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废粗集料平均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相关性
1
作者 李超 周梅 +2 位作者 李杨 张凯 郭凌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7,共8页
试验研究了12种不同固废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中σ-ε曲线与配制混凝土的静态弹性模量之间关系,进行了压碎值试验固废粗集料变形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国内外主要标准中公式计算固废粗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误差偏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基... 试验研究了12种不同固废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中σ-ε曲线与配制混凝土的静态弹性模量之间关系,进行了压碎值试验固废粗集料变形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国内外主要标准中公式计算固废粗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误差偏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中国、美国和欧洲标准的普通密度固废粗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值分别高出实测值45.5%、15.8%和52.5%;固废粗集料在压碎值试验σ-ε曲线的线性区间主要发生弹性变形;建立的固废粗集料σ-ε曲线指数模型拟合度高,R^(2)均大于0.99;通过在传统的压碎值试验中引入粗集料平均弹性模量、含水系数等参数,回归建立了固废粗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半经验公式,R^(2)为0.867。利用已有文献数据对半经验公式的普适性进行了检验,高判定系数(R^(2)=0.895)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较表明模型具有有效性,为快速、可靠预测固废粗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粗集料 压碎值 集料平均弹性模量 混凝土弹性模量 离散元
下载PDF
明胶/氧化纳米纤维素高弹性模量高孔隙皮肤支架的3D打印工艺
2
作者 许晓东 周骥平 +3 位作者 张琦 冯辰 朱勉顺 史宏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3,共6页
背景:在采用主动修复治疗手段应对皮肤创伤时,需要使用组织工程技术生成新的组织来代替坏死组织,皮肤支架在创伤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皮肤支架需要呈现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三维多孔结构,以满足细胞增殖分裂的需求,而目前使用的... 背景:在采用主动修复治疗手段应对皮肤创伤时,需要使用组织工程技术生成新的组织来代替坏死组织,皮肤支架在创伤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皮肤支架需要呈现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三维多孔结构,以满足细胞增殖分裂的需求,而目前使用的明胶基生物材料力学强度弱,无法达到皮肤支架的使用要求。目的:针对明胶/氧化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制备组织工程皮肤支架时使用的3D打印工艺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备皮肤支架的孔隙率与其力学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葎草中提取10%浓度的氧化纳米纤维素晶须,再与5%的明胶复合得到明胶/氧化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检测明胶与明胶/氧化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以明胶/氧化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为基材,采用3D打印挤压成型方法制备皮肤支架,通过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流变特性测试确定挤压成型工艺参数(填充间隙1.5-2.5 mm,0.1 mm均布;气压160-200 kPa),并以此制备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皮肤支架。对皮肤支架进行了抗压性能的测试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对比,论证了支架打印时的填充间隙与支架孔隙率及力学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①通过实验得出,加入10%浓度的氧化纳米纤维素晶须使5%明胶的弹性模量度提升了8.84倍;在气压160 kPa下挤出成型可以得到1 mm直径的丝状凝胶,此时填充间隙从1.5 mm增大到2.5 mm会使支架的理论孔隙率从33%上升到60%,但抗压强度从230000 Pa降低到95000 Pa;②结果显示,使用2 mm填充间隙制备得到了理论孔隙率为50%、弹性模量160000 Pa的皮肤支架,该支架具有清晰的三维多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支架 弹性模量 孔隙率 3D打印 填充间隙 氧化纳米纤维素 复合凝胶
下载PDF
椎间隙注入不同弹性模量骨水泥对邻近上下椎体应力的影响
3
作者 汪建新 霍文涛 于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48-3554,共7页
