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单节理产状岩石力学性质数值模拟与强度预测模型
1
作者 许珂 刘学生 +4 位作者 谭云亮 李学斌 高宇栋 宋虎 唐颖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节理岩石力学性质对于各类岩体工程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岩石的力学性质受节理产状影响极大,甚至起决定作用。为研究节理产状对岩石强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机制,基于节理产状参数准确预测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采用PFC软件建立了不同单... 节理岩石力学性质对于各类岩体工程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岩石的力学性质受节理产状影响极大,甚至起决定作用。为研究节理产状对岩石强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机制,基于节理产状参数准确预测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采用PFC软件建立了不同单节理产状的岩石数值模型,开展了一系列单轴压缩数值模拟试验,得到了节理尺寸和倾角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随着节理尺寸增大,岩石破坏模式逐渐由沿一定角度的剪切破坏变为节理端部裂纹扩展破坏,单轴抗压强度逐渐减小;随节理倾角增大,当节理倾角小于内摩擦角时,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逐渐减小,破坏模式主要是节理端部翼裂纹扩展破坏;当节理倾角超过内摩擦角继续增大时,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则逐渐增大,破坏模式主要是沿一定角度穿切岩石或次生裂纹扩展的剪切破坏。在此基础上,结合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提出了单节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充分考虑了由单节理产状差异导致的不同破坏模式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模型参数易于获取。经算例验证,模型具有较高精度,能够满足工程现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石 节理产状 破坏模式 强度预测模型 内摩擦角
下载PDF
考虑微元强度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幂律排布的砂岩强度预测模型
2
作者 石浩 张后全 +4 位作者 吴疆宇 宋雷 李明 荣传新 陆鹏举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4-1124,共11页
构建统筹考虑岩石内部宏细微观缺陷影响的强度预测模型对于保障智慧矿山的建设以及井下人员设备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岩石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的幂律排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方法分别建立损伤岩石试件的离... 构建统筹考虑岩石内部宏细微观缺陷影响的强度预测模型对于保障智慧矿山的建设以及井下人员设备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岩石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的幂律排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方法分别建立损伤岩石试件的离散元计算模型与强度预测模型,并利用数值计算结果对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通过编程同时实现了PFC2D计算模型中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的幂律排布,分析了岩石中的宏、细微观损伤与相应分布参数间的定量对应关系。②数值建立了400个同时考虑宏、细微观损伤的砂岩试件并对其进行了模拟加载,实现了对微元强度、预制裂纹信息及岩石强度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根据模拟结果构建了砂岩试件单轴抗压强度四维空间散点,得到了多损伤参量影响下的试件抗压强度流动规律。③联合Mori⁃Tanaka方法及岩石损伤概率分布理论,推导建立了12参数的岩石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描述细微观微元强度与宏观裂纹信息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并且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高度吻合,相关系数达0.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元损伤统计 韦伯分布 预制裂纹长度 幂律排布 岩石强度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饱和度指标的含瓦斯水合物煤体强度预测模型
3
作者 高霞 杨书朋 +2 位作者 刘飞 张保勇 吴强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817-823,共7页
为研究含瓦斯水合物煤体强度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借鉴常规三轴强度准则计算格式和经验参数选取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数据拟合获取强度预测模型,引入饱和度相关力学参数,建立考虑饱和度的含瓦斯水合物煤体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指数、Roc... 为研究含瓦斯水合物煤体强度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借鉴常规三轴强度准则计算格式和经验参数选取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数据拟合获取强度预测模型,引入饱和度相关力学参数,建立考虑饱和度的含瓦斯水合物煤体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指数、Rocker和Drucker-Prager强度预测模型的峰值强度预测值回归系数为0.897、0.985、0.994,平均相对误差为6.48%、2.48%、1.92%,说明Drucker-Prager、Rocker强度预测模型较为适用于含瓦斯水合物煤体;考虑饱和度的Drucker-Prager强度预测模型峰值强度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69%,说明考虑饱和度的Drucker-Prager强度预测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含瓦斯水合物煤体的强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瓦斯水合物煤体 三轴压缩 饱和度 峰值强度 强度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疲劳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段红燕 唐国鑫 +3 位作者 盛捷 曹孟杰 裴磊 田宏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1-808,共8页
