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丸压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春生 梅兴国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微丸压片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已有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结果与结论膜控微丸的压片是制备口服缓控释制剂难度很大的工艺技术,需要对处方和工艺参数进行系统优化,使微丸经过压片后仍能保持其固有的...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微丸压片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已有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结果与结论膜控微丸的压片是制备口服缓控释制剂难度很大的工艺技术,需要对处方和工艺参数进行系统优化,使微丸经过压片后仍能保持其固有的药物释放特征。影响微丸压片的关键因素主要有高分子衣膜的性质,丸芯的大小和结构以及其他压片辅料的选择等。EudragitR○和KollicoatR○类聚合物比较适合于微丸压片,微晶纤维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微丸压片的稀释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单元型制荆 膜控微丸压片
下载PDF
微丸压片法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星星 郝贵周 《食品与药品》 CAS 2014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缓释片,考察体外释放度。方法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包衣后压制缓释片,通过考察不同包衣材料、丸芯大小、压片压力及包衣增重对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筛选并确定最佳处方。结果按优化处方制备的单硝酸异... 目的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缓释片,考察体外释放度。方法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包衣后压制缓释片,通过考察不同包衣材料、丸芯大小、压片压力及包衣增重对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筛选并确定最佳处方。结果按优化处方制备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体外释放度与市售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体外释放度一致。结论制备的制剂处方合理,工艺可行,体外释放度与市售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硝酸异山梨酯 缓释片 微丸压片 体放释放度
下载PDF
盐酸苯海拉明微丸型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3
作者 张毅 王会盈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采用挤出滚圆及包衣制备缓释微丸,湿法制粒法制备辅料颗粒,将缓释微丸、辅料颗粒及外加物料混合压片制备了盐酸苯海拉明口腔崩解片。结果表明:盐酸苯海拉明与微晶纤维素以质量比1∶1混合后挤出滚圆,并采用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包衣制备缓... 采用挤出滚圆及包衣制备缓释微丸,湿法制粒法制备辅料颗粒,将缓释微丸、辅料颗粒及外加物料混合压片制备了盐酸苯海拉明口腔崩解片。结果表明:盐酸苯海拉明与微晶纤维素以质量比1∶1混合后挤出滚圆,并采用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包衣制备缓释微丸,然后再与其他辅料混合压片制备口腔崩解片,其溶出曲线与原研制剂不同介质中体外溶出相似。采用缓释微丸压片的方法制备口腔崩解片可以减缓药物溶出速度,达到与原研制剂不同介质中溶出曲线相似目的,该技术可为其他溶出类似口腔崩解片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苯海拉明 微丸压片 口腔崩解片 溶出曲线
原文传递
微丸压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赵玉娜 郑春丽 +1 位作者 刘建平 朱家壁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287-2291,共5页
口服缓、控释多单元制剂因其多方面的优点在药剂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由微丸亚单元压制成的微丸型片兼有缓、控释和多单元制剂的优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微丸压片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和总结了微丸压片的机制、辅料和... 口服缓、控释多单元制剂因其多方面的优点在药剂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由微丸亚单元压制成的微丸型片兼有缓、控释和多单元制剂的优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微丸压片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和总结了微丸压片的机制、辅料和工艺参数对多单元微丸系统压片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膜控微丸压片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缓 控释 微丸压片 多单元系统
原文传递
双氯芬酸钠肠溶微丸型片剂的研制 被引量:14
5
作者 祁小乐 朱家壁 陈盛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1,共5页