背景:近年来,针对腰椎间盘退变和椎间隙变窄所引起的腰部反复疼痛病症从国外引入了椎间隙注入骨水泥的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椎体骨折的情况,原因可能是骨水泥弹性模量不佳。目的:通过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椎间隙中注入不... 背景:近年来,针对腰椎间盘退变和椎间隙变窄所引起的腰部反复疼痛病症从国外引入了椎间隙注入骨水泥的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椎体骨折的情况,原因可能是骨水泥弹性模量不佳。目的:通过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椎间隙中注入不同弹性模量骨水泥对上下椎体表面最大应力的影响。方法:招募1名脊柱正常志愿者获取CT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建立腰椎L_(2)-L_(5)有限元模型,随后建立L_(3)-L_(4)椎间隙注射不同剂量(1 mL与4 mL)骨水泥模型,每种剂量下赋予骨水泥4种弹性模量(1000,2000,4000,8000 MPa),在L_(2)椎体表面施加压力与弯矩,分析L_(3)椎体下表面与L_(4)椎体上表面的应力。结果与结论:①在骨水泥注入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骨水泥弹性模量的增大,L_(3)椎体下表面与L_(4)椎体上表面的应力增加,其中弹性模量1000 MPa骨水泥对L_(3)椎体下表面与L_(4)椎体上表面的应力影响最小,弹性模量8000 MPa骨水泥对L_(3)椎体下表面与L_(4)椎体上表面的应力影响最大,不同弹性模量骨水泥对整个腰椎活动度的影响较小;②结果说明,在满足治疗要求的情况下注入较低弹性模量的骨水泥可以降低术后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 腰椎 骨水泥 有限元 应力 弹性模量
下载PDF
基于紧密堆积理论的混凝土弹性模量与徐变控制
4
作者 李福海 唐慧琪 +4 位作者 李继芸 刘梦辉 王江山 陈爽 徐腾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2,共9页
为降低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幅度,针对弹性模量与徐变2种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骨料紧密堆积理论的配合比优化控制方法,并对比原配合比研究了优化控制方法对不同龄期与环境下的弹性模量与徐变的影响;结合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为降低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幅度,针对弹性模量与徐变2种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骨料紧密堆积理论的配合比优化控制方法,并对比原配合比研究了优化控制方法对不同龄期与环境下的弹性模量与徐变的影响;结合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与MIP(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试验,从混凝土微观层面分析优化机理,以CEB-FIP(1990)模型为基础,提出考虑弹性模量成熟度的修正模型.结果表明:优化控制方法对早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但界面过渡区面积的增加限制了后期弹性模量的发展;相同条件下,优化后混凝土徐变系数较原配合比降低了12%~23%;环境对混凝土徐变影响与优化控制方法相比占主导作用,不同环境下混凝土徐变变化幅度在45%~60%;混凝土徐变随加载龄期延长而减小,且优化后混凝土在较小加载龄期时,徐变仍比较大加载龄期的原配合比混凝土徐变降低3%~13%;优化后混凝土早龄期内部孔隙与微裂缝数量减少,改善了混凝土内部结构;修正后的CEB-FIP(1990)模型对徐变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堆积理论 弹性模量 徐变 CEB-FIP(1990)模型 微观结构
下载PDF
蓝宝石高温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
5
作者 张毅 沈民浩 +2 位作者 刘禹男 黄泽亚 傅仁利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6-312,321,共8页
蓝宝石因其良好的透光性和高温稳定性而成为光纤式高温压力传感器的理想结构材料。蓝宝石在高温下弹性模量的变化与其高温压力测量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因此获取高温条件下蓝宝石的弹性模量是设计和制备高温压力传感器的必要前提条件。基... 蓝宝石因其良好的透光性和高温稳定性而成为光纤式高温压力传感器的理想结构材料。蓝宝石在高温下弹性模量的变化与其高温压力测量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因此获取高温条件下蓝宝石的弹性模量是设计和制备高温压力传感器的必要前提条件。基于高温原位XRD测试得到不同温度下蓝宝石的晶胞参数,然后利用第一性原理对蓝宝石的弹性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蓝宝石高温情况下的弹性刚度矩阵和柔度矩阵。同时基于脉冲激振法,测量了室温至1200℃范围内不同取向蓝宝石样品的弹性模量,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均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蓝宝石的弹性模量减小,并且不同晶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所获取蓝宝石的高温弹性模量数据可为相关高温压力传感器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高温原位XRD 弹性模量 第一性原理 脉冲激振法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双裂隙砂岩弹性模量及裂纹动态演化
6
作者 王述红 庄贤鹏 +1 位作者 王菲 赵乾百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1,共11页
