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花果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宛晓春 李平 +1 位作者 丁霄霖 陶文沂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40-442,共3页
根据正交试验得出无花果曲霉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用1%的混合酶液(0.5%纤维素酶+0.25%蜗牛酶+0.25%溶菌酶)作用无花果曲霉菌体细胞,原生质体产量达3.2×107个·ml-1,渗透压稳定剂为0.6... 根据正交试验得出无花果曲霉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用1%的混合酶液(0.5%纤维素酶+0.25%蜗牛酶+0.25%溶菌酶)作用无花果曲霉菌体细胞,原生质体产量达3.2×107个·ml-1,渗透压稳定剂为0.6mol·L-1KCl于0.2mol·L-1PO3+4(pH5.8)中,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分别为3.0h、30℃.比较不同酶解时间、再生稳定剂和碳源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可确定最佳再生条件,再生率达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曲霉 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涂永勤 肖崇刚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18-19,17,共3页
研究了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及时间、制备液的pH值、渗透压稳定剂对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TO-8-24-2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TO-8-24-2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以SMM pH7.5作酶解缓冲液,溶菌酶浓度为0.15mg/mL,... 研究了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及时间、制备液的pH值、渗透压稳定剂对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TO-8-24-2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TO-8-24-2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以SMM pH7.5作酶解缓冲液,溶菌酶浓度为0.15mg/mL,在37℃下,酶解45分钟。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1.7%,再生率为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形成与再生 蜡质芽孢杆菌
下载PDF
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平 张强 +2 位作者 宛晓春 陶文沂 丁霄霖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36,共4页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酶系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对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确定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获得高产原生质体,其浓度可达3.0×106个/mL,再生率达25%以上。并于欧林巴斯相差...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酶系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对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确定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获得高产原生质体,其浓度可达3.0×106个/mL,再生率达25%以上。并于欧林巴斯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了黑曲霉原生质体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正交设计
下载PDF
酿酒酵母RasseⅫ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 被引量:13
4
作者 甘志波 赵学慧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2-16,11,共6页
研究了菌龄、酶系统、脱壁促进剂、渗透压稳定剂对酿酒酵母RasseⅦ(SaccharonmycescerevisiaeRaceⅫ)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数生长早期的菌体最适于制备原生质体;酶浓度是影响原... 研究了菌龄、酶系统、脱壁促进剂、渗透压稳定剂对酿酒酵母RasseⅦ(SaccharonmycescerevisiaeRaceⅫ)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数生长早期的菌体最适于制备原生质体;酶浓度是影响原生质体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为时间,再次是温度;而就再生率而言,温度则是决定因子,酶浓度为第二,时间则几乎不起作用;脱壁促进剂能够加速细胞壁的溶解,尤以巯基乙醇效果较好,然而也有降低再生率之弊,综合考虑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情况,本研究中以选用2%的酶浓度30℃下酶解1-1.5h于17%蔗糖高渗培养基上再生为获得RasseⅫ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K氏酵母与糖化酵母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条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华山 余响华 李亚芳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9-31,共3页
对影响K氏酵母及糖化酵母形成与再生的因素菌龄、酶浓度、温度、酶解时间、预处理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及渗透压稳定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菌龄为14~16h,0.1%β-巯基乙醇作用10min;在30℃下,2.0%的蜗... 对影响K氏酵母及糖化酵母形成与再生的因素菌龄、酶浓度、温度、酶解时间、预处理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及渗透压稳定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菌龄为14~16h,0.1%β-巯基乙醇作用10min;在30℃下,2.0%的蜗牛酶对K氏酵母酶解1.5h,对糖化酵母酶解1.0h;配制酶解液时渗透压稳定剂采用0.8MKCl,在稀释及配制再生培养基时则采用0.53M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氏酵母 糖化酵母 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产酯酵母和耐高温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尚玲 刘源才 +2 位作者 郭圣祥 李锐利 陈茂彬 《酿酒》 CAS 2011年第2期44-46,共3页
