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7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循环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形态变化及烤后质量
1
作者 杨楠 李俊营 +4 位作者 王明鑫 常栋 张富生 阴广宇 阎海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19-26,共8页
【目的】探明内循环烤房对烟叶形态变化及烤后质量的影响,为内循环烤房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开放式排湿烤房(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为对照,研究内循环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形态变化及烤后质量。【结果】内循环烤房冷凝水排... 【目的】探明内循环烤房对烟叶形态变化及烤后质量的影响,为内循环烤房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开放式排湿烤房(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为对照,研究内循环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形态变化及烤后质量。【结果】内循环烤房冷凝水排出速率,以42℃时最高和36℃时最低,分别为31.17 kg/h和7.5 kg/h,烘烤过程中的变黄期(36-40℃)、定色期(42-54℃)和干筋期(60℃)分别为19.1 kg/h、31.17 kg/h和11.9 kg/h。48℃末中部烟叶、54℃末中部和上部烟叶的纵向收缩率分别为9.46%、10.77%和10.58%,均大于相同温度点的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48℃末中部烟叶的横向收缩率为31.54%,大于相同温度点的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48℃末中部烟叶的横向卷曲度为57.28%,大于相同温度点的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内循环烤房烘烤烟叶的均价较热泵烤房提高4.22%,上等烟比例提高5.26%,中等烟和下等烟比例分别下降3.91%和2.15%;干烟耗电量减少0.1(kW·h)/kg。【结论】内循环烤房烘烤烟叶的综合效果优于开放式排湿烤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烤房 烘烤 烟叶形态变化 烤后烟叶 质量
下载PDF
珠江黄茅海河口地貌形态变化及其动力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严静 韦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0,共12页
黄茅海是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一个喇叭形溺谷河口湾。近几十年来在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河口的地貌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基于1972—2016年地形图和卫星遥感影像,对河口岸线和水下地形的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构建了三维... 黄茅海是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一个喇叭形溺谷河口湾。近几十年来在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河口的地貌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基于1972—2016年地形图和卫星遥感影像,对河口岸线和水下地形的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构建了三维水动力模型对河口动力对地貌形态变化的响应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土地围垦使得黄茅河口的口门和岸线急剧向海延伸,水域面积大面积减少。受此影响,河口的纳潮量减少了近19.61%,由1972年的11.13亿m^(3)减少为2016年的8.95亿m^(3)。河口的束窄和形态的变化也使得河口出现水位抬升、径流动力增强,潮差增加,涨潮历时缩短,落潮历时延长等变化。未来,随着河口的淤积充填,河口的潮汐动力将受到进一步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茅海河口 地貌形态变化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不同潮位的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形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单春芝 来庆广 +1 位作者 刘焱春 石锦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5,共7页
根据黄河三角洲2003-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推算影像成像时潮位数据,筛选高潮和低潮两组影像,解译两组影像瞬时水边界;分析黄河三角洲整体和局部变化、新生沙洲以及入海口位置、方向的变化范围;提出海岸带变化表征指标,用以表征黄河三角... 根据黄河三角洲2003-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推算影像成像时潮位数据,筛选高潮和低潮两组影像,解译两组影像瞬时水边界;分析黄河三角洲整体和局部变化、新生沙洲以及入海口位置、方向的变化范围;提出海岸带变化表征指标,用以表征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黄河三角洲海岸带一直处于淤积与侵蚀并存的状态,高潮时,淤积总面积66.39 km^(2),侵蚀总面积64.46 km^(2),8条断面中有5条断面呈淤积趋势,最大淤积距离10.30 km, 3条断面呈侵蚀趋势,最大侵蚀距离4.51 km;低潮时,淤积总面积90.36 km^(2),侵蚀总面积33.50 km^(2),5条断面呈淤积趋势,最大淤积距离9.62 km, 3条断面呈侵蚀趋势,最大侵蚀距离3.91 km;2013年入海口处出现小规模沙洲,2020年沙洲最大面积达19.57 km^(2);2007年入海口改道北向,2020年入海方向最大方位角为336°,入海口最大向西北偏移12.3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形态变化 瞬时水边界 遥感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SMILE术后屈光不正患者角膜形态变化临床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4期4173-4175,共3页
