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9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形态的划分
1
作者 余斌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马克思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后人错误地理解了他的意思提出了三种社会形态理论。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剩余劳动的占有和使用方式。据此,可以把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单独划为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形成六种社会形态即原始共... 马克思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后人错误地理解了他的意思提出了三种社会形态理论。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剩余劳动的占有和使用方式。据此,可以把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单独划为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形成六种社会形态即原始共同体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时代演进序列。社会形态的跨越问题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中发展,是要在新的实践中而不是回到旧的实践中去发展,补课论发展不了马克思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在根本上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形态 形态 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正本清源——基于马列著作的文本学考察
2
作者 李文才 潘静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认识上,长期存在“三种社会形态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或作“五种生产方式论”)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争论,其中后者则为中国史学界的主导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历史学界在内的中国学术界对马... 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认识上,长期存在“三种社会形态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或作“五种生产方式论”)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争论,其中后者则为中国史学界的主导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历史学界在内的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省思,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或阐释。但争论依然激烈,分歧继续存在,甚至对于马克思是否提出过社会形态理论这样的问题也未能形成一致性看法。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学者狃于寻章摘句以论证预设观点的研究方法,其结果既相悖于真正的学术探讨,也背离了马列著作的原义。立足于文本学考察,可知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问题上,从未明确提出过“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而只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社会形态”及其特征作过一些描述或设想,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明确阐述“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长期支配中国学术界的“五种社会形态(生产方式)论”,实为列宁和斯大林总结出来的“理论”,特别是后者将其教条化和神圣化,因而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形态理论 “三种社会形态论” “五种社会形态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列宁 斯大林
原文传递
辨识与应对:网络圈群化的意识形态风险审视
3
作者 阎国华 韩硕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依托新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在追求个性化网络生存的同时,又在不断建构风格与功能各异的网络社群,形成了以个体群体化和群体个性化复杂耦合为典型标志的网络圈群化现象。网络圈群化源于主动构筑和被动构筑的综合作用,正在不断构建... 依托新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在追求个性化网络生存的同时,又在不断建构风格与功能各异的网络社群,形成了以个体群体化和群体个性化复杂耦合为典型标志的网络圈群化现象。网络圈群化源于主动构筑和被动构筑的综合作用,正在不断构建公众网络集体生活的新样态、新图景,也在持续为各种社会交往营造新载体、新空间。网络圈群有利于全社会的关系聚合、信息交流和情感传递,给公众带来了高效、便利的交流机制,但其内蕴的封闭性、同质化、排外性等特征也暗含着诱发不良社会舆论乃至意识形态风险的潜在威胁。相关风险主要表现为因圈内意识形态倾向难以准确把控而造成的对外遮蔽风险、因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深度融入壁垒而造成的交互区隔风险、因圈内不良思想动向难以及时化解而造成隐性传播风险和因圈内观点极化进程难以有效避免而造成的同质共振风险等多种样态,亟须通过立足网络圈群生成与演化规律推进科学引导,统筹法律、制度和道德等维度综合治理作用,协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深化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双向赋能等举措加以辩证施策、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网络意识形态 网络圈群 主流意识形态 主导意识形态 风险审视
下载PDF
把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着力点
4
作者 姚志华 《政工学刊》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意识形态领域的被动局面虽然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但仍存在不少挑战,有时斗争和较量还十分尖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凝聚力 引领力 意识形态领域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民族凝聚力 向心力
下载PDF
建构与形塑:新时代乡村意识形态认同探析——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思考
5
作者 纪新展 《求知》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乡村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巩固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对于国家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换言之,村民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关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乡村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巩固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对于国家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换言之,村民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关乎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关乎我国意识形态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建设。基于我国农业大国和农民数量巨大的现实国情,探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关于新时代乡村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乡村振兴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认同 意识形态主导权 认同程度 引领力