选取脱壁预处理时间、蜗牛酶浓度、酶解时间三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来研究产酯酵母和耐高温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产酯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佳条件为:预处理20min、1%蜗牛酶酶解30min;耐高温酵母为:预处理1... 选取脱壁预处理时间、蜗牛酶浓度、酶解时间三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来研究产酯酵母和耐高温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产酯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佳条件为:预处理20min、1%蜗牛酶酶解30min;耐高温酵母为:预处理10min,1.5%蜗牛酶酶解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酯酵母 耐高温酵母 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假丝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3-45,共3页
本文研究了菌龄、酶系统、脱壁促进剂、渗透压稳定剂对假丝酵母Y002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综合考虑形成率与再生率后,选用对数生长中期的菌体于1%蜗牛酶、35℃下作用60分钟制备原生质体,并于以17%蔗糖作渗透压稳定剂的再生培... 本文研究了菌龄、酶系统、脱壁促进剂、渗透压稳定剂对假丝酵母Y002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综合考虑形成率与再生率后,选用对数生长中期的菌体于1%蜗牛酶、35℃下作用60分钟制备原生质体,并于以17%蔗糖作渗透压稳定剂的再生培养基中再生效果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 原生质体 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与糖化酵母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华山 余响华 李亚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7-29,共3页
对影响酿酒酵母及糖化酵母形成与再生的因素——菌龄、酶浓度、温度、酶解时间、预处理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及渗透压稳定剂的选择做了初步的研究,确定了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菌龄为13~15h,0.1%β-巯基乙醇作用10min;在3... 对影响酿酒酵母及糖化酵母形成与再生的因素——菌龄、酶浓度、温度、酶解时间、预处理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及渗透压稳定剂的选择做了初步的研究,确定了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菌龄为13~15h,0.1%β-巯基乙醇作用10min;在30℃下,2.0%的蜗牛酶酿酒酵母、糖化酵母酶解1.0h;配制酶解液时渗透压稳定剂采用0.8mol/LKCl,而在稀释及配制再生培养基时则采用0.53mol/L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糖化酵母 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钝齿棒杆菌AS1.998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波 李宗伟 +2 位作者 丁晓兵 闫世梁 秦广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58,共4页
研究了影响L-异亮氨酸(L-Isoleucine)产生菌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AS1.998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菌体培养至对数生长期,0.8 U/mL青霉素G处理3 h后,1.0mg/mL的蛋清溶菌酶37℃,150 r/min酶解15 h,原生... 研究了影响L-异亮氨酸(L-Isoleucine)产生菌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AS1.998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菌体培养至对数生长期,0.8 U/mL青霉素G处理3 h后,1.0mg/mL的蛋清溶菌酶37℃,150 r/min酶解15 h,原生质体形成率可达98.0%以上,在含8.5%蔗糖的再生完全培养基上,再生率可达20.0%~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齿棒杆菌AS1.998 原生质体 形成与再生 L-异亮氨酸
下载PDF
红曲霉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其遗传转化系统 被引量:37
10
作者 周礼红 李国琴 +1 位作者 王正祥 诸葛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3-428,共6页
原生质体是研究和建立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建立原生质体介导的红曲霉遗传转化系统,考察了各种细胞壁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红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将红曲霉分生孢子在铺有玻璃纸的平板上30℃培养30~40h收获... 原生质体是研究和建立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建立原生质体介导的红曲霉遗传转化系统,考察了各种细胞壁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红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将红曲霉分生孢子在铺有玻璃纸的平板上30℃培养30~40h收获的菌丝体最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形成和释放。红曲霉菌丝体形成和释放原生质体最适裂解酶和酶解时间分别为:0.3%lysingenzyme、0.1%cellulase和1%snailase的酶组合,30℃作用2.5h;最适渗透压稳定剂是:1mol/LMgSO4。最适合原生质体再生的培养基为含0.6mol/L蔗糖的CM培养基。原生质体液涂布单层再生培养基的方法,再生率最高,菌株M34和N18分别为8.5%和36.4%。在PEG和CaCl2存在下,以潮霉素B为抗生素选择标记,用质粒pBC Hygro和pNL1共转化菌株M34原生质体,每微克DNA可获得100个稳定转化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原生质体 形成与再生 遗传转化系统
下载PDF
酿酒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包伟霞 王静洁 +2 位作者 王晓斐 陈由强 许旭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2-44,共3页