疲劳破坏是工程应用构件失效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疲劳实验成本过高,有必要用力学性能对疲劳强度进行预测.基于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疲劳强度预测模型,并运用这种模型计算疲劳强度,与“升降法”和Basquin公式计算的疲... 疲劳破坏是工程应用构件失效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疲劳实验成本过高,有必要用力学性能对疲劳强度进行预测.基于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疲劳强度预测模型,并运用这种模型计算疲劳强度,与“升降法”和Basquin公式计算的疲劳强度作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仅需通过抗拉强度和加工硬化强度就可得到材料的疲劳强度,并且适用于其他钢种,极大地节约了成本,精确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强度预测模型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Basquin公式 疲劳强度参数
下载PDF
一个改进的复合纱强度预测模型(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运能 王善元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3年第2期32-37,共6页
推导出了两种不同性能纤维平行复合纱强度的理想模型(RO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经过改进简单的强度预测模型,并用PET/PA6DTY丝平行复合纱的实验结果和其他研究者的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强度预测模型 理想模型 纤维 平行复合纱 实验
下载PDF
考虑龄期的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建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永岩 黄飒 +2 位作者 于卓群 周彤彤 常乐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共3页
为了探究养护龄期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制作了标准的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圆柱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了不同的时间,再对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记录不同龄期试件的破坏形式和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破坏形式,最后寻找合适的函数模型对充填体... 为了探究养护龄期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制作了标准的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圆柱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了不同的时间,再对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记录不同龄期试件的破坏形式和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破坏形式,最后寻找合适的函数模型对充填体的强度进行拟合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养护龄期下的胶结充填体的抗拉性能均较弱,破坏形式均为拉伸破坏;混凝土的2个经典强度预测模型对全尾砂胶结充填体较为合适,尤其是ACI 209模型可以简明准确地预测不同龄期下胶结充填体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护龄期 充填体 单轴压缩 强度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盐酸作用下红砂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强度预测模型
7
作者 兰永伟 唐鹏程 +1 位作者 周莉 刘旭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569-574,共6页
为了研究盐酸作用下红砂岩物理、力学特性和强度预测模型,通过X衍射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盐酸作用后的红砂岩矿物质成分、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破坏形态和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盐酸作用下红砂岩强度预测模型。研... 为了研究盐酸作用下红砂岩物理、力学特性和强度预测模型,通过X衍射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盐酸作用后的红砂岩矿物质成分、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破坏形态和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盐酸作用下红砂岩强度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随着盐酸作用时间增加,红砂岩中伊利石、钠长石和钾长石矿物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其中伊利石降低最为明显;与盐酸作用前相比,盐酸作用时间为14、21、28 d时,红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分别降低了13.90%、23.31%、39.94%和10.04%、21.73%、39.39%,泊松比分别增加了6.17%、19.38%和24.67%,单轴压缩试件破碎程度加剧;以红砂岩的峰值强度的损失率为基础,推导了盐酸作用下红砂岩强度的预测模型,以弹性模量、损伤变量为桥梁,拟合了损伤变量和强度的关系,验证了红砂岩强度预测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盐酸作用 力学特征 强度预测模型 损伤机制
下载PDF
宁波滩涂淤泥固化土的力学特性及强度预测模型
8
作者 孙海超 《低温建筑技术》 2020年第7期106-111,共6页
为研究淤泥固化土的力学特性及强度预测模型,文中针对宁波滩涂淤泥固化土,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围压增大,固化土的偏应力均相应增大,在不同围压下,均表现为应变软化。强度模型qu=a×(w/Cw)b可... 为研究淤泥固化土的力学特性及强度预测模型,文中针对宁波滩涂淤泥固化土,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围压增大,固化土的偏应力均相应增大,在不同围压下,均表现为应变软化。强度模型qu=a×(w/Cw)b可以更好地描述固化土强度增长,综合参数e0t/Cw也可用于强度模型,从而为高含水率淤泥固化处理工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固化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强度预测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长服役期内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演变预测
