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1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对强迫症患者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影响
1
作者 周金静 张晨 +6 位作者 杨桂萍 沈辉 张宗凤 高睿 陈永军 曹璇 范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1,共7页
目的·探讨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OCPD)对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B... 目的·探讨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OCPD)对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BAS)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确诊的247例未用药OCD患者,分为OCD组(n=202)和OCD+OCPD组(n=45);招募107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通过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on Scale,YBOCS)、BIS/BAS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的心理病理学特征。采用χ2检验比较3组的性别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人口学信息、心理病理学特征及BIS/BAS的差异;采用LSD检验法进行事后两两比较;采用回归分析探究心理病理学特征与BIS/BAS的关系。结果·3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方面均无显著差异。OCD+OCPD组的YBOCS得分(t=2.925,P=0.004)、HAMD得分(t=2.130,P=0.034)、HAMA得分(t=2.568,P=0.011)均显著高于OCD组。3组被试BIS总分和BA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IS:F=39.573,P<0.001;BAS:F=3.915,P=0.021)。事后比较结果发现:对于BIS,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CD+OCPD vs OCD:P=0.002;OCD+OCPD vs HC:P<0.001;OCD vs HC:P<0.001),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OCD+OCPD<OCD<HC。对于BAS,OCD组得分显著高于OCD+OCPD组和HC组(OCD+OCPD vs OCD:P=0.018;OCD vs HC:P=0.043),但OCD+OCPD组和H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构建OCD患者BIS和BAS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对于BIS总分,模型整体预测效果显著(F=2.599,P=0.013),且只有OCPD严重程度可以显著预测BIS得分(t=−2.282,P=0.023);对于BAS总分,模型整体预测效果不显著(F=1.438,P=0.191)。结论·共病OCPD可能是OCD患者BIS异常的不利因素,是BAS异常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强迫型人格障碍 行为抑制系统 行为激活系统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家庭教养方式和顺应性与强迫症状的关系
2
作者 梁燕 杨航怡 +2 位作者 黄悦琦 唐文新 江小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顺应性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在某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招募强迫症患者216例(轻度强迫症状59例,中度强迫症状121例,重度强迫症状36例),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顺应性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在某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招募强迫症患者216例(轻度强迫症状59例,中度强迫症状121例,重度强迫症状36例),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强迫症家庭顺应性行为量表患者版(FAS-PV)评估。结果:重度强迫症状者的父母积极教养得分最低,父母消极教养得分、FAS-PV总分最高(均P<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强迫症状程度更轻(OR=0.22);受教育年限越低、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得分越低,强迫症状越重(OR=0.87、0.98、0.97);父亲消极教养方式得分越高、FAS-PV总分越高,强迫症状越重(OR=1.02、1.04)。结论:本研究提示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顺应性有关。重度强迫症患者父母积极教养方式更少,父亲消极教养方式更多,家庭顺应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顺应性
下载PDF
女性强迫症与雌二醇及催乳素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陈茜 储昕 +3 位作者 张玉梅 董慧 杨振华 张婷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究女性强迫症(OCD)与雌二醇(E2)及催乳素(PRL)的相关性。方法以2020年9月—2023年4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治疗的90例女性OCD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OCD的健康体检女性9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E2及... 目的探究女性强迫症(OCD)与雌二醇(E2)及催乳素(PRL)的相关性。方法以2020年9月—2023年4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治疗的90例女性OCD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OCD的健康体检女性9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E2及PRL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2与PRL诊断OCD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E2及PRL水平与耶鲁强迫量表(Y-BOCS)评分的相关性。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根据Y-BOCS减分率分为预后良好组(n=68)与预后不良组(n=22),比较2亚组血清E2与PRL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E2与PRL预估OCD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观察组E2及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E2、PRL及两者联合诊断OC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0.798及0.909,诊断价值佳(P<0.05)。联合诊断效能均高于E2、PRL单独诊断(z=3.314、4.095,P<0.05)。Y-BOCS评分与E2及PRL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预后良好组E2及PRL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E2、PRL及两者联合诊断女性OCD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826、0.732及0.872,诊断价值佳(P<0.05)。联合诊断与E2单独诊断效能无显著差异,优于PRL单独诊断(z=2.677,P=0.007)。结论E2与PRL与女性OCD呈显著负相关,且能有效诊断OCD及评估患者预后,可应用于OCD的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强迫症 雌二醇 催乳素 相关性 预后
下载PDF
1例难治性强迫症脑深部电极植入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4
作者 陆惠洁 周爽 董萍 《上海护理》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1])。强迫症的核心特征是:存在持续的(每天出现1 h以上)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或症状引起患者明显的痛苦,或导致个体、家庭、...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1])。强迫症的核心特征是:存在持续的(每天出现1 h以上)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或症状引起患者明显的痛苦,或导致个体、家庭、社交、教育、职业或其他方面等重要功能损害^([2])。由于强迫症病程迁延、易慢性化、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WHO已将其列为人类第十位致残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深部脑刺激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强迫症的心理机制及数字化疗法