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SMILE)是当下临床治疗屈光不正患者最先进的一种激光手术方式,精确度及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且耗时较短,术后恢复快,因而得到较广泛应用。SMILE作为一种新兴手术治疗手段,需进一步分析其对患者术后角膜形态变化... 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SMILE)是当下临床治疗屈光不正患者最先进的一种激光手术方式,精确度及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且耗时较短,术后恢复快,因而得到较广泛应用。SMILE作为一种新兴手术治疗手段,需进一步分析其对患者术后角膜形态变化的影响,以检验其临床应用可靠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本文阐述了SMILE术治疗屈光不正的现状,分析角膜形态变化与生物力学的相关性,对SMILE术对屈光不正患者角膜形态变化的影响展开综述,希望能够为SMILE术治疗屈光不正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LE术 屈光不正 生物力学 角膜形态变化
下载PDF
好氧堆肥对牛粪中重金属锌形态变化的影响
5
作者 王振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第7期41-43,共3页
牛粪中的重金属锌经长期还田施用会在土壤中富集。本文探讨牛粪在好氧堆肥过程中重金属锌的总质量分数及不同形态的转化规律,为降低牛粪有机肥在还田利用过程中重金属锌的潜在危害性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如下:(1)好氧堆肥期间牛粪中重金... 牛粪中的重金属锌经长期还田施用会在土壤中富集。本文探讨牛粪在好氧堆肥过程中重金属锌的总质量分数及不同形态的转化规律,为降低牛粪有机肥在还田利用过程中重金属锌的潜在危害性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如下:(1)好氧堆肥期间牛粪中重金属Zn的总质量分数从153.98mg/kg上升至226.22 mg/kg,上升速率随堆肥时间逐渐下降。(2)可交换态重金属锌在初始牛粪中的分配率最高,从64.65%上升至76.05%后降至38.23%,还原态和氧化态重金属锌的分配率均随着堆肥时间的推进先下降后上升,残渣态分配率受好氧堆肥的影响不大。(3)重金属锌的形态变化在好氧堆肥前中期分配率的变化更明显,好氧堆肥结束后,可交换态重金属锌的分配率降低了24.42个百分点,氧化态重金属Zn的分配率上降了20.41个百分点,好氧堆肥有效降低了牛粪中重金属锌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形态变化
下载PDF
混煤燃烧过程中矿物质的形态变化及相变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泉海 邱建荣 +2 位作者 李帆 刘迎晖 郑楚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40-843,共4页
In this paper,the ash f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 behavior of individual coal ash and a series of two-component blendsd ashes are studied.The samples are heated progressively from(IT)at 100?℃intervals in reduc... In this paper,the ash f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 behavior of individual coal ash and a series of two-component blendsd ashes are studied.The samples are heated progressively from(IT)at 100?℃intervals in reducing atmosphere.Mineral composition and type at each temperature interval a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analysis.For different coal ashes,the main mineral matter at 800?℃is quartz,anhydrite and hematite,calcite and feldspar.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oxidation,thermal decomposition,transformation and reaction occur between the components.It can be seen that quartz,anhydrite decrease and anorthite,gehlenite increase.At about 1200?℃,all of mineral diminish and a glass phase is formed.Some combinations of mineral in component coal produce low-melting eutectic composition at a high temperature and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causing the non-arithmetic average of softening temperature of blends a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质 形态变化 相变 混煤 燃烧 结渣机理
