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系统模型研究
1
作者 高明明 刘博通 +2 位作者 张洪福 王亚柯 岳光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针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通过机理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生物质CFB锅炉燃料侧燃烧模型。通过能量守恒,确定了生物质CFB机组汽水侧和汽机侧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基于某30 MW生物质CF... 针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通过机理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生物质CFB锅炉燃料侧燃烧模型。通过能量守恒,确定了生物质CFB机组汽水侧和汽机侧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基于某30 MW生物质CFB机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稳态工况推导、回归分析和遗传算法辨识了模型的参数和函数关系,在Simulink软件平台验证了模型的结果并进行了模型阶跃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输出与实际数据能较好地吻合,主蒸汽压力、负荷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4%以内,阶跃响应符合实际经验,证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机组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协调系统 动态模型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快速变负荷调节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汤仔华 宋国良 +2 位作者 宋维健 及增才 孙丽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9-2291,I0016,共14页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煤电是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的最经济调节电源。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因具有低负荷稳燃能力强、污染物控制成本低、负荷调节范围宽等独特优势在煤电深度灵活调峰中担当重要角色,但其独特的燃烧方...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煤电是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的最经济调节电源。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因具有低负荷稳燃能力强、污染物控制成本低、负荷调节范围宽等独特优势在煤电深度灵活调峰中担当重要角色,但其独特的燃烧方式导致变负荷速率慢,无法满足未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的调节需求。该文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原理及应用场景,深入分析制约循环流化床锅炉变负荷速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循环灰的流动惯性、燃料的反应惯性、床料与耐火耐磨材料的传热惯性、污染物排放等。此外,对可行的循环流化床快速变负荷调节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可为我国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与快速灵活调节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灵活调峰 流动惯性 反应惯性 传热惯性 快速变负荷
原文传递
循环流化床大气污染物机理模型及关键状态变量研究
3
作者 蒋海威 高明明 +2 位作者 张开萍 张一帆 岳光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31,共10页
基于循环流化床机组炉内脱硫、炉内自脱硝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等,对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研究,建立了CFB机组炉内燃烧模型以及污染物生成、脱除模型,并对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关键状态变量进行了分析... 基于循环流化床机组炉内脱硫、炉内自脱硝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等,对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研究,建立了CFB机组炉内燃烧模型以及污染物生成、脱除模型,并对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关键状态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循环流化床机组SO_(2)和NO_(x)排放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实际运行数据,且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和较强的模型通用性;即燃碳的燃烧影响了炉内还原气氛,其会显著影响炉内NO_(x)的还原;活性石灰石量以及炉膛温度是影响SO_(2)与活性石灰石固化反应的主要因素,相对较高的炉膛温度以及较少的活性石灰石存量均会使SO_(2)排放质量浓度升高,但温度越高,NO_(x)的排放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即燃碳 活性石灰石
下载PDF
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
4
作者 张思海 李超然 +4 位作者 万广亮 刘印学 徐海楠 黄中 杨海瑞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2期199-206,共8页