5
作者 许钰羚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5期403-414,共12页
强迫症是一种严重且致残的精神疾病,对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提出了诸多挑战。其在世界范围的终生患病率为1%~2.3%,是精神分裂症的两倍,且它的病程通常是长期的。同时,强迫症是一种潜在的失能性精神疾病,约30%的患者对常规治疗的结果... 强迫症是一种严重且致残的精神疾病,对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提出了诸多挑战。其在世界范围的终生患病率为1%~2.3%,是精神分裂症的两倍,且它的病程通常是长期的。同时,强迫症是一种潜在的失能性精神疾病,约30%的患者对常规治疗的结果反应并不理想。其发病机制作为疗法的基础仍在不断更新,其动态化发展不断为新疗法带来福祉。近来不少研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联合治疗,发现能够有效改善强迫症状。未来应从联合视角考虑结合数字化技术设计个人化的强迫症治疗方案,以最大化发挥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效果;同时通过数字化背景增强大众对强迫症的识别能力和筛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强迫行为 强迫症机制 强迫症疗法 数字化疗法
下载PDF
强迫症反应抑制缺陷(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晨 范青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6-311,共6页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高致残性精神障碍,伴随多种认知功能的缺陷。其中,反应抑制缺陷可能是强迫症的一种潜在的内表型,对于理解强迫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和开发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强迫症反应抑制缺陷及其神经机制和临...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高致残性精神障碍,伴随多种认知功能的缺陷。其中,反应抑制缺陷可能是强迫症的一种潜在的内表型,对于理解强迫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和开发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强迫症反应抑制缺陷及其神经机制和临床干预效果,以期为进一步理解强迫症反应抑制缺陷和促进强迫症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反应抑制 额叶-基底神经节模型 综述
下载PDF
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德君 仲照希 原富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目的探讨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5例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研究组采用美金... 目的探讨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5例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研究组采用美金刚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清神经因子、炎性细胞因子、精神状态、心理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差异。其中,血清神经因子包括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炎性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精神状态;采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中文版(PSP-CHN)评估心理社会功能;采用汤旦林生活质量量表(TDL-QOLAS)评估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55%和84.21%,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血清5-HT、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GDNF、TNF-α、IL-2、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SP-CHN、TDL-QOL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疗效确切,可调节神经因子、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电刺激 青少年 难治性强迫症 神经因子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的特征
8
作者 綦凌燕 辛立敏 +2 位作者 安会梅 石晶 张丽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考察强迫症患者与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健康对照早期适应不良图式(EMSs)的差异,探讨强迫症患者EMSs的特征。方法:选取医院门诊强迫症患者40名、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40名,社区招募健康对照40名。采用Young图式问卷(简版)(YSQ-SF)评... 目的:考察强迫症患者与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健康对照早期适应不良图式(EMSs)的差异,探讨强迫症患者EMSs的特征。方法:选取医院门诊强迫症患者40名、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40名,社区招募健康对照40名。采用Young图式问卷(简版)(YSQ-SF)评估所有被试的早期适应不良图式,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评估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强迫症组除自我牺牲外的14个图式因子、5个图式类别以及YSQ-SF总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强迫症组的依赖/无能力,纠结/未发展的自我图式因子分均高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组(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强迫症患者Y-BOCS总分与YSQ-SF依赖/无能力因子得分正向关联(β=0.65)。结论:强迫症患者较健康对照拥有更多的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其中依赖/无能力图式与强迫症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 早期适应不良图式
下载PDF
诗歌写作的另一种可能——评刘阶耳诗集《强迫症》
9
作者 李艳云 臧新华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5-90,共6页
刘阶耳的诗歌有意背离当下诗歌写作的一般路径,带有明显的先锋性,呈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其诗歌写作的独特性具体体现为诗歌语体的杂糅性,淡化形象与情境的稳定性设置,对人之当代存在样貌展开文化反思与批判。诗歌语体的杂糅使得刘阶耳... 刘阶耳的诗歌有意背离当下诗歌写作的一般路径,带有明显的先锋性,呈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其诗歌写作的独特性具体体现为诗歌语体的杂糅性,淡化形象与情境的稳定性设置,对人之当代存在样貌展开文化反思与批判。诗歌语体的杂糅使得刘阶耳的诗歌“众声”嘈杂又制衡,形成独特的语体表达张力;诗歌形象的不稳定性与抽象性,使得诗人情绪表达沉淀为对人类复杂存在经验的并置化思考,增强了其诗歌言说当下存在的精确性与概括性;对人类当代存在样貌的文化反思与批判,使得诗歌跳脱、不稳定的外部结构获得一种稳定的内在向心力,形成刘阶耳诗歌表意世界的“稳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诗歌写作 先锋 稳定结构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强迫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王云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2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强迫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参照组口服氟伏沙明治疗,研... 目的探讨针对强迫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参照组口服氟伏沙明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4周后的耶鲁-布朗强迫障碍量表(Yale-brown Compulsive Disorder Scale,Y-BOCS)评分和症状自评90项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及4周后,研究组Y-BOC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SCL-9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氟伏沙明的基础上为强迫症患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能够快速减轻其存在的强迫症状,对精神状态的改善有积极意义,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氟伏沙明 强迫症 精神状态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多维受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民耀 柳娜 +2 位作者 陈豪诚 宋莎莎 张宁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索强迫症(OCD)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损伤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脑科医院门诊就诊的OCD患者153例,使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强迫症严重程度,强迫症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CI-R)、贝克焦虑量表(... 