为研究不同岩桥倾角砂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弹性模量变化和裂纹动态演化规律,对裂隙倾角固定为45°,岩桥倾角分别为15°,45°,75°,90°,105°的砂岩试件开展了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和PFC^(2D)模拟.结果表明,... 为研究不同岩桥倾角砂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弹性模量变化和裂纹动态演化规律,对裂隙倾角固定为45°,岩桥倾角分别为15°,45°,75°,90°,105°的砂岩试件开展了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和PFC^(2D)模拟.结果表明,不同裂隙砂岩的弹性模量随循环荷载作用得到了明显的强化;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曲线与离散元模拟得到的试件瞬时微裂纹演化曲线存在对应关系;岩桥倾角对砂岩的破坏模式有影响,PFC^(2D)模拟的裂纹动态演化可以合理地反映岩石中裂纹的萌生位置、扩展方向.基于微裂纹数目所定义的损伤与破坏模式很好地对应,岩桥倾角为45°时原始损伤是最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裂隙砂岩 循环荷载 弹性模量 应力-应变曲线 PFC^(2D) 破坏模式 损伤变量
下载PDF
非饱和膨胀土脱湿过程中的弹性模量研究
7
作者 席人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现有的理论与测试方法通常没有考虑非饱和作用对膨胀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在处理降雨问题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膨胀土在脱湿过程中的收缩变形特征,同时采用弯曲元以及应变控制仪获得了在小变形条件和有限变形条件... 现有的理论与测试方法通常没有考虑非饱和作用对膨胀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在处理降雨问题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膨胀土在脱湿过程中的收缩变形特征,同时采用弯曲元以及应变控制仪获得了在小变形条件和有限变形条件下膨胀土的弹性模量与含水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样饱和度降低,膨胀土发生了明显的收缩变形;小变形弹性模量远大于有限变形弹性模量,且土样的小变形弹性模量随着饱和度的降低迅速增大,而有限变形弹性模量则随着饱和度的降低变化幅度很小;含水率或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弹性模量的影响趋势与应变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膨胀土 弹性模量 试验研究 弯曲元 小变形 有限变形
下载PDF
循环加卸载下黑云母石英片岩的弹性模量与能量演化特征研究
8
作者 裴润生 包含 +2 位作者 兰恒星 黄晓林 晏长根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5,共12页
黑云母石英片岩是一种典型的各向异性岩石,为研究其损伤演化规律及各向异性表现特征,针对含0°,45°,90°3种片理角度的试样,开展了等塑性应变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片理面角度试样的破坏模式有所不同,0°片理... 黑云母石英片岩是一种典型的各向异性岩石,为研究其损伤演化规律及各向异性表现特征,针对含0°,45°,90°3种片理角度的试样,开展了等塑性应变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片理面角度试样的破坏模式有所不同,0°片理面试样中的张拉破裂现象与45°片理面中的剪切破坏现象尤为明显。随着塑性应变增加,黑云母石英片岩的弹性模量表现出先强化、后弱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在高围压下更为明显。在弱化阶段中,弹性模量演化的转折点与裂纹起裂强度σci稳定时对应塑性应变一致。弹性模量作为岩石损伤劣化过程的评价指标较完整性系数受片理面角度的影响更小。在岩石内部能量演化过程中,耗散能大小与片理面角度的关系为0°>90°>45°,耗散能、弹性能下降的速率大小关系为45°>90°>0°,其降至稳定时与岩石损伤强度σcd稳定时对应塑性应变一致。该研究借助弹性模量和能量演化规律分析,探究了黑云母石英片岩的损伤演化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石英片岩 各向异性 循环加卸载 弹性模量 能量
下载PDF
弹性模量对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坡面变形影响分析
9
作者 叶炜钠 周勇 叶帅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基于强度折减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三种弹塑性模型下边坡失稳过程进行数值分析,探究边坡坡面变形规律,研究不同弹塑性模型下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边坡坡面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边坡坡面变形影响最大的为变模量弹塑性模型,最小的是... 基于强度折减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三种弹塑性模型下边坡失稳过程进行数值分析,探究边坡坡面变形规律,研究不同弹塑性模型下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边坡坡面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边坡坡面变形影响最大的为变模量弹塑性模型,最小的是理想弹塑性模型;采用变模量和弹性模量线性增加弹塑性模型计算的变形更加趋近实际的变形.通过变形突变点对应的折减系数得到安全系数,为变形和边坡安全系数建立关系提供思路、为边坡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借鉴,对未来边坡工程信息化的进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弹性模量 变形 强度折减法