下载PDF
农业4.0背景下基于学科形态的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研究
6
作者 王亚娜 金玉成 +1 位作者 戴韵卿 毛罕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农业4.0的新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依赖于农学、工程、生物、信息等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基于农业工程学科知识形态,探索学科组织形态和活动形态:建立“农业工程+X”的知识组织新模式,构建跨学院深融合的资源统筹平台,构建对接需求链的有组... 农业4.0的新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依赖于农学、工程、生物、信息等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基于农业工程学科知识形态,探索学科组织形态和活动形态:建立“农业工程+X”的知识组织新模式,构建跨学院深融合的资源统筹平台,构建对接需求链的有组织科研模式,内培外引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依托学术氛围深度赋能学科成员,从根源上撬动学科建设的底层逻辑,为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江苏大学通过建立农业工程学科特区,提高学科知识的协同生产力,形成强大的农业装备创新链,建立项目牵引的团队驱动模式等实现农业工程学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学科 知识形态 组织形态 活动形态 交叉融合
下载PDF
溶磷菌剂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磷素形态的影响
7
作者 万水霞 李帆 +4 位作者 王静 郭志彬 喻颖 蒋光月 武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以FD11(普瑞斯特氏菌Priestia sp.)和CH07(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两种溶磷菌剂为试验材料,进行菌剂灌根盆栽试验,测定溶磷菌剂施用对玉米生长、根际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溶... 以FD11(普瑞斯特氏菌Priestia sp.)和CH07(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两种溶磷菌剂为试验材料,进行菌剂灌根盆栽试验,测定溶磷菌剂施用对玉米生长、根际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溶磷菌剂可改善根际土壤养分特征和微生物学特性,增加根际土壤的活性磷源含量,对玉米幼苗表现出良好的促生作用。与不施菌剂相比,FD11处理玉米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31.88%、36.39%、104.00%;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21.90%、107.67%、5.77%。施用溶磷菌剂的土壤H_(2)O-Pi(Pi为无机磷)、NaHCO_(3)-P和NaOH-P含量增加,但HCl-Pi和Residual-P含量显著降低。施用溶磷菌剂改变了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在细菌属分类学水平上,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海洋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节杆菌属等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综合以上分析,施用溶磷菌剂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改变了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增加了活性磷源的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肥力,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和幼苗生长。此项研究可为新型微生物菌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土壤肥力 根系形态 磷素形态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主要特征、实践审视与开发策略
8
作者 师慧丽 钱旭华 刘铖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0,共5页
“教材形态”是教材作为一种教学中介的外在形态与内在形态的表征形式,教材形态变化引领着课程教学的变革,进而影响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具有内容选择的职业情境性、编写体例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与技能更新的及时性、... “教材形态”是教材作为一种教学中介的外在形态与内在形态的表征形式,教材形态变化引领着课程教学的变革,进而影响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具有内容选择的职业情境性、编写体例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与技能更新的及时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学习环境的可交互性等特征。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实践中,存在教材定位偏离起点、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开发团队水平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策略为:回归培养“完整人”的逻辑起点;完善教材开发团队的运行机制;践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编写体例;导入学习情境化模块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形态教材 教材开发 教材形态
下载PDF
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生命辩证法
9
作者 吴宏政 文成栋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I0002,共10页
马克思的世界观实现了相对于旧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变革,这就是把价值论的维度引入世界观,从而不仅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而且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价值论问题。按照马克思的世界观,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人类这一... 马克思的世界观实现了相对于旧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变革,这就是把价值论的维度引入世界观,从而不仅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而且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价值论问题。按照马克思的世界观,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人类这一物种寻求永生的过程。于是,世界历史进程便表现为人类文明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文明形态的演进遵循辩证法原理,而人类通过文明形态的演进,展现了人类独特的生命活动形式,即生命辩证法。共产主义社会文明形态实现了人类文明中“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的辩证统一,使人类这一物种的永久生存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形态 生命辩证法 创造性永生 理性法则 共产主义社会文明形态