下载PDF
锑在水中的形态变化及除锑技术现状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双双 戴友芝 +2 位作者 罗春香 李芳郴 史雷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介绍了锑在水中的形态变化方式,如由固态锑到离子态锑的转变、锑离子的水解、锑的生物甲基化等,阐述了含锑废水的处理技术如吸附法、沉淀法、中和法等的优缺点,并指出高效、环保、廉价除锑吸附剂的开发和对锑甲基化转化过程的探讨是今... 介绍了锑在水中的形态变化方式,如由固态锑到离子态锑的转变、锑离子的水解、锑的生物甲基化等,阐述了含锑废水的处理技术如吸附法、沉淀法、中和法等的优缺点,并指出高效、环保、廉价除锑吸附剂的开发和对锑甲基化转化过程的探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变化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棕色田鼠消化道形态变化与能量需求的关系 被引量:35
8
作者 徐金会 安书成 邰发道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9,共8页
为研究能量代谢与消化道形态结构变化及其某些生活史特征之间的关系 ,采用食物平衡法、耗氧量测定、形态测量和组织学方法 ,分别测定了雄性、非繁殖雌性及哺乳雌性棕色田鼠 (Mirotusmandarinus)的摄食量、每日消化能、静止代谢率和胃肠... 为研究能量代谢与消化道形态结构变化及其某些生活史特征之间的关系 ,采用食物平衡法、耗氧量测定、形态测量和组织学方法 ,分别测定了雄性、非繁殖雌性及哺乳雌性棕色田鼠 (Mirotusmandarinus)的摄食量、每日消化能、静止代谢率和胃肠器官长度、重量以及肠道各段管径和黏膜厚度。结果表明 :哺乳雌鼠摄食量、每日消化能、静止代谢率高于非繁殖雌鼠和雄鼠 ,且消化道各器官有最大的重量、管径和黏膜厚度。由此可见 ,哺乳雌鼠能量需求增加 ,促使消化道形态结构进行一些有益的调节。棕色田鼠在哺乳期代谢率增加时 ,仅有消化道器官重量、黏膜厚度及小肠管径的明显变化 ,这可能与其哺乳期较长 ,胎仔数较少 ,生后生长缓慢等生活史特征有关。同时也说明在未受到十分严峻的能量胁迫的情况下 ,动物并不需付出昂贵的代价去增加消化器官的长度 [动物学报 49(1) :32~ 39,2 0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消化道 形态变化 能量需求 生活史特征
下载PDF
氮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王艳 米国华 张福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9-71,共3页
选用对N反应有典型差异的玉米自交系“478”、“CA170”研究其根系生长和形态对N水平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玉米地上部生物量随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2个N水平下“478”均高于“CA170”。低N水平下“478”根系生物量... 选用对N反应有典型差异的玉米自交系“478”、“CA170”研究其根系生长和形态对N水平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玉米地上部生物量随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2个N水平下“478”均高于“CA170”。低N水平下“478”根系生物量显著大于“CA170”,高N水平下二者根系干物质量的基因型差异减小。低N有利于根系纵向伸长,表现为总根长、平均根长显著增加,且“478”总根长、平均根长及侧根密度均大于“CA170”,但生长初期(7d)时这种基因型变化差异并不显著。高N有利于根系横向伸展,表现为1级侧根密度的增加,而平均根长缩短,2个基因型平均根长无显著差异。在N素胁迫下“478”较大的根系优势有利于其高效吸收N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根系形态变化 氮素 氮效率
下载PDF
岱海湖泊岸线形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红娟 姜加虎 李新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4-677,共4页
湖泊的岸线特征是表征湖泊形态特征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分形理论对岱海湖泊的湖岸线形态变化进行研究,计算了湖泊岸线发育系数和湖泊岸线分维数。探讨了这两个标度的关系,并用来表征湖泊形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单一标度不能完整地表... 湖泊的岸线特征是表征湖泊形态特征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分形理论对岱海湖泊的湖岸线形态变化进行研究,计算了湖泊岸线发育系数和湖泊岸线分维数。探讨了这两个标度的关系,并用来表征湖泊形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单一标度不能完整地表征湖泊的形态变化情况,还需要作长序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海 湖泊岸线 形态变化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改进景观扩张指数苏锡常地区城镇扩展空间形态变化 被引量:24
11
作者 钱敏 濮励杰 张晶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4-321,共8页