目的:探索强迫症(OCD)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损伤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脑科医院门诊就诊的OCD患者153例,使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强迫症严重程度,强迫症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CI-R)、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Ⅱ)、席汉残疾量表(SDS)、心理社会功能问卷评估强迫维度、情绪状态和心理社会功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强迫症患者Y-BOCS、OCI-R强迫思维维度、BAI、BDI-Ⅱ、SDS与心理社会功能存在正相关(r=0.381、0.276、0.221、0.549、0.417,P均<0.05)。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心理社会功能总分受强迫行为和BDI-Ⅱ影响显著(β=0.151、0.492,P均<0.05);主观幸福感受BDI-Ⅱ和SDS工作/学习维度影响显著(β=0.365、0.225,P均<0.05);心理认知受BDI-Ⅱ影响显著(β=0.510,P<0.05);社会功能受BDI-Ⅱ影响显著(β=0.478,P<0.05)。结论:不同临床特征下强迫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不同,抑郁症状是心理社会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心理社会功能 症状维度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难治性强迫症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神疾病外科治疗联盟 +8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精神疾病学组 熊博韬 李斌 王伟 张伟 王高华 高国栋 张建国 孙伯民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81-487,494,共8页
强迫症(OCD)是一种慢性且高度致残的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尽管经过充分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仍有约10%~20%的患者疗效不佳,被定义为难治性强迫症。脑深部电刺激(DBS)作为一种微创... 强迫症(OCD)是一种慢性且高度致残的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尽管经过充分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仍有约10%~20%的患者疗效不佳,被定义为难治性强迫症。脑深部电刺激(DBS)作为一种微创、可逆、可调的神经调控技术,已被多个国外监管机构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并被多项学术指南和共识推荐。目前,国内多家医疗中心已经开展难治性强迫症的DBS手术治疗,但尚缺乏统一的相关诊疗规范。为此,功能神经外科和精神科领域的专家,结合临床经验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经过充分讨论,制定了本共识,旨在规范DBS疗法的标准化流程,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脑深部电刺激 专家共识
下载PDF
rTMS辅助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强迫症的效果及对血清PRL、HCY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丁毓颖 黄焱 +7 位作者 陆怡 王国元 彭四新 谢清芳 朱宏伟 王能焜 曹彧 徐伟珍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37-539,共3页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PRL、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帕利哌酮缓释片)和观察组(帕利哌酮缓释片+高频率rTMS),...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PRL、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帕利哌酮缓释片)和观察组(帕利哌酮缓释片+高频率rTMS),各58例,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Y-BOCS评分、泌乳素(PRL)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Y-BOC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RL及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辅助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强迫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强迫症状,降低PRL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S 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 PRL HCY
下载PDF
不同起病年龄强迫症患者及亲属的强迫信念和焦虑特质研究
14
作者 张治坤 苏琴基 +2 位作者 江永美 黄从雯 郁缪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64-1170,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起病年龄的强迫症患者和亲属焦虑特质和强迫信念的差异及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强迫信念问卷-44(OBQ-44)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起病的强迫症患者和亲属进行评估,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耶鲁—... 目的:探究不同起病年龄的强迫症患者和亲属焦虑特质和强迫信念的差异及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强迫信念问卷-44(OBQ-44)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起病的强迫症患者和亲属进行评估,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患者强迫症状。结果:与成年起病的强迫症患者相比,青少年起病的患者的强迫信念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总分更高(t=2.090,P=0.043;t=2.327,P=0.025),两组患者亲属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t=2.901,P=0.006;t=3.357,P=0.002)。患者亲属的强迫信念和状态特质焦虑总分均与强迫症患者治疗前的强迫思维均呈正相关关系(r=0.393,P=0.012,r=0.557,P<0.001),强迫信念和焦虑状态/特质也与患者治疗前强迫行为呈正相关关系(r=0.320,P=0.044,r=0.662,P<0.001),患者亲属的焦虑特质与患者强迫症状减分呈负相关关系(r=-0.389,P=0.013)。结论:青少年起病强迫症患者和亲属具有更明显的强迫信念和焦虑状态/特质,患者亲属的认知特征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因此在对强迫症,尤其是早年起病者需重视对患者和亲属认知特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家庭成员 强迫信念 焦虑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不同症状维度与图形识别的相关影响研究
15
