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皮裕琍 张晶 +2 位作者 唐维强 周昀 董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探讨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nic optic neuropathy,PION)患者颈动脉及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14例19眼PION患者,检测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影像学... 目的:探讨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nic optic neuropathy,PION)患者颈动脉及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14例19眼PION患者,检测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影像学特征、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ies,PCAs)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患者未受累一侧眼进行比较。结果:14例PION患者中12例(86%)表现为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粗糙、增厚,9例(64%)探查到血管壁斑块回声,硬斑5例,混合斑5例,软斑3例;PCAs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sy stolic velocity,PSV)为27.60±16.7cm/s,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为0.84±0.038,与对照眼比较PSV无显著降低,RI明显增高(t=2.116,P<0.05);CRA的PSV为11.51±3.47cm/s,RI为0.75±0.036,与对照眼比较PSV无差异,RI增高非常明显(t=2.862,P<0.01)。结论:PION的发生主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系统血流变化有关,CDFI对明确PION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颈动脉 血流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下载PDF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足部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智斌 罗启云 +2 位作者 武雅婷 李津宁 姚明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足部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中术前血管探测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拟行足背-跖背动脉皮瓣或足底内侧动脉皮瓣转移修复足部...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足部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中术前血管探测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拟行足背-跖背动脉皮瓣或足底内侧动脉皮瓣转移修复足部创面患者12例(18个部位),用CDFI探测确认拟切取皮瓣利用的轴心血管及其分支,测量血管的内径、走行、分布及血管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以评价血管的质量,并在体表定位标记并设计皮瓣,术中观察皮瓣供血血管情况并与术前CDFI探测血管情况进行比较,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并随访评估手术部位外观及功能。结果本组12例患者(18个部位)术前均行CDFI探测、定位、测量评估皮瓣供血血管,各皮瓣轴心动脉起始处血管内径0.3~1.5 mm,管径光滑,未见血栓形成,无血管缺如,PSV为23.8~98.2 cm·s-1,手术中观察与超声定位的血管符合率高度一致;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3月~2年,患者均满意,功能恢复,行走无困难,无严重瘢痕挛缩,未继发慢性溃疡,痛温觉恢复。结论术前应用CDFI可对足部穿支皮瓣轴心血管进行准确详细的定位,评估血管质量,能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提高了术后皮瓣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穿支皮瓣 轴心血管 供区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检测评价脑供血动脉血流参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秀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供血动脉血流参数的检测评价及相关临床作用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2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颈...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供血动脉血流参数的检测评价及相关临床作用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2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参数及脑血流灌注量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颈内动脉RI和椎动脉RI与t CBFV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颈内动脉血流参数EDV、RI和椎动脉血流参数PSV、RI均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患者颈内动脉RI和椎动脉RI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脑血流灌注量中a CBFV、pCBFV及t CBFV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tCBFV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用Pearson检验相关性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颈内动脉RI(r=-0.358,P<0.001)、椎动脉RI(r=-0.472,P<0.001)与tCBFV呈负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可以准确的检测评估患者脑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评价 血流参数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评价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章江川 吴丽琴 周荣生 《当代医学》 2019年第36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评价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行自体血管静脉内瘘成形术(AVF)后维持血液透析的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评价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行自体血管静脉内瘘成形术(AVF)后维持血液透析的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了解动静脉瘘一般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RAD、CVD及RVF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脉内瘘各部位血管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共发生动静脉瘘狭窄7例(11.67%),其超声表现为吻合口或血管内径明显缩小,且血流充盈较差。结论通过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可实现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结构功能的有效监测,且有助于评估动静脉内瘘狭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血管静脉内瘘成形术 动静脉内瘘功能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析
5
作者 于玫 霍虹 《中国医学装备》 2009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和无脑卒中病史者进行对照观察。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颈动脉狭窄程度小于49%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狭窄程度大于50%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和无脑卒中病史者进行对照观察。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颈动脉狭窄程度小于49%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狭窄程度大于50%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是对照组的4.3倍。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越大,发生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颈动脉粥样硬化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6
作者 纪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1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为这些患者分别使用二维超声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然后观察为这些患者使用二维超声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不同位置粥样硬化的结果。结果:与使用二维超声技术相比,为这些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二维超声技术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定量评估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患者心腔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柯亮亮 《医疗装备》 2024年第5期99-101,108,共4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患者心腔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73例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年龄及性别比例类似的75名健康志愿者作...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患者心腔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73例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年龄及性别比例类似的7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超声及VFM检查。