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逻辑下强智能机器人刑事责任的再审视
1
作者 赵天水 《深圳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94-102,共9页
目前学界多从法律逻辑角度分析强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鲜见从技术逻辑切入研究的成果。强智能机器人能否出现是讨论其刑事责任的前提,也是否定论对其加以批判的主要原因。人工智能技术的指数级增长与涌现使得强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具有内... 目前学界多从法律逻辑角度分析强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鲜见从技术逻辑切入研究的成果。强智能机器人能否出现是讨论其刑事责任的前提,也是否定论对其加以批判的主要原因。人工智能技术的指数级增长与涌现使得强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具有内动力,只有内动力而无需求亦很难将“梦幻”变为“现实”。在军事竞赛、商业化对强智能技术升级存在渴求的政治环境和市场环境下,强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便具有了外动力。在技术内、外动力拉动下,强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现有对强智能机器人刑事责任的质疑,本质上是人类中心主义滑向了形而上学的机械、静止观,使得刑事理论研究无法为未来的刑事立法提供智识补给。在重构强智能机器人刑事责任过程中,亟需解决现有研究中主体内涵阙如、刑事责任认定标准不当和权利保留范围过宽的问题。根据强智能机器人硬件、软件与湿件的特点设置差异性的剥夺感可达到区分制裁梯度的效果,对强智能机器人犯罪的罪名可比照自然人犯罪进行。不过基于处罚成本的考虑,应以对硬件、软件的处罚为原则,以对湿件的处罚为例外,在各种处罚内部又应坚持以轻缓处罚为原则、以严厉处罚为例外。规制强智能机器人的前置法宜采取单独立法模式,在前置法中对智能机器人概念、主体种类、技术更新层次及标准、违法行为表现、处罚种类和等级进行规定,突出对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的描述和专业技术人员鉴定程序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智能机器人 技术逻辑 涌现 人类中心主义 重构
下载PDF
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教师培训”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金云波 张育桂 +1 位作者 杨艳 刘洪超 《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第3期63-70,共8页
在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教师培训”的核心价值在于从工具理性的视角出发助力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发展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然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培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教师培训”的核... 在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教师培训”的核心价值在于从工具理性的视角出发助力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发展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然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培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教师培训”的核心价值、表现形态与关键应用场景。然后,文章从智能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性、培训数据采集的完备性、智能培训系统应用的接受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智能+教师培训”面临的挑战。最后,文章从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应用导向、系统组织实施三个维度,提出了“智能+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的突破路径。文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智能+教师培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培训 教育数字化 教师专业发展 智能技术
下载PDF
认知相对论——通向强人工智能之路
3
作者 李玉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8-427,共20页
人工智能(AI)的发展如火如荼,大有超越人类之势,以致很多人认为奇点就要来临,强人工智能即将实现。这是一种对强人工智能的误解,因为强人工智能的核心并不在于其功能是否强大,而在于它是否具有意识。该文首先解释了强人工智能的内涵,讨... 人工智能(AI)的发展如火如荼,大有超越人类之势,以致很多人认为奇点就要来临,强人工智能即将实现。这是一种对强人工智能的误解,因为强人工智能的核心并不在于其功能是否强大,而在于它是否具有意识。该文首先解释了强人工智能的内涵,讨论了与之相关的意识问题;然后,阐述了旨在揭开意识奥秘的认知相对论思想,包括:世界的相对性原理和符号的相对性原理,以及世界、语言和心灵的关系。接着,提出了另一条新原理,即意识的等效原理,用以说明意识从物质产生所需要的物理条件,解决主观体验或现象意识的困难问题,推导意识能力受限于感觉能力且以感觉容量为上界的认知基本定理,并分析意识在哪里和自我是什么的可能性。最后,在认知相对论的框架下,给出了研究意识问题的新纲领和实现机器意识的新思路,并展望了强人工智能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意识 机器意识 认知相对论
下载PDF
人工智能董事法律地位及其信义义务构想——基于强人工智能视角
4