下载PDF
基于S_(0)波的正交铺层复合材料板拉伸弹性模量的测量方法
10
作者 王云林 刘瑶璐 胡宁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4,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兰姆波的正交铺层复合材料板弹性模量测量方法。正交铺设层合板相当于具有9个独立弹性常数的单层正交各向异性板。研究了正交各向异性板中S_(0)模态兰姆波(S_(0)波)群速度对9个工程弹性常数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在低频率... 提出了一种基于兰姆波的正交铺层复合材料板弹性模量测量方法。正交铺设层合板相当于具有9个独立弹性常数的单层正交各向异性板。研究了正交各向异性板中S_(0)模态兰姆波(S_(0)波)群速度对9个工程弹性常数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在低频率厚度积下,S_(0)波的群速度仅与正交各向异性板的拉伸弹性模量和面内泊松比有关。通过分析正交铺设层合板等效工程弹性常数的变化范围,发现正交铺设层合板的面内泊松比变化很小,足以忽略其对S_(0)波群速度的影响。因此,可以用S_(0)波的群速度来估计正交铺层复合材料板的拉伸弹性模量,并建立了S_(0)波群速度与拉伸弹性模量的映射关系。该方法已在碳纤维增强正交铺设层合板上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数值模拟和传统的静态拉伸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板拉伸弹性模量与实际值的误差小于10%,为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相关结构参数的测量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铺层复合材料板 兰姆波 群速度 拉伸弹性模量
下载PDF
利用努氏硬度表征金属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
11
作者 刘明 徐智通 尉贺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9,共12页
为利用努氏硬度表征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提出了Marshall和Conway的修正模型表征弹性模量,以及Lockett、Yu、Marsh、Johnson和Vandeperre的修正模型表征屈服强度,开拓了努氏硬度表征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新应用。选取35种金属进行... 为利用努氏硬度表征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提出了Marshall和Conway的修正模型表征弹性模量,以及Lockett、Yu、Marsh、Johnson和Vandeperre的修正模型表征屈服强度,开拓了努氏硬度表征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新应用。选取35种金属进行努氏硬度试验,利用Meyer定律、弹塑性变形模型、Hays-Kendall模型和比例试样模型对努氏硬度的正压痕尺寸效应(硬度随载荷的减小而增大)进行了分析,可以用大载荷下趋于稳定的硬度值代表材料的真硬度。首次考虑金属材料在努氏压痕短对角线处材料堆积的影响,Marshall模型和Conway模型进行了修正:Marshall模型中原有的常参数α修正为b/d(努氏压痕短对角线与长对角线的比值)的二次函数;Conway模型引入了与b/d的平方呈线性关系修正系数β。通过比较文献中与原模型计算的屈服强度,引入修正系数k,首次获得了基于努氏硬度利用Lockett、Yu、Marsh、Johnson和Vandeperre模型计算金属屈服强度的修正模型。结果表明:除Ti6Al4V和Sn外,修正模型与仪器化压入得到的弹性模量一致,置信度不低于0.94;除60Si2Mn弹簧钢外,修正后得到的屈服强度与文献值一致,置信度不低于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努氏硬度 仪器化压入 弹性模量 屈服强度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双定子电励磁场调制电机弹性模量调整方法
12
作者 宋春同 王玉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3-1724,共12页
准确获得电机结构的模态分析结果是研究电磁噪声的前提条件。该文以一台双定子电励磁场调制电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影响其模态分析的弹性模量展开研究,探索弹性模量变化对各阶固有频率的相对影响率大小,找到外定子、电枢... 准确获得电机结构的模态分析结果是研究电磁噪声的前提条件。该文以一台双定子电励磁场调制电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影响其模态分析的弹性模量展开研究,探索弹性模量变化对各阶固有频率的相对影响率大小,找到外定子、电枢绕组、机壳和端盖的弹性模量变化对模态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由此明确参数调整的方向性。然后,采用锤击法进行模态实验,并获得外定子、外定子组件以及整机模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二者误差的大小。最后,根据二者误差大小及参数调整的方向性,选择合适的弹性模量调整值将其误差均调整到4%以内,从而得到精确的模态仿真结果,进而有利于后续该电机电磁噪声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定子电励磁场调制电机 有限元模态分析 弹性模量调整规律 模态实验
下载PDF
索道用钢丝绳轴向弹性模量有限元仿真研究
13
作者 周剑青 屈福政 +1 位作者 祝德强 张再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7,104,共5页
