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7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归经特点分析
1
作者 王雪纯 李秀敏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应用较为广泛的454味中药归经特点,为临床应用中药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以《中药学》收纳中药名称为主题词收录中药,建立一级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365、SPSS Clementine 12.0、IBM SPSS Statis...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应用较为广泛的454味中药归经特点,为临床应用中药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以《中药学》收纳中药名称为主题词收录中药,建立一级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365、SPSS Clementine 12.0、IBM SPSS Statistics 21统计软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及其归经进行频次分析;以《中医内科学》五脏疾病为条目,整理选用代表方剂常用药物,建立二级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应用剂量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结果:《中药学》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共收录454味,频次排前3的归经分别为肝经(18.29%)、肺经(15.94%)和胃经(14.43%)。治疗五脏病同时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共249味,高频药物频次≥24次,共25味,甘草(93次)、茯苓(86次)、陈皮(68次)、当归(67次)、半夏(64次)、白术(61次)的用药频次居多。关联规则分析有37组药物组合置信度=100%,其中白术-黄连(补虚药-清热药)、陈皮-半夏-当归(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支持度最高,均大于39%。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得出6类新的药物组合。治五脏病药物在12条经脉中以入肝经(18.23%)和肺经(15.89%)占比居多,即药用部位多以肝脏和肺脏为主。结论:中药归经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临床实践,反过来可指导组方用药,对临床选择用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归经 特点分析 数据挖掘 应用剂量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五脏疾病
下载PDF
桃仁性味、归经及功效演变的本草考证
2
作者 李冉 李志鸣 +2 位作者 周冉冉 张艺 陶晓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33-136,共4页
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并结合现代文献材料,对桃仁的性味、归经和功效演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考证结果发现桃仁性味、归经的论述古今确有差异:唐代以前,桃仁味苦、甘、辛,性平、温、热,无毒、双仁者有毒、微毒均有记载,元代首... 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并结合现代文献材料,对桃仁的性味、归经和功效演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考证结果发现桃仁性味、归经的论述古今确有差异:唐代以前,桃仁味苦、甘、辛,性平、温、热,无毒、双仁者有毒、微毒均有记载,元代首次出现桃仁的归经问题,直至现代桃仁的性味、归经才趋于统一,即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在功效演变方面,古今皆用的功效有破血逐瘀、止咳逆、润肠燥。古存今失的功效有辟鬼除邪、杀虫、祛风除蒸等。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桃仁的深入研究、开发利用等提供本草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性味 归经 功效 考证 本草
下载PDF
唐耀平基于治从少阳嵌合归经靶药论治双心疾病经验
3
作者 黄绮恩 李志情 +3 位作者 韦玉连 孙文昊 张小朵 唐耀平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183-185,201,共4页
总结唐耀平基于治从少阳嵌合归经靶药论治双心疾病的经验。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疾病称为双心疾病。唐耀平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遏是双心疾病的重要病机。受仝小林院士“态靶辨证”中医诊疗思维的启发,唐耀平治疗双心疾病注重“... 总结唐耀平基于治从少阳嵌合归经靶药论治双心疾病的经验。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疾病称为双心疾病。唐耀平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遏是双心疾病的重要病机。受仝小林院士“态靶辨证”中医诊疗思维的启发,唐耀平治疗双心疾病注重“调态”“识靶”,以“少阳郁滞”为态,调理少阳经,并根据药物及疾病的归经思维,精准筛选入少阳经的靶药,采用“治从少阳”嵌合“归经靶药”的处方模式,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治从少阳 归经靶药 唐耀平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三种不同归经的中药中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分析与探究
4
作者 曹杰 曲琰 +2 位作者 明瀛满 周丽 巩晓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55-0158,共4页