为推进“双碳”政策的实施,消纳波动性较强的新能源并网发电,当前对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要求越来越高。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机组在深度调峰低负荷运行工况有着先天优势,但实现20%以下的超低负荷运行依然面临... 为推进“双碳”政策的实施,消纳波动性较强的新能源并网发电,当前对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要求越来越高。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机组在深度调峰低负荷运行工况有着先天优势,但实现20%以下的超低负荷运行依然面临众多的困难,如炉内流化的稳定性、氮氧化物的排放及炉内局部超温带来的安全性等问题。以某330 MW CFB锅炉的深度调峰技术应用为例,介绍了输煤筛分破碎系统、风帽节流圈、下二次风管等机组部件的改造,并配合烟气再循环等技术应用,成功实现了18%的超低负荷深度调峰运行,同时也很好地控制了NOx的排放。最后总结了CFB机组超低负荷深度调峰技术的关键点和难点,对深度调峰运行带来的潜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深度调峰 超低排放 烟气再循环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天然气点火系统调试实践
5
作者 胡瑞金 黄彬乘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针对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天然气点火系统的调试过程中存在的床下气枪在一次流化风量偏大或者热态的情况下,点火容易失败,着火后容易脱火,床上点火气枪点火困难, 床上主气枪无法着火及床上点火气枪退出后主气枪灭火等问题,... 针对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天然气点火系统的调试过程中存在的床下气枪在一次流化风量偏大或者热态的情况下,点火容易失败,着火后容易脱火,床上点火气枪点火困难, 床上主气枪无法着火及床上点火气枪退出后主气枪灭火等问题,通过设备改进、点火参数调整以及点火程序的优化等一系列手段,解决了现场问题,使天然气点火系统满足了锅炉启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天然气点火系统 灭火脱火 改进调整 稳定燃烧
下载PDF
预热空气当量比对循环流化床掺混煤泥预热燃烧的影响
6
作者 杨苏丰 朱建国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4,共8页
煤泥灰含量大、颗粒细、热值低,煤泥的高效清洁燃烧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采用煤粉流态化预热耦合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30 kW预热燃烧综合评价试验台上,控制煤泥掺混比、给料量、还原区当量比、二/三次风比例及过剩空气系... 煤泥灰含量大、颗粒细、热值低,煤泥的高效清洁燃烧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采用煤粉流态化预热耦合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30 kW预热燃烧综合评价试验台上,控制煤泥掺混比、给料量、还原区当量比、二/三次风比例及过剩空气系数等参数不变,并借助煤气分析仪和烟气分析仪等测量仪器,开展了循环流化床烟煤掺混煤泥的预热燃烧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预热燃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预热温度800℃以上,预热燃料可持续稳定输送到循环流化床中;烟煤掺混高灰分的煤泥,循环灰量增加,循环流化床燃烧室温差小,温度均匀;预热空气当量比由0.36增至0.51时,预热器内温度增加,预热煤气中CO_(2)、HCN体积分数增加,CO、H_(2)、CH_(4)及NH_(3)体积分数降低,煤气热值由2.02 MJ/m^(3)降至1.49 MJ/m^(3);且随着预热空气当量比的增加,循环流化床燃烧室沿程NO体积分数增加,CO体积分数底部高、上部低,NO_(x)排放量由172 mg/m^(3)增至242 mg/m^(3)(6%O_(2)),可见,较低预热当量比有利于烟煤掺混煤泥的高效清洁燃烧。研究结果可为煤泥的高效燃烧利用提供新型技术路线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空气当量比 循环流化床 预热燃烧
下载PDF
不同负荷工况下66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特性研究
7
作者 张文祥 徐文韬 +1 位作者 黄亚继 金保昇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为揭示不同负荷下循环流化床的运行特性,以某66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在满负荷、75%负荷下,具体研究床温波动、风量配比、烟气含氧量和风煤配比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技术喷氨量和脱硝效... 为揭示不同负荷下循环流化床的运行特性,以某66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在满负荷、75%负荷下,具体研究床温波动、风量配比、烟气含氧量和风煤配比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技术喷氨量和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满负荷运行时,在欠氧区,SNCR投射喷氨量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保持同向变化趋势,若持续提高喷氨量,会导致氨逃逸较大,降低SNCR脱硝能力;当炉内给煤量保持稳定,在欠氧还原区内,适当提高二次风量(含氧量),会促进挥发分N的还原反应。75%负荷运行时,床温波动范围超过110℃时,为了满足脱硝要求,应适当提高一次风量、降低二次风量和喷氨量;床温波动范围低于50℃时,应适当降低一次风量和喷氨量;床温波动范围在50~100℃时,应适当降低二次风量和喷氨量;欠氧区内,喷氨量随总给煤量增多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循环流化床优化运行,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脱硝 床温 风量配比 烟气含氧量 风煤配比
下载PDF
不带外置床的700 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失电后水冷壁安全计算分析
8
作者 邓启刚 吕卓 +4 位作者 石友 鲁佳易 周旭 王奥宇 杨冬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2期240-249,共10页