轴向弹性模量是索道用钢丝绳重要的力学特性,影响着索道设计中对钢丝绳的选用。应用微分几何理论推导每根钢丝的中心线参数方程,通过Creo建立一个捻距长度的钢丝绳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文件导入Hypermesh中划分网格、设置边界条件,最后利... 轴向弹性模量是索道用钢丝绳重要的力学特性,影响着索道设计中对钢丝绳的选用。应用微分几何理论推导每根钢丝的中心线参数方程,通过Creo建立一个捻距长度的钢丝绳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文件导入Hypermesh中划分网格、设置边界条件,最后利用Abaqus计算得到不同轴向拉力下钢丝绳的变形与等效应力云图,得出钢丝绳拉力与等效弹性模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拉力较小时,钢丝绳等效弹性模量随拉力增大而增大,当拉力到达一定值后,等效弹性模量稳定在钢丝材料弹性模量的0.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道 钢丝绳 等效弹性模量 有限元仿真 ABAQUS
下载PDF
超声血管指数定量、弹性模量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孙莉漪 何小芳 +2 位作者 蒋媛慧 华骁帆 周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指数定量、弹性模量值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新辅助化疗(NAC)治疗的10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NAC前超微血管成像(SMI)的血管指数(VI)、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最大弹性模量值(E_(m...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指数定量、弹性模量值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新辅助化疗(NAC)治疗的10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NAC前超微血管成像(SMI)的血管指数(VI)、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最大弹性模量值(E_(max))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关系。根据NAC的病理反应结果分为显著反应组、非显著反应组,比较2组NAC不同周期末VI变化率、E_(max)变化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周期末VI变化率、E_(max)变化率预测乳腺癌NAC病理反应。结果NAC前VI、E_(max)与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癌组织HER-2表达有关(P<0.05)。显著反应组NAC第1、2、4周期末的VI变化率和E_(max)变化率均高于非显著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周期末的VI变化率联合E_(max)变化率预测乳腺癌NAC病理反应的AUC为0.918、灵敏度为0.874、特异度为0.905,高于第1周期末VI变化率联合E_(max)变化率的AUC(0.832)、灵敏度(0.788)、特异度(0.827),也高于第4周期末VI变化率联合E_(max)变化率的AUC(0.853)、灵敏度(0.827)、特异度(0.849)。结论VI、E_(max)与乳腺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癌组织HER-2表达存在关联,化疗第2周期末VI变化率联合E_(max)变化率预测乳腺癌NAC病理反应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指数定量 弹性模量 生物学特征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声空化条件下传动液体积弹性模量的时空演变
15
作者 陈益宏 许沧粟 +4 位作者 李孝禄 李运堂 陈源 金杰 庞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5,共7页
传动液体积弹性模量代表介质的抗压缩能力,其动态变化会影响传动系统的精准调控。以含有空气和蒸汽的ISO 4113试验油为研究对象,建立传动管内体积弹性模量均相流模型和动态模型,考虑由传动液压缩引起的温度变化以及空化效应(空气空化、... 传动液体积弹性模量代表介质的抗压缩能力,其动态变化会影响传动系统的精准调控。以含有空气和蒸汽的ISO 4113试验油为研究对象,建立传动管内体积弹性模量均相流模型和动态模型,考虑由传动液压缩引起的温度变化以及空化效应(空气空化、蒸汽空化和伪空化),在Roe格式分解和Steger Warming通量分裂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数值求解方法来预测不同空化区中压力和含气率的变化,并预测体积弹性模量的时空演变。讨论压力、含气率和温度对动态体积弹性模量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模型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在低压区,两种模型对动态体积弹性模量的预测结果基本吻合;当压力小于1 MPa,动态体积弹性模量随压力增大而增大,随初始含气率增大而减小,而初始温度对其影响不明显;当压力在1~10 MPa内,动态体积弹性模量随压力增大而快速增大,随初始含气率和温度增大而减小,其变化率不断减小;在初始含气率小于5%的条件下,动态模型预测的动态体积弹性模量-压力曲线更平滑;当压力大于10 MPa,在均相流模型中,动态体积弹性模量随压力增大呈线性缓慢增长趋势,而在动态模型中,由于气体不断溶解,动态体积弹性模量随压力增大而趋于稳定。对比发现,均相流模型适用于低压条件,而动态模型在高压区也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体积弹性模量 均相流模型 动态模型 空化效应 含气率 时空演变
下载PDF