9
作者 张学鹏 张戎令 +3 位作者 陈心亮 杨海花 于大海 宋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6-850,共15页
为研究长服役期内既有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演变规律及其预测模型,以唐包铁路、西户铁路等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以服役时间为2、16、25、30、40、52、66、88、95和100 a的在役桥涵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凝土回弹法,开展役桥涵混凝土强度试验,分... 为研究长服役期内既有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演变规律及其预测模型,以唐包铁路、西户铁路等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以服役时间为2、16、25、30、40、52、66、88、95和100 a的在役桥涵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凝土回弹法,开展役桥涵混凝土强度试验,分析长服役期内既有桥涵混凝土强度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基于试验实测混凝土强度数据与收集的230组同类条件下在役桥涵(服役时间2~88 a)混凝土强度数据,构建GA-BP神经网络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此外,为提高模型可应用性,基于高精度GA-BP神经网络强度预测模型,建立一般矩阵公式和简化公式。基于本文构建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分析该类地区(试验中已调研区域)长服役期内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既有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本文构建的GA-BP神经网络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不同服役时间下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数据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8.76%,决定系数为0.83。本文简化公式(C25)精度较高,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6.6%,为便于简化计算,推荐简化公式(C25)作为长服役期内混凝土强度预测公式。百年服役期内混凝土强度经历2个时间阶段,即混凝土强度缓慢上升期(1~49 a)、混凝土强度快速下降期(49~100 a)。随混凝土结构服役时间增加,混凝土结构劣化速率增加,导致混凝土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混凝土结构服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长服役期 GA-BP神经网络 演变规律 强度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固化红土抗压强度预测
10
作者 王硕 唐正光 华伦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为分析不同掺量的偏高岭土与石灰共同掺入玄武岩残积红土中对土体的改良效果,本试验选取偏高岭土的掺量分别为0%、2%、4%、6%和8%,石灰的掺量分别为0%、2.5%、5.0%、7.5%和10.0%,同时掺入玄武岩残积红土中,制作25组不同固化红土,对其进... 为分析不同掺量的偏高岭土与石灰共同掺入玄武岩残积红土中对土体的改良效果,本试验选取偏高岭土的掺量分别为0%、2%、4%、6%和8%,石灰的掺量分别为0%、2.5%、5.0%、7.5%和10.0%,同时掺入玄武岩残积红土中,制作25组不同固化红土,对其进行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正交试验,并用MATLAB软件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固化红土养护28 d的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预测误差最大为4.56%,拟合度为0.997,且本方法比常规回归分析法更简单、更准确,可预测不同固结材料和掺量的固化红土抗压强度,提高试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残积红土 BP神经网络 抗压强度 强度预测模型 预测误差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模型融合的高性能混凝土强度预测方法
11
作者 胡以婵 梁铭 +5 位作者 谢灿荣 解威威 翁贻令 池浩 彭浩 罗雪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14-3926,共13页
针对传统经验公式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预测时存在偏差大、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tacking模型融合的高性能混凝土强度预测方法。首先,通过数据清洗和归一化对1030组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及消除... 针对传统经验公式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预测时存在偏差大、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tacking模型融合的高性能混凝土强度预测方法。首先,通过数据清洗和归一化对1030组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及消除数据间量纲影响;其次,基于极端梯度提算法(XGBoost)、类别优先梯度提升算法、多层感知器和随机森林(RF)4种算法开展超参数优化、模型训练和评估,采用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对比分析4种基学习器对强度预测的整体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融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高性能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最后,采用103组新的高性能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开展可解释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基学习器的组合相比,XGBoost和RF融合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性能均明显提高,泛化性能较好,且可解释分析显示最重要的输入特征变量是龄期和水泥,说明模型内在的预测逻辑与工程实践的经验较吻合,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与可靠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预测精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强度预测模型 集成学习 stacking算法 XGBoost算法 RF算法