作者 刘成杰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6,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速度与应用场景改变了我们的传统认知,人工智能董事已从理论迈入现实。我国的相关发展规划已提出“明确人工智能法律主体以及相关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人工智能发展保障措施。在强人工智能语境下,应摒弃客体说观点,... 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速度与应用场景改变了我们的传统认知,人工智能董事已从理论迈入现实。我国的相关发展规划已提出“明确人工智能法律主体以及相关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人工智能发展保障措施。在强人工智能语境下,应摒弃客体说观点,通过法律拟制赋予人工智能董事法律主体地位。基于人工智能董事的特殊性,传统董事忠实义务趋于消解,注意义务“理性人”标准适用性也将存疑。以前瞻性视角审视和革新人工智能董事的信义义务,忠实义务需因应特殊情形,注意义务的范围则呈窄域化倾向,合规监督义务的内涵和边界将实质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董事 法律主体 信义义务
下载PDF
强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ChatGPT的审思
5
作者 金云波 龚盼盼 +1 位作者 包莹莹 王梦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的出现,关于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伦理问题的讨论越发激烈。其中,强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讨论是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强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的出现,关于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伦理问题的讨论越发激烈。其中,强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讨论是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强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应该理性看待此问题。一方面,使用ChatGPT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其学习效率、学习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学习反馈和指导。另一方面,不恰当地使用ChatGPT也会导致大学生过度依赖技术、元认知能力退化、威胁隐私与数据安全以及催生学术造假等问题。应对这些新出现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学生等相关主体多方协作,合力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主动性 ChatGPT
下载PDF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五强一化”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许月萍 赵羽习 +2 位作者 许贤 夏晋 路琳琳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76-84,共9页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土建类专业的目标需求,培养体系中课程的迭代更新则是其中的关键。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新工科专业为例,结合新时代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创新性...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土建类专业的目标需求,培养体系中课程的迭代更新则是其中的关键。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新工科专业为例,结合新时代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提出“土水交融通”的先进教育理念,构建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以强智能和强实践为核心的“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探讨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在创新与实践、前沿与智能化两个方面的改革和实践经验。“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实现了大土木融通的培养模式,开辟了土建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方向,可为高校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交融通 “五一化” 强智能 实践 新工科
下载PDF
强人工智能:不过一种虚构的担忧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哲罕 《晋阳学刊》 2023年第2期83-88,共6页
人工智能问题作为一个时髦主题,近来已大有被过度消费之迹象,研究现状实为泥沙俱下。若对既有研究加以仔细甄别,可以发现其中仍有许多基础性的问题亟须进一步澄清。若基于一种哲学的视角从根底里考察现有的人工智能发生机制,就会发现我... 人工智能问题作为一个时髦主题,近来已大有被过度消费之迹象,研究现状实为泥沙俱下。若对既有研究加以仔细甄别,可以发现其中仍有许多基础性的问题亟须进一步澄清。若基于一种哲学的视角从根底里考察现有的人工智能发生机制,就会发现我们目下所能够接触到的、以及能够有效设想的都只能是弱人工智能,而强人工智能不过是一种虚构的担忧而已。强人工智能是和自由意志密切关联的。我们这里讨论的出发点是传统哲学中的自由意志,不过这反倒有很大可能性会最终成为一个被消解掉的形而上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 自由意志
下载PDF
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模式、工具与策略
8
作者 邓悦 许弘楷 王诗菲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8,共15页