针对目前景观扩张指数计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计算景观扩张指数的方法用于动态分析城镇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将景观格局的3种增长模式:填充式、边缘式和飞地式分别表示为3种拓扑关系:包含、相交及相离关系,通过判断新增城镇建设... 针对目前景观扩张指数计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计算景观扩张指数的方法用于动态分析城镇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将景观格局的3种增长模式:填充式、边缘式和飞地式分别表示为3种拓扑关系:包含、相交及相离关系,通过判断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斑块之间的拓扑天系计算景观格局扩张的各项指数,据此对苏锡常地区1985-2008年各阶段城镇扩展空间形态变化进行分析。从总体景观扩张模式的变化来看,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增长方式以边缘式的紧凑增长为主;从增长形态的空间位置来看,各市市区和各镇行政中心的增长形态基小可以归纳为以边缘式增长为主的紧凑增长形态,普通城镇则可能是紧凑增长形态或者蔓延增长形态。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景观扩张指数方法能够动态的反映苏锡常地区城镇用地空间格局形态变化过程。进一步计算反映城镇用地分形特征的盒子维数作对比分析,从计算结果来看,随着时间推移苏锡常地区城镇用地分维数值逐渐增加,从1985年的1.220增加到2008年的1.504,但增长幅度小大,说明城镇空间格局始终处于集中和均衡之间;而景观扩张指数计算结果反映,从1995年飞地式增长模式的数量和分布开始增加之后,给城镇发展的卡导的紧凑模式带来了扰动,这种扩散式的增长导致各城镇扩张的结果在空间形态上出现与总体趋势分异的现象。新建设用地的增长点引起了城镇空间结构的变化,这种发展增加了城镇空间形态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这个结果可以作为前述盒子维数计算结果的补充,说明景观扩张指数可以解释分形这种形态结果的空间变化过程;并且通过计算景观扩张指数,决策者可以了解城镇扩展守间形态的变化趋势,从而从宏观上控制城镇的无序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扩张指数 拓扑关系 空间形态变化 盒子维数 苏锡常地区
原文传递
莪术油注射液致人卵巢癌SKOV_3细胞胀亡形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美春 方刚 +3 位作者 张奕梅 钟振国 龚享文 汤红丽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的药物浓度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卵巢癌SKOV3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下可见莪术油低浓度组部分细胞体积开始变大,细胞胞浆... 目的研究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的药物浓度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卵巢癌SKOV3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下可见莪术油低浓度组部分细胞体积开始变大,细胞胞浆空泡化,胞浆内出现致密颗粒,细胞核开始变形。细胞胞浆出现大面积的空泡,细胞核变形明显,细胞质出现颗粒脱落,出现细胞质空泡,核内染色质分散。高浓度组细胞肿胀,胞浆减少,核浆比例增加,细胞质大量颗粒脱落,细胞质空泡明显,有胞膜崩解、细胞核溶解;电镜下可见卵巢癌SKOV3细胞胀亡,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莪术油注射液诱导SKOV3细胞胀亡是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注射液 人卵巢癌SKOV3细胞 形态变化 胀亡
下载PDF
高空西风急流东西向形态变化对梅雨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杜银 张耀存 谢志清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6-576,共11页
利用40年的NCEP/NCAR再分析候平均资料和同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日降水资料,使用合成方法分析了梅雨期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的东西位置和形态变化特征,探讨了高空西风急流对梅雨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梅雨期东亚大陆上空... 利用40年的NCEP/NCAR再分析候平均资料和同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日降水资料,使用合成方法分析了梅雨期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的东西位置和形态变化特征,探讨了高空西风急流对梅雨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梅雨期东亚大陆上空西风急流强度减弱且持续维持、西太平洋上空西风急流核分裂减弱直至出梅后消失,这是梅雨期200hPa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东西向位置变化的主要特征。梅雨期,200hPa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呈现东西向位置变化和海陆分布形态差异,西风急流中心东西向位置变化对梅雨起讫有着较好的指示意义。梅雨期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东西形态分布差异不仅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空间集中区的位置而且还影响到降水中心强度。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东亚西风急流主体位于西太平洋上空时,在长江下游地区形成高低空急流耦合的环流形势,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加上充足的水汽条件供应,有利于在长江下游形成集中的强降水区域。当高空西风急流位于东亚大陆上空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低空急流无耦合形势存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没有强的集中降水区域。因此,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东西向形态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低空环流结构、地面集中降水区域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西风急流 东西位置和形态变化 降水空间分布 梅雨