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弹性模量和超声特征差异及浸润性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陈香洁 周丽红 +2 位作者 江锦芳 罗颖 谢紫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的乳腺X线摄影、弹性模量和超声特征,并分析浸润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的12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病例组。根据患... 目的探究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的乳腺X线摄影、弹性模量和超声特征,并分析浸润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的12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病例组。根据患者病理学分子亚型结果分组:管腔A型33例(Luminal A组),管腔B型42例(Luminal B组),三阴型26例(三阴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22例(HER-2过表达组)。对各组的乳腺X线摄影(肿块形态、肿块边缘、肿块密度、微钙化及钙化分布情况)、弹性模量[面积比、应变率比值、最大弹性模量(Emax)、最小弹性模量(Emin)、平均弹性模量(Emean)、Eradio值]和超声特征(边界特点、回声类型、形态是否规则、有无钙化、后方回声表现、有无高回声晕、生长方向及血流信号方面)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探究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各组经乳腺X线摄影检查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间患者的乳腺X线摄影特征进行比较,4组在肿块形态、肿块边缘、肿块密度、微钙化及钙化分布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组与Luminal B组相比较,两组间面积比、应变率比值、Emax、Emin、Emean、Eradio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过表达组的上述指标均较Luminal A组、Luminal B组、三阴组高,三阴组较Luminal A组、Luminal 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多普勒超声特征在边界特点(毛刺状、清晰、微分叶)、回声类型、形态是否规则、有无钙化、后方回声表现、有无高回声晕、生长方向及血流信号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绝经状态、职业、生育史及流产史等均可能会影响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及未生育为影响患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线摄影、弹性模量和超声特征表现均存在差异,患者文化程度低及存在生育史会增加患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概率,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术 危险因素 浸润性乳腺癌 弹性模量 超声特征
下载PDF
再生陶瓷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17
作者 王伊 黄宏 +1 位作者 帅子坤 胡文斌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为研究不同再生陶瓷骨料类型和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利用再生陶瓷细骨料以0、10%、20%、30%、40%、50%、60%、70%、80%、90%和100%取代率等质量替换天然河砂制作再生陶瓷细骨料混凝土(CRFC)。【方法】在再... 【目的】为研究不同再生陶瓷骨料类型和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利用再生陶瓷细骨料以0、10%、20%、30%、40%、50%、60%、70%、80%、90%和100%取代率等质量替换天然河砂制作再生陶瓷细骨料混凝土(CRFC)。【方法】在再生陶瓷细骨料全取代(100%)天然细骨料的基础上,采用再生陶瓷粗骨料等质量替换天然碎石制作再生陶瓷粗细骨料混凝土(CRC),研究CRFC和CRC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分析废弃墙地砖陶瓷作为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可行性。【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再生陶瓷细骨料取代天然细骨料配制的CRFC在和易性、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性能方面与普通混凝土相差不大;CRC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再生陶瓷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结论】废弃陶瓷砖可以作为粗、细骨料用于制备混凝土。采用再生陶瓷粗骨料时需要根据其吸水率加入附加用水以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界面过渡区的粘结强度和粗骨料类型是分别影响CRFC和CRC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再生陶瓷细骨料全部取代天然细骨料时,建议再生陶瓷粗骨料取代率小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陶瓷混凝土 粗骨料 细骨料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下载PDF