通过对某660 MW电厂失电事故过程中烟气温度、蒸汽温度及工质流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到了炉膛密相区、过渡区及稀相区热负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以某70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为对象,... 通过对某660 MW电厂失电事故过程中烟气温度、蒸汽温度及工质流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到了炉膛密相区、过渡区及稀相区热负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以某70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为对象,建立了失电事故发生后水冷壁内的流动传热计算模型,开发了以Fortran语言为基础的水冷壁内瞬态特性计算程序。分别对密相区、过渡区及稀相区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失电后的水冷壁壁温及出口工质温度等热力参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失电后水冷壁密相区出口的最高壁温为558.6℃,稀相区出口的最高壁温为579.6℃,不需要配备紧急补水泵来保证失电后水冷壁的安全。研究结果可为电厂处理超超临界CFB锅炉失电事故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失电 热负荷 水冷壁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66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目标燃烧优化
9
作者 张文祥 徐文韬 +1 位作者 黄亚继 金保昇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2期97-107,共11页
为降低某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染物排放,同时提高锅炉燃烧运行经济性,本文采用数据驱动技术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目标燃烧优化。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建立循环流化床锅炉NO_(x)/SO_(2)排放数学模型和锅炉排烟温度数学模... 为降低某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染物排放,同时提高锅炉燃烧运行经济性,本文采用数据驱动技术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目标燃烧优化。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建立循环流化床锅炉NO_(x)/SO_(2)排放数学模型和锅炉排烟温度数学模型,以相对误差为预测性评估指标以确定最佳网络参数;其次,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IPSO-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分别构建NO_(x)/SO_(2)排放数学模型和锅炉排烟温度数学模型,通过比较预测性评估指标,证明本文构建预测模型有效性;最后,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获取不同运行工况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以降低NO_(x)/SO_(2)排放浓度,同时维持排烟温度稳定性。结果表明:相比优化前,优化后NO_(x)排放浓度平均降低了10.58%,SO_(2)排放浓度平均降低了25.81%,最大降低了650 mg/m^(3),且排烟温度平均降低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多目标燃烧优化 NO_(x)/SO_(2)排放 排烟温度 改进粒子群优化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NOx和SO_(2)协同脱除技术试验研究
10
作者 王超 宋国良 吕清刚 《工业锅炉》 2024年第2期1-6,41,共7页
结合循环流化床后燃技术(简称“后燃技术”)和炉内喷钙脱硫技术,在0.1 M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研究了循环流化床NOx和SO_(2)协同脱除潜力,主要研究了后燃室脱硫剂添加量对NOx和SO_(2)排放影响以及炉内添加脱硫剂时燃烧温度对NOx和SO_(2)... 结合循环流化床后燃技术(简称“后燃技术”)和炉内喷钙脱硫技术,在0.1 M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研究了循环流化床NOx和SO_(2)协同脱除潜力,主要研究了后燃室脱硫剂添加量对NOx和SO_(2)排放影响以及炉内添加脱硫剂时燃烧温度对NOx和S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后燃室注入脱硫剂可以降低SO_(2)排放,能够达到一定的脱硫效果。当燃烧温度较高时,后燃技术下炉内添加脱硫剂,脱硫效果很差。通过适当降低燃烧温度可以实现NOx和SO_(2)的协同脱除。当温度为845℃时,后燃技术下炉内脱硫时可直接实现超低NOx排放,而SO_(2)排放可以降至92.09 mg/m^(3)。后燃技术下炉内低温脱硫时,如果后燃室添加适量脱硫剂,则SO_(2)排放可进一步降低,有望实现NOx和SO_(2)双超低排放,进一步降低循环流化床污染物脱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后燃技术 NOx SO_(2) 协同脱除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SO_(2)超低排放改造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可为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的不断发展使我们迫切需要采用高效、环保的技术来满足能源需求,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其技术改造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对二氧化硫(SO_(2))... 