人工智能技术在近二十年飞速迭代,由此产生的风险治理挑战呼唤治理模式与治理工具的创新。规制型治理、创新型治理、自治型治理、市场导向型治理、集中式治理、敏捷治理是目前较为成熟的风险治理模式,法律规制、伦理规范、数据算法、社... 人工智能技术在近二十年飞速迭代,由此产生的风险治理挑战呼唤治理模式与治理工具的创新。规制型治理、创新型治理、自治型治理、市场导向型治理、集中式治理、敏捷治理是目前较为成熟的风险治理模式,法律规制、伦理规范、数据算法、社会场景等领域的新兴风险催生更具体、更灵活的风险治理工具,以适应新涌现的风险治理需求。中国坚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风险治理的协同改进和动态均衡,逐步向敏捷治理模式转变,各具体领域的风险治理工具呈现全面性、及时性、精准性的特征。中国应从治理理念更新、多元主体协同、强度刚柔并济、工具灵活有效、追求可信目标等方面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并将国家、政府、企业、公众纳入风险治理模式构建全过程,实现治理工具在各领域的多维组合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风险治理 治理模式 治理工具 敏捷治理
下载PDF
强人工智能设备面临的伦理困境与风险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亦佳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7,共10页
基于“人是目的”的价值设定而建立起的“伦理至善”第一原则让强人工智能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首先遭遇道德合法性的论证难题。“有限的道德合法性”为其谋求到了一个伦理存在空间。以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LAWS)为例,“有限性”的前置条件... 基于“人是目的”的价值设定而建立起的“伦理至善”第一原则让强人工智能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首先遭遇道德合法性的论证难题。“有限的道德合法性”为其谋求到了一个伦理存在空间。以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LAWS)为例,“有限性”的前置条件则让关于其“道德责任代理人”的准确识别与划分成为首要问题。以道德判断能力为标准,将作为“工具”的机器和作为“具有实践智慧”的人做明确划分是准确识别LAWS责任代理人的逻辑基础。基于道德责任代理人的逻辑梳理,即使被完美道德编码的LAWS作为“非道德”的机器在应用中也可能会遭遇“不道德的人”的伦理难题。这是我们可预见且对国际关系构建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伦理威胁。从这个角度看,谨防出现基于“技术野蛮”的“寡头恐怖主义”这一时代命题要求我们尽快对相关强人工智能设备给出一套有效的、缜密的预防性伦理应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致命性自主武器 有限的道德合法性 道德主体 寡头恐怖主义
下载PDF
对强智能机器人刑事责任主体地位否定说的回应 被引量:35
10
作者 刘宪权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121,共9页
弱人工智能机器人不能成为刑事责任主体,但是会对刑事责任的转移或者分配产生影响。对于强智能机器人是否应具有刑事责任主体地位,刑法学界主要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不同观点。坚持否定说的学者所持的理由存在缺陷和误区,当前对强智... 弱人工智能机器人不能成为刑事责任主体,但是会对刑事责任的转移或者分配产生影响。对于强智能机器人是否应具有刑事责任主体地位,刑法学界主要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不同观点。坚持否定说的学者所持的理由存在缺陷和误区,当前对强智能机器人刑事责任主体地位之探究并非在做无用之功。强智能机器人与现有刑事责任主体的差别不应成为否定其刑事责任主体的理由;'强智能机器人不具有自由意志'的论断无法得到证明;因处罚不能而否定强智能机器人刑事责任主体地位的观点属因果倒置;强智能机器人刑事责任主体地位的确立不会成为现有刑事责任主体推卸刑事责任的理由。将具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强智能机器人作为刑事责任主体不仅有其合理性,且有利于发挥刑法的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智能机器人 刑事责任主体 肯定说 否定说 缺陷和误区
原文传递
关于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芳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2期73-75,共3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历过两次低潮的人工智能技术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热切关注。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一般持有两种观点:支持与反对,但这都是基于对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思考之上的。本文对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历过两次低潮的人工智能技术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热切关注。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一般持有两种观点:支持与反对,但这都是基于对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思考之上的。本文对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对其中内涵的伦理道德与人道主义精神问题并非一概忽视,而是呼吁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来看待新事物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再思考人与机器、人与自然、机器与自然如何建立一种良性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人道主义精神 人与机器 和谐关系 伦理道德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强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探究与伦理治理途径
12
作者 张舒婷 《哲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90-897,共8页
