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熟恒牙牙髓切断术的疗效及影像学评价
1
作者 赵晓一 刘畅 +1 位作者 钱锟 潘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者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牙髓钙化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10月到2022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共77例,使用iRoot BP Plus生物陶瓷类材...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者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牙髓钙化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10月到2022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共77例,使用iRoot BP Plus生物陶瓷类材料作为盖髓剂,一次法完成牙髓切断术。将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青少年组(11~20岁)25例,平均年龄(15.88±2.19)岁;中年组(21~50岁)27例,平均年龄(34.59±8.67)岁;老年组(51~83岁)25例,平均年龄(63.84±7.40)岁。术后1年复查,评价临床疗效,记录钙化桥形成、钙化桥厚度,以及牙髓钙化指数(pulp calcification index,PCI)。结果:3组患者在性别、牙列及牙位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率为85.71%(66/77),其中青少年组随访率为88.00%(22/25),中年组随访率为85.19%(23/27),老年组随访率为84.00%(21/25)。3组病例1年复查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5.45%(21/22)、91.30%(21/23)、95.24%(2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成功病例中,钙化桥出现率青少年组12例(57.14%,12/21),中年组8例(38.10%,8/21),老年组3例(15.0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0,P=0.020<0.05)。3组间钙化桥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34,P=0.020<0.05)。钙化桥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516,P<0.05)。3组间PCI变化(ΔPCI)分别为0.67±0.58、0.43±0.51、0.25±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4,P=0.040<0.05)。结论:老年患者龋源性露髓牙髓切断术同样能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牙髓切断术后钙化桥的发生率以及牙髓钙化的加速程度与年龄相关;青少年组更易形成钙化桥,同时也出现更明显的根管钙化加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切断术 年龄 成熟恒牙 影像学
下载PDF
MRI与X线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特征研究
2
作者 刘英杰 史守良 +2 位作者 刘丽波 石运力 辛宇强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目的:分析MRI与X线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SCS)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定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高度疑似SCS患者,分别给予X线、MRI检查,将试验检查、肌电图检查等综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比较X线、MRI... 目的:分析MRI与X线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SCS)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定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高度疑似SCS患者,分别给予X线、MRI检查,将试验检查、肌电图检查等综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比较X线、MRI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X线、MR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X线与MRI诊断效能,比较X线、MRI颈椎曲度异常分型检出率。结果:MRI诊断准确率(91.67%)、灵敏度(92.45%)、特异度(85.71%)均高于X线(58.33%、64.15%、14.29%)(P<0.05)。Kappa检验X线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86),MR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5)(P<0.05)。X线颈椎曲度反弓(8.33%)、减小(21.67%)、S型(8.33%)检出率与MRI(20.00%、30.00%、20.00%)比较(P>0.05);X线颈椎曲度增大(28.33%)、垂直(33.33%)检出率高于MRI(13.33%、16.67%)(P<0.05)。结论:MRI可提高SCS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还可提供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横突孔狭窄、侧隐窝狭窄、后纵韧带增厚、黄韧带增厚、脊髓水肿或变性等影像学征象,临床价值较高。但X线在颈椎曲度增大、垂直方面的检出率高于MRI,临床医生在具体诊断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X线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诊断效能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马术骑手髋腰部慢性损伤的影像学和生物力学分析
3
作者 何俊良 程克强 +1 位作者 孙琪 邵明昊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6,共6页
目的 通过分析专业马术骑手腰椎及髋关节影像学和表面肌电信息,了解马术骑手髋部和腰部慢性疾病发病率,探究骑手慢性疼痛的发病原因。方法 选取25名上海市马术运动管理中心马术骑手,按照病史分为慢性腰部疼痛组和慢性髋部疼痛组。同时选... 目的 通过分析专业马术骑手腰椎及髋关节影像学和表面肌电信息,了解马术骑手髋部和腰部慢性疾病发病率,探究骑手慢性疼痛的发病原因。方法 选取25名上海市马术运动管理中心马术骑手,按照病史分为慢性腰部疼痛组和慢性髋部疼痛组。同时选取12名无髋腰部疼痛普通人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髋腰部相关病史资料和髋腰部X线、磁共振成像及核心肌群表面肌电数据。结果 慢性腰痛者腰椎JO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骑手慢性髋关节疼痛相对较轻,但Harr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马术骑手腰部JOA评分与Pfirrmann分级明显相关。而髋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Harris评分与影像学参数无明显相关性。腹直肌、竖脊肌、股直肌、臀中肌和多裂肌在骑坐姿势的均方根振幅大于正常坐位(P<0.05)。结论 马术骑手的慢性腰部疼痛发病原因主要可能与软组织过度劳损和腰椎退变相关;腰-髋矢状位序列骨盆倾斜角和骶骨倾斜角的变化可以反映马术骑手腰部僵硬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术骑手 髋腰部损伤 慢性损伤 影像学检查 生物力
原文传递
影像学在卵圆孔未闭临床诊断和介入封堵中的应用
4