共计选取三种不同归经的中药(归心经、肝经、肺经)416味,结合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通过实证研究来找寻内在关联,以进一步理解经脏腑经络理论,达到科学判定。方法 针对所选取的三种归经药物,采用化学成分频数统计以及关... 共计选取三种不同归经的中药(归心经、肝经、肺经)416味,结合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通过实证研究来找寻内在关联,以进一步理解经脏腑经络理论,达到科学判定。方法 针对所选取的三种归经药物,采用化学成分频数统计以及关联分析的方法,以找寻内在关联得出最终结论。结果 所选的归心经中药,因萜类以及黄酮类等成分的抗乏氧、抗心率不足等药理作用,故而临床中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疗效较为显著;所选的归肝经中药,因萜类以及有机酸类等成分的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故而临床中可用于治疗“中焦”相关病症,疗效较为显著;所选的归肺经中药,因苷类以及挥发油类具有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故而临床中可用于治疗咳嗽及感冒症状,疗效较为显著。结论 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归经中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相互关系尤为明确,可推动中药归经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经中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归经理论指导下川芎治疗头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于新 柴军红 +4 位作者 孔祥文 梁军 白晨曦 匡海学 夏永刚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临床“遣方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川芎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历代典籍与中外文献,从川芎归经的本草考证与配伍应用来阐明川芎作为归经药存在的必然性,并从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两个方...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临床“遣方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川芎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历代典籍与中外文献,从川芎归经的本草考证与配伍应用来阐明川芎作为归经药存在的必然性,并从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两个方面来论述川芎归肝经而治头痛的合理性。以期为川芎的归经治疗作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为更好地指导川芎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经 川芎 本草考证 配伍应用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试述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曾秀池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年第3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归经 实验研究 直接归经 相关归经 病因归经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中药归经判别模型构建与优化
7
作者 赵书言 王书睿 +3 位作者 申镇华 肖珅 翟玉萱 姜希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8-38,共1页
目的从药材成分集合与化合物分类集合相似性差异的角度,使用集成学习算法构建药材主归经络判别模型,为中药归经判别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中药药材及其对应归经信息,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药材对应成分。利用ChemSpider数据库及RDKit包收... 目的从药材成分集合与化合物分类集合相似性差异的角度,使用集成学习算法构建药材主归经络判别模型,为中药归经判别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中药药材及其对应归经信息,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药材对应成分。利用ChemSpider数据库及RDKit包收集药材成分的物理性质及指纹特征并对数据进行降重和归一化处理,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构建化合物分类集合。使用余弦相似性计算药材成分、化合物分类集合相似性,集合相似性的差异将用于中药归经的判别。最后使用集成学习算法建立药材归经判别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使用Random Forest,XGBoost,Ada⁃boost三种算法构建药材主归经络判别模型,使用十折交叉验证进行参数调优,根据最优参数下测试集上的平衡准确率(balance accuracy)评价模型优劣,三种算法中随机森林算法表现出了最优的性能,平衡准确率达到了0.72。结论本研究探索了中药药材成分与主归经络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药材归经判别模型,为中药归经判别量化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药 归经判别 归经理论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归经研究的方法学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振光 颜冬梅 +3 位作者 黄璐琦 刘红宁 李斌 唐琍萍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10-114,共5页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基础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近40年来,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从方法选择、实验设计、指标选取、临床应用等角度对中药的药性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既揭示了中医指导临床...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基础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近40年来,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从方法选择、实验设计、指标选取、临床应用等角度对中药的药性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既揭示了中医指导临床用药的科学本质和内涵,也产生了积极的文化传播效应。现从四气、五味、归经等3个方面对中药药性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比较,以期为其他中药,特别是外来资源的中药化提供参考,同时助力中医药世界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四气 五味 归经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从药物归经浅议“升麻、黄连、生地黄”角药论治放射性牙周炎 被引量:2
