理论和过度选择和识别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范畴化 中央假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