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的不断发展使我们迫切需要采用高效、环保的技术来满足能源需求,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其技术改造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对二氧化硫(SO_(2))的超低排放要求,使得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改造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循环流化床锅炉SO_(2)超低排放改造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探讨该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影响,以及在提高锅炉性能和减少环境影响方面的潜力,旨在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SO_(2) 超低排放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组成与含量对其水化胶凝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燕可洲 孙向阳 +3 位作者 张鑫泽 温凯 郭彦霞 程芳琴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4-571,583,共9页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CFBFA)的组成显著影响其水化胶凝性能,明晰组成和含量对其水化胶凝性能的影响规律有助于进一步阐明CFBFA水化胶凝机制。本文通过力学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方法,研究了CFBFA的组成与含量...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CFBFA)的组成显著影响其水化胶凝性能,明晰组成和含量对其水化胶凝性能的影响规律有助于进一步阐明CFBFA水化胶凝机制。本文通过力学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方法,研究了CFBFA的组成与含量对其水化胶凝力学性能、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成CFBFA胶砂试块的水化胶凝性能具有差异性,主要与CFBFA中所含铝、硅、钙、硫等含量有关,当铝、硅质量分数超过75%时,CFBFA胶砂试块28 d抗压强度约为38 MPa,铝、硅含量高,有利于胶凝体系形成含水化硅酸钙的致密块体;当钙、硫质量分数超过28%时,CFBFA胶砂试块28 d抗压强度降至14.5 MPa左右,钙、硫含量较高会导致胶凝体系出现不利于强度发展的棒状钙矾石;随着水泥添加质量分数从50%增加到90%,CFBFA胶砂试块28 d抗压强度增加了27.2 MPa, CFBFA胶砂试块的力学性能与水泥添加量呈正相关,这是因为水泥不仅自身可发生水化反应并生成自硬性水化产物,而且能促进CFBFA中铝、硅组分的水化反应。该研究可为CFBFA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 力学性能 物相组成 微观形貌 元素分布
下载PDF
480 t/h煤焦混燃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测试结果分析
13
作者 张志雄 蒋孟宴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4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燃料为烟煤和石油焦混合燃料,石油焦掺烧比例为25%(质量比)。为了探明锅炉掺烧石油焦工况各项热损失及整体热效率,对锅炉进行了性能考核。性能试验采用正平衡和反平衡两种方法,并根据ASME PTC 4—2013标准修... 4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燃料为烟煤和石油焦混合燃料,石油焦掺烧比例为25%(质量比)。为了探明锅炉掺烧石油焦工况各项热损失及整体热效率,对锅炉进行了性能考核。性能试验采用正平衡和反平衡两种方法,并根据ASME PTC 4—2013标准修正了相关测量及计算数据,同时对运行中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台锅炉的考核热效率分别达到了94.215%、94.220%和94.192%,均高于92.800%的锅炉效率保证值。排烟损失和未燃尽碳损失是主要的两项热量损失。测试中还发现锅炉存在排烟温度偏低、入炉粒径偏大的问题,需要在后续运行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热效率 锅炉性能试验 石油焦
下载PDF
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城市污泥的技术探索
14
作者 闫丽 王昆 +1 位作者 冯伟 李建刚 《清洗世界》 CAS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城市污泥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降低城市污泥对环境的影响。其污泥掺烧的可行性技术方案包含湿污泥直接入炉掺烧及湿污泥干化后掺烧两种。文章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某电厂使用的型号为SG-240/9.8-M257,上...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城市污泥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降低城市污泥对环境的影响。其污泥掺烧的可行性技术方案包含湿污泥直接入炉掺烧及湿污泥干化后掺烧两种。文章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某电厂使用的型号为SG-240/9.8-M257,上海锅炉厂生产的240 t/h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分析了湿污泥直接入炉掺烧系统的工艺流程,并根据掺烧污泥后的运行数据,分别分析了污泥掺烧对燃烧以及对氮氧化合物(NOx)排放等的影响。文章可以为同类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城市污泥技术的运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掺烧 城市污泥 技术探索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废气监测系统在化工企业中的实际挑战及解决方案
15
作者 于国庆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9期196-198,共3页
本文探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废气监测系统在化工企业中面临的实际挑战,分析化工环境、废气成分、低温冻害以及监测准确性要求对废气在线监测系统带来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优化系统设备和监测指标、调整监测点布置、... 本文探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废气监测系统在化工企业中面临的实际挑战,分析化工环境、废气成分、低温冻害以及监测准确性要求对废气在线监测系统带来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优化系统设备和监测指标、调整监测点布置、定期维护校准、建立故障报警机制,并增加防寒除冰、数据补偿等冬季系统保障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化工企业的环保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废气监测 监测系统 化工企业