下载PDF
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被引量:17
12
作者 金浏 赵瑞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0-268,共9页
为了探究各影响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现象的作用机理,从混凝土材料层面出发,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结合大量已有试验结果,建立可考虑试件形状、截面尺寸、高宽比、养护龄期、水灰比、水泥标号和粗骨料最... 为了探究各影响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现象的作用机理,从混凝土材料层面出发,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结合大量已有试验结果,建立可考虑试件形状、截面尺寸、高宽比、养护龄期、水灰比、水泥标号和粗骨料最大粒径等7个特性影响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根据上述输入特征,对不同截面尺寸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预测分析,并研究相关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现象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水灰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较大,其值越小,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越明显;2)高宽比的增大会导致尺寸效应的增强,但当高宽比大于2时,尺寸效应趋于平稳;3)粗骨料粒径的增大会导致尺寸效应现象愈加明显,但其增长速度会随着粗骨料粒径的提高而不断降低;4)试件形状对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现象的影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尺寸效应 抗压强度 BP神经网络 强度预测模型 细观结构
下载PDF
7075铝合金热成形析出相演化规律和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志力 程彬洋 +1 位作者 魏鹏飞 李欢欢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111,共7页
热成形后产生的位错会导致时效过程中基体和位错上析出相的形核与长大存在竞争,根据7075铝合金热拉伸实验得到的流变应力Arrhenius方程来描述热变形过程中析出相在位错上的析出行为和位错硬化行为。基于晶体学和析出动力学,通过热拉伸... 热成形后产生的位错会导致时效过程中基体和位错上析出相的形核与长大存在竞争,根据7075铝合金热拉伸实验得到的流变应力Arrhenius方程来描述热变形过程中析出相在位错上的析出行为和位错硬化行为。基于晶体学和析出动力学,通过热拉伸实验和TEM分析铝合金热冲压成形后析出相的体积分数、析出相单位原子体积和动力学的关联关系,利用热力学分析析出相的尺寸演化,并将材料的流变行为和屈服强度贡献相结合,建立了HFQ?工艺析出相的析出演化模型和屈服强度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强化析出相η′的体积分数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0~28 h),先快速上升,达到峰值后出现一段平稳期,然后迅速下降,强化析出相η′的尺寸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0~28 h)而增大,随着变形量的增大(10%~25%)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形核 流变应力 HFQ?工艺 析出相演化 屈服强度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水泥复合土的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永钦 申向东 赫文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06-110,共5页
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试验,探讨了不同的水泥掺量和不同养护龄期下水泥土的强度预测模型,考虑龄期、水泥掺量其中一种因素影响时,水泥复合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这一因素基本符合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高斯——马尔柯夫线性模型结合... 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试验,探讨了不同的水泥掺量和不同养护龄期下水泥土的强度预测模型,考虑龄期、水泥掺量其中一种因素影响时,水泥复合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这一因素基本符合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高斯——马尔柯夫线性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得出了双因素作用下的水泥土强度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复合土 无侧限试验 强度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复掺粉煤灰矿粉混凝土配合比的抗碳化参数检验及其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大勇 《商品混凝土》 2012年第11期27-31,40,共6页
本文对现行规范标准关于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抗碳化参数进行总结,并对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验,结合实体结构混凝土碳化数据,分析硅酸盐水泥熟料用量及矿物掺合料掺量对实体结构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影响,对现行JGJ55—2011《普通混凝... 本文对现行规范标准关于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抗碳化参数进行总结,并对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验,结合实体结构混凝土碳化数据,分析硅酸盐水泥熟料用量及矿物掺合料掺量对实体结构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影响,对现行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提出建议;根据所成型试验模型剪力墙上的芯样强度数据,给出基于芯样强度的复掺粉煤灰矿粉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以及回弹法检测复掺粉煤灰矿粉混凝土测强曲线。试验结果可为混凝土配合比抗碳化参数检验与既有建筑结构混凝土力学性能评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掺矿物掺合料 混凝土配合比 抗碳化性能 参数检验 强度预测模型 回弹法测强曲线
原文传递
