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8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新宇 王垒 +1 位作者 吴守振 刘健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常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和成年中较为少见,其病因不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无特殊针对治疗,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EFE相关基因被发现,表明遗传因素在EFE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常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和成年中较为少见,其病因不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无特殊针对治疗,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EFE相关基因被发现,表明遗传因素在EFE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EF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本文综述了EFE相关基因及其突变位点,为EFE患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为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及诊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遗传 基因突变 儿童
下载PDF
圆型双组分弹力纤维(66/12)工艺探究
2
作者 李传达 金管范 +2 位作者 王永锋 陈明 周钢 《聚酯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55-57,61,共4页
从纺丝、卷绕对圆孔PET/HSF(普通/高收缩)双组分弹性纤维(以下简称高收缩双弹纤维,规格66dtex/12f)进行工艺探究,通过A/B组分比例、卷绕速度、一辊速度、二辊温度等因素实验并对其相关指标(强伸度、沸水收缩率、卷曲性能)进行分析,从而... 从纺丝、卷绕对圆孔PET/HSF(普通/高收缩)双组分弹性纤维(以下简称高收缩双弹纤维,规格66dtex/12f)进行工艺探究,通过A/B组分比例、卷绕速度、一辊速度、二辊温度等因素实验并对其相关指标(强伸度、沸水收缩率、卷曲性能)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型 双组分弹力纤维 卷绕速度 一辊速度 二辊温度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乳头状弹力纤维瘤1例
3
作者 卢绍华 杨扬 杨思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86-988,F0003,共4页
目的探究发生于心脏瓣膜的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腱索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对二尖瓣肿物的标本行病理检查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复习文献。结果心脏乳头状... 目的探究发生于心脏瓣膜的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腱索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对二尖瓣肿物的标本行病理检查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复习文献。结果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病人多无特殊症状。心脏超声表现为二尖瓣腱索见一条索状稍强回声。组织学表现为:肿瘤呈乳头状突起,表面被覆单层立方上皮细胞,中心为无血管的轴心区,主要部分是特征性的淡红色的弹力纤维组织。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而乳头状弹力纤维瘤是一种少见且发病隐匿的心脏肿瘤,病人常无明显症状,可引起栓塞风险。该例肿瘤位于二尖瓣乳头肌腱索处很罕见。术前行超声心动图及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提高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病人诊断率及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肿瘤 瓣膜置换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肺动脉瓣乳头状弹力纤维瘤1例
4
作者 高晓梅 林曦 李叶阔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9-180,共2页
患者男,67岁。因反复发热4个月余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阴茎癌手术史1年。查体:心率7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肺动脉瓣下见一不均质等回声团(图1),大小约1.5 cm×1.4 cm,呈类圆形,似有蒂与肺动脉... 患者男,67岁。因反复发热4个月余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阴茎癌手术史1年。查体:心率7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肺动脉瓣下见一不均质等回声团(图1),大小约1.5 cm×1.4 cm,呈类圆形,似有蒂与肺动脉瓣相连,随心动周期摆动,肺动脉瓣无梗阻。心脏螺旋CT检查显示肺动脉瓣分叶状软组织密度影(图2)。心电图:正常。实验室检查:WBC 8.87×10^(9)/L,中性粒细胞68.9%,降钙素原<0.05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 乳头状弹力纤维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心脏弹力纤维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鉴别诊断