9
作者 邢斯嘉 赵远红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13-317,共5页
颌面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牙周结缔组织正常结构被放射线破坏,损伤了牙周弹力系统纤维及黏膜防御系统造成牙周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西医对此类牙龈组织损伤以对症缓解为主。文章按中医“牙宣”辨治肿瘤放疗相关牙周炎,认为虽病位... 颌面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牙周结缔组织正常结构被放射线破坏,损伤了牙周弹力系统纤维及黏膜防御系统造成牙周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西医对此类牙龈组织损伤以对症缓解为主。文章按中医“牙宣”辨治肿瘤放疗相关牙周炎,认为虽病位在齿、龈,但与大肠、肾、脾胃等多个脏腑机能密切相关。以解毒清热、抗癌护龈为主法,通过定位、定性辨病辨证使处方用药与病变所在脏腑、相关经络联系,将清胃散中“升麻、黄连、生地黄”3味药合用作为角药,理解为中医归经理论应用的拓展,取各药性之长,各归其经,药有专司,组方力宏,保证后续治疗的如期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经理论 角药 中医辨治 放射性牙周炎 牙宣 鼻咽癌
下载PDF
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分析与思考
10
作者 赵志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67-0170,共4页
本文总结了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相关理论和应用。通过对文献的调研和现有理论的分析,发现不同疾病具有不同的归经特征,这有助于指导医生在治疗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用药归经不仅仅是将药物与经络或脏腑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 本文总结了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相关理论和应用。通过对文献的调研和现有理论的分析,发现不同疾病具有不同的归经特征,这有助于指导医生在治疗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用药归经不仅仅是将药物与经络或脏腑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进行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然而,在现代医学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在治疗中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如何更好地发挥疾病用药归经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理论,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 用药归经 疾病治疗 归经理论
下载PDF
酸枣仁性味归经辨析及酸枣仁汤平脉辨证应用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博文 林雁 于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977-981,共5页
中药酸枣仁,现代大多数学者沿用其味甘、酸,归肝、心经,补肝养心、安神、生津、敛汗,主治失眠、心悸、自汗的概念框架。回溯历史可以发现,其药味、归经认识的偏差源于医者将酸枣实与酸枣仁混淆,酸枣仁局限于治疗失眠是被酸枣仁汤治疗“... 中药酸枣仁,现代大多数学者沿用其味甘、酸,归肝、心经,补肝养心、安神、生津、敛汗,主治失眠、心悸、自汗的概念框架。回溯历史可以发现,其药味、归经认识的偏差源于医者将酸枣实与酸枣仁混淆,酸枣仁局限于治疗失眠是被酸枣仁汤治疗“不得眠”所束缚。提出酸枣仁性能应为气味甘、香,性平,归脾、心经而滋脾养心,进而提出酸枣仁汤的主治应为脾胃气阴虚损、阴火上乘之证。“平脉辨证用(方)药”是仲景医学的核心,酸枣仁汤的应用要点亦在于平脉用方,提出酸枣仁汤的脉证应为:右关和(或)左寸脉或浮大芤迟,或浮虚弱涩,或沉弦细微,或沉小迟紧。脉同症异,可异病同治;脉异症同,同病须异治。如此运用酸枣仁汤可以开阔其用方思路,并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与治疗的有效率,最大程度地恢复中医学“辨证论治”与“治病求本”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性味归经 酸枣仁汤 平脉辨证用(方)药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性味归经理论浅谈安罗替尼的中药药性
12
作者 伍卓珺 文枝 +4 位作者 王理槐 赖桂花 向婷婷 王菲 曹建雄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目前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时代,通过对基因状态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制订更加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但对于无精准靶向药物可用的患者而言,常用的治疗方案如放化疗、抗血管生成等仍缺少一定的指向... 目前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时代,通过对基因状态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制订更加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但对于无精准靶向药物可用的患者而言,常用的治疗方案如放化疗、抗血管生成等仍缺少一定的指向性,因此若能将性味归经理论引进到肿瘤治疗的理念中,用以评估药物治疗可能的适宜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医性味归经理论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根据机体用药反应,通过逻辑推理,探讨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用以指导临床应用。将性味归经理论引进到肿瘤治疗的理念中,对提高肿瘤治疗的指向性和力度、减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以血管靶向药物安罗替尼为例进行分析,安罗替尼属于抗血管生成类药物,主要应用于肺癌、软组织肉瘤、甲状腺癌等疾病,根据其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临床实践,推测其四气为热,五味属辛、咸,升降浮沉中具有双向性,主要归心、脾二经。因此临床运用安罗替尼时,若中医辨为心脾热盛、血热吐衄等实热证或气阴亏虚等虚热证,应注意配伍养阴生津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下载PDF