本文制备了双氯芬酸钠肠溶微丸型片剂。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 NE30D和Eudragit L30D-55不同比例的混合物作为衣膜材料,对不同粒径大小的双氯芬酸钠速释丸芯进行不同增重水平的包衣,并与不同压缩特性和用量比例的缓冲微丸混合,压片。所... 本文制备了双氯芬酸钠肠溶微丸型片剂。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 NE30D和Eudragit L30D-55不同比例的混合物作为衣膜材料,对不同粒径大小的双氯芬酸钠速释丸芯进行不同增重水平的包衣,并与不同压缩特性和用量比例的缓冲微丸混合,压片。所得的双氯芬酸钠肠溶微丸型片剂在人工胃液中2 h内累积释放百分数<10%,在人工肠液中1 h内累积释放百分数为(83±2.42)%。结果表明Eudragit NE30D与Eudragit L30D-55以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得到适合压片的肠溶微丸,硬脂酸制备的缓冲微丸可用于微丸型片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溶 微丸压片 释药行为 丙烯酸树脂
下载PDF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型片剂的制备与体外释放度考察 被引量:6
6
作者 谢向阳 邢传峰 +2 位作者 李银科 李旸 陈鹰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型片剂,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将缓释微丸与适合的辅料混合后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微丸型片剂,并采用f2相似因子法评价自制制剂和参... 目的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型片剂,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将缓释微丸与适合的辅料混合后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微丸型片剂,并采用f2相似因子法评价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在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选用空白蔗糖丸芯粒径为250~350μm,以Kollicoat SR 30D为微丸的衣膜材料,包衣增重为20%,增塑剂用量为20%,滑石粉用量为50%,压片压力为80 kN时,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f2相似因子值大于50,说明2种制剂体外释放行为相似。结论制备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型片剂的释药行为较好,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美托洛尔 缓释 微丸压片
原文传递
膜控型微丸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涓涓 谢俊 +1 位作者 黄春玉 周建平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年第1期42-46,共5页
微丸作为多单元给药系统的代表,特别是膜控型微丸凭借其良好的释放可调节性,则逐渐成为缓控释微丸制剂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膜控型微丸缓控释制备技术和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缓控释微丸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膜控型 缓控释 微丸压片
下载PDF
膜控微丸:口服缓控释固体制剂新兴产业方向 被引量:7
8
作者 高春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11-616,共6页
膜控微丸作为一种新型的剂量分散型调释制剂,具有比常规制剂更佳的治疗效果。它的粒径大多分布在0.5~1.0 mm,终剂型为胶囊剂或微丸压片剂,可实现药物的恒定释放、定时脉冲释放或肠道定位释药等。膜控微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势显著... 膜控微丸作为一种新型的剂量分散型调释制剂,具有比常规制剂更佳的治疗效果。它的粒径大多分布在0.5~1.0 mm,终剂型为胶囊剂或微丸压片剂,可实现药物的恒定释放、定时脉冲释放或肠道定位释药等。膜控微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势显著。随着新型释药系统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膜控微丸在新产品研发中的角色正被广泛关注,已成为缓控释制剂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膜控微丸的典型特性和应用,及其在行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并分析其在产业化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控 功能性包衣辅料 控释 脉冲释放 定位释放 微丸压片
下载PDF
兰索拉唑肠溶微丸片的制备 被引量:4
9
作者 安跃 邹梅娟 程刚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4年第5期151-159,共9页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肠溶微丸片的制备方法。方法利用流化床底喷包衣的方式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采用直接压片法,将肠溶微丸与一定的辅料混合后压制成片,并进行体外释放度的评价。结果当Eudragit L30D-55与-Eudragit NE30D的质量比为9:1,...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肠溶微丸片的制备方法。方法利用流化床底喷包衣的方式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采用直接压片法,将肠溶微丸与一定的辅料混合后压制成片,并进行体外释放度的评价。结果当Eudragit L30D-55与-Eudragit NE30D的质量比为9:1,衣膜增重的质量分数为60%,增塑剂的用量为聚合物质量的30%,肠溶微丸-混合辅料(MCC-KG802-PVPP-XL-硬质富马酸钠的质量比为190:9:1)的质量比为5:5时,肠溶片在pH1.0的盐酸中1h累积释放度<10%,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1h累积释放度>80%。