5
作者 王丹 郑哲岚 方爱娟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2期1856-1858,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CPF)的超声心动图特征、鉴别诊断要点及临床表现,以提高超声医师对CPF的认识。方法回顾总结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5例CPF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超声心... 目的探讨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CPF)的超声心动图特征、鉴别诊断要点及临床表现,以提高超声医师对CPF的认识。方法回顾总结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5例CPF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超声心动图特征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及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均发现心脏内占位团块,其中1例为多发(6.67%),分别位于主动脉瓣及右心房内,余肿瘤均为单发(93.33%),其中位于瓣膜10例(71.42%),依次为主动脉瓣5例、二尖瓣4例、肺动脉瓣1例;位于心腔4例(28.58%),依次左心室3例、右心室1例,其中最大者长径19 mm,最小者长径5 mm。15例患者均行心脏肿瘤手术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证实均为CPF。结论CPF多数患者无典型临床症状,经胸超声心动图是首选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最常见的部位为心脏瓣膜,尤其是主动脉瓣,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内部多数呈高回声,边界清晰,半数有蒂,有一定活动度;肿瘤内部彩色多普勒未能显示血流信号。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方法,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弹力纤维 心脏肿瘤 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比较HE染色、单蜡块及双蜡块免疫组化联合弹力纤维染色评估早期肺癌胸膜侵犯的差异性研究
6
作者 李少玲 武春燕 +3 位作者 张莉萍 董正伟 黄焰 侯立坤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031-1032,共2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重要因素,脏层胸膜侵犯(visceral pleural invasion,VPI)作为影响肿瘤TNM分期系统的重要因素,影响患者预后^([1])。随着病理技术的发展,弹力纤维染色或免疫组化联合弹力纤维双重染色的出现可以提高胸膜侵犯评估的...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重要因素,脏层胸膜侵犯(visceral pleural invasion,VPI)作为影响肿瘤TNM分期系统的重要因素,影响患者预后^([1])。随着病理技术的发展,弹力纤维染色或免疫组化联合弹力纤维双重染色的出现可以提高胸膜侵犯评估的准确性,实现VPI快速、准确地评估^([2-4])。临床工作中,蜡块择样误差可导致VPI漏诊,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HE染色法、单蜡块法和双蜡块法双重染色评估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VPI的阳性率、误诊率和漏诊率,探讨双蜡块法在早期肺癌VPI判读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弹力纤维 双重染色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双蜡块法 胸膜浸润
原文传递
免疫组织化学与弹力纤维组合双染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蔡小芬 吕纬苓 +1 位作者 方庆全 王玉环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12期906-907,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弹力纤维染色组合双染在判断肺癌细胞是否突破胸膜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常规切片加免疫组织化学单染与弹力纤维单染难于判断肺癌细胞是否突破胸膜弹力纤维层的病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弹力纤维染...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弹力纤维染色组合双染在判断肺癌细胞是否突破胸膜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常规切片加免疫组织化学单染与弹力纤维单染难于判断肺癌细胞是否突破胸膜弹力纤维层的病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弹力纤维染色组合双染,探讨其判读结果,并统计分析弹力纤维单染切片与双染切片病理诊断所需的阅片时间。