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理论之我见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晓玲 王欣欣 +1 位作者 王双丹 朱华 《国医论坛》 2016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阐述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的认识。方法:查阅文献,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探讨"形不足"和"温"的具体涵义。结果:认为"形"可指"形体""形气"... 目的:阐述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的认识。方法:查阅文献,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探讨"形不足"和"温"的具体涵义。结果:认为"形"可指"形体""形气";"形不足"可指"形体不足""形气不充";"温"可指"温补""温养""温通";"温气"可指"温阳气""温卫气"。结论:通过对"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的文献研究,以期给临床工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临床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长城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32期17-18,共2页
本文结合"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理论体会,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河车大造丸加减,该方治疗虚损疾病效果显著。
关键词 形不足补之以气 不足补之以味 临床体会
下载PDF
浅析杨莹洁主任以“形不足者”“精不足者”理论对“亚健康、病前状态”人群诊疗模式的探索
3
作者 王威 方媛媛 +1 位作者 罗熙林 杨莹洁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10期97-98,共2页
中医治未病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随着国家对该学科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该科,但当前各大医院治未病科却存在诊疗理论模糊、治疗手段单薄、与针灸康复体检中心等科室重叠的困境。四川省中医拔尖人才、南充市名中医、南充市杨... 中医治未病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随着国家对该学科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该科,但当前各大医院治未病科却存在诊疗理论模糊、治疗手段单薄、与针灸康复体检中心等科室重叠的困境。四川省中医拔尖人才、南充市名中医、南充市杨莹洁名医工作室负责人杨莹洁主任中医师在多年的探索中,依据《黄帝内经》“形不足者”“精不足者”的理论,对“亚健康、病前状态”摸索了一条以“内调外养”为指导的治未病诊疗思路,并且于2018年获得“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颁布的“治未病科室建设先进单位”。笔者初步探讨杨莹洁主任中医师在治未病学科中,利用“形不足者”“精不足者”理论对亚健康、病前状态人群的健康管理及干预的诊疗模式,为推广治未病思想及拓展治未病学科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形不足 不足
下载PDF
从“形精不足”谈晚期胃肠肿瘤恶病质的治疗思路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翠丽 陈琴 +3 位作者 黄健 林平 黄晓峰 黄铭涵 《福建中医药》 2021年第7期43-45,共3页
肿瘤恶病质(CC)其重要的中医病机是“形精不足”。晚期胃肠肿瘤常伴有CC改变,针对晚期胃肠CC应分期辨治,前期属脾肾阳虚之“形不足”,治宜健脾温肾、益气扶阳以充其形;进展期属精亏易浊之“精不足”,治宜填精补味、挽精逐浊以益其精。
关键词 恶病质 胃肠肿瘤 不足 形不足 不足
下载PDF
基于聚散理论从形与气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真 刘俊 +2 位作者 王慧 林婷婷 柏正平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3期337-340,共4页
聚散运动是气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形气互化是聚散运动的外在表现,聚散失衡将导致气散、气聚、形不足与形变四种病理状态。通过分析慢性肺心病中形与气的聚散运动,认为形与气的散势变化贯彻疾病全程,“形变”与“气聚”的增减变化起伏于正... 聚散运动是气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形气互化是聚散运动的外在表现,聚散失衡将导致气散、气聚、形不足与形变四种病理状态。通过分析慢性肺心病中形与气的聚散运动,认为形与气的散势变化贯彻疾病全程,“形变”与“气聚”的增减变化起伏于正邪之间。治疗应首辨分期,急性期重在“聚者散之”,调气、治水、化瘀,平治于权衡。缓解期重在“散者聚之”,温阳填精完补形,消癥散结化形变,久久为功,物化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聚散理论 气互化 气散 气聚 形不足
下载PDF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理论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探讨
6
作者 成嘉莉 王新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1-933,共3页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是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的针对一切阳气虚损病证的总体治则,部分医家通过临证认为“气虚”“阳虚”是干燥综合征的重要病因。文章重点探讨“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内经理论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及...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是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的针对一切阳气虚损病证的总体治则,部分医家通过临证认为“气虚”“阳虚”是干燥综合征的重要病因。文章重点探讨“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内经理论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燥痹 形不足 温之以气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基于“形精不足”探讨扶阳挽精法治疗肿瘤恶病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晓红 王倩 +3 位作者 李克娟 金钊 由凤鸣 祝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70-2872,共3页
"形精不足"与肿瘤恶病质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若合一契,从"形""精"的生理病理解析"形精不足"的治疗法则,提出"形不足"是肿瘤恶病质产生的主要根源,久病体虚诱发正常之精亏虚,甚至离... "形精不足"与肿瘤恶病质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若合一契,从"形""精"的生理病理解析"形精不足"的治疗法则,提出"形不足"是肿瘤恶病质产生的主要根源,久病体虚诱发正常之精亏虚,甚至离经形成痰浊、瘀毒等"垃圾阴精"进一步耗损人体气血津液是导致肿瘤恶病质进展的关键病机。基于《黄帝内经》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理论提出扶阳挽精法治疗肿瘤恶病质,既应注意温气扶阳,固本为守;又需注意补味填精,挽精逐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不足 不足 温之以气 补之以味 肿瘤恶病质 扶阳挽精法
原文传递
章永红教授谈《内经》形精之“补”与肿瘤之“虚”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大伟 王鹂 +2 位作者 薛维伟 朱超林 章永红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10期884-886,共3页
祖国医学防治肿瘤历史悠久,认为肿瘤的发生多因人体正气虚损后,外邪六淫之气乘虚而入,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气血失和,出现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热毒等复杂的病理变化,久积而成。故肿瘤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多呈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祖国医学防治肿瘤历史悠久,认为肿瘤的发生多因人体正气虚损后,外邪六淫之气乘虚而入,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气血失和,出现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热毒等复杂的病理变化,久积而成。故肿瘤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多呈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正气亏虚是形成肿瘤的内在根据。补法是中医八法之一,也是中医防治肿瘤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虚证 形不足 不足
原文传递
基于“精化为气”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9
作者 陈雪莹 王孟龙 高天舒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196-1200,共5页
“精化为气”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了精与气的关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可看作是“精”与“阳气”虚损的表现,“精不足”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根本,“精不化气”是其进展的重要原因,“形不足”是其表... “精化为气”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了精与气的关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可看作是“精”与“阳气”虚损的表现,“精不足”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根本,“精不化气”是其进展的重要原因,“形不足”是其表象。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过程中,初期肾精不足,而脾气不虚,治应填肾中之精;病久肾中之精不得养脾,脾精衰弱,运化无力,进而脾肾俱虚,久而损及各脏腑功能,治应补肾填精,且助脾散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化为气”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 “补之以味” 不足 精不化气 形不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