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及VFM血流动力学指标[应变率(SR)、向量速度(V)、能量损耗(EL)],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EVF)与各节段VFM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性。结果试验组LEVF小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收缩期EL-B、EL-M、EL-A、V-B、V-M、V-A、SR-B、SR-M、SR-A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EL、V水平在各节段均表现为B>M>A的趋势;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试验组V-A、EL-A与LEVF呈正相关(P<0.05),与SR-B、SR-M、SR-A呈负相关(P<0.05),与EL-B、EL-M、V-B、V-M不相关(P>0.05)。结论使用VFM可有效定量评估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患者心腔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向量成像技术 心肌梗死 室壁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方丽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5期1690-1691,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00例健...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00例健康对象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根据颈内动脉直径狭窄率是否大于50%分为轻度颈内动脉狭窄组和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组,分别观察舒张期末流速(Vd)、血管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Vs)情况。结果轻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颈内动脉Vd、RI及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Vs、Vd、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可以及时反映患者颈内动脉狭窄情况,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评价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 颈内动脉狭窄 视网膜中央动脉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BI-RADS 4a类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的价值
9
作者 周伟 党飞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6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a类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的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249例患者(包括BI-RADS 4a类乳腺纤维腺瘤98例...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a类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的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249例患者(包括BI-RADS 4a类乳腺纤维腺瘤98例,乳腺癌151例)的超声征象,评估超声定性参数对BI-RADS 4a类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BI-RADS 4a类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及病灶大小、最大径、纵横比、形态、边缘、包膜、后方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血流信号分级及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 4a类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患者的病灶方位、回声及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超声特征中边缘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99(95%CI 0.843~0.962),其次为CDFI血流信号分级、年龄,分别为0.861(95%CI 0.794~0.929)、0.783(95%CI 0.698~0.867),三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5.8%、90.3%,86.1%,特异度分别为71.4%、32.7%、57.1%。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鉴别诊断BI-RADS 4a类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提供了重要信息,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癌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阻力指数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下载PDF
应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技术指导抢救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护理配合
10
作者 何智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抢救成功的护理配合。方法分析 1 3例 1 4只眼患者经血管扩张剂的使用 ,迅速改善眼部缺氧环境、消除局部水肿 ,紧急溶栓治疗后对部分急性期患者治疗不同时期眼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急...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抢救成功的护理配合。方法分析 1 3例 1 4只眼患者经血管扩张剂的使用 ,迅速改善眼部缺氧环境、消除局部水肿 ,紧急溶栓治疗后对部分急性期患者治疗不同时期眼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急性期 48h内能得到及时诊治 ,血流动力学参数可恢复正常或略偏低 ,视力由发病无光感提高到 0 .1~ 0 .8。结论及时正确地诊断 ,紧急地抢救配合 ,准确地执行溶栓治疗 ,正确的眼球按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抢救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护理配合 溶栓疗法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经验总结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利霞 吕慧 《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第12期1260-1261,共2页
随着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的应用,超声诊断甲状腺疾患已作为常规检查。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0例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情况进行研究,以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 随着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的应用,超声诊断甲状腺疾患已作为常规检查。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0例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情况进行研究,以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结节 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诊断经验 超声诊断价值 结节性甲状腺肿 亚急性甲状腺炎 高频超声
下载PDF
超声微泡造影剂对改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肌皮穿支血管灵敏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海 王金萍 刘倩芸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1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微泡造影剂增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CDFI)对改善肌皮穿支血管显示灵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手外科及创伤骨科收治的拟行穿支皮瓣移植患者,共26例,A组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进行体... 目的:探究超声微泡造影剂增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CDFI)对改善肌皮穿支血管显示灵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手外科及创伤骨科收治的拟行穿支皮瓣移植患者,共26例,A组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进行体表定位,B组为在A组检测完毕后再注射超声微泡造影剂,再次进行检测。结果:A组检测出108条穿支血管,穿支血管平均数为(1.21±0.25),B组检测出139条穿支血管,穿支血管平均数为(1.61±0.61)。B组比A组多检测出31条穿支血管。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查出来穿支血管管径、血流量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泡造影剂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可有效改善较细或者变异较大的肌皮穿支血管显示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泡造影剂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肌皮穿支血管
下载PDF
血管回波跟踪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弹性的早期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庆华 蔡爱露 +1 位作者 李婷 郭亚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应用血管回波跟踪技术(以下简称ET技术)早期诊断糖尿病血管弹性的改变。方法应用ET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60例正常人群(对照组)及60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患者(病变组... 目的应用血管回波跟踪技术(以下简称ET技术)早期诊断糖尿病血管弹性的改变。方法应用ET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60例正常人群(对照组)及60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患者(病变组)的股动脉近端及足背动脉进行检测,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systolic peak velocity)、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e velocity)、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β(PWVβ),并将对照组和病变组的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应用ET技术检查两组股动脉的比较发现β、Ep、AC、PWV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背动脉中仅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CDFI检查各组发现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T技术,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进行检测,为临床早期发现糖尿病血管病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血管回波跟踪技术 2型糖尿病 动脉弹性 糖尿病血管病变