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细胞角蛋白(CK)单染仅显示肺癌细胞为棕黄色;弹力纤维染色仅将弹力纤维染成蓝紫色;免疫组织化学CK+弹力纤维双染:肺癌细胞呈棕黄色,弹力纤维呈蓝紫色,肺癌细胞与弹力纤维层的关系得以明显显示。37例原通过常规切片加免疫组织化学单染与弹力纤维单染难以判断肺癌细胞是否突破胸膜的病例,经免疫组织化学CK+弹力纤维双染后均得以确诊,22例明确肺癌细胞突破胸膜弹力纤维,15例明确肺癌细胞未突破胸膜。免疫组织化学CK+弹力纤维双染切片平均阅片时间为(18.8±1.0)s,短于弹力纤维单染切片(33.4±1.0)s(t=10.46,P<0.01)。结论免疫组织化学CK+弹力纤维双染可降低判断肺癌细胞是否突破胸膜的难度,提高诊断准确率与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弹力纤维 组织学技术 肺肿瘤 胸膜
下载PDF
环状弹力纤维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
8
作者 邹祖鹏 赵琪 朱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60岁男性患者,头面部、双手背环形淡红色丘疹4个月。前额、双侧颞部、双侧耳后、双手背侧散在分布数个绿豆至蚕豆大小淡红色环形斑丘疹,边界清晰,触之有浸润感,无触痛。病理组织表现为组织细胞肉芽肿性浸润伴多核巨细胞,但无坏死的胶原... 60岁男性患者,头面部、双手背环形淡红色丘疹4个月。前额、双侧颞部、双侧耳后、双手背侧散在分布数个绿豆至蚕豆大小淡红色环形斑丘疹,边界清晰,触之有浸润感,无触痛。病理组织表现为组织细胞肉芽肿性浸润伴多核巨细胞,但无坏死的胶原束。Verhoeff-Van弹力纤维染色显示弹力纤维破碎。诊断为环状弹力纤维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 肉芽肿 弹力纤维溶解性
下载PDF
背部弹力纤维瘤44例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郑娇 李长新 +2 位作者 孟思宏 李沁娜 王功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8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4例中,女性37例、男性7例,年龄45~84岁(平均60.1岁)。所有病变均... 目的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4例中,女性37例、男性7例,年龄45~84岁(平均60.1岁)。所有病变均位于肩胛下角,31例(70.5%)为单侧病变,13例(29.5%)为双侧病变。所有病例均存在明显肿块,14例伴有疼痛,6例伴有功能受限,5例伴有酸胀感。大体上,所有肿物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切面实性灰白灰黄色,其中1例(2.3%)有囊性变。镜下,肿物均由大量胶原纤维和串珠状、锯齿状或者球形结构的异常弹力纤维构成,其间见岛状脂肪组织和血管成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所有病例Vimentin阳性,SMA、Desmin及S-100均阴性;弹力纤维染色所有病例均阳性。44例(共52处)行肿物完整切除术,18例(40.9%)术后见并发症,其中14例(31.8%)伤口积液。随访时间3~90个月(中位时间20.35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弹力纤维瘤是一种少见弹力纤维性肿瘤样病变。典型病变部位、特征性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弹力纤维染色有助于确诊,但须警惕对侧病变易漏诊。手术局部切除效果良好,术后注意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 临床病理 诊断
原文传递
胰腺导管腺癌血管及导管的弹力纤维改变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10
作者 魏雪 程凯 +5 位作者 章如松 何理 夏秋媛 马恒辉 饶秋 吴楠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939-942,972,共5页
目的通过对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血管和导管弹力纤维的分布及分级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其在PDA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PDAC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弹力纤维染色,观察不同组织内血管、导管,癌组织内腺体及间质的染色情况,计算不同组织内所... 目的通过对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血管和导管弹力纤维的分布及分级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其在PDA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PDAC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弹力纤维染色,观察不同组织内血管、导管,癌组织内腺体及间质的染色情况,计算不同组织内所有观察到的血管和导管的评分之和。结果36例PDAC标本中,癌组织内血管及导管周围均可见中度至重度弹力纤维增生,癌旁组织中的血管及导管周围弹力纤维轻度增生,正常组织内血管及导管周围无弹力纤维增生。癌组织内血管和导管周围弹力纤维增生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注意的是,癌组织内腺体周围及间质内没有观察到弹力纤维增生。结论癌组织内血管及导管周围弹力纤维增生的程度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弹力纤维染色得以较好地呈现,对于胰腺导管腺癌的诊断,弹力纤维染色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血管 导管 弹力纤维 临床病理意义