作者 马晓海 吴文辉 +1 位作者 张臣 鹿冠玉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卵圆孔未闭(PFO)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临床热点之一,其引起的反常栓塞、不明原因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PFO的诊断和介入封堵治疗涉及神经科、影像科、介入科等多学科医生团队的配合,国内近年来也有多项相关... 卵圆孔未闭(PFO)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临床热点之一,其引起的反常栓塞、不明原因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PFO的诊断和介入封堵治疗涉及神经科、影像科、介入科等多学科医生团队的配合,国内近年来也有多项相关的指南发布。文章就近年来包括超声、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多种影像技术在PFO诊断和介入封堵中的应用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术 影像学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教学阅片实践课线上教学的优化探索
5
作者 况红妹 张宁 +1 位作者 郭灵红 何来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5-9,共5页
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线上教学至关重要,在线教学模式多样,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开展在线教育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日后实施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对医学影像学教学阅片实... 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线上教学至关重要,在线教学模式多样,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开展在线教育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日后实施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对医学影像学教学阅片实践课线上教学优化进行深度探究,首先,分析医学影像学线上教学的时代发展性、医学影像学教学阅片线上教学现状分析,其次从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引入翻转课堂设计以及形成性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为医学影像学在线教学阅片提供一种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优化线上教学效果,以供其他学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 阅片 线上教 翻转课堂 案例教 形成性评价
下载PDF
Erdheim⁃Chester病: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1例
6
作者 陈大伟 金日华 +3 位作者 王川 邓双林 逯伟文 路刘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67-167,175,共2页
患者女,57岁。因头疼,行走不稳伴言语笨拙1个月就诊。查体:言语笨拙,左侧凝视水平眼震,左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闭目难立征阳性。头部MRI平扫:左侧小脑幕、松果体区分别见3.2 cm×2.8 cm×2.0 cm、3.7 cm×4.5 cm... 患者女,57岁。因头疼,行走不稳伴言语笨拙1个月就诊。查体:言语笨拙,左侧凝视水平眼震,左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闭目难立征阳性。头部MRI平扫:左侧小脑幕、松果体区分别见3.2 cm×2.8 cm×2.0 cm、3.7 cm×4.5 cm×3.0 cm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及Dark-fluid呈稍低信号,三脑室后部及中脑导水管受压,幕上脑积水。增强后额、顶、枕部大脑镰旁、左侧小脑幕及松果体区见弥漫条状、结节状、团块状强化,宽基底与邻近硬膜相连(图1A~1E)。胸部CT双肺见限局性肺大泡,肺气肿,腹部CT肾盂轻度扩张伴积水,99Tcm-MDP骨显像正常。临床诊断:多发脑膜瘤,梗阻性脑积水。手术及病理:入院后患者及家属要求暂行V-P分流术,术后脑积水消失出院(图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肉芽肿病 中枢神经系统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三维重建及有限元技术在骨外科住院医师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皓桓 颜欣心 +1 位作者 李建平 胡金凤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196-198,114,共4页
目的 探究三维重建及有限元技术在骨科住院医师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骨科住院医师影像学规范化培训的92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12月接受培训的46名学员纳入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2021... 目的 探究三维重建及有限元技术在骨科住院医师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骨科住院医师影像学规范化培训的92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12月接受培训的46名学员纳入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受培训的46名学员纳入观察组,给予三维重建结合有限元技术教学结合教学路径教学。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学员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阅片考核成绩、讨论发言成绩)、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技能、病例书写)、岗位胜任能力评价(360度评价)及教学满意度评价(问卷调查)。结果 培训3个月后,观察组考核成绩、临床实践能力评分、岗位胜任能力评分及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重建及有限元技术能够激发骨科住院医师学习兴趣,提高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有限元技术 影像学 路径 骨科住院医师培训
下载PDF
超声联合影像学调整双腔耐高压PICC原发性异位的临床实践效果
8
作者 张柳燕 黄果花 +2 位作者 李秋凤 伍瑛 陈云 《循证护理》 2024年第7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探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导管原发性异位借助超声引导+影像学资料复位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724例双腔耐高压PICC置管病人,51例病人置管完成后24 h内通过胸部影像学... 目的:探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导管原发性异位借助超声引导+影像学资料复位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724例双腔耐高压PICC置管病人,51例病人置管完成后24 h内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导管发生原发性异位,发生率为7.04%。异位后分析其原因,结合胸部影像学资料,通过实时B超影像、腔内心电图P波形态,多种手法及体位综合复位的处理措施。结果:41例病人成功复位,成功率为80.3%。10例病人多因病人血管因素或错过调管时机导致导管复位失败。结论:置管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灵活应用,多方法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保证PICC导管尖端处于最佳位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PICC导管 原发性异位 超声 影像学 复位 护理
