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橄榄油微乳体系的相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静 蒋建国 +4 位作者 韦林洪 薛梅 夏亲 闫晓童 刘天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5-40,共6页
本文以大豆卵磷脂和司盘80(Span80)复配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构建橄榄油微乳体系。采用拟三元相图法,考察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比值(Km值)、盐浓度等因素对微乳体系相行为的影响,并通过电导... 本文以大豆卵磷脂和司盘80(Span80)复配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构建橄榄油微乳体系。采用拟三元相图法,考察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比值(Km值)、盐浓度等因素对微乳体系相行为的影响,并通过电导率、负染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微乳体系的结构,以优化体系配方、考察微乳液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大豆卵磷脂与Span80以质量比为3∶1复配为混合表面活性剂,并与助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按质量比(Km值)为2∶1混合,所形成的大豆卵磷脂/Span80/乙醇/橄榄油/水微乳区域面积最大;甘油或少量盐离子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微乳单相区的面积,但当盐浓度(C_(NaCl))大于4 mol/L时,微乳区域面积明显减小;在大豆卵磷脂/Span80/橄榄油/乙醇/甘油/水微乳体系中,当水相(w_水/w_(甘油)=1∶1)含量大于22 wt%时,体系逐渐由W/O型转变为双连续型结构。当水相含量超过30 wt%,体系则发生相分离。此研究为橄榄油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油 微乳体系 相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水/AOT/正庚烷微乳体系中磺酸根水化作用的FT-IR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泉 翁诗甫 吴瑾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水/琥珀酸(乙基已基)磺酸钠(AOT)/正庚烷微乳体系中磺酸根的水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由于微乳体系中水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相互作用,S=O对称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体系中的...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水/琥珀酸(乙基已基)磺酸钠(AOT)/正庚烷微乳体系中磺酸根的水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由于微乳体系中水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相互作用,S=O对称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体系中的加水量W0(水与AOT的摩尔比)由0.5增大至25时,磺酸根对称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峰由1051.39cm-1向低频移动至1046.15cm-1.同时,由于Na+的不对称作用,AOT分子中磺酸根反对称伸缩振动分裂成两个吸收峰,分别位于正215cm-1及1245cm-1附近,两个劈裂峰的距离及各自的峰面积均随体系中加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应用二阶导数、傅立叶退卷积及曲线拟会等分辨率增强技术可更清楚地反映出这个二重峰的变化情况.固体AOT分子中碳酸根反对称伸缩振动分裂的两个峰之间频率的差值约为42cm-1,形成微乳液以后,这两个峰的差值变小,W0为20时,这两个峰频率的差值逐渐减小到29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体系 水化作用 AOT 磺酸根 水相 FTIR
下载PDF
微乳体系相行为研究及铂纳米微粒的制备 被引量:5
3
作者 邵庆辉 古国榜 +1 位作者 沈培康 章丽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1-33,共3页
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正辛醇 -环己烷 -H2 O微乳体系相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表观稳定的微乳体系的吸光度的变化 ;然后采用 3种CTAB与正辛醇配比的微乳体系在 30℃下制备出了Pt纳米微粒 ,还原剂为水合肼。经... 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正辛醇 -环己烷 -H2 O微乳体系相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表观稳定的微乳体系的吸光度的变化 ;然后采用 3种CTAB与正辛醇配比的微乳体系在 30℃下制备出了Pt纳米微粒 ,还原剂为水合肼。经透射电镜分析得出 :溶水量较大的微乳体系可以制备出粒径较小 (d =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体系 十六烷基三甲基化铵 纳米 制备
原文传递
W/O微乳体系酸催化水解硅酸乙酯合成单分散酸性超微二氧化硅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小泉 古国榜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0,共5页
研究不同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的Span80 Tween60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酸性水溶液微乳化增溶力的影响 ,最佳HLB值在 1 3左右 ,该体系用作超微或纳米粒子的微乳法合成体系。在水 (HNO3) /Span80 Tween60 /环己烷体系中水解硅酸乙酯(TEOS... 研究不同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的Span80 Tween60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酸性水溶液微乳化增溶力的影响 ,最佳HLB值在 1 3左右 ,该体系用作超微或纳米粒子的微乳法合成体系。在水 (HNO3) /Span80 Tween60 /环己烷体系中水解硅酸乙酯(TEOS)合成了 1 1 0~ 550nm的单分散酸性超微二氧化硅粒子 ,研究了R(n水/n表)和H(n水/nTEOS)对粒径的影响 ,随着R的增大 ,粒径越小 ,达到最小值再增大 ;H越高 ,粒径越大。提出了W/O微乳体系酸催化水解TEOS合成二氧化硅粒子的过程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体系 单分散酸性二氧化硅 TEOS 酸催化
