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冬小麦生长和耗水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雷宏军 臧明 +4 位作者 张振华 刘鑫 徐建新 李道西 仵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6期42-47,共6页
循环曝气地下灌溉可以改善灌溉造成的根区缺氧状况,为作物生产潜力的发挥提供了可能。为阐明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不同土壤类型的适用性,选择河南省郑州潮土、洛阳红粘土、南阳黄褐土、商丘两合土4种典型土壤,以冬小麦为指示作物,利用盆... 循环曝气地下灌溉可以改善灌溉造成的根区缺氧状况,为作物生产潜力的发挥提供了可能。为阐明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不同土壤类型的适用性,选择河南省郑州潮土、洛阳红粘土、南阳黄褐土、商丘两合土4种典型土壤,以冬小麦为指示作物,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冬小麦的耗水特性、作物生理指标及产量对循环曝气地下滴灌的响应。结果表明,4种土壤曝气处理耗水量均高于普通地下滴灌处理(对照处理)。与对照相比,郑州潮土、商丘两合土曝气处理气孔阻力下降了66.72%和61.47%,达到显著性差性水平(P≤0.05),洛阳红粘土和南阳黄褐土气孔阻力差异不显著(P>0.05)。洛阳红粘土曝气处理产量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2.61%(P≤0.05),千粒重增加了12.23%(P≤0.05),而南阳黄褐土、商丘两合土和郑州潮土曝气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考虑,循环曝气地下滴灌技术在洛阳红粘土上对冬小麦有显著性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曝气地下滴灌 土壤类型 冬小麦 耗水特性 作物产量
下载PDF
循环曝气地下滴灌下温室番茄生长特性与产量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倩 曾健 +3 位作者 张振华 雷宏军 张鹏 柳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5-377,共13页
为探讨循环曝气地下滴灌不同肥气耦合处理对作物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以番茄(京鲁6335)为研究对象,利用循环曝气装置实现水肥气一体化灌溉,设置4个曝气量(高曝气O1,中曝气O2,低曝气O3,不曝气S,掺气比例分别为16.25%、14.58%... 为探讨循环曝气地下滴灌不同肥气耦合处理对作物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以番茄(京鲁6335)为研究对象,利用循环曝气装置实现水肥气一体化灌溉,设置4个曝气量(高曝气O1,中曝气O2,低曝气O3,不曝气S,掺气比例分别为16.25%、14.58%、11.79%和0),3个施肥量(高肥F1,中肥F2,低肥F3),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12个处理,研究不同肥气耦合处理对温室番茄生长特性、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温室番茄进行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可显著提高植株株高和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随曝气量的升高,株高和茎粗总体上呈现增大趋势,曝气灌溉较不曝气灌溉处理株高最大增幅为22.57%,茎粗最大增幅为7.25%。同一施肥水平下高曝气灌溉处理较不曝气灌溉处理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平均分别增大52.46%、60.64%和36.88%,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平均升高33.17%和48.71%。中肥水平下高曝气灌溉处理干物质积累总量和果实干物质积累量较不曝气灌溉处理平均提高31.66%和36.95%,单株产量和单果质量较不曝气灌溉处理平均提高12.80%和19.51%,同一曝气水平下,中肥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和植株干物质量较高肥和低肥处理均有显著增大。循环曝气地下滴灌肥气耦合下番茄单株产量与植株株高、茎粗和净光合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高曝气灌溉中肥处理番茄产量与植株株高、茎粗和净光合速率相关系数高于其他试验处理。因此,考虑各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综合影响,高曝气灌溉中肥水平是本试验条件下温室番茄较优的灌溉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番茄 循环曝气地下滴灌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
下载PDF
温室番茄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动态及耗水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志瀚 王猛猛 +3 位作者 张鹏 曾健 邓云鹏 张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4-510,共7页
为探求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温室番茄土壤水分及耗水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带埋深、曝气水平及灌水量对温室番茄土壤含水率、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整个生育期内番茄耗水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曝气处... 为探求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温室番茄土壤水分及耗水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带埋深、曝气水平及灌水量对温室番茄土壤含水率、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整个生育期内番茄耗水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曝气处理番茄耗水量显著高于不曝气处理.相比于不曝气处理,曝气滴灌处理番茄产量提高10%.15 cm滴灌带埋深、溶氧值30 mg/L以及KP为0.75灌水量处理的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4951.3 kg/hm^(2)和23.26 kg/(hm^(2)·mm).结果表明,曝气处理对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曝气对于土壤含水率有一定影响,且曝气处理有助于番茄对水分的吸收.滴灌带埋深和灌水量交互作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灌带埋深和曝气量交互作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水量与滴灌带埋深、灌水量与曝气水平交互作用分别对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循环曝气地下滴灌 土壤含水率 产量 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曝气滴灌对温室番茄生长品质影响
4
作者 邓云鹏 王猛猛 +2 位作者 戴魁冠 张鹏 张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为探究不同生育期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温室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规律,设置不同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循环曝气处理,以全生育期不曝气处理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生育期循环曝气处理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品质的影响.结... 为探究不同生育期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温室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规律,设置不同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循环曝气处理,以全生育期不曝气处理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生育期循环曝气处理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循环曝气处理有利于温室番茄株高的增长,果实膨大期循环曝气处理有利于温室番茄茎粗的增长,多生育期连续循环曝气较单一生育期曝气优势不明显;相较于对照组处理,果实膨大期曝气处理温室番茄果实单果质量提高36.12%,果实横纵径分别提高11.52%,20.2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29.25%,有机酸含量降低20.41%,糖酸比提高47.53%,维生素C含量提高40.58%,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2.65%,可溶性蛋白含量提升38.62%,果实膨大期曝气处理有利于温室番茄单果质量的增加和品质的优化.因此,综合果实品质和作物生长各指标,开花坐果期循环曝气处理更有利于温室番茄株高的生长,果实膨大期曝气处理更有利于温室番茄茎粗、单果质量及果实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曝气地下滴灌 温室番茄 生育期 单果质量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