原文传递
弹力纤维醛品红法过染时解决方法的探讨
11
作者 陈义煜 吴在增 彭凤英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8期819-820,共2页
弹力纤维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在HE染色中呈淡红色,弹力纤维主要染色方法有Gomori醛品红法、Weigert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法、维多利亚蓝法等[1]。本科室主要采用Gomori醛品红法,笔者发现在醛品红染色结束时如果先用水冲掉醛品红染液再用70%... 弹力纤维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在HE染色中呈淡红色,弹力纤维主要染色方法有Gomori醛品红法、Weigert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法、维多利亚蓝法等[1]。本科室主要采用Gomori醛品红法,笔者发现在醛品红染色结束时如果先用水冲掉醛品红染液再用70%乙醇分化,乙醇的分化作用会显著减弱,导致切片过染,背景过度着色,整个视野一片深紫色(图1),且不能再被乙醇洗脱,背景过深,影响诊断。鉴于此,笔者通过实践和摸索,依据酸碱度分三种类型进行试验分别比较过染褪色和褪色后再次染色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染色 弹力纤维 Gomori醛品红法 过染 解决方法
原文传递
免疫组化联合弹力纤维染色在评估肺腺癌胸膜侵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作者 王俊 蒋启文 周斐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2期2251-2254,共4页
目的比较免疫组化联合弹力纤维染色评估肺癌胸膜侵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2月至2023年3月经术后病理确诊肺癌且HE染色后无法排除出现胸膜侵犯的患者58例,使用弹力纤维及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单纯弹力纤维染色进行病理分析。... 目的比较免疫组化联合弹力纤维染色评估肺癌胸膜侵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2月至2023年3月经术后病理确诊肺癌且HE染色后无法排除出现胸膜侵犯的患者58例,使用弹力纤维及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单纯弹力纤维染色进行病理分析。结果经病理学观察显示,98.28%(57/58)为非黏液型腺癌,1.72%(1/58)为黏液型腺癌。使用维多利亚蓝染色分析胸膜侵犯的阳性率为44.83%(26/58),使用免疫组化联合弹力纤维双重染色分析胸膜侵犯的阳性率为60.34%(35/58),P<0.01。9例T1期肿瘤经免疫组化联合弹力纤维染色分析提升为T2期,进一步研究发现,使用单纯弹力纤维染色法与双重染色法分析结果不符的病例,主要表现为为单个或数个免疫组化阳性的腺癌细胞穿透弹力纤维层,突破胸膜。结论相对于单纯维多利亚蓝弹力染色,免疫组化联合弹力纤维染色能够更好地判断胸膜侵犯合并情况以及肿瘤TNM分期,,双重染色法可以针对性地显示胸膜弹力纤维层与肿瘤细胞的浸润程度,同时具有操作简便,试剂稳定,显色清晰等特点,该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在病理诊断及科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弹力纤维染色 免疫组化 胸膜转移
下载PDF
改良免疫组织化学与弹力纤维双重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膜微浸润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罗纯 吕晓婷 +3 位作者 马小惠 刘友斌 符儒 王炳淑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Gomori醛品红法双重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膜微浸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且肿瘤临近胸膜的组织学标本54例。采用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双重染色方法...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Gomori醛品红法双重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膜微浸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且肿瘤临近胸膜的组织学标本54例。采用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双重染色方法,观察这三种染色方法在能否明确诊断肿瘤侵犯中的差别。结果单一HE染色及单一弹力纤维染色在可以明确诊断胸膜是否侵犯中均占7%,而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双重染色方法可以100%明确诊断肿瘤是否侵犯胸膜。三组染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临近胸膜时,改良的免疫组织化学AE1/AE3与弹力纤维Gomori醛品红法双重染色能够更直观的显示肿瘤细胞胸膜侵犯的情况,优于单一的HE染色和单一的弹力纤维染色。对明确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分期及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 免疫组织化学 非小细胞肺癌 胸膜 微浸润