结论制备的兰索拉唑肠溶微丸片的体外释放度实验符合要求,该技术有望在将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兰索拉唑 肠溶 微丸压片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型片剂的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秀敏 许卫锋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型片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将肠溶微丸与适合的辅料混合,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型片剂。结果含药层以7%的HPC-SSL水溶液为粘合剂,加入5%的埃...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型片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将肠溶微丸与适合的辅料混合,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型片剂。结果含药层以7%的HPC-SSL水溶液为粘合剂,加入5%的埃索美拉唑镁原料和3%的滑石粉为抗粘剂,对空白丸芯上药,制备成含药微丸;隔离层以5%HPC-SSL水溶液为包衣材料,包衣增重15%~20%;肠溶材料Eudragit L30D-55/NE30D为9∶1,增重40%,肠溶微丸/辅料(乳糖/微晶纤维素/PVPP,140∶80∶25)为1∶1时,肠溶片在0.1 mol/L盐酸中2 h耐酸力<10%,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30 min释放度>75%。结论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片的释药行为较好,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镁 肠溶 微丸压片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型片剂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海建 产运霞 +2 位作者 咸磊 柴继峰 丁平田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7年第5期101-110,共10页
目的研究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型片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法,研究微丸肠溶层增塑剂比例、片剂辅料与肠溶微丸的比例及压片压力对片剂耐酸力和脆碎... 目的研究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型片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法,研究微丸肠溶层增塑剂比例、片剂辅料与肠溶微丸的比例及压片压力对片剂耐酸力和脆碎度的影响。结果微丸肠溶层增塑剂含量质量分数在20%~30%内,耐酸力随片剂辅料与肠溶微丸的质量比增加而增加,同时增加增塑剂的用量也可改善片剂的耐酸力;增加片剂辅料与肠溶微丸的质量比和压片压力可降低片剂的脆碎度。优化的最佳处方及参数为:微丸肠溶层增塑剂含量质量分数30%、片剂辅料与肠溶微丸的质量比为2.7、压片压力10~12 k N,片剂耐酸120 min含量下降2.1%,脆碎度为0.09%。结论制备的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的释药行为与参比制剂一致,该技术和处方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微丸压片 响应曲面法 艾司奥美拉唑镁 耐酸力 肠溶
下载PDF
酮洛芬微丸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海刚 袁中文 +4 位作者 关世侠 周郁斌 胡波 叶小玲 杨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710-1713,共4页
目的:制备一种酮洛芬缓释片剂。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酮洛芬微丸,用Eudragit?RS 30D和Eudragit?RL30D包衣。再将包衣微丸与酮洛芬原药压片,最终制成酮洛芬缓释片。结果:体外释放度实验显示,制备的酮洛芬缓释片在2h内能释药30%,剩余... 目的:制备一种酮洛芬缓释片剂。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酮洛芬微丸,用Eudragit?RS 30D和Eudragit?RL30D包衣。再将包衣微丸与酮洛芬原药压片,最终制成酮洛芬缓释片。结果:体外释放度实验显示,制备的酮洛芬缓释片在2h内能释药30%,剩余70%药物在随后的10 h内缓慢释放。结论:用本方法制备酮洛芬缓释片,工艺简便,易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洛芬 挤出 滚圆法 丙烯酸树脂 微丸压片 体外释放度
原文传递
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型片剂的制备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眉眉 王成润 金一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1,共6页
研究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型片剂制备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将肠溶微丸与适合的辅料混合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泮托拉唑钠微丸型片剂。用体外释放度法及扫描电镜法观察压片前后药物的体外累计释放量及微丸形态。结... 研究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型片剂制备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将肠溶微丸与适合的辅料混合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泮托拉唑钠微丸型片剂。用体外释放度法及扫描电镜法观察压片前后药物的体外累计释放量及微丸形态。结果表明,优化处方:衣膜增重55%,增塑剂含量20%,Eudragit L30D-55/NE30D为8∶2,肠溶微丸/辅料(MCC/PPVP/PEG 6000,2∶1∶1)为5∶5时,肠溶片在0.1 mol.L-1盐酸中2 h累积释放百分数<10%,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1 h累积释放百分数>85%。制备的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片的释药行为较好,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钠 肠溶 微丸压片