研究了菌龄、酶浓度、渗透压稳定剂及酶解时间等因素对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酿酒酵母菌龄9h,采... 研究了菌龄、酶浓度、渗透压稳定剂及酶解时间等因素对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酿酒酵母菌龄9h,采用1.5%蜗牛酶+0.5%纤维素酶,30℃酶解70min;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龄8h,采用1.0%蜗牛酶+0.5%纤维素酶,30℃酶解时间50min;配制酶液时渗透压稳定剂采用4%氯化钠高渗缓冲液,在稀释和配制再生培养基时则采用15%的蔗糖高渗缓冲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白腐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玲 叶博 刘长江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1-44,共4页
对影响白腐真菌(5.776)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比较分析和正交实验得到最适合的白腐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 对影响白腐真菌(5.776)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比较分析和正交实验得到最适合的白腐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当菌龄为58h,采用1%纤维素酶和1%蜗牛酶(2:1)混合液,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180min,用0.7mol/L氯化钠作渗透压稳压剂,白腐真菌(5.776)原生质体的形成数和再生率均比优化前大为提高,原生质体形成量为8.36×105个/mL,原生质体再生率为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蛹虫草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礼红 罗丽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21-1624,共4页
为了建立原生质体介导的蛹虫草遗传转化系统,考察了各种细胞壁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蛹虫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蛹虫草菌丝体形成和释放原生质体最适裂解酶和酶解时间分别为:1%Cellulase,30℃作用2 h;最适渗透压稳定剂是0.8 m... 为了建立原生质体介导的蛹虫草遗传转化系统,考察了各种细胞壁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蛹虫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蛹虫草菌丝体形成和释放原生质体最适裂解酶和酶解时间分别为:1%Cellulase,30℃作用2 h;最适渗透压稳定剂是0.8 mol·L-1MgSO4;最适合原生质体再生的培养基为含0.6 mol·L-1蔗糖的PDA培养基。原生质体液涂布双层再生培养基的方法再生率最高,为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原生质体 裂解酶 渗透压稳定剂 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不同亚型的真皮成纤维细胞在皮肤再生发育与稳态维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Tan Pohching 周双白 李青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49-51,共3页
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分为两种不同的亚型,即真皮浅层的乳头状成纤维细胞(Papillary Fibroblasts,Fp)与真皮深层的网状成纤维细胞(Reticular Fibroblasts,Fr),在细胞功能、分化潜能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在创伤愈合、毛囊形成与再生以及皮... 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分为两种不同的亚型,即真皮浅层的乳头状成纤维细胞(Papillary Fibroblasts,Fp)与真皮深层的网状成纤维细胞(Reticular Fibroblasts,Fr),在细胞功能、分化潜能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在创伤愈合、毛囊形成与再生以及皮肤老化中的作用亦有不同。本文对两种细胞的形态、功能、来源、分化及特异性表达等方面的不同,以及两者在皮肤再生与稳态维持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成纤维细胞 网状成纤维细胞 创面愈合 皮肤老化 毛囊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里氏木霉DWC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傅力 丁友昉 +1 位作者 王得培 朱正兰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52-55,共4页
对影响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DWC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 ,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菌龄为 1 0h ,采用 2 %纤维素酶和 2 %蜗牛酶混合液 ,酶解温度 30... 对影响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DWC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 ,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菌龄为 1 0h ,采用 2 %纤维素酶和 2 %蜗牛酶混合液 ,酶解温度 30℃ ,酶解时间 90min ,用 0 .6mol·L- 1 蔗糖作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 ,原生质体的形成数为60万个·L- 1 ,原生质体再生率为 1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里氏木霉40359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晓烜 李景富 王傲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112,共5页
对影响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40359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菌龄为12 h,采用2%纤维素酶和2%蜗牛酶混合液,酶解温度30℃,酶解... 对影响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40359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菌龄为12 h,采用2%纤维素酶和2%蜗牛酶混合液,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 h,用0.6 mol.L-1蔗糖作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原生质体的形成数为6.14×105个.mL-1,原生质体再生率为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