下载PDF
彩超购置中应考虑的技术条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2年第1期47-48,共2页
8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超声技术与X-CT、MR、PET等医学成像技术一起,迅速发展起来,由于超声影像定时性好、无创伤、无痛苦、成本较低,因此成为影像技术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就彩超技术的发展给我们装备仪器时提... 8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超声技术与X-CT、MR、PET等医学成像技术一起,迅速发展起来,由于超声影像定时性好、无创伤、无痛苦、成本较低,因此成为影像技术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就彩超技术的发展给我们装备仪器时提供的新性能谈一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彩色血流成像技术 数字化技术 换能器技术 设备采购 技术条件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价值
15
作者 侯晓霞 张培谊 余洪水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B12期214-214,共1页
甲状腺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病变一般较易发现,往往以结节性病变最为常见。随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超声诊断甲状腺疾患已作为常规检查,尤其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已经有一定的认识。由于超声诊断的无创... 甲状腺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病变一般较易发现,往往以结节性病变最为常见。随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超声诊断甲状腺疾患已作为常规检查,尤其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已经有一定的认识。由于超声诊断的无创、简便、易行、可重复等优势,使其成为目前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首先的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价值 甲状腺疾患 甲状腺疾病 解剖位置
原文传递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1
16
作者 刘亚平 张莹 +1 位作者 王从旭 李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21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124例对照组颈...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21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124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72.8%,显著高于对照组(25%,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在脑梗死病灶的同侧,占85%,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居多,占5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大小及其数量、峰值流速、搏动指数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防止斑块的形成对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斑块 相关性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颈总动脉分叉 狭窄程度 脑梗死患者 动力学改变 检出情况 峰值流速 搏动指数 对照组 检出率 多发生 防止
下载PDF
尿激酶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眼的血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瑞芳 万新顺 +3 位作者 刘霞 刘向玲 刘爱琴 李晓鹏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anterior ischem ic optic neuropathy,AION)患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观察尿激酶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32例 (3...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anterior ischem ic optic neuropathy,AION)患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观察尿激酶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32例 (38只眼 )眼睫状后动脉 (posterior ciliary arteries,PCAs)、眼动脉 (ophthalmic arteries,OA )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与对照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尿激酶治疗组中治疗前后 PCAs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 )、舒张末期速度 (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分别由 (6 .10± 1.5 5 ) cm/ s、(1.96± 0 .19)cm / s增加到 (13.49± 1.5 8) cm/ s、(6 .0 5± 0 .71) cm / s,阻力指数 (resistance index,RI)由 0 .6 7± 0 .0 1降低至 0 .5 6±0 .0 3;尿激酶治疗组中治疗前后 OA的 PSV、EDV平均值分别由 (2 8.87± 3.11) cm / s、(12 .73± 1.38) cm / s增加到(34 .0 8± 2 .88) cm / s、(19.95± 2 .38) cm / s,阻力指数由 0 .72± 0 .0 2降低至 0 .6 5± 0 .0 2 (P <0 .0 0 1)。同对照组比较 ,尿激酶治疗组视功能改善率明显提高 (χ2 =2 8.12 ,P <0 .0 0 1)。结论 尿激酶治疗可以改善 AION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对探寻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诊断 眼底病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眼和视网膜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钢 肖敏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00-704,共5页
目的揭示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眼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量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压及正常对照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结果高血压组的眼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 目的揭示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眼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量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压及正常对照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结果高血压组的眼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糖尿病组的眼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和血管横断面积,糖尿病高血压组的眼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高血压组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高血压组显著下降,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加;眼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比糖尿病组显著增加。结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眼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既呈现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又有血流灌注阻力增加的特征。糖尿病所致的视网膜循环阻力增加和高血压所致的视网膜血流灌注压下降,二者作用叠加模式使视网膜循环血量降低,早期就出现视网膜缺血性改变。糖尿病未发生视网膜病变前应用血管扩张药预防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指数来观察疗效。糖尿病伴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可考虑用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和首次提出的视网膜中央动脉与眼动脉血流速度比值,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力学特点 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眼动脉血流速度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动力学改变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组 流动 糖尿病高血压 平均血流速度 动脉阻力指数 血管阻力指数
原文传递
齐心协力 共谱眼科超声诊断的新篇章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文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7年第5期260-262,共3页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中央静脉 型超声 眼科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血流参数 超声成像技术 超声诊断仪 超声波诊断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