下载PDF
300 MW循环流化床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分析
16
作者 孙庆刚 蒋东伟 +3 位作者 张令晟 徐忠浩 李俊杰 周宝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9-22,共4页
在保证供热需求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通过锅炉燃烧调整、供热抽汽阀门开度调节、环保参数控制等手段,将某机组供暖期间的最低技术出力由50%额定负荷降低至45%额定负荷,利用现货交易规则电厂在45%额定负荷时段获得了比50%额定负... 在保证供热需求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通过锅炉燃烧调整、供热抽汽阀门开度调节、环保参数控制等手段,将某机组供暖期间的最低技术出力由50%额定负荷降低至45%额定负荷,利用现货交易规则电厂在45%额定负荷时段获得了比50%额定负荷时段高的售电收益,同时降低了燃料和环保支出。但因为机组出力过低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供热抽汽量受限、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热电联产机组 深度调峰 电力现货交易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分析及应用
17
作者 王刚 林欢 《中国环保产业》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文章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排放高含硫量的烟气时的超低排放改造(脱硝、脱硫、除尘、除雾)技术,介绍了某2×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改造情况。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超低排放 改造
下载PDF
床层压差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武慧东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80-181,187,共3页
为进一步探究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某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床层压差如何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情况,并通过多组实验确定床层压差为6.7 MPa的较优参数。在此基础上... 为进一步探究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某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床层压差如何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情况,并通过多组实验确定床层压差为6.7 MPa的较优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该参数进行实际应用,结果显示,通过对床层压差参数的优化,锅炉的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减缓锅炉磨损,确保锅炉主体设备长期安全运行,这表明本次研究方案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层压差 循环流化床锅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复合滤筒尘硝协同脱除装备之提高配套循环流化床高温干法脱硫效率的控制技术研究
19
作者 刘宝宝 寇向上 《清洗世界》 CAS 2024年第1期29-30,33,共3页
循环流化床高温干法脱硫是复合滤筒尘硝协同脱除装备硫尘硝一体化设备的重要一环,其脱硫效率与脱硫塔床压和脱硫剂的选择有直接关系。本文通过玻璃窑炉烟气综合治理之硫尘硝一体化设备的典型工程案例,就如何提高循环流化床高温干法脱硫... 循环流化床高温干法脱硫是复合滤筒尘硝协同脱除装备硫尘硝一体化设备的重要一环,其脱硫效率与脱硫塔床压和脱硫剂的选择有直接关系。本文通过玻璃窑炉烟气综合治理之硫尘硝一体化设备的典型工程案例,就如何提高循环流化床高温干法脱硫脱硫效率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匹配出综合运行方案,实现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滤筒 脱硫剂 循环流化床高温干法脱硫
下载PDF
生物质与褐煤循环流化床燃烧污染物排放研究
20
作者 王恩宇 阚泽 刘耀鑫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为研究稻壳与褐煤混合燃料在循环流化床中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在自制小型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稻壳与褐煤掺烧试验,分析了燃烧温度和稻壳掺混比例对污染物排放量和炉膛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煤粉单独燃烧相比,随着... 为研究稻壳与褐煤混合燃料在循环流化床中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在自制小型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稻壳与褐煤掺烧试验,分析了燃烧温度和稻壳掺混比例对污染物排放量和炉膛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煤粉单独燃烧相比,随着稻壳掺混比例的增加,炉膛内垂直方向的放热均匀,燃烧更加稳定,挥发分的析出量增多,CO排放量逐渐升高,炉膛中下部的温度明显上升;由于还原性气氛和多孔性颗粒的共同作用,NO_(x)排放量逐渐降低;当稻壳含量大于30%时,结焦明显;在相同稻壳掺混比例下,随着燃烧温度升高,燃烧效率提高,CO排放量逐渐降低,由于还原性气氛减少和高温加剧煤粉中含氮化合物裂解的影响,NO_(x)排放量上升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循环流化床 CO NO_(x)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