基于“辨位归经”理论针刀循经论治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飞 田向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刀循经论治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方法选择于医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9例,对照组59例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独活寄生汤治疗,治疗组59例患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针刀循经论治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方法选择于医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9例,对照组59例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独活寄生汤治疗,治疗组59例患者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低切全血黏度(whole Blood low shear rate,LS)、中切全血黏度(whole blood middle shear rate,MS)、高切全血黏度(whole blood high shear rate,HS)],关节液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膝关节功能评价[Lysholm评分、WOMAC评分量表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滑膜厚度、关节积液深度],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隐痛、腰膝无力、屈伸不利、头晕耳鸣评分,关节液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V、LS、MS、HS、COMP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GP、BALP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疗后两组WOMAC评分量表、Lequesne指数评分、滑膜厚度、关节积液深度均较治疗前降低,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循经论治联合独活寄生汤可显著改善KOA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位归经 针刀 循经论治 独活寄生汤 膝骨性关节炎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紫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用药禁忌考证
14
作者 林艳巧 刘雅芳 +2 位作者 吴含章 曲昌成 郑修昆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2074-2077,共4页
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对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古代医家对紫草的认识,丰富中医学本草考证研究内容。研究发现,紫草的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和使用禁忌在历史发展中有一定的变化,但古今认识基本一致。紫草在明以前的... 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对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古代医家对紫草的认识,丰富中医学本草考证研究内容。研究发现,紫草的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和使用禁忌在历史发展中有一定的变化,但古今认识基本一致。紫草在明以前的性味主要记载为苦、寒,明以后则主要记载为“甘、咸,寒”;紫草归经主要为肝经、心包经、心经、肾经、小肠经,尤以心包经和肝经为主。在功效上,宋以前医家鲜少使用紫草,宋元时期多被用作疮疹治疗,自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凉血”功效以后,后世医家皆将“凉血解毒,发疮透疹”作为紫草主要功效;古今医家均认为脾虚、便溏是紫草药用禁忌。本文基本厘清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的源流变迁,可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性味 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药用禁忌 本草考证 源流变迁
下载PDF
大柴胡汤结合归经药物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病经验
15
作者 唐陆鸿 柳伟文 +3 位作者 潘小玲 黄汕梅 黄绮恩 唐耀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4期11-13,共3页
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肥胖和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两者密切相关,肥胖不仅增加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难度,而且还加重了心脑血管损害。现代医学治疗高血压病需要终身服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病药物种类繁多,但均有不良反应,大大降低... 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肥胖和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两者密切相关,肥胖不仅增加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难度,而且还加重了心脑血管损害。现代医学治疗高血压病需要终身服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病药物种类繁多,但均有不良反应,大大降低部分患者药物依从性,使得血压控制欠佳。唐耀平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善用经方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加减组方用药,临床疗效显著。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是导致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由于木郁土壅,郁而化热,邪热上扰所致高血压病,在临床中占有较大比例,唐耀平采用大柴胡汤结合性味归经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肝胃郁热 大柴胡汤 性味归经