下载PDF
坚持“五形态说”的现实含义
10
作者 张顺洪 《文化软实力》 2024年第1期1-7,F0002,共8页
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淡化、忽视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五形态说”。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五形态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规律的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淡化、忽视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五形态说”。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五形态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规律的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不应因过分强调某个国家历史的特殊性,而怀疑马克思主义阐明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坚持“五形态说”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历史实际出发,科学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并根据历史实际,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防范错误思潮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形态 历史规律 错误思潮
下载PDF
从新时代治党治国高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1
作者 张娜 《现代国企研究》 2024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对于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要及时掌握、动态分析、科学研判,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做到判断准确、反应及时、处置有效。要因势利导,加大投入,加强阵地建设,进行“开放性”教育,改进以往就事论事、照本宣科的“封闭式”教育模式... 对于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要及时掌握、动态分析、科学研判,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做到判断准确、反应及时、处置有效。要因势利导,加大投入,加强阵地建设,进行“开放性”教育,改进以往就事论事、照本宣科的“封闭式”教育模式,着力实现教育的“网络化”、“互动化”,提升工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工作 治党治国 互动化 阵地建设 因势利导 领导权 应对措施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叙事结构及其科学内涵
12
作者 王浩斌 杨思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唯物史观的叙事结构鲜明地赋存了意识形态批判“由破而立”的逻辑线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求索导向,以确立唯物史观的叙事话语破除了以往传统旧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桎梏,充分彰显了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的叙事结构鲜明地赋存了意识形态批判“由破而立”的逻辑线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求索导向,以确立唯物史观的叙事话语破除了以往传统旧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桎梏,充分彰显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否定性逻辑、建构性逻辑和超越性逻辑的科学内涵,并以此为思想视域,进一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创新发展。立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原初语境,挖掘唯物史观在叙事层级和逻辑结构上所内蕴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科学内涵,无论是对于充实当今马克思主义文本诠释和原著探究的发展来说,还是对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张力和真理伟力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 唯物史观 意识形态批判 叙事结构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形态学意义与结构
13
作者 杨威 丁丽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5,共9页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态和学科形态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在形态学上呈现出由不同要素、不同阶段构成的形态结构。理论的科学化是一...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态和学科形态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在形态学上呈现出由不同要素、不同阶段构成的形态结构。理论的科学化是一个由经验到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逐渐形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生一个形态学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入到科学理论体系建构阶段后,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学科形态。学科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态发展的成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形态、学科形态并没有终结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进程,还需要促进科学理论形态向科学实践形态的转化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螺旋上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态与理论形态、学科形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中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化 理论形态 学科形态 实践形态
下载PDF
从五重维度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
14
作者 韩庆祥 楼俊超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五重维度彰显了其“新”意:在哲学维度上是“主主平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历史时间维度上是“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历史空间...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五重维度彰显了其“新”意:在哲学维度上是“主主平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历史时间维度上是“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历史空间维度上是“和合普惠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经济社会发展维度上是“全要素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根本制度维度上是“社会主义的人本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本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 西方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15