下载PDF
影像学在肾血管性高血压评估中的进展
9
作者 林志勇 邱建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01-205,共5页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指由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绝大多数肾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引起。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该疾病的早期检出率不断升高。尤其是各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指由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绝大多数肾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引起。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该疾病的早期检出率不断升高。尤其是各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肾动脉狭窄的诊疗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早期识别肾动脉、肾脏结构及功能的异常,帮助患者实现早期诊断及获得早期充分治疗。现就影像学在肾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 影像学 CT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特点
10
作者 孙龙伟 陈杰华 +3 位作者 黎耀文 林洁琼 熊海芮 曾洪武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98-103,共6页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我国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早期识别危重症病例、合理救治、减少后遗症是MPP诊治的关键。MPP发病机制在于肺炎支原体对呼吸道的直接损伤和宿主异常免疫应答,病理表...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我国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早期识别危重症病例、合理救治、减少后遗症是MPP诊治的关键。MPP发病机制在于肺炎支原体对呼吸道的直接损伤和宿主异常免疫应答,病理表现包括肺气道及肺间质炎、塑形性支气管炎、肺泡炎性渗出、坏死性肺炎、肺栓塞及胸腔积液等。影像学对MPP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MPP影像学表现主要有塑形性支气管炎、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树雾征、肺实变、肺坏死、肺栓塞、胸腔积液等。其中,肺坏死和肺栓塞是诊断重症MPP的重要指征。肺坏死临床症状以持续高热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为特点。肺栓塞表现包括胸痛和/或咯血、D-二聚体升高和血性胸腔积液。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进展,通过图文解析MPP影像学表现、相关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表现,总结各影像学征象与MPP临床特点的关系,旨在提高儿科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对儿童MPP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儿童 病理表现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雨课堂融合课程思政在医学影像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朱旭娜 马婕 +1 位作者 苏丹柯 刘丽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336-338,360,共4页
目的探索雨课堂融合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8级96名本科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6名)和对照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雨课堂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模... 目的探索雨课堂融合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8级96名本科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6名)和对照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雨课堂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2组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评分。结果2组考核总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教学效果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课堂融合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医学影像学本科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临床实践与科研能力,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影像人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雨课堂 本科 影像学 综合素质
下载PDF
肺鳞癌误诊为肺脓肿的CT影像学表现
12
作者 赵珂 李扬 靳莉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47-550,共4页
目的 分析肺鳞癌误诊为肺脓肿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肺鳞癌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曾经误诊为肺脓肿的肺鳞癌患者和同期确诊为肺脓肿的80例患者... 目的 分析肺鳞癌误诊为肺脓肿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肺鳞癌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曾经误诊为肺脓肿的肺鳞癌患者和同期确诊为肺脓肿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肺鳞癌组,后者为肺脓肿组,均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和CT下病变主体及周围病灶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肺鳞癌组患者病程长于肺脓肿组(P<0.05),肺鳞癌组CT表现为空洞伴液平患者占比低于肺脓肿组(P<0.05),空洞壁厚>15 mm患者占比高于肺脓肿组(P<0.05);肺鳞癌组CT病灶周围形态表现为边缘模糊患者占比低于肺脓肿组(P<0.05)。抗感染后,肺鳞癌组病灶缩小的患者占比低于肺脓肿组(P<0.05),病灶无变化的患者占比高于肺脓肿组(P<0.05)。两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肺脓肿,肺鳞癌患者CT下较少出现空洞伴液平、病灶边缘模糊特征,多表现为空洞壁厚>15 mm、抗感染后病灶无变化,这些CT影像学特征对于肺鳞癌和肺脓肿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肺脓肿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特征 误诊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实践
13
作者 刘灿丽 郭立 郝金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76-79,共4页