流态地聚物固化土强度特性及其强度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易富 姜珊 +1 位作者 慕德慧 管茂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8,共9页
地聚物胶凝材料能够替代水泥基胶凝材料作为固化剂应用于狭窄肥槽回填等工程问题中,有效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能耗,但目前对于流态地聚物固化土胶凝材料的研究较少。采用3种新型绿色胶凝材料联合碱激发剂固化工程渣土形成流态地... 地聚物胶凝材料能够替代水泥基胶凝材料作为固化剂应用于狭窄肥槽回填等工程问题中,有效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能耗,但目前对于流态地聚物固化土胶凝材料的研究较少。采用3种新型绿色胶凝材料联合碱激发剂固化工程渣土形成流态地聚物固化土,通过对比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探究每种胶凝材料对于固化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同时建立强度预测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于强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土的强度随着碱激发剂模数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固化土强度随着高炉矿渣(GGBS)、粉煤灰、稻壳灰掺量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随着稻壳灰粒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碱激发剂模数增至1.2、GGBS掺量增至10%、粉煤灰掺量增至8%和稻壳灰掺量增至11%时,固化土强度提升最为显著;强度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57%,预测结果较为精准;预测模型中各层权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养护龄期对于固化土强度影响最大,稻壳灰粒径影响程度最小。研究结果可以为固化土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固化土 地聚物 无侧限抗压强度 强度预测模型 权重分析
下载PDF
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压拉性能及强度预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璞 李红云 邹春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1-316,共6页
为了研究混杂纤维对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6 kg/m^(3),改变纤维素纤维掺量的6组浮石轻骨料混凝土试块进行立方体抗压和劈裂抗拉试验.结果表明: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先升高后降低.劈裂抗拉强度... 为了研究混杂纤维对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6 kg/m^(3),改变纤维素纤维掺量的6组浮石轻骨料混凝土试块进行立方体抗压和劈裂抗拉试验.结果表明: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先升高后降低.劈裂抗拉强度增加显著,最优掺量时为3.2 MPa,比基准组增加了77.8%,纤维掺入可以有效阻止裂缝发展并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最优掺量为聚丙烯纤维掺量0.6 kg/m^(3),纤维素纤维0.9 kg/m^(3),此时拉压比相比基准组提高了57.7%,显著改善了其脆性;最优掺量时3,7,14 d早期强度比基准组分别提高了25.2%,20.7%,15.6%.纤维素纤维对早期强度影响较大,根据其力学特性,提出了天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28 d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并与其他公式进行了对比验证.采用BP神经网络对28 d强度进行预测,并用预测数据对抗压强度计算公式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石轻骨料混凝土 纤维素纤维 力学性能 拉压比 强度预测模型
下载PDF
新型薄层砂浆砌筑砌体抗压强度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大伟 袁野 +3 位作者 刘青 何可 裴云鹏 孙伟民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7年第5期63-67,共5页
为了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薄层砂浆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值,通过对30个试件进行了砌块砌体的抗压试验;基于规范建立了薄层砂浆砌筑混凝土砌体抗压强度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砌体受压破坏过程和破坏机理,对比了薄层砂浆与普通砂浆砌筑砌体的抗压性... 为了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薄层砂浆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值,通过对30个试件进行了砌块砌体的抗压试验;基于规范建立了薄层砂浆砌筑混凝土砌体抗压强度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砌体受压破坏过程和破坏机理,对比了薄层砂浆与普通砂浆砌筑砌体的抗压性能。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具有可行性,且薄层砂浆能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混凝土砌块 抗压试验 砌体抗压强度 强度预测模型 薄层砂浆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对特细砂混凝土强度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振国 宓永宁 岳川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第6期62-64,共3页
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是混凝土质量控制最核心的内容。通过介绍混凝土强度的预测方法、BP神经网络预测的过程,在主要考虑水灰比、砂率和水泥用量3个因素的情况下,基于MATLAB用BP神经网络预测特细砂混凝土强度。分析... 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是混凝土质量控制最核心的内容。通过介绍混凝土强度的预测方法、BP神经网络预测的过程,在主要考虑水灰比、砂率和水泥用量3个因素的情况下,基于MATLAB用BP神经网络预测特细砂混凝土强度。分析表明: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的计算期望值和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6287,相关性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特细砂混凝土 强度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