作者 甘祖昌 《求知》 2024年第4期27-30,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作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崭新话语范式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既向世界全面展示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作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崭新话语范式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既向世界全面展示了现代化道路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更深刻彰显了多重意识形态功能。从意识形态辩护、意识形态解蔽、意识形态凝聚、意识形态外交等方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意识形态价值和思想引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意识形态功能 话语范式 引领功能 意识形态价值 意识形态外交 现代化道路 最新理论成果
下载PDF
国有基层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实践探索
16
作者 张冬梅 《现代国企研究》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做好国有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关乎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影响着职工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问题”,某基层国企以贯彻落实国资委相关文件为契机,坚决落实好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守好思想阵地、完... 做好国有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关乎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影响着职工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问题”,某基层国企以贯彻落实国资委相关文件为契机,坚决落实好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守好思想阵地、完善保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带领职工凝心聚力,不断激发企业意识形态的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意识形态 创新活力 意识形态工作 思想阵地 队伍凝聚力 基层党组织 意识形态领域
下载PDF
“三个聚力”强化意识形态管理——吉林石化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研究与实践走笔
17
作者 吴云飞 车玉花 葛聪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24年第2期62-64,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奥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奥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石化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意识形态领域 主流思想 工作责任制 意识形态工作 引领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下载PDF
干旱及复水对谷子苗期根系形态特征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岭 陈二影 +4 位作者 杨延兵 黎飞飞 王艳珂 张梦媛 管延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本试验选用抗旱性强的谷子品种济谷16和旱敏感谷子品种鲁谷1号为材料,设置盆栽试验,于出苗15 d时停止浇水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并于9 d后复水,研究不同抗旱性谷子品种叶片以及根系形态指标对干旱-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与CK相比,干旱胁... 本试验选用抗旱性强的谷子品种济谷16和旱敏感谷子品种鲁谷1号为材料,设置盆栽试验,于出苗15 d时停止浇水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并于9 d后复水,研究不同抗旱性谷子品种叶片以及根系形态指标对干旱-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与CK相比,干旱胁迫导致两个谷子品种的根分枝数、根尖数和根体积显著减少;复水后,济谷16的根尖数显著增加(P<0.05),而鲁谷1号的根尖数进一步显著降低。济谷16的根分枝数在复水后的增加幅度大于鲁谷1号。(2)干旱胁迫下,两个品种叶片泡状细胞面积缩小,叶片厚度下降;复水后济谷16泡状细胞面积与CK相当,而鲁谷1号仍显著小于CK(P<0.05)。(3)干旱胁迫下济谷16下表皮气孔密度增加,上表皮气孔密度减小,且均与CK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上表皮气孔密度略有增加但仍低于CK,下表皮气孔密度降低至CK水平。干旱胁迫下鲁谷1号上、下表皮气孔密度较CK均显著下降(P<0.05);复水后,上表皮气孔密度继续降低,而下表皮气孔密度显著增加至略高于CK水平。干旱胁迫后济谷16上、下表皮气孔长度无显著变化,复水后较CK和干旱处理均显著增加;鲁谷1号上表皮气孔长度显著减小(P<0.05),复水后仍继续减小,但较干旱处理差异不显著;鲁谷1号下表皮气孔长度较CK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复水后继续增长,显著高于CK。综上所述,干旱胁迫后复水,抗旱品种济谷16通过根分枝数和根尖数的增加以及叶片泡状细胞面积、气孔密度快速恢复,使其表现出更强的形态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干旱胁迫 复水 根系形态特征 叶片解剖结构 气孔
下载PDF
基于形态的具身智能研究:历史回顾与前沿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华平 郭迪 +1 位作者 孙富春 张新钰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1154,共24页
具身智能强调智能受脑、身体与环境协同影响,更侧重关注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因此,在具身智能的研究中,智能体的物理形态与感知、学习、控制的关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具身智能综合吸收了机构学领域关于形态、结构,机器学习领... 具身智能强调智能受脑、身体与环境协同影响,更侧重关注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因此,在具身智能的研究中,智能体的物理形态与感知、学习、控制的关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具身智能综合吸收了机构学领域关于形态、结构,机器学习领域关于感知、学习,以及机器人领域关于行为、控制等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相对完整、独立并仍在蓬勃发展的学科分支.但是,目前尚无文献完整地梳理基于形态的具身智能研究进展.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重点围绕基于形态计算的行为生成、基于学习的形态控制,以及基于学习的形态优化这三方面总结重要的研究进展,凝炼相关的科学问题,并总结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为具身智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智能 形态智能 形态计算 形态控制 形态−控制协同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