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机器人向智能化发展。在未来,强人工智能在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伦理困境,诸如,强人工智能的发展伦理困境,包括崇拜人工智能导致人的存在异化、人类自身的片面性发展、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不确定性等;强人工... 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机器人向智能化发展。在未来,强人工智能在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伦理困境,诸如,强人工智能的发展伦理困境,包括崇拜人工智能导致人的存在异化、人类自身的片面性发展、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不确定性等;强人工智能的责任伦理困境与道德主体地位问题;强人工智能与人类产生的情感伦理困境等。面对强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困境,其解决路径有:一、开展中国传统“以道驭术”的伦理思想教育;二、确立强人工智能“以人为本”的伦理原则;三、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多元协同伦理治理。通过这些伦理治理进路,将发展出一个更加完善的强人工智能时代,为人机共存的美好前景做好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困境 伦理治理
下载PDF
封闭性准则视角下强人工智能体刑事主体地位之否定
13
作者 柳若仪 郑茜尹 《中国新通信》 2023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强人工智能体的程序运作逻辑严格遵循封闭性准则,只有在封闭性准则下其才能发挥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的效用。强人工智能体在本质属性层面与法律依据层面都不具备成为刑事责任主体的技术基础与理论基础,不具有成为刑事责任主体的必要性与... 强人工智能体的程序运作逻辑严格遵循封闭性准则,只有在封闭性准则下其才能发挥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的效用。强人工智能体在本质属性层面与法律依据层面都不具备成为刑事责任主体的技术基础与理论基础,不具有成为刑事责任主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人类对于强人工智能体的法律规制不能脱离于科学技术。若强人工智能体实施了犯罪行为,则应当在封闭性准则框架内进行归责。强人工智能体侵害法益的行为可分为技术失控与技术误用,应分别区分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性准则 人工智能 刑事责任主体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刘雷宁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2期21-23,共3页
人工智能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扩展和延伸人的智能,从而感知环境、获取知识的理论、方法、技术的应用系统总称。人工智能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设计、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方面。伴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和新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扩展和延伸人的智能,从而感知环境、获取知识的理论、方法、技术的应用系统总称。人工智能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设计、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方面。伴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和新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对传统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责任与刑罚理论 被引量:39
15
作者 卢勤忠 何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124,191,共10页
强人工智能机器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承受刑罚的基础,与自然人、单位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对其直接适用以自然人和单位为中心构建的刑法理论。强人工智能时代应采取新型社会责任论,强人工智能机器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是其对人类社会造... 强人工智能机器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承受刑罚的基础,与自然人、单位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对其直接适用以自然人和单位为中心构建的刑法理论。强人工智能时代应采取新型社会责任论,强人工智能机器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是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在强人工智能时代,应通过删除数据、修改程序和永久销毁等契合强人工智能机器人特征的刑罚处罚方式来实现刑罚报应和预防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智能机器人 刑事责任 刑罚
下载PDF
“强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人工智能的技术飞跃与应用伦理前瞻 被引量:110
16
作者 翟振明 彭晓芸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7期22-33,共12页
人工智能话题,在经历多年沉寂之后,最近重新引起热议。基于"神经网络"构架的软件在机器学习能力方面的进展,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焦虑乃至恐惧。这是因为,"学习"能力原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机器难以胜... 人工智能话题,在经历多年沉寂之后,最近重新引起热议。基于"神经网络"构架的软件在机器学习能力方面的进展,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焦虑乃至恐惧。这是因为,"学习"能力原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机器难以胜任。如今突破了这条界线,机器与人之间的界限似乎就被抹掉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忧虑中,最为值得关切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伦理及其价值植入的技术限度。实际上,人工智能的技术飞跃或者所谓"智能大爆发"带来的应用伦理问题,并不是新问题,而是一系列老问题的叠加。它会挑战我们过往的既有经验,却不是颠覆性的"消灭"。无论人工智能如何模仿人脑的"神经网络",表现如何像人,只要人类心智现象的最终解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关于人工智能是否逼近人类智能的设问就缺少必要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量子力学 物理主义 伦理困境 价值理性