下载PDF
在水/环己烷微乳体系中制备高比表面积氧化锆 被引量:6
5
作者 黎维彬 杨絮飞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9-332,共4页
在水 /TritonX 10 0 /环己烷 /正己醇微乳体系中合成了氧化锆粉末 ,经过 45 0℃氧气中焙烧和 40 0℃抽真空处理后 ,获得了比表面积高达 46 4m2 /g的氧化锆粉末 .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 ,该化合物最初为无定形氧化锆 ,经 45 0℃焙烧 3h后开... 在水 /TritonX 10 0 /环己烷 /正己醇微乳体系中合成了氧化锆粉末 ,经过 45 0℃氧气中焙烧和 40 0℃抽真空处理后 ,获得了比表面积高达 46 4m2 /g的氧化锆粉末 .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 ,该化合物最初为无定形氧化锆 ,经 45 0℃焙烧 3h后开始出现四方晶相和少量的单斜晶相氧化锆 ,随着焙烧温度升高至 90 0℃ ,单斜晶相增加 ,但四方晶相仍是主要的 .在 6 0 0℃以下 ,添加氧化锰会阻止单斜晶相氧化锆的出现 ,使所制备的 15 %MnO2 ZrO2 具有较高的可逆吸附氮氧化物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 微乳体系 制备 比表面积 氧化锆 二氧化锰 氮氧化物 吸附 催化剂 吸附剂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微乳体系及其萃取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雷华平 葛发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4-296,共3页
本文介绍超临界CO2 体系微乳的研究进展情况 ,对微乳形成原理、表现活性剂的选择、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于天然产物萃取分离等作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微乳体系 萃取 天然产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二(2-乙基己基)磷酸钠微乳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郑隆鳌 喻庆华 +1 位作者 熊雪良 许想姣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8-230,共3页
对于由二(2-乙基己基)磷酸钠(NaDEHP)、正辛烷和金属盐水溶液组成的微乳体系,研究了金属离子(Na+、Ca2+、Mn2+、Fe3+、Co2+、Ni2+、Cu2+、Zn2+、Al3+)对相行为的影响。随金属盐水溶液浓度增加,体系发生WinsorI→Ⅲ→Ⅱ型转变。含不同金... 对于由二(2-乙基己基)磷酸钠(NaDEHP)、正辛烷和金属盐水溶液组成的微乳体系,研究了金属离子(Na+、Ca2+、Mn2+、Fe3+、Co2+、Ni2+、Cu2+、Zn2+、Al3+)对相行为的影响。随金属盐水溶液浓度增加,体系发生WinsorI→Ⅲ→Ⅱ型转变。含不同金属盐的体系产生中相微乳液的金属盐浓度范围(中相盐宽)是不同的。所研究的金属离子按中相盐宽增加排出的顺序是:Fe3+<Cu2+<Al3+<Co2+<Mn2+<Zn2+<Ni2+<Ca2+ Na+。在多价金属离子的情况下,强烈影响微乳体系相行为的主要因素是金属-HDEHP络合物的亲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二(2-乙基己基)磷酸钠 微乳体系 相行为 亲油性
下载PDF
复合磷脂酶微乳体系非均相酶法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雯君 张文喆 鹿保鑫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3,共4页
以磷脂酶A1和磷脂酶A2为复合酶,在非均相微乳体系下酶解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92.10 mg/m L、酶解温度50.46℃、磷脂酶A1添加量12 U/m L、磷脂酶A2添加量12 U/... 以磷脂酶A1和磷脂酶A2为复合酶,在非均相微乳体系下酶解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92.10 mg/m L、酶解温度50.46℃、磷脂酶A1添加量12 U/m L、磷脂酶A2添加量12 U/m L、CaCl_2添加量4.50 mg/m L,在此条件下,GPC得率有最优值为9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磷脂酶 微乳体系 非均相 甘油磷脂酰胆碱 酶法制备
下载PDF
微乳体系中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向京 郭欣欣 +1 位作者 赵莹 刘玉敏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采用OP-10/甲醇/苯/水构建的微乳反应体系,以骨架镍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以及V(水)∶V(苯)对反应选择性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体系中苯选择加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150℃,反应压力为4.0 M... 采用OP-10/甲醇/苯/水构建的微乳反应体系,以骨架镍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以及V(水)∶V(苯)对反应选择性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体系中苯选择加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150℃,反应压力为4.0 MPa,V(水)∶V(苯)为3.0,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苯转化率达19.65%,环己烯收率为5.61%,环己烯选择性为2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烯 微乳体系 部分加氢
下载PDF
高含钙原油微乳体系的破坏及钙的脱除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玉喜 刘慧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原油中存在的W/O型微乳液增溶的钙离子 ,用通常的电脱盐方法脱钙效果并不明显。原油钙含量过高会降低催化剂催化裂化的活性。用酸性过氧化氢水溶液对原油进行洗涤 ,通过氧化作用 ,破坏原油中的天然活性物质沥青质中对表面活性起重要作用... 原油中存在的W/O型微乳液增溶的钙离子 ,用通常的电脱盐方法脱钙效果并不明显。原油钙含量过高会降低催化剂催化裂化的活性。用酸性过氧化氢水溶液对原油进行洗涤 ,通过氧化作用 ,破坏原油中的天然活性物质沥青质中对表面活性起重要作用的 -OH ,能破坏微乳体系 ,有效脱除增溶到胶束中的钙。洗出钙的量随过氧化氢的量增加而增加 ;酸性越强 ,洗出钙越多。