下载PDF
β晶型聚丙烯塑性形变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22
14
作者 沈静姝 任宏燕 +1 位作者 况勋 史观一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49-752,共4页
β晶型聚丙烯塑性形变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沈静姝,任宏燕,况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史观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上海,200032)关键词β晶型聚丙烯,塑性形变,形态全同立构聚丙... β晶型聚丙烯塑性形变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沈静姝,任宏燕,况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史观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上海,200032)关键词β晶型聚丙烯,塑性形变,形态全同立构聚丙烯的分子链都是3;螺旋链,但其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塑性形变 形态变化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稀土在土柱中的迁移和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宇峰 张雪英 +2 位作者 王晓军 徐炎华 王晓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5-429,共5页
采用人工土柱淋溶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对短期污染和长期污染土柱中稀土元素迁移和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雨淋溶下,长期污染土柱中的稀土元素较短期污染土柱更容易向下迁移;红壤表层中稀土元素的生物有效态增加;在短期污染... 采用人工土柱淋溶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对短期污染和长期污染土柱中稀土元素迁移和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雨淋溶下,长期污染土柱中的稀土元素较短期污染土柱更容易向下迁移;红壤表层中稀土元素的生物有效态增加;在短期污染土柱的表层,稀土元素有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在长期污染土柱中,稀土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稀土 土柱 迁移规律 形态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体外诱导日本蟳精子顶体反应的形态变化与诱导条件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星鸿 阎斌伦 +4 位作者 徐加涛 徐国成 邵营泽 吴建新 戴钧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1-1828,共8页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日本蟳精子顶体反应过程的形态变化,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了体外诱导精子顶体反应的最佳诱导条件,并对比了离子载体A23187与卵水的诱导效果以及取自雄蟹贮精囊的精子顶体反应诱导情况。日本蟳精子的顶体反应过程可...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日本蟳精子顶体反应过程的形态变化,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了体外诱导精子顶体反应的最佳诱导条件,并对比了离子载体A23187与卵水的诱导效果以及取自雄蟹贮精囊的精子顶体反应诱导情况。日本蟳精子的顶体反应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第Ⅰ阶段为头帽隆起;第Ⅱ阶段为头帽破裂,顶体囊外翻,辐射臂收缩;第Ⅲ阶段为穿孔器前伸,顶体颗粒聚集于顶体管后段;第Ⅳ阶段为穿孔器断裂,顶体囊外层脱落,顶体丝形成,顶体颗粒向外释放,核体积缩小。取自雌蟹纳精囊的精子,在pH为8.0、CaCl2浓度为0.30%的人工海水中,用离子载体A23187(60μg/mL)诱导50min,可以得到最大的精子顶体反应率(80.41%),而经卵水诱导得到的顶体反应率为73.87%。用所得出的最佳诱导条件对取自雄蟹贮精囊的精子进行处理,可得到64.37%的顶体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蟳 精子 顶体反应 形态变化 诱导条件
下载PDF
不同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下黑土中Zn含量及形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子仪 吴景贵 +1 位作者 冯娜娜 陈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28-1735,共8页