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实践性极强辅助学科,同时也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的学科,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对影像医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和目的进行说明,采用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 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实践性极强辅助学科,同时也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的学科,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对影像医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和目的进行说明,采用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及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进行实践。针对非影像专业学员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学员影像基础和需求迥异,部分非影像专业学员自身对医学影像学的重视不足以及放射基地重视不足等问题。文章阐述了PACS与PBL、CBL教学法、钉钉、微信及SPARK学习平台等学习沟通平台相结合,并增加专职人员对基地管理、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以及不断加强科室建设、安排名师上课来提高科室影响力等多种混合教学模式的解决对策,来唤起学员学习影像相关知识的内驱力,达到提高学员轮转学习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 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SPARK习平台
下载PDF
槐耳颗粒联合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影像学检查指标及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孙亚娟 杨奕 张雅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12-0016,共5页
探讨槐耳颗粒联合介入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方案对于肝细胞癌患者影像学检查指标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样本收集时间为2020年8月到2023年4月,本文选取我院110例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参照组。观察组给予槐... 探讨槐耳颗粒联合介入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方案对于肝细胞癌患者影像学检查指标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样本收集时间为2020年8月到2023年4月,本文选取我院110例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参照组。观察组给予槐耳颗粒加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疗效, MSCT指标,肝功能,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的比较,发现实验组的生存质量要比参照组高,并且在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别(P<0.05)。通过对两组病人的疗效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要比参照组高,并且在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别(P<0.05)。通过比较两组病人的 MSCT各项参数的改变,发现实验组的 MSCT各项参数的改变要好于参照组,并且在两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病人的肝脏各项指标的比较,发现实验组的肝脏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参照组,并且在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病人的 ADR情况的比较,发现实验组的 ADR总体发生率要比参照组低,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肝细胞癌患者,槐耳颗粒联合介入治疗可增强近期疗效,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颗粒 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影像学检查指标 效果 影响
原文传递
肝癌影像学检查“三剑客”
15
作者 杨海鹏 薄文伟 《健康生活》 2024年第2期23-24,共2页
陈先生躺在病床上不停地叹息:“我为什么没有早点来医院检查,否则病情就没这么严重了。”就在昨天,陈先生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非常后悔没有重视身体检查。原来在3个月前,陈先生就出现了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但他认为症状不严重,身体... 陈先生躺在病床上不停地叹息:“我为什么没有早点来医院检查,否则病情就没这么严重了。”就在昨天,陈先生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非常后悔没有重视身体检查。原来在3个月前,陈先生就出现了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但他认为症状不严重,身体可以忍受,便一直没有去医院检查,直到最近出现发热、腹痛、腹部变大等症状才到医院就诊,可病情已经较严重,治疗较困难,而且预后效果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检查 肝癌晚期 影像学检查 预后效果 身体检查 食欲减退 三剑客 恶心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研究
16
作者 肖朝华 李海军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选取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选取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观察组接受MSCTA诊断。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脑动脉瘤检出率、两种检测方法下的图像质量分级情况及诊断效能。研究发现,针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可为患者实施MSCTA检查,此检查与DSA检查相比同样具有理想的诊断价值,动脉瘤检出率与图像质量较高,但与DSA此类有创检查项目相比,MSCTA对患者的影响更小,具有便捷、实惠等优势,可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 颅内动脉瘤 影像学特征 诊断影响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7
作者 刘莹 纪璇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期117-119,共3页
