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调孚戏曲活动述论——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二十一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3-52,共10页
徐调孚与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均有着深厚的情谊。他的戏曲研究,曾引起赵景深、叶德均、浦江清等著名学者的关注。文章就其与昆曲的结缘、与戏曲研究名家赵景深的交往及其在戏曲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学术贡献进行论述。徐调孚戏曲研究成... 徐调孚与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均有着深厚的情谊。他的戏曲研究,曾引起赵景深、叶德均、浦江清等著名学者的关注。文章就其与昆曲的结缘、与戏曲研究名家赵景深的交往及其在戏曲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学术贡献进行论述。徐调孚戏曲研究成果的数量,相较同时期的研究大家可谓有限,然其学术分量却值得一书。首先,是对近代学术研究文献的补苴与梳理。其次,是对戏曲目录之学的探究。再次,是对戏曲研究中若干重要学术问题如戏曲之概念、戏剧体制、戏曲生成等的探讨。《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系列论文致力于发掘学界往事、回顾大家治学经历与为学途径,是为了捡拾学术前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不断汲取前贤治学的精髓,学习他们为人的无私坦荡和为学的深根固本,从而恢复"研究"二字的重量,并彻底摈弃某些"去中国化"的不良倾向,以赓续道统,守护学术之正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戏曲研究 学谱 徐调孚
下载PDF
全心全意做编辑——记“开明人”徐调孚的编辑生涯
2
作者 李雅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102,共4页
徐调孚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编辑家,文章以其一生的编辑实践为主线,以他在开明书店的工作为重点,探讨了他作为一名学者型编辑、出版全才和作者知音的编辑特点。
关键词 徐调孚 开明书店
下载PDF
徐调孚与《小说月报》
3
作者 刘心力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9期6-8,共3页
  徐调孚(1900-1981),浙江平湖乍浦镇人.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二中学,1921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在英文函授学校部工作.……
关键词 《小说月报》 叶圣陶 郑振铎 赵景深 徐调孚 青年出版社
下载PDF
“四大名著”由来新考
4
作者 叶新 后宗瑶 周杨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9-101,共13页
考证“四大名著”的由来,民国应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时期,“四大名著”的“名”与“实”皆形成于此。基于相关史料,从“实”“名”与内在机理等三个层面剖析“四大名著”在民国时期的演变过程。从“四大奇书”到“四大名著”这一演变进程中... 考证“四大名著”的由来,民国应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时期,“四大名著”的“名”与“实”皆形成于此。基于相关史料,从“实”“名”与内在机理等三个层面剖析“四大名著”在民国时期的演变过程。从“四大奇书”到“四大名著”这一演变进程中,“名”与“实”不断变化,相互影响,而文学称号、文学审美、文学词汇三者的共同作用是其演变的内在机理所在:文学称号框定演变场域,文学审美主导演变过程,文学词汇则牵引演变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名著 胡适 徐调孚
下载PDF
毛泽东与章士钊《柳文指要》的出版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毅中 《百年潮》 CSSCI 2000年第9期38-42,共5页
章士钊先生的《柳文指要》,是一部奇书。它的问世,也很富有戏剧性和历史意义。在“文化大革命”的中期。文化界还是万马齐暗的时代,《柳文指要》的出版,就为文化禁锢的黑屋子打开了一个缺口。当时引起了惊世骇俗的震动,是完全可以想像... 章士钊先生的《柳文指要》,是一部奇书。它的问世,也很富有戏剧性和历史意义。在“文化大革命”的中期。文化界还是万马齐暗的时代,《柳文指要》的出版,就为文化禁锢的黑屋子打开了一个缺口。当时引起了惊世骇俗的震动,是完全可以想像的。讲到《柳文指要》的出版,还得从头讲起。1963年3月,《指要》的初稿,约四十多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文指要》 二十四史 章士钊 柳文 柳宗元 中华书局 永贞革新 《辛公平上仙》 毛泽东 康生 出版 徐调孚 原稿 续幽怪录 毛主席 “文化大革命”
原文传递
《人间词话》:从文本疏通到价值认同——《人间词话》百年学术史研究之七[一]
6
作者 彭玉平 《词学》 CSSCI 2009年第1期202-218,8,共18页
《人间词话》作为二十世纪文论经典,如果从发表之年的一九○八年算起,其学术史至今已有一百年了。在这百年学术史中,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史的开端却要迟至一九二六年俞平伯标点本《人间词话》单行本的刊行,而第一个研究高峰则是在三十年代... 《人间词话》作为二十世纪文论经典,如果从发表之年的一九○八年算起,其学术史至今已有一百年了。在这百年学术史中,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史的开端却要迟至一九二六年俞平伯标点本《人间词话》单行本的刊行,而第一个研究高峰则是在三十年代前期纔开始形成,并一直持续到四十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是《人间词话》文本的阐释与普及时期,相关的笺注、讲疏数量颇多,同时这也是对其进行学理层面的研究和探索时期,不少在二十世纪卓有影响的学术名家如朱光潜、唐圭璋、任访秋等加入到研究队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唐圭璋 俞平伯 四十年代 人間 纪文 德峻 学术史研究 讲疏 徐調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