采用纳米氧化铝制备高弹性模量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研究
18
作者 褚洪岩 汤金辉 +2 位作者 王群 高李 赵志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77,共6页
纳米材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高等独特性能,能够提升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在水泥基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弹性模量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重要力学参数之一。虽然目前UHPC的抗压强度得到... 纳米材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高等独特性能,能够提升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在水泥基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弹性模量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重要力学参数之一。虽然目前UHPC的抗压强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其弹性模量并未随抗压强度同幅度增长。为了探究采用纳米氧化铝(NA)制备高弹性模量UHPC的可行性,本工作利用MAA (Modified Andreasen and Andersen)模型设计UHPC初始配合比,研究不同掺量的NA对UHP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此外,本工作还探究了NA对UHPC微观孔结构和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NA能使UHPC的28 d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分别提高8.23%~16.31%、8.04%~26.39%、9.44%~16.55%;(2)NA能使UHPC的干缩、氯离子迁移系数分别降低2.54%~13.01%、8.21%~17.28%;(3)NA能够优化UHPC的孔结构,提高其浆体弹性模量;(4)综合考虑NA对UHP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NA在UHPC中的优选掺量为1.0%。本工作的研究结果对利用NA制备高弹性模量的UHPC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超高性能混凝土 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 干燥收缩 耐久性
下载PDF
基于均匀化预测含初始缺陷钢纤维混凝土弹性模量
19
作者 柴正一 盛冬发 +1 位作者 秦飞飞 霍晓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56-2862,共7页
为合理设计利用钢纤维混凝土,将掺钢纤维的混凝土看成由砂浆、骨料、界面、初始缺陷、钢纤维以及界面处较大的孔隙率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采用分步均匀化的方法建立预测混凝土混合夹杂模型,将微分法、Mori-Tanaka方法以及Christensen的... 为合理设计利用钢纤维混凝土,将掺钢纤维的混凝土看成由砂浆、骨料、界面、初始缺陷、钢纤维以及界面处较大的孔隙率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采用分步均匀化的方法建立预测混凝土混合夹杂模型,将微分法、Mori-Tanaka方法以及Christensen的三相模型相结合求解混合夹杂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骨料性质对钢纤维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显著,钢纤维混凝土整体弹性模量随水灰比,界面过渡区厚度,孔洞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随骨料体积分数,骨料弹性模量以及界面的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弹性模量 界面过渡区 孔洞体积 细观夹杂理论
下载PDF
不同弹性模量的Ti6Al4V合金模态及超声疲劳寿命仿真研究
20
作者 程祎 何浩 何哲宇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本文以超声手术刀用Ti6Al4V合金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不同弹性模量的超声疲劳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弹性模量是95、100、105、110 GPa的试样在位移振幅为20~100μm、频率为(20.0±0.5)kHz的条件下进行谐响应分析,并以该数据为基础进... 本文以超声手术刀用Ti6Al4V合金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不同弹性模量的超声疲劳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弹性模量是95、100、105、110 GPa的试样在位移振幅为20~100μm、频率为(20.0±0.5)kHz的条件下进行谐响应分析,并以该数据为基础进行有限元静态结构分析;通过nCode DesignLife分析不同弹性模量的Ti6Al4V合金疲劳损伤云图和疲劳寿命云图,并绘制S-N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钛合金弹性模量的增加,其超声疲劳性能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弹性模量为105 GPa时超声疲劳性能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疲劳试样 nCode DesignLife 弹性模量 疲劳寿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