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不断更新,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新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够将医学影像学与临床医学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将其融入到临床实践之中。医学影像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多门学科... 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不断更新,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新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够将医学影像学与临床医学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将其融入到临床实践之中。医学影像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多门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因此医学影像学教育注重实践操作、对医学图像的分析及临床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主要有:(1)医学影像检查方法之多、原理之复杂,涉及多学科疾病,学生难以掌握;(2)课堂学习资源有限,对病例学习不够深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较薄弱。怎样攻破教育过程中的难点,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知识及技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 多元化教模式 影像检查 基础医 临床实践 桥梁 临床医 课堂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脑小血管病影像学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徐校佩 张睿婷 +1 位作者 李凯程 曾庆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107-111,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影像学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影像学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40名2018~2020级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名和研究组20名,研究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2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影像学评估能力,以及对于本次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学员基础理论知识及影像学评估能力评分[(82.30±8.03)分、(86.15±3.91)分],均高于对照组基础理论知识及影像学评估能力评分[(75.70±6.99)分、(82.60±4.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学员教学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合理应用PBL教学法可以有效强化CSVD影像学评估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 脑小血管病 影像学 临床培训教 影像学评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神经影像
下载PDF
影像学技术在宠物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娣琴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59-61,共3页
近年来,宠物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医疗水平显著提高,影像学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将超声影像、X线影像、CT影像、MRI影像、内窥镜影像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优缺点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比较研究,以便宠物医师在实际工... 近年来,宠物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医疗水平显著提高,影像学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将超声影像、X线影像、CT影像、MRI影像、内窥镜影像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优缺点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比较研究,以便宠物医师在实际工作中能灵活选择、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 宠物医疗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影像学诊断与治疗决策
20
作者 杨文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50-0153,共4页
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观察组及对照组中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性的比较,进一步探讨其对治疗及诊断决策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收集我院100位患者作为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各为50位,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既往... 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观察组及对照组中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性的比较,进一步探讨其对治疗及诊断决策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收集我院100位患者作为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各为50位,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既往病史以及神经影像学数据均作为研究内容纳入到研究当中。神经影像学特征主要包含磁共振成像以及计算二级断层扫描结果与脑血管病的类型范围,以及相应的研究程度。结果 研究过程当中观察组的平均年龄范围为64.5岁,标准差为±5.2岁,其中男性占比为60%,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6.8岁,标准差为±4.9岁,其中男性所具有的占比为58%,观察组及对照组就其年龄及性别角度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就神经影像学角度,观察组内56%患者存在着脑卒中造的广泛分布,对于对照组中42%的患者表现相似。观察组脑卒中造平均面积大小为52.4±6.3平方厘米,观察组患者具有的平均面积为21.8±5.7平方厘米,观察组患者所就有脑血管病患病病程相对较长,其平均病程为7.2±2.1年,对照组患者疾患并成为5.8±1.9年。观察组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会对抗凝类药物进行综合性的使用,其中82%的患者接受抗菌治疗,对照组患者之中仅有68%的患者接受相似的治疗工作。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发现,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在神经影像学特征角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主要的差异点在于脑卒中造的分布以及面积与实际的病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更加长期接受抗凝治疗,由此也可能反映出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神经影像学在脑血管病患者其诊断及治疗过程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更为充分地理解病情,构建出较为精确的治疗计划,但后续需要进行深入性的研究,对相应的结果进行确定,以此更为全面的对于神经影像血战脑血管病管理中所具有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患者 神经影像学 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