原文传递
压缩方程评价不同孔体积微丸的压缩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盛君 朱家壁 祁小乐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2-416,共5页
采用Kawakita压缩方程评价不同孔体积微丸的压缩特性,为微丸压片工艺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不同体积比例的乙醇/水混合液作黏合剂,以微晶纤维素(MCC)、磷酸二氢钙(DCP)/MCC(4:1,w/w)、乳糖(Lac)/MCC(4:1)为填充剂,挤出-滚圆工艺分别... 采用Kawakita压缩方程评价不同孔体积微丸的压缩特性,为微丸压片工艺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不同体积比例的乙醇/水混合液作黏合剂,以微晶纤维素(MCC)、磷酸二氢钙(DCP)/MCC(4:1,w/w)、乳糖(Lac)/MCC(4:1)为填充剂,挤出-滚圆工艺分别制备不同孔体积微丸。以Kawakita压缩方程评价前述微丸的压缩特性,结果表明高孔体积MCC微丸可压性最好,而3种孔体积的DCP/MCC(4:1)微丸和Lac/MCC(4:1)微丸没有显著差别,这与微丸压缩过程中发生的压缩机制有关,MCC微丸主要发生了塑性变形,另外两类辅料制成的微丸则主要发生破碎,扫描电镜图直观说明了这一现象。研究结果提示微丸压片工艺发生的机制复杂,选用不同辅料制备微丸的压缩特性各异,而高孔体积MCC微丸和不同孔体积的DCP/MCC微丸和Lac/MCC微丸可作为微丸压片过程中的缓冲颗粒,以保护含药微丸使之在压片过程中保持原有的形态和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方程 Kawakita方程 微丸压片 孔体积 压缩机制
原文传递
Kollicoat~ SR30D在盐酸青藤碱微丸型缓释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然然 陈庆华 +1 位作者 包泳初 潘峰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8-594,共7页
以新型水分散体Kollicoat SR30D为微丸的衣膜材料,制备盐酸青藤碱缓释包衣微丸;随后将其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后直接压片,制得能缓释12 h的微丸型片剂.考察了增塑剂种类和用量对微丸中药物释放的影响,以及压片过程中填充剂比例对微丸的保护... 以新型水分散体Kollicoat SR30D为微丸的衣膜材料,制备盐酸青藤碱缓释包衣微丸;随后将其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后直接压片,制得能缓释12 h的微丸型片剂.考察了增塑剂种类和用量对微丸中药物释放的影响,以及压片过程中填充剂比例对微丸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以10%柠檬酸三乙酯作增塑剂的Kollicoat SR30D能在流化床包衣过程中形成致密完整的衣膜,无需愈合处理.将包衣增重为18%的微丸与硅化微晶纤维素颗粒以1:3(w/w)混匀,再加入0.5%硬脂酸镁,直接压片可制得缓释12 h的微丸型片剂,且压片前后药物释放行为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llicoat~ SR30D 增塑剂 盐酸青藤碱 包衣微丸压片 缓释片
原文传递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闪闪 吴燕 徐荣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241-2244,2265,共5页
目的: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然后压制成微丸片,采用HPLC法对肠溶微丸及微丸片进行含量、有关物质、耐酸力及溶出度的测定。结果:自制3批埃索美拉唑镁肠溶... 目的: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然后压制成微丸片,采用HPLC法对肠溶微丸及微丸片进行含量、有关物质、耐酸力及溶出度的测定。结果:自制3批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及微丸片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00.88%和100.69%,在p H 1.2盐酸中2 h累积释放率均<10%,在p 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45 min累积释放率均>75%,主峰和杂质峰分离良好,杂质含量分别为0.22%和0.25%。结论:制备的肠溶微丸及微丸片在人工胃液中耐酸力良好,在人工肠液中溶出迅速且完全,主药和杂质含量符合要求,该处方工艺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镁 肠溶 微丸压片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的制备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建岭 张菊红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1期81-82,99,共3页
目的: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并对自制片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然后选用适宜辅料采用直接压片法对微丸压片,并将自制片与市售片进行药物体外药物释放度、耐酸力及稳定性的比较。结果:自制的埃... 目的: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并对自制片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然后选用适宜辅料采用直接压片法对微丸压片,并将自制片与市售片进行药物体外药物释放度、耐酸力及稳定性的比较。结果:自制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结论:优选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的处方工艺合理,重现性好,有效地解决了埃索美拉唑镁的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镁 肠溶 微丸压片
下载PDF