原文传递
右心房乳头状弹力纤维瘤1例
14
作者 朱慧 杜尊国 黄国倩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4期402-404,共3页
1资料患者,女性,81岁,因“头晕半年余伴晕厥1次”于2022年6月来院就诊。患者2021年12月起自觉头晕不适,不伴视物旋转。曾晕厥1次,摔倒在地,数分钟后恢复意识。病程中不伴明显胸闷、胸痛或呼吸困难。2022年5月于外院就诊,自述检查发现“... 1资料患者,女性,81岁,因“头晕半年余伴晕厥1次”于2022年6月来院就诊。患者2021年12月起自觉头晕不适,不伴视物旋转。曾晕厥1次,摔倒在地,数分钟后恢复意识。病程中不伴明显胸闷、胸痛或呼吸困难。2022年5月于外院就诊,自述检查发现“心房肿物”。既往有糖尿病病史。体格检查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异常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弹力纤维 超声心动图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15
作者 林贵湖 聂振凯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 dorsi,ED)临床特点、治疗决策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7年1月~2022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ED的2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 本组共纳入2... 目的 探讨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 dorsi,ED)临床特点、治疗决策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7年1月~2022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ED的2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 本组共纳入22例患者(初治21例,复发1例)。其中男5例(22.7%),女17例(77.3%),年龄48~73岁,平均(62.23±6.88)岁。单侧病变21例(95.4%),双侧病变1例(4.6%);单侧病变患者中右侧病变17例(80.9%),左侧病变4例(19.1%);所有患者主力手均为右手。18例(81.8%)患者有酸胀感,1例(4.6%)患者出现患侧肩胛骨下方疼痛,无症状者3例(13.6%)。手术共切除23处病变;肿瘤最大径5.4~11.5cm,平均(8.82±1.65)cm。术后带管时间4~11天,平均(7.57±1.90)天。23处病变中5处病变(21.7%)术后出现积液,经穿刺置管引流或皮片引流后加压包扎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6~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3.77个月),无患者复发。结论 ED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通过典型的发病部位结合影像学检查可基本诊断,但病理诊断仍是金标准,手术效果良好,术后积液是相对常见的并发症,肿瘤完整切除的患者治疗效果好,远期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 手术 血肿 积液
下载PDF
弹力纤维染色在评估胸腺瘤对纵隔胸膜侵犯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钢 邢杰 +2 位作者 吴佳君 张杰 韩昱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染色(elastic fibers,EF)在评估胸腺瘤对纵隔胸膜侵犯的作用及其与Masaoka-Koga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病理科2016年手术切除的胸腺瘤标本100例,其肿瘤组织与纵隔胸膜或心包粘连。每例胸腺瘤标...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染色(elastic fibers,EF)在评估胸腺瘤对纵隔胸膜侵犯的作用及其与Masaoka-Koga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病理科2016年手术切除的胸腺瘤标本100例,其肿瘤组织与纵隔胸膜或心包粘连。每例胸腺瘤标本连续石蜡切片2张,分别行HE染色和EF染色。按Masaoka-Koga分期标准,对100例胸腺瘤标本进行HE染色和EF染色。结果100例胸腺瘤中肿瘤细胞未突破弹力层46例,突破弹力层54例,其中HE染色中有14例无法进行准确判断,最后经EF染色才能进一步更加准确的判断。结论EF染色可直接观察肿瘤细胞是否到达或突破纵隔胸膜弹力层,有助于准确判断胸腺瘤的纵隔胸膜侵犯和Masaoka-Koga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弹力纤维 胸膜 弹力纤维染色
下载PDF
弹力纤维假黄瘤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芳 张佩莲 +1 位作者 樊应俊 杜红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4期238-239,共2页