通过培养实验并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不同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作用下黑土中Zn含量及形态在3年内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增加了土壤中Zn总量和土壤各形态Zn含量,其中猪粪与化肥配施处理Zn总量为单施... 通过培养实验并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不同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作用下黑土中Zn含量及形态在3年内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增加了土壤中Zn总量和土壤各形态Zn含量,其中猪粪与化肥配施处理Zn总量为单施化肥处理的1.69倍,各形态Zn含量平均增幅达238.9%;不同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还导致了Zn由生物有效性低的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向生物有效性高的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转化,转化程度依次为猪粪与化肥配施>鸡粪与化肥配施>牛粪与化肥配施、单施化肥。在对影响Zn形态转化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时发现:不论施肥与否,土壤中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Zn均与pH值、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可氧化态和残渣态Zn与pH值、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不同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使得土壤中残渣态Zn与pH值间正相关性增强,而对各形态Zn与有机质含量间相关性影响不大。本研究条件下,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造成了Zn在土壤中积累,提高了Zn的生物有效性,因而增加了土壤Zn污染风险;而不同粪肥间以猪粪与化肥配施对Zn污染影响最为显著,牛粪与化肥配施则与单施化肥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肥 ZN 形态变化 黑土
下载PDF
农用稀土在土壤中形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庞欣 邢晓燕 +1 位作者 王东红 彭安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9-321,共3页
利用随机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的稀土微肥后,对土壤中B1、B2和残渣态稀土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及是否改变小麦籽粒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即便是目前稀土施用量的100倍也不会提高土壤中生物有效性较高的B1、B2态稀土的含... 利用随机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的稀土微肥后,对土壤中B1、B2和残渣态稀土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及是否改变小麦籽粒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即便是目前稀土施用量的100倍也不会提高土壤中生物有效性较高的B1、B2态稀土的含量。但对表层土壤中残渣态稀土的含量有一定的增加作用。试验未检测到各处理对小麦籽粒中稀土的含量有显著性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形态 稀土含量 小麦籽粒 土壤监测 形态变化
原文传递
流感病毒裂解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颜淑芹 刘建华 +6 位作者 舒适 王敏文 王志刚 赵晓青 张玉辉 袁延宝 盛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3-814,共2页
目的 研究流感病毒在裂解剂作用下不同时间的形态变化及对病毒亚单位结构形态上的影响 ,掌握流感病毒在裂解剂作用下的裂解规律。方法 将纯化后的流感病毒抗原按 0 5 %~ 0 6 %比例加入裂解剂TritonN 10 1,分别在 0 5 ,1,2 ,3,3 5 ... 目的 研究流感病毒在裂解剂作用下不同时间的形态变化及对病毒亚单位结构形态上的影响 ,掌握流感病毒在裂解剂作用下的裂解规律。方法 将纯化后的流感病毒抗原按 0 5 %~ 0 6 %比例加入裂解剂TritonN 10 1,分别在 0 5 ,1,2 ,3,3 5 ,4 ,5 ,6h取样 ,用有膜电镜载网粘取样品 ,用 2 %磷钨酸 (PTA)负染 ,电镜下观察。结果 流感病毒裂解可大致分为基质蛋白 (Mprotein ,MP)包膜膨胀阶段 ,神经胺酸酶 (NeuraminidaseNA)、血凝素 (Hemagglu tininHA)、脂质双层 (LipidbilayerLB)脱落阶段 ,基质蛋白包膜破裂核衣壳 (NucleocapsidNP)溢出阶段、基质蛋白溶解阶段。结论 采用震荡措施可使病毒间裂解进程趋于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裂解 形态变化
下载PDF
巢湖蓝藻衰亡过程中颜色及形态变化的室内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孟泽婧 李玉成 +1 位作者 吴涓 王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348-10352,共5页
[目的]研究蓝藻在巢湖湖湾处经过好氧、厌氧处理的衰亡降解过程。[方法]首先将蓝藻进行7d自然水解,然后向其中加入3种好氧微生物和2种厌氧微生物,进行蓝藻微生物降解,分析整个过程中蓝藻的颜色、形态及荧光变化,并与自然条件下蓝藻的衰... [目的]研究蓝藻在巢湖湖湾处经过好氧、厌氧处理的衰亡降解过程。[方法]首先将蓝藻进行7d自然水解,然后向其中加入3种好氧微生物和2种厌氧微生物,进行蓝藻微生物降解,分析整个过程中蓝藻的颜色、形态及荧光变化,并与自然条件下蓝藻的衰亡过程进行对比。[结果]新鲜蓝藻呈绿色,衰亡5d后变为黄绿色,衰亡22d后变为浅黄色,衰亡50d后变为白色;新鲜蓝藻内的藻蛋白含量最高,经过108d的微生物处理,藻蛋白可基本被降解;蓝藻衰亡的第3天,色素释放量最大。[结论]为巢湖蓝藻应急打捞及资源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颜色 形态变化 巢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