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宏伟 戈文兰 +2 位作者 张根元 任丽莉 陈国广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微丸片。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盐酸普勒克索微丸,再将微丸与一定的辅料混合后压制成片。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微丸的最终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10%碳酸氢钙用量、3%包衣增重率、25%柠檬酸三乙酯用量。自制缓... 目的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微丸片。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盐酸普勒克索微丸,再将微丸与一定的辅料混合后压制成片。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微丸的最终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10%碳酸氢钙用量、3%包衣增重率、25%柠檬酸三乙酯用量。自制缓释微丸片在分割后其释放行为与整片相似。结论自制缓释微丸片与市售缓释片的释放行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普拉克索 缓释 流化床包衣 微丸压片 正交试验 释放度 多单元缓释片
原文传递
阿莫西林肠溶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雯 陈超 董世波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370,共7页
目的制备阿莫西林肠溶片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研究。方法采用挤出滚圆工艺制备含药丸芯,以其15 min累积释放度作为响应值,运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丸芯处方进行优化及最优处方验证;以尤特奇L30D-55为包衣材料制备肠溶微丸,采用单因素法考... 目的制备阿莫西林肠溶片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研究。方法采用挤出滚圆工艺制备含药丸芯,以其15 min累积释放度作为响应值,运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丸芯处方进行优化及最优处方验证;以尤特奇L30D-55为包衣材料制备肠溶微丸,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不同包衣增重对肠溶微丸释放特性的影响、不同增塑剂用量对肠溶微丸及压片后释放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片硬度对肠溶片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由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丸芯最佳处方中含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2%聚氧乙烯35蓖麻油及1%羟丙纤维素,15 min累积释放度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肠溶层包衣增重约20%,增塑剂用量占尤特奇L30D-55固含量30%左右,片硬度为(130±20)N。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含药丸芯处方合理可靠,肠溶片具有良好的延迟释放效果,本品具备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挤出滚圆 肠溶包衣 微丸压片 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法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阿莫西林脉冲缓释片的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雯 陈超 +1 位作者 赵爱丽 闫志猛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2-629,共8页
以三脉冲阿莫西林缓释片Moxatag~(775 mg)为参比制剂,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脉冲(1)胃溶颗粒,挤出滚圆工艺制备高载药量丸芯、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脉冲(2)和脉冲(3)肠溶微丸。以药物累积释放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法优化了含药丸芯组... 以三脉冲阿莫西林缓释片Moxatag~(775 mg)为参比制剂,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脉冲(1)胃溶颗粒,挤出滚圆工艺制备高载药量丸芯、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脉冲(2)和脉冲(3)肠溶微丸。以药物累积释放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法优化了含药丸芯组成、脉冲(2)微丸肠溶包衣层中增塑剂的用量、脉冲(2)和脉冲(3)微丸肠溶包衣层增重及固化条件。将含药量分别相当于整片剂量(775 mg)45%、30%及25%的脉冲(1)胃溶颗粒、脉冲(2)和脉冲(3)肠溶微丸以及适量辅料混匀,采用直接法压片,再外包胃溶型衣制得自制缓释片。采用相似因子(f_2)法评价了自制缓释片与Moxatag~释放曲线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含药丸芯优选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作为成丸促进剂;采用Eudragit L30D-55,在增重20%、包衣液中增塑剂枸橼酸三乙酯占干聚合物量30%的条件下,能制得在pH 4.0介质中2 h基本不释药、在pH 6.0介质中15 min释药大于80%的脉冲(2)微丸;采用易信克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在增重40%的条件下,能制得在pH 6.0介质中2 h基本不释药、在pH 6.8介质中15 min释药大于80%的脉冲(3)微丸。所得自制缓释片与Moxatag~释放曲线相似,提示二者体外释药行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多脉冲 胃溶颗粒 肠溶 微丸压片 释放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