1临床资料 女,22岁,因“颈部扁平淡黄色丘疹和斑块10年。”于2012年4月来我院就诊。病史:患者10年前无诱因,颈部及腹部皮肤出现淡黄色扁平丘疹,逐渐增多、扩大,皮肤松弛、萎缩,无明显自觉症状,未经治疗,腹部皮损自行痊愈。... 1临床资料 女,22岁,因“颈部扁平淡黄色丘疹和斑块10年。”于2012年4月来我院就诊。病史:患者10年前无诱因,颈部及腹部皮肤出现淡黄色扁平丘疹,逐渐增多、扩大,皮肤松弛、萎缩,无明显自觉症状,未经治疗,腹部皮损自行痊愈。视力正常,无消化道及心血管症状。既往史:无特殊。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兄妹6人,1兄长颈部也有类似皮损。体检:一般情况可,心率90次/min,心肺腹未见异常体征。皮肤科情况:整个颈部皮肤轻度发红,见密集的小丘疹,淡黄色或皮色,米粒大小沿皮纹排列成网状,纹理变粗,似绉绸样,皮肤松弛,似火鸡的肉垂,其上有较多的密集黑头粉刺,以右颈部明显(见图1,2)。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示:频发性室性早搏,短P-R综合症,I导联见异常。眼科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5,眼底检查:双眼底检查发现双眼视神经乳头边缘清,双乳头周围有条状黑色条纹,部分伴有血管走行,后极部改变不明显,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可见周围稍暗,未见明显渗出,左眼黄斑周围有小点状粗糙改变,血管比例正常。余未发现明显异常,胸部X线示:主动脉迂曲、扩张、主动脉节向外突出。组织病理HE染色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乳头层下方中下部见聚集的弹力纤维,肿胀、断裂,卷曲(见图3)。弹力纤维染色阳性(见图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假黄瘤 心血管症状 频发性室性早搏 主动脉迂曲 扁平丘疹 颈部皮肤 弹力纤维染色 腹部皮肤
下载PDF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18
作者 杜卫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病史摘要:女性,2岁,不规则发热半年余,因咳嗽,气喘逐渐加重而入院。体验:R30次,P150~160次,左侧胸廓稍凹陷,叩浊音,呼吸音左肺减弱。心尖搏动范围3×3cm^2,心左界增大,叩不清,心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软,肝肋下3.5cm,剑下7.5cm... 病史摘要:女性,2岁,不规则发热半年余,因咳嗽,气喘逐渐加重而入院。体验:R30次,P150~160次,左侧胸廓稍凹陷,叩浊音,呼吸音左肺减弱。心尖搏动范围3×3cm^2,心左界增大,叩不清,心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软,肝肋下3.5cm,剑下7.5cm。脾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 弹力纤维 弹力纤维增生
下载PDF
肺移植治疗继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9
作者 练巧燕 陈奥 +6 位作者 徐鑫 韦兵 罗群 顾莹莹 陈荣昌 巨春蓉 何建行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PPFE)的治疗策略。方法 1例男性22岁患者,因淋巴瘤行化学药物治疗及干细胞移植后并发PPFE,行胸腔镜下左肺舌叶楔形切除术、双侧胸膜固定术后,再接受同种异体左肺移植术。检索相关文献,对PPFE的病因及发病... 目的探讨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PPFE)的治疗策略。方法 1例男性22岁患者,因淋巴瘤行化学药物治疗及干细胞移植后并发PPFE,行胸腔镜下左肺舌叶楔形切除术、双侧胸膜固定术后,再接受同种异体左肺移植术。检索相关文献,对PPF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例PPFE患者肺移植术前需24 h依赖无创呼吸机,接受肺移植治疗后气促消失、呼吸衰竭治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国内数据库中未发现符合条件文献,国外数据库中检索出英文文献26篇,经过筛选最终纳入9篇,均为个案报道。PPFE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干咳、劳累性呼吸困难、胸痛、反复气胸及体质量下降,胸部CT可见双上肺胸膜不规则增厚,病理表现为脏层胸膜显著增厚,胸膜及其下肺间质弹力纤维增生、排列紊乱。PPFE病情进展较快,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差,预后差,需行肺移植治疗。结论 PPFE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情况允许下应尽早予肺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 胸膜固定术 干细胞移植 化学药物治疗 胸膜增厚 弹力纤维增生 多学科会诊
下载PDF
弹力纤维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佟桂珍 谷丽娟 +1 位作者 范永红 闫博宇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弹力纤维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及弹力纤维染色。结果弹力纤维瘤好发于肩胛骨下部;肿物由大量胶原纤维及异形弹力纤维组成。弹力纤维呈串珠状、锯齿状排列或呈...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弹力纤维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及弹力纤维染色。结果弹力纤维瘤好发于肩胛骨下部;肿物由大量胶原纤维及异形弹力纤维组成。弹力纤维呈串珠状、锯齿状排列或呈球状、碎屑状,其间见成熟的脂肪组织;免疫组化vimentin(+),SMA、desmin、S-100和p53(-);弹力纤维染色(+)。结论弹力纤维瘤为弹力纤维性肿瘤样病变,结合其好发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标记和弹力纤维特殊染色可做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 病理 诊断 弹力纤维染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