原文传递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性味归经总结分析
16
作者 翟俊杰 郁露露 +1 位作者 叶承静 徐欣然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0-73,共4页
中药保健食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是中医食疗与新科技结合的产品。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中药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现将国家规定“可用于保健食品中药”的性味归经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更准确地将中药应用于保健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保健食品 中药 性味 归经
下载PDF
国医大师张大宁治疗肾功能衰竭用药性味归经分析
17
作者 金伟东 张鑫 +9 位作者 陈仓颉 王丹丹 王刚 纪玉堂 李晓锐 范兆亮 孟强 王宗宝 王红 丁夕霞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张大宁治疗肾功能衰竭用药性味归经的规律.[方法]收集国医大师张大宁临证治疗肾功能衰竭处方共120个,分析处方中药物的四气、五味及归经.[结果]所收集的120个处方中四气方面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寒性药物,共41例(33.9%),...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张大宁治疗肾功能衰竭用药性味归经的规律.[方法]收集国医大师张大宁临证治疗肾功能衰竭处方共120个,分析处方中药物的四气、五味及归经.[结果]所收集的120个处方中四气方面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寒性药物,共41例(33.9%),温、平性药物次之,均为36例(29.5%),凉性和热性分别为7例(5.7%)和2例(1.6%);五味方面使用甘味药物频次最多,共71例(37.6%),苦味药物55例(29.1%),辛味药物36例(19.0%),酸味药物15例(7.9%),咸味药物12例(6.3%);归经方面使用入肝经的药物为69例(22.4%),入肾经的为48例(15.6%),入脾经的为46例(14.9%),入肺经的为38例(12.3%),入胃经的为30例(9.7%),入心经的为24例(7.8%),入大肠经的为20例(6.5%),入膀胱经的为12例(3.9%),入胆经的为12例(3.9%),入小肠经的为4例(1.3%),入心包经的为3例(1.0%),入三焦经的为2例(0.6%).[结论]张大宁大师治疗肾功能衰竭用药偏寒,药味多甘、苦,多入肝、肾、脾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病 国医大师张大宁 性味归经
原文传递
唐耀平从少阳经论治结合归经靶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抑郁经验
18
作者 柳伟文 唐陆鸿 +1 位作者 黄汕梅 唐耀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1-33,共3页
我国每年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数量巨大,PCI术后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兴趣减退、思虑过多、睡眠障碍等焦虑抑郁问题不容忽视,唐耀平认为从少阳论治,结合归经靶药配伍选取药物,能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 唐耀平经验 少阳论治 归经靶药 冠心病PCI术后 焦虑抑郁
原文传递
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和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芳 顾作林 +7 位作者 袁同山 于丽 李渡斌 谷娜 刘龙 支政 杨旭杰 李渡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以中药"相对药量"为基础,初步探讨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和应用。方法:根据中医方药归经理论,运用经典数学,对中医方药归经进行量化。结果:从药物的归经量化问题出发,研究方剂归经量化... 目的:以中药"相对药量"为基础,初步探讨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和应用。方法:根据中医方药归经理论,运用经典数学,对中医方药归经进行量化。结果:从药物的归经量化问题出发,研究方剂归经量化,首次提出两种中医方药归经量化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结论:较准确的确定方剂归经量化值,对中药方剂归经的量化研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经量化 相对药量 经典数学 归经系数 方剂应用
下载PDF
中医方药“经-证-量-效-靶”归经假说的提出及其研究依据
20
作者 李渡华 刘宇 +7 位作者 王进 董尚朴 赵润生 支政 李芳 刘东艳 韩云鹏 李渡斌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期10-13,共4页
我们在归经模糊辨识过程中发现了经证关系,推测:量经关系是归经规律核心,重点研究了量经关系和归经本质规律及其量化思想。进而提出中医方药归经形成、应用和本质问题,通过推理和猜想提出解释该问题的"经-证-量-效-靶"归经假... 我们在归经模糊辨识过程中发现了经证关系,推测:量经关系是归经规律核心,重点研究了量经关系和归经本质规律及其量化思想。进而提出中医方药归经形成、应用和本质问题,通过推理和猜想提出解释该问题的"经-证-量-效-靶"归经假说,据此进行推理和初步确证。以系统研究中医方药归经规律,揭示其本质规律的科学原理,探究其形成规律的中医特色,总结其应用规律的临证特点,探讨新时代归经学说自主应用和创新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证关系 归经假说 本质规律 量化归经 研究依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