用该方法可以使高含钙原油中钙含量小于 10 μg/g ,满足原油后续加工工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原油 微乳体系 过氧化氢 环烷酸钙 油气运输系统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基酯/(SDS/W)微乳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可达 徐冬梅 +1 位作者 诸葛兰剑 王平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丙烯酸羟乙酯 (HEA) /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 (SDS/W )能够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形成稳定的微乳体系 ,且在不同条件下体系分别以W /O、O/W、双连续型微乳液存在。通过相图的测绘、电导率及粘度的测量和透射电子显微...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丙烯酸羟乙酯 (HEA) /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 (SDS/W )能够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形成稳定的微乳体系 ,且在不同条件下体系分别以W /O、O/W、双连续型微乳液存在。通过相图的测绘、电导率及粘度的测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基酯 (SDS/W) 微乳体系 研究 性能 表征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凯华 李宗石 张树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7-49,共3页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的研究近况及其在三次采油,纳米级超细颗粒的制备和酶催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微乳体系 三次采油 酶催化
下载PDF
SDS/正丁醇/癸烷/水微乳体系洗涤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赤阳 张玉喜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通过测定SDS/正丁醇/癸烷/水体系的洗涤数据,表明SDS/正丁醇/癸烷/水体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比例为2 626(物质的量的比)。在制定微乳配方时,保持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含量恒定,制备数个O/W型微乳用于洗涤。加入电解质... 通过测定SDS/正丁醇/癸烷/水体系的洗涤数据,表明SDS/正丁醇/癸烷/水体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比例为2 626(物质的量的比)。在制定微乳配方时,保持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含量恒定,制备数个O/W型微乳用于洗涤。加入电解质对该微乳体系洗涤的影响是低温下可提高洗涤效果,高温下反而使洗涤效果变差,延长洗涤时间与升高温度的效果一致。实验还表明实验中制得的微乳比SDS水溶液洗涤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实际使用价值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体系 正丁醇 癸烷 助表面活性剂 洗涤效果 体系 制备 SDS 升高 含量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电导行为及活化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菊花 褚金芳 +2 位作者 周巧萍 曹作安 张玉喜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时SDS/正丁醇 /二甲苯 /水体系中W /O(油包水 )型、双连续相、O/W(水包油 )型微乳液的电导率 ,计算体系导电活化能。发现该体系活化能随含水量的变化呈“U”型 ,双连续相的电导活化能最低 ,有一极小值。通过对实验结果...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时SDS/正丁醇 /二甲苯 /水体系中W /O(油包水 )型、双连续相、O/W(水包油 )型微乳液的电导率 ,计算体系导电活化能。发现该体系活化能随含水量的变化呈“U”型 ,双连续相的电导活化能最低 ,有一极小值。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对O/W型微乳液的导电机理进行了讨论 ,为微乳液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微乳体系 电导率 活化能 十二烷基硫酸钠
下载PDF
农药微乳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俊凯 欧晓明 +1 位作者 步海燕 蔡德玲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8年第3期4-8,共5页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身保护意识的加强,世界农药剂型正朝着水性化、颗粒化、缓释、多功能、省力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农药微乳剂因其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笔者评述了农药微乳剂的制备原理及其微乳体系的流变性质...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身保护意识的加强,世界农药剂型正朝着水性化、颗粒化、缓释、多功能、省力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农药微乳剂因其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笔者评述了农药微乳剂的制备原理及其微乳体系的流变性质,总结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盐以及温度对于农药微乳体系相行为和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农药微乳剂的新检测方法,提出了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微乳体系 进展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钠盐的微乳体系水增溶的影响
16
作者 曹小妹 魏万之 +2 位作者 李其华 彭夷安 郑隆鳌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3年第2期36-37,共2页
测算了由 2 乙基已基膦酸单 ( 2 乙基已基 )酯钠盐、正辛醇、正辛烷和水形成的W/O微乳液体系中 ,金属盐 (Mg2 + 、Ni2 + 、Co2 + 、Zn2 + 、Cr3+ 等 )水溶液的最大增溶分数 φ′H2 O。用金属萃取络合物的结构和亲油性解释了金属离子对... 测算了由 2 乙基已基膦酸单 ( 2 乙基已基 )酯钠盐、正辛醇、正辛烷和水形成的W/O微乳液体系中 ,金属盐 (Mg2 + 、Ni2 + 、Co2 + 、Zn2 + 、Cr3+ 等 )水溶液的最大增溶分数 φ′H2 O。用金属萃取络合物的结构和亲油性解释了金属离子对 φ′H2 O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钠盐 微乳体系 水增溶 影响 亲油性