下载PDF
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思考 被引量:105
17
作者 莫宏伟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8年第1期14-24,共11页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对象和领域之一。机器人伦理是哲学伦理学的一个新研究方向。机器人伦理与人工智能伦理在对象和内容方面还有很多差异。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由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面临不同的伦理问题。以深度学习为代...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对象和领域之一。机器人伦理是哲学伦理学的一个新研究方向。机器人伦理与人工智能伦理在对象和内容方面还有很多差异。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由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面临不同的伦理问题。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现实中的弱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的伦理问题与未来可能要实现的强人工智能一样值得思考和重视。本文分析了弱、强人工智能带来的益处和风险,提出了防范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伦理 人工智能伦理 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强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技术合理性及其批判 被引量:25
18
作者 陈自富 《科学与管理》 2016年第5期25-33,共9页
强人工智能(以下简称强AI:Stro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由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上世纪70年代在其论文《心灵、大脑与程序》中提出,主要是指对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持有的这样一种哲学立场:基于心智的计算模型,以通用数字计算机... 强人工智能(以下简称强AI:Stro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由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上世纪70年代在其论文《心灵、大脑与程序》中提出,主要是指对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持有的这样一种哲学立场:基于心智的计算模型,以通用数字计算机为载体的AI程序可以象人类一样认知和思考,达到或者超过人类智能水平。这种立场与弱人工智能(以下简称弱AI:Weak AI)或应用人工智能相对立,后者认为AI只是帮助人类完成某些任务的工具或助理。随着最近20年来互联网、神经科学、基因工程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强AI从塞尔时代的一种哲学立场逐步向工程实践转变和演进,未来学家甚至设想和描述了强AI的更极端版本:超级智能,这些在IBM、谷歌、Facebook、微软等产业巨头和库兹韦尔、马克拉姆等乐观的技术实践者的双重推动下,藉由大众科学传播的放大作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构成了对其技术合理性的辩护,但AI本身对人类主体和社会的影响不是价值中立的,它一方面难以吸收和提升人类的创新本质,另一方面其技术合理性带来的后果与其初衷有时相互背离,并在商业行为的推动下,构成对作为文化产物和自我解释的理性人类的单向压制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通用智能 超级智能 技术合理性 批判
下载PDF
强人工智能体刑事主体地位之否定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成东 《时代法学》 2019年第5期54-62,共9页
强人工智能体刑事主体地位的否定应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次展开。从实然层面来看,强人工智能体缺乏成为犯罪主体所应当具备的认识因素和辨认因素,无法产生规范意识且不具有意志自由,也无法实施犯罪行为,因而其不具备成为刑事主体的实然条... 强人工智能体刑事主体地位的否定应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次展开。从实然层面来看,强人工智能体缺乏成为犯罪主体所应当具备的认识因素和辨认因素,无法产生规范意识且不具有意志自由,也无法实施犯罪行为,因而其不具备成为刑事主体的实然条件。承认人工智能体刑事主体地位将会给传统刑法理论带来解构的危险,相关强人工智能体刑法立法也缺乏必要性,刑事司法活动更是无法展开。因而,从应然层面来看,强人工智能体不应被拟制为刑事主体。此外,强人工智能体和单位主体不具有可类比性,借鉴单位犯罪的刑法立法实践也行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刑事主体 实然分析 应然探讨
下载PDF
强人工智能与泛心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敬坤 《科学.经济.社会》 2021年第3期52-59,共8页
泛心论近年来备受瞩目,查尔默斯等人注意到,强人工智能势必会导致某种很强的泛心论观点。但是这种泛心论高度依赖信息概念或计算概念的适当阐释,可以说是一种以泛计算主义为基础的泛心论,与当前典型形态的泛心论有着重要的区别。强人工... 泛心论近年来备受瞩目,查尔默斯等人注意到,强人工智能势必会导致某种很强的泛心论观点。但是这种泛心论高度依赖信息概念或计算概念的适当阐释,可以说是一种以泛计算主义为基础的泛心论,与当前典型形态的泛心论有着重要的区别。强人工智能并不能为这种典型形态的泛心论提供实质性的支撑。同样,典型形态的泛心论也不能直接为强人工智能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泛心论 意识 物理主义 自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