作者 马晓敏 王艳荣 +4 位作者 方建群 王睿晨 张瑞霞 王少霞 井雨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讨论强迫症患者不同症状维度与图形识别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未服用抗强迫药物的强迫症组患者44例和健康对照组48例,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SPM)及强迫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CI-R)对受试者进行评估,将资料进行对比、整理、归纳、分... 目的讨论强迫症患者不同症状维度与图形识别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未服用抗强迫药物的强迫症组患者44例和健康对照组48例,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SPM)及强迫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CI-R)对受试者进行评估,将资料进行对比、整理、归纳、分类、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强迫症组患者的图形识别总得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强迫症组患者通常在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想象力、系列关系、图形套合、比拟、比较推理、图形组合、图形互换、交错抽象推理方面均比健康对照组差(P<0.05);强迫症组患者的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想象力,比较推理、图形组合及图形互换、交错能力受强迫思维的影响(P<0.05);强迫症组患者的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想象力及系列关系、图形套合、比拟受强迫观念影响,类同比较、图形组合能力受强迫洗涤影响,图形互换、交错等抽象推理能力受强迫贮存和强迫洗涤共同影响(P<0.05)。结论图形识别能力在不同临床亚型的强迫症患者中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图形识别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视觉空间认知
下载PDF
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鸽翔 朱丞 +3 位作者 刘义 陈秋红 钱丽梅 王泽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310例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参考组155例使用氯丙咪嗪进行治疗,研究组155例使用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每... 目的研究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310例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参考组155例使用氯丙咪嗪进行治疗,研究组155例使用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每组脱落5例,按每组150例进行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考组76.33%,不良反应率10.67%低于参考组2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组相对比,研究组Y-BOCS、CG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组相对比,研究组HAMD-24评分、HAMA评分、SFRS评分、PSQ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通过服用氯丙咪嗪、温胆汤联合治疗后,临床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氯丙咪嗪 温胆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童年创伤与强迫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岳恺晨 杨世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童年创伤包括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以及忽视。作为影响强迫症(OCD)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童年创伤既可以直接影响OCD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通过与生物、遗传、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发生交互作用间接影响OCD。本文对童年创伤和OCD的关系... 童年创伤包括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以及忽视。作为影响强迫症(OCD)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童年创伤既可以直接影响OCD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通过与生物、遗传、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发生交互作用间接影响OCD。本文对童年创伤和OCD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更深入理解童年创伤与OCD之间的内在机制,为OC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童年创伤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医学大学生强迫症症状的作用
18
作者 唐莹 胡素颖 +6 位作者 胡军平 姚欢 何青 储菁菁 周世红 吴义高 吴金庭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研究对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运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10月招募76名中度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入组,随机分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名。对照组在干预期和随访期内不能接受治疗,而实验组则接受... 目的:研究对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运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10月招募76名中度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入组,随机分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名。对照组在干预期和随访期内不能接受治疗,而实验组则接受8周的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强迫量表修订版(OCI-R)、生活满意度问卷(LSR)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干预8周和6个月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8周后的OCI-R、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6月后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SR得分8周和6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咨询能有效改善医学大学生的强迫症症状,提高医学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大学生 强迫症症状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结构和功能连接与强迫症状关系研究
19
作者 张慧 李亚迪 +4 位作者 蒿瑞杰 肖洒 李玉玲 夏艳红 郭素芹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脑灰质体积和其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共收集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31例(病例组)和一般资料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33名(对照组)行静息态头颅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间的脑灰质...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脑灰质体积和其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共收集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31例(病例组)和一般资料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33名(对照组)行静息态头颅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间的脑灰质体积差异;病例组选择具有差异性的灰质体积脑区为种子点,行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病例组症状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病例组全脑功能连接与强迫症状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右侧海马、右侧额下回、左侧颞中回灰质体积降低(P<0.01)。病例组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右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左眶部额下回、左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P<0.01)。病例组右侧额下回与左侧颞上回的功能连接与Y-BOCS强迫思维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脑灰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不仅存在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中的额叶,也存在于海马、颞叶、小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质体积 功能连接 磁共振成像 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