下载PDF
微乳体系中纳米Ni(OH)_2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7
作者 童孟良 严伟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87-1789,共3页
研究了在C TA B/正丁醇/正庚烷微乳体系下纳米N i(O H)2的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透射电镜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研究H 2O与表面活性剂不同摩尔比值时N i(O H)2的电化学性能。实... 研究了在C TA B/正丁醇/正庚烷微乳体系下纳米N i(O H)2的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透射电镜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研究H 2O与表面活性剂不同摩尔比值时N i(O H)2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H 2O与表面活性剂最佳摩尔比值为30的微乳体系下制备了长度为15~20 nm,平均直径约2 nm的针状纳米β-N i(O H)2。其最大放电比容量为226.9 m A h/g,且循环稳定性好,电化学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体系 纳米氢氧化镍 表征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柴油微乳体系对生物油增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闪星 袁兴中 +5 位作者 冷立健 王雪丽 朱仁 付丽欢 李辉 曾光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3-791,共9页
利用鼠李糖脂(RL)为表面活性剂,不同碳链长度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构建柴油逆胶束体系,进而研究了该体系对模拟生物油的增溶性能.以单位柴油逆胶束增溶生物油的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生物油和柴油的体积比B/D、醇的种类、醇与表面活性剂... 利用鼠李糖脂(RL)为表面活性剂,不同碳链长度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构建柴油逆胶束体系,进而研究了该体系对模拟生物油的增溶性能.以单位柴油逆胶束增溶生物油的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生物油和柴油的体积比B/D、醇的种类、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C/R及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生物油增溶性能的影响,并对最佳增溶条件下获得的生物油/柴油微乳体系进行了性能分析,包括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分析、热稳定性和燃料产品指标分析等.当生物油与柴油的体积比B/D为3:7,RL浓度为15g/L,助表面活性剂选用正庚醇且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C/R为2.0时,柴油微乳体系增溶生物油的量最大,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模拟生物油 柴油微乳体系 正构醇
下载PDF
CTAB微乳体系低温合成纳米TiO_2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褚进辉 简子聪 +1 位作者 方建章 朱锡淼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79,共5页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己醇/水微乳体系低温陈化合成纳米TiO2,对微乳体系相行为做了初步的研究,并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法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的光降解性能评价了其光催化性能,讨论了低温陈化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己醇/水微乳体系低温陈化合成纳米TiO2,对微乳体系相行为做了初步的研究,并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法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的光降解性能评价了其光催化性能,讨论了低温陈化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光催化实验表明低温陈化制备的TiO降解甲基橙的能力优于纯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CTAB微乳体系 TIO2 低温
下载PDF
全稀释食品级单辛酸甘油酯微乳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佩华 梅子 傅玉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25-130,共6页
以单辛酸甘油酯为油相,通过拟三元相图方法,研究了吐温20、60、80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尼泊金乙酯等表面活性剂,乙醇、丙二醇、正丁醇等助表面活性剂对于微乳体系增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醇有助于形成微乳体系,油相中醇的比例越高... 以单辛酸甘油酯为油相,通过拟三元相图方法,研究了吐温20、60、80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尼泊金乙酯等表面活性剂,乙醇、丙二醇、正丁醇等助表面活性剂对于微乳体系增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醇有助于形成微乳体系,油相中醇的比例越高,微乳相越大,但表面活性剂相中醇的含量不易过多;微乳体系的水相全稀释性主要取决于油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Wo/Ws,在单辛酸甘油酯/吐温80/乙醇/水和单辛酸甘油酯/吐温80/丙二醇/水体系中,当Wo/Ws>1时,即使添加足量的醇也无法形成全稀释微乳。而且,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不一定具有增效作用。最后,确定微乳配方为油相∶单辛酸甘油酯与丙二醇质量比2∶1;表面活性剂相:吐温80与乙醇质量比为2∶1;水相∶双蒸水。该食品级单辛酸甘油酯微乳单相区面积为73.81%,具有3条可无限稀释通道。盐离子浓度和pH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该微乳体系在NaCl浓度0.1~0.6mol/L范围内稳定性较好,且受pH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级微